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张榜第一

作者:裴秃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安宁县衙门前。


    今天是安宁县武举乡试的放榜日子。


    天光刚亮,县衙前那堵灰扑扑的照壁下,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今日,无数武夫的命运,将在这张薄薄的黄榜上尘埃落定。


    有人欢喜有人愁。


    “苦练八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盼着今日能出人头地,搏个前程!”


    一个粗壮的汉子搓着手,在原地不停踱步,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死死落在紧闭的衙门前。


    旁边一个面容尚显稚嫩的年轻武人,脸色微微发白,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是啊,家里为了供我习武,卖了田,借了债,倘若这一次考不上,我实在无颜面对父母!”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后面的话竟有些说不出口。


    紧张忧心,使得他既想要得知结果,却又不敢面对。


    人群中,几个须发已见花白的老武人,沉默地站在角落,眼神复杂地望着喧闹的年轻人。


    他们脸上的风霜更深,腰背虽依旧挺直,却难掩一丝暮气。


    武举不比文试,寒窗数十载犹有金榜题名时。


    习武之人,过了三十七八,气血便开始走下坡路,筋骨不复巅峰时的强韧敏锐,机会本就少得多。


    更遑论,供养一个武人比供养一个读书人耗费要大得多!


    一年四季的肉食药膳滋补气血,打造兵刃,聘请枪棒教头,拜师学艺的“孝敬”,马匹草料……


    哪一样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


    每一次武举,对他们而言,都可能是此生最后的机会。


    邻近茶楼,雅座。


    勒马庄的李家兄弟没有去衙前挤那拥挤的人群。


    他们就住在周边,为的便是今天这个时候凭窗而坐,正好能方便看榜。


    “大兄……”


    李二郎端起茶杯,又放下,心神不宁。


    杯中的茶水晃荡着,映出他紧蹙的眉头。


    李大郎看似从容地呷了一口茶,目光也须臾不离下方那攒动的人头和紧闭的衙门。


    “稍安勿躁。”


    他声音沉稳:“你我几场下来,步射、骑射、技勇,皆在甲乙之列,唯有策论稍逊一筹,名次当不会太差。”


    话虽如此,但他的表情看起来显然没有口中说的那么轻松,。


    他早先时候就已经派出了个伶俐的随从挤在


    最前面,只等那黄榜一贴,立刻飞报。


    “那位陆哥儿呢?”


    李二郎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了一圈,并未发现陆沉的身影。


    “听说在家中稳坐,并未出门。”


    李大郎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叹服:“放榜之日,犹能八风吹不动,稳坐钓鱼台,这份定力,这份从容,着实令人折服。”


    李二郎闻言,脸上掠过一丝不甘和失落:“唉,本以为能在步射、骑射上大展身手,让县尊老爷青眼有加,没曾想,强中更有强中手,竟遇上了这等人物。”


    他想起陆沉那十箭全中的英姿,心中五味杂陈。


    李大郎性情更为老成持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这等人物,与其争一时长短,不如好好结交。”


    “安宁县的少年英杰,素来喜欢在冰火楼聚会,二郎,你交游广阔,看看能否寻个机缘,引荐进去,与那位陆哥儿好生亲近亲近。”


    李二郎有些不解:“大兄,那陆沉纵然武艺超群,此番夺魁,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根基尚浅的孤家寡人,咱们勒马庄在县里也是有头有脸,何须如此纡尊降贵,费心巴结?”


    李大郎微微一笑,眼中精光闪动:“此一时,彼一时。”


    “今日之前,或许如此,但今日之后,便是天壤之别!”


    “陆哥儿注定是安宁县武举乡试的头名解元,有了这功名,他以后还可能会去茶马道,他这功名的分量,比起你我若侥幸得中,要重得多!”


    “二郎,你要明白,并非有功名就能立刻做官,那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僧多粥少,想要轮得到,不知要熬多少年,打点多少关节!”


    “咱们家虽有薄产,但提着猪头肉,也未必能进庙门。”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但陆哥儿不同!”


