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章 走后门,陆举人

作者:裴秃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骑射自不简单,陆沉的甲上看似容易,实则也颇耗费了他一番功夫。


    自那时。


    “势如追风,目如流电!”


    陆沉心中默念骑射精要,整个身体如同绷紧的弓弦,他腰腹核心发力,如同磐石般稳稳嵌在马背上,才能将那股颠簸的力量尽数抵消。


    其控弦的指法更是独特。


    一手“拇指勾弦,食指加压”的秘传手法,正是他能做到速射的关键所在,比寻常的“三指开弓”快了不止一筹!


    对面的李家兄弟,已是安宁县出了名的好手。


    他们常年出入险峻的龙脊岭,十箭之中能中七八,这份本事足以傲视同辈。


    但陆沉有汗血马,又懂得骑射之术,仍旧是十箭全中。


    显然是毫无争议的魁首!


    李家兄弟对视一眼,眼中虽有失落,却无半分不服。


    两人利落地翻身下马,大步走到陆沉马前,抱拳拱手:“佩服!实在佩服!”


    常年与山林野兽为伍的汉子,性情直爽。


    他们深知自己这手箭术浸染了多少汗水与凶险,才练就这手射术。


    对方只是个采药人,都未必摸过几次弓,竟然也能有如此俊的射术,委实了不起。


    这天最后一场考完,虽然乡试还未结束,尚未放榜,但安宁县乡亲都认定陆沉已经是榜上钉钉的第一。


    陆沉的名字,已然成了安宁县街头巷尾最滚烫的谈资。


    茶寮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描绘着他昨日骑射夺魁的英姿。


    酒馆中,粗豪的汉子们拍着桌子争论他到底是师承哪位隐世高人。


    就连勾栏瓦舍的莺声燕语间,也时不时飘出几句“陆郎君好生俊俏”,“武艺又高”的娇笑。


    被这满城议论包裹的陆沉,并未回家,而是一个人去到了冰火楼中。


    他推门进了包厢,一张红木小几旁,坐着安宁县衙里那位汤师爷。


    “陆小哥,坐。”


    汤师爷没有寒暄,指尖轻点桌面,一张折叠整齐的素笺无声地滑向陆沉。


    “这是明日策论的试题,你且记下。”


    策论试题?


    陆沉伸出的手在半空中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这是透题?


    科举舞弊,乃是太祖开国之初便定下的死罪!


    犹记得,本朝初定,太祖皇帝因为科考之事杀得人头滚滚。


    此事被称


    为“南北榜案”。


    太祖皇帝见到春榜所录,皆为南人,无一北人,又有学子联名上书,认为考官偏袒南人。


    太祖皇帝当即就罢黜,车裂,斩首一大批负责科举的官员,震骇朝堂上下。


    汤师爷何等眼力,立刻捕捉到了陆沉眼中那一闪而逝的惊悸和犹疑。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脸上露出那惯常的笑容:“莫要多虑,也别想得那般严重。”


    “你是武举,弓马策论,弓马才是根本!这策论嘛,