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章 晴空

作者:吃饭才下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像一杯被慢慢兑入温水的浓茶,起初是极致喧嚣后的虚无与空白,随后,等待的焦灼便如同逐渐弥漫开的茶涩味,一丝丝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郁乔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日子忽然被拉得很长,长得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她不再需要天不亮就起床背诵课文,不再需要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不再需要在意每一次排名的起伏。


    父母依旧在外打工,家里大部分时间只有她和年迈的奶奶。


    郁乔帮着奶奶做家务,喂鸡,在傍晚时分搬个小竹椅坐在院子里,看天空被夕阳染成瑰丽的绸缎,听着远处传来模糊的狗吠和孩童的嬉闹声。


    身体是闲下来了,心却时常悬浮着,找不到落点。


    郁乔会下意识地去摸放在床头的那几本厚厚的错题本,手指拂过封面磨损的边缘,那里记录着她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也记录着她那份无疾而终的暗恋。


    关于梁聿的一切,被她小心翼翼地打包,封存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她不再去刻意回想,但总有些猝不及防的瞬间,记忆会自行破土而出。


    那些片段,像散落的珍珠,被她用时间的细线默默串起,成为独属于她一个人的、无声的青春纪念。


    她偶尔会想起陈柏,不知道她在家做什么,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焦灼地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终于,到了查询成绩的日子。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郁乔愣了好几秒,才颤抖着,将那个足够她挑选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的成绩,重复给身旁紧张得攥紧了衣角的奶奶听。


    奶奶听不懂,只从孙女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里,明白了天大的喜讯。她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嘴里不住地念叨:“好啊,好啊,我囡囡争气……”


    父母在电话那头喜极而泣。父亲声音哽咽,反复说着:“好孩子,辛苦了!爸爸就知道你行!”母亲则在一旁带着哭音叮嘱,让她和奶奶买点好吃的庆祝。


    挂了电话,郁乔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她做到了。靠着那些披星戴月的夜晚,她真的,从泥泞的岸边,驶出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不算耀眼却足够坚实的航程。


    不久后,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


    郁乔被省城一所不错的一本大学录取,专业是她喜欢的汉语言文学。


    而陈柏,果然如她所誓言的那般,考取了北方一所有名的重点大学。


    最高兴的莫过于梁聿,他不负众望,被那所最顶尖的学府录取,名字和照片被放大,贴在了溆川中学门口最显眼的光荣榜首位,成了新一届学弟学妹仰望的传奇。


    八月初,陈柏约郁乔去县城吃了一顿火锅。


    火锅店里冷气开得很足,氤氲的热气却在两人之间蒸腾出难得的亲近感。陈柏看起来开朗了些许。她利落地涮着毛肚,给郁乔夹菜。


    “郁乔,谢谢你。”陈柏举起手中的豆奶,神情认真,“谢谢那时候,你相信我。”


    郁乔也举起杯子,与她轻轻一碰:“是你自己争气。”


    陈柏笑了笑,那笑容里不再有过去的阴霾,只有一片清朗。“是啊,我们都很争气。”她看着翻滚的红油锅底,眼神有些悠远,“我要努力拿大学里的奖学金,还要找兼职,争取早点经济独立。等我工作了,攒够了钱,就带我妈去大城市看病。我爸……他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她说起这些时,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力量。郁乔看着她,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在都市里披荆斩棘、闪闪发光的女性。


    “你一定可以的。”郁乔由衷地说。


    陈柏点点头,忽然话题一转,带着些许促狭:“你呢?和梁聿……后来还有联系吗?”