    “他是安宁县第一,是武魁首!更难得的是,他深得县尊器重。”


    “他的名字,他的本事,必然会传入茶马道那些真正贵人的耳中!”


    “与他处好关系,结下善缘,便是搭上了一条青云梯,日后无论于公于私,都大有裨益!此乃长远之计,绝非巴结二字可以概括。”


    李二郎听罢,心中那点不服气顿时烟消云散。


    他深以为然道:“原来如此!还是大兄思虑深远!小弟明白了!”


    兄弟二人正低声交谈间,楼下县衙方向,突然传来一声穿透力极强的声响。


    “铛!!!”


    铜锣敲响


    !


    那清越又带着威严的金属颤音,瞬间让整个喧闹的衙前广场为之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钉在了那扇缓缓开启的朱漆大门上!


    咚!咚!咚!


    三声沉稳厚重的铜锣响声之后,县衙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豁然洞开。


    安宁县武举乡试,放榜了!


    “刘兄!刘兄!快看!你中了!”


    “中了?我真中了?!苍天有眼!爹娘!孩儿没辜负你们!”一个汉子猛地攥住同伴的胳膊,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哈哈哈哈!我也有功名了!从今往后,再不是白身!”另一个中举者挥舞着拳头,仰天大笑,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


    差役提着半桶浆糊,在照壁上利落地刷开。


    一张宽大的黄纸榜单被稳稳贴上。


    人群被瞬间吸引,“唰”地一下围拢过去。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那黄榜之上的名字中,充满渴望的想要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名字。


    “李复李大郎!乡试第三!”


    早有伶俐的帮闲守在榜下,第一时间就锁定了目标,扯着嗓子朝茶楼方向高喊报喜,声音里透着讨赏的兴奋。


    茶楼雅间内,李二郎猛地站起,激动地拍着兄长的肩膀:“大兄!你是第三!”


    李大郎紧绷的面容终于松弛下来,露出一丝矜持却掩不住喜色的笑容,端起茶杯的手也稳当了许多。


    “李凭李二郎!乡试第五!恭喜恭喜,一门双杰!”


    报喜的帮闲已经挤上茶楼,满脸堆笑地作揖道贺。


    “好!同喜!”


    李大郎心情舒畅,从袖中摸出几锭碎银子,大方地抛了过去:“拿去吃酒,沾沾喜气!”


    “谢李大爷赏!”


    帮闲接住银子,掂了掂分量,顿时眉开眼笑,美滋滋地躬身退下,盘算着下一笔赏钱该去哪里讨。


    榜单之下,俨然一幅浮世众生图。


    高中者或狂喜嘶吼,或喜极而泣,或意气风发地接受着旁人的艳羡恭维。


    落榜者则如霜打的茄子,面色灰败,有人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有人不甘地一遍遍扫视榜单,还有人瘫软在地,被同伴搀扶起来,背影佝偻。


    “榜首呢?头名是谁?”


    李大郎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投向楼下那金榜题名的最高处。


    尽管他心中已有九成把握,觉得陆沉夺


    魁的可能性极大。


    但也还是没有办法能百分之百的确认。


    毕竟策论考的是文墨功夫,那雨师巷的采药人陆沉,身世贫寒,哪有机会请名师研习文章?


    “陆沉!今年武举第一!一等的功名!”先前来的那帮闲指着下面,“早已经有人抢着去报信去了!”


    ……


    “少爷!你中了!是头名!”


    红拂把赏钱塞给那跑得气喘吁吁的报信人,一路小跑着冲进陆沉清静的后院,清脆的声音尤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嗯。”


    陆沉缓缓收势,站定如松。


    汗珠沿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


    他神色平静,仿佛这消息早在预料之中。


    以他骑射、步射、技勇连场甲上,策论又有沈爷暗中襄助的成绩,放眼整个安宁县,确实无人能撼动他魁首之位。


    “举人老爷?”


    陆沉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情,悄然涌上心头。


    心中也不禁浮现出几分雀跃。


    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功名,更是一把足以让他进身的钥匙!


    他缓缓抬头。


    “功名在身,从此天高海阔!”


    也终于是,走上正途了!


    喜欢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