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作者:辣椒炒豆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孟鸢没说话,却在心里理清了一件事——


    福来居那掌柜昨日对她的逼迫,极有可能是想借摊子洗钱、遮罪。


    她拒绝了,也就躲过了这一刀。


    福来居掌柜抬眼看孟鸢,眼里竟带着恨意:“都是你——”


    话没说完,一只茶盏“啪”地落地。


    县令冷声:“她帮你挡了灾,你反怨她?”


    堂内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宋辞上前一步,淡淡道:“孟姑娘既未从你受过半分好,自然也不会被你牵连。


    你想嫁祸她,证据呢?”


    掌柜被问得哑住。


    他确实没证据,只是想拉别人下水。


    而孟鸢——正是最好拉的那个。


    但宋辞这句话,是给她压上一层护。


    堂内文吏心里都明白——


    京里来的人,表面公正,实际哪句话不是立规矩?


    孟鸢轻轻捏了捏指尖,面上却淡得很。


    福来居掌柜被拖出去的时候,还在骂骂咧咧:“都是因为你——你害我——我早该把你摊子——”


    孟鸢轻轻侧了下脸。


    那一瞬,宋辞忽然道:“看着她的摊子出事,你是想拉她陪葬?”


    掌柜闭了嘴。


    被拖走那刻,他才意识到——


    自己已经失去资格去威胁任何人。


    堂内重归安静。


    县令叹道:“姑娘,你今日来此,不是因祸,乃是因福。”


    宋辞接道:“席面的确要你。”


    县令看她:“你可愿?”


    孟鸢抬眼:“做多少菜?”


    县令被问得一愣,随即笑:“十道足够。”


    孟鸢:“十道,不多。”


    宋辞轻声:“姑娘竟敢说不多?”


    “能吃就行。”她语气淡得像在说风吹草动,“既然要做,我做得踏实些。”


    县令点头:“好。”


    但他忽然看向孟鸢:“今日席面的最后一道,是献给上官的。”


    孟鸢心里一震。


    宋辞低声:“那位,会在席间出现。”


    “那位……”


    不同于县令,那位是真正握着实权的人。


    临安在暗处听见,手里书袋几乎捏皱。


    这意味着——


    嫂嫂将面对的,是能一念定人生的权势。


    他喉咙发干:“嫂嫂……”


    孟鸢仿佛听到临安的心跳,轻轻回头看了一眼。


    眼神平静,却能让人心放下来。


    “大人如何,我照做便是。”


    县令忽然问:“姑娘,你不害怕?”


    孟鸢淡淡:“害怕有什么用?”


    宋辞看着她,忽然轻声笑了。


    临安胸口一紧,却也微微松了五分。


    孟鸢第一次真正踏入“权场”的边缘,


    却硬生生站得比任何人稳。


    更要命的是——


    她才刚站稳,对方就盯上她了。


    宋辞暗暗看着孟鸢,心中某处微微动了一下。


    可还没等气氛落下,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


    是另一个衙役冲上来,面色惊慌:“禀大人——外头……有人堵在县衙口,说要见做吃食的孟娘子!”


    县令眉头一锁:“谁?”


    衙役吞口唾沫:“书院学子……三十多个。”


    堂内众人:“……”


    宋辞:“……”


    孟鸢:“……”


    临安在门外:“……”


    衙役继续道:“他们说……娘子若被难为,他们就集体明年不考童生了。”


    县令:“…………”


    宋辞轻声:“姑娘,你的人……很忠心。”


    孟鸢扶额:“那群孩子,心真不怕操。”


    堂内所有人竟被逗笑。


    县令叹息:“先把他们安顿好,省得吵闹。”


    衙役立刻去处理。


    宋辞转向孟鸢,声音温柔了几分:“姑娘,你若有心事,可与我说。”


    孟鸢却只抬眼,轻轻吐出两个字:


    “不用。”


    席面还没开始,风波已起。


    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等着她。


    县衙后院被暂时清了出来,十来张桌案被摆得整整齐齐。


    衙役来来往往,脚步带着点紧绷。


    没人敢随便喘大气——今天这一席,坐的不是寻常官。


    孟鸢走进去时,堂内已有不少人盯着她。


    不是怠慢,也不是轻视,而是一种“怎么看都不像能做官席的小娘子”的怀疑。


    宋辞站在一侧,朝她微点头。


    那动作像是在替她撑腰。


    临安被困在外院,被衙役挡住,一张小脸紧得发白:“我就站一会儿,不闹事的……”


    衙役头摇得像拨浪鼓:“县里席面,童生也不能入。”


    临安只能抓着门框,眼睛死死盯着嫂嫂的背影。


    苏明站得远一点,扇子慢悠悠晃着,眼神却一直追着孟鸢的动作,那神情像是在默默数她今天会遇上多少麻烦。


    官席的规矩是什么?


    不是摆什么,而是谁动筷子先。


    孟鸢不懂,且不问。


    她只遵自己节奏,把那几样材料一一摊开。


    当她把第一道“白汤鸡脯”端上前时,大堂里瞬间静了。


    这道菜看着不起眼,通体雪白,汤汁淡淡,连香味都不张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可端上桌的那一刻,县令眉眼一动。


    宋辞举筷先尝。


    鸡脯入口,汤汁柔乎乎浸了进去,不腥不柴,像被一层温气包住。


    他轻轻咽下,嘴角一抬:


    “这鸡脯……嫩得离谱。”


    旁边小吏差点没忍住点头。


    县令也试了一口,放下筷子:“清爽,不腻,倒是讲究。”


    有人终于忍不住低声:“她做的……真能上官席吗?”


    宋辞淡淡道:“姑娘的手艺,不输御厨。”


    这句一落,堂内一片哗然。


    孟鸢捧着下一盘“松子玉丁”上前。


    这盘菜色彩明亮,看着就讨人喜欢。


    玉丁软得像云,松子炸得脆,几种不同口感混在一口里,竟不乱。


    县令吃完,笑了:“好。”


    但有个文吏忍不住,挑刺似的问:“姑娘,官席规矩繁多,你可知顺序?”


    孟鸢:“不知。”


    文吏一怔:“那你——”


    孟鸢慢慢放下盘子:“我只知‘味道’的顺序,不懂规矩。”


    文吏噎住。


    宋辞失声一笑:“味道的顺序,便是今日席面的顺序。”


    县令看了她一眼:“姑娘心里有数?”


    “吃的人适口,就是数。”


    堂内死寂一瞬。


    这句话粗,却好像比规矩更贴心。


    就在第三道菜端上来时,大堂外忽然传来嘈杂声。


    衙役匆匆跑进来:“禀大人——上官已到!”


    大堂所有人起身。


    一顶极不寻常的黑边软轿停在门口。


    轿帘掀起时,没有隆重的排场,甚至没有前呼后拥,却让所有人都紧了一寸。


    因为——


    那份气度,不需要声势。


    一个中年男子走出来,身形不算高大,却沉稳得像能压住一整座县衙。


    他随意扫一眼,就叫所有人心头发紧。


    县令立刻上前:“下官恭迎大人!”


    宋辞也拱手。


    那人淡淡摆手:“无须多礼。”


    他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滑过,最终停在了最不起眼的地方——


    孟鸢的身上。


    所有人都愣了。


    县令以为他要问规矩,连忙解释:“大人,此席……由这位孟姑娘掌勺。她手艺甚佳——”


    上官却抬手:“你就是孟娘子?”


    语气竟很温和。


    堂内瞬间针掉可闻。


    孟鸢拢了拢衣袖:“正是。”


    上官的视线在她手上掠了一下,像是在看一个做事稳的人:“你做的葱烧牛筋,是你自己的法子?”


    孟鸢:“是。”


    上官眼底微微一亮:“很好。”


    县令吓了一跳——


    上官竟会夸厨娘?


    上官随即坐下:“开始吧。”


    席面正式开席。


    孟鸢端上第四道、第五道……


    每一道都没有花哨的造型,也没有夸张香味,却每一道都让人“吃了就懂”。


    到第七道时,县令脸色放松了不少; 宋辞眼里带笑; 连外头守着的衙吏都悄悄问同伴:“味儿咋样?”


    “大堂里都在点头,你说咋样?”


    唯一紧张的——


    只有临安。


    小少年窝在外院台阶那儿,听着里面传出一声声赞许,心里既骄傲又慌。


    “嫂嫂这么好……


    会不会……真的被京官带走?”


    想到这里,他指尖发冷。


    苏明站在他身旁,不知什么时候走近的:“你怕她走?”


    临安不敢抬头:“我……我怕她走了没人护着她。”


    苏明垂眼:“你倒说得像她会被人欺负。”


    临安紧紧抓着书袋:“嫂嫂就算不怕,却总是自己撑。别人不知道,我知道。”


    苏明看了他许久,轻轻道:“那就长大。”


    临安怔住。


    苏明扇子敲他脑袋:“你想护她,就得配得上她。”


    临安咬住唇,眼里的慌逐渐变成另一种更坚定的神色。


    第九道菜刚上桌,宋辞忽然对孟鸢低声:“最后一道……你准备了什么?”


    孟鸢:“一道简单的。”


    “是什么?”


    她抬眼,声音稳稳——


    “——葱油拌面。”


    堂内所有人:???


    宋辞愣住:“你……最后一道上这个?”


    县令也愣:“姑娘,这可是官席。”


    所有人都以为最后一道要来个“压轴大菜”——


    结果?


    一碗面?


    孟鸢神色不变:“吃了这么多菜,肚子不会再要重的。”


    她把那碗面端到上官面前。


    面条被拌得均匀,丝丝油亮,不腻不淡,葱段一点点趴在面上,像是在轻轻点缀。


    她只说了一句:


    “大人若吃得惯,这味道……最解乏。”


    大堂静极了。


    所有人都盯着那一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面。


    上官看着面,神情忽然复杂了一息。


    那一瞬他像是被什么拉回了很久以前。


    他夹起一筷,送入口。


    下一刻——


    县衙的灯光像亮了半寸。


    上官缓缓咽下,声音淡淡却沉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好。”


    这是整场席面,他第一次真正点头。


    宋辞眼中闪过笑意。


    县令忍不住松了口气。


    所有人都明白:


    最后这一碗面,真正镇住了全场。


    席散。


    衙人都忙着送客。


    临安第一时间冲进来:“嫂嫂!”


    孟鸢刚转身,少年就扑到她怀里,抓着她衣袖不撒手:“嫂嫂……你回来了。”


    他声音轻得像风吹响,却特别真。


    苏明在一旁扬眉:“你嫂嫂又不是上天去,你慌什么?”


    但他看向孟鸢时,目光却极认真:


    “娘子,你今日不只是稳住席,还稳住了你自己。”


    孟鸢拍了拍临安的头:“回去吧。”


    可转身那一刻——


    她看见上官正站在堂柱旁,静静地看着她。


    那目光沉,却不危险,像是被味道触动过的人,


    又似乎在做一个决定。


    宋辞走过去,与他低声交流。


    上官淡淡点头,目光仍停在孟鸢身上。


    像是在说:


    这个娘子,不该只在清水镇发光。


    孟鸢心里微微一紧。


    县衙的席面刚散没多久,孟鸢才回到清水镇,就被眼前一幕弄得有些意外——


    巷口挤满了人。


    不是吵,也不是闹,是那种“盯着巷口像盯着救星”的期待模样。


    有人看见孟鸢,第一声就是喊的:


    “娘子回来了!”


    “娘子!你可算回来了,我们等了一下午!”


    “娘子是不是给官人做席了?说说嘛!”


    孟鸢被围得像簇在炉边的馒头,臂弯被拉了一下、袖子被扯了两把。


    她忍了几次,最终还是拍了拍手背:“行了,我是去做席,不是去打仗,你们紧张什么?”


    “娘子你不知道,”婆子最先贴过来,“福来居掌柜被押走的消息传开后,所有人就开始猜,是不是你揭的事!是不是你帮官府翻案!是不是京官看中你了!是不是——”


    孟鸢:“停。”


    婆子马上噤声。


    她看着这群人:有她摊子常客,有书院的学生,有镇上跑腿的小子,也有刚闻到消息来凑热闹的。


    他们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亮得不自然,像一口锅底被刷得干干净净,一点灰都没有的那种亮。


    “我只是去做席面,”孟鸢淡声,“不是升仙。”


    话很淡,很轻,却落地有分量。


    众人面面相觑,像是忽然意识到自己兴奋过头。


    偏偏这时,又有人喊:“娘子,听说上官点了你的菜还夸你?是不是真的?”


    “听说席上十几道菜,最喜欢你那碗面?!”


    “娘子你那碗面是不是能保官运顺?我家男人明天上街要不要吃一碗?”


    “娘子是不是要被召进城里去单独做席了?!”


    孟鸢眉心跳了下。


    这就是女人在古代稍微抬头的代价——消息越夸越离谱。


    她正想开口压一下风头,一个声音适时插进来:


    “都让开点,让娘子透口气。”


    苏明从人群里走出来,扇子一合,语气慢,可没人敢惹他:“娘子刚从县衙回来,腿还站得直,你们吵得她脑仁疼。”


    众人立刻让出一条路。


    孟鸢懒得搭话,往前走时,袖子被轻轻扯住。


    是临安。


    少年眼睛红红的,看着她时,像是怕、又像是松了口气。


    “嫂嫂……你回来了。”


    他嗓子哑得厉害,像是站了一天没喝过水。


    孟鸢轻轻揉了一下他额头:“我没说不回来。”


    临安怔了怔,低声应了一句:“嗯。”


    喜欢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请大家收藏:()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