    郁乔夹菜的手顿了顿,随即释然地摇摇头,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旧事:“没有。我们本来就不认识。他……大概就像我少女时期的一场梦吧,梦醒了,路还要自己走。”


    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很感谢他。在那个时候,他像是一个……寄托。”


    一个让她想要变得更好,想要奋力向上的寄托。尽管这寄托本身,或许从未知晓她的心意。


    陈柏了然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感慨道:“有时候觉得,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努力生根发芽,开出自己的花。”


    “嗯。”郁乔深以为然。


    那顿饭,她们聊了很多,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关于理想。大部分时候是陈柏在说,郁乔安静地听。分别时,陈柏用力地抱了抱郁乔:“郁乔,大学生活顺利!保持联系!”


    “你也是,保重。”


    看着陈柏充满力量的背影,郁乔站在街角,心里充满了温暖的祝福。


    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就飘起了细密的太阳雨。郁乔撑开随身携带的伞,走在去车站的路上。


    雨丝斜斜地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路旁的稻田绿得逼人,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郁乔独自走着,思绪有些飘忽。


    莫名地,就想起了梁聿。想起那次高考结束时下着雨,他独自走在雨中,没有打伞的样子。


    又想起更早之前,似乎也曾见过他撑伞,他不是像常人那样看着路,而是会微微仰起头,望着伞顶,不知道在看什么。


    鬼使神差地,郁乔也学着他的样子,微微抬起了头。


    浅绿色的伞布内里,因为雨水的浸润,颜色显得更深。细小的水珠附着在上面,折射着头顶透过伞布的天光,形成一片流动的光晕。


    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就在她抬头的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的声音都远去了,只剩下伞下的这一方小小天地,和心里那份因为模仿梁聿而升腾起的好笑的亲近感。


    她不由自主地,轻轻笑出了声。像是在笑自己这无意义的举动,又像是在笑那段傻气的青春。


    雨渐渐小了,变成了迷蒙的雨雾。


    她低下头,收敛了笑意,准备继续赶路。


    视线回落,正视前路。


    然后,她的脚步,连同她的呼吸,一起定格在了原地。


    前方不远处,是一座横跨在灌溉渠上的石桥。桥身有些斑驳,爬满了青翠的藤蔓。


    而此时,桥的中央,正倚着栏杆,站着一个穿着简单白色T恤的少年。


    他仿佛也是刚从什么地方回来,或是随意散步到此。他没有打伞,细密的雨雾濡湿了他额前的碎发,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清新又干净。他似乎正在看着桥下的流水,又或许,只是在出神。


    仿佛是感应到了她的注视,他缓缓地转过头来。


    目光,穿越朦胧的雨雾,穿越一个夏天等待的焦灼,穿越整个高中时代的惶惑、挣扎与无声的告别,落在了她的脸上。


    是梁聿。


    郁乔的心脏,在停滞了一拍后,疯狂地跳动起来。她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怔怔地看着他。


    梁聿看着她脸上尚未完全褪去的轻松表情,又看了看她手中撑着的雨伞。


    他的脸上,没有惊讶,没有疏离,甚至没有她预想中可能存在的、因那封情书而产生的尴尬。


    他的嘴角,慢慢地,慢慢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而柔和的弧度。


    那笑容,不同于考场外短暂的鼓励,而是带着一种久别重逢般的熟稔,和一种如释重负的明朗。


    他就那样倚在桥上,隔着短短的距离,望着她,然后,抬起手,轻轻地,朝着她的方向,挥了挥。


    像是在说:


    “嗨,好巧。”


    又像是在说:


    “我看到了,你的信。”


    更仿佛是在说:


    “你看,天晴了。”


    郁乔撑着伞,站在桥的这头,看着桥上那个白衣少年,看着他脸上干净的笑容,看着他身后逐渐散去雨雾、透出蔚蓝底色的晴朗天空。


    那一刻,所有提心吊胆的春天,所有浑浑噩噩的日夜,所有披星戴月的努力,所有无声的告别与埋藏的心事……仿佛都在这一个对视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与解答。


    她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只是看着他,也慢慢地,露出了一个真正释然的笑容。


    前路尚远,未来可期。


    而他们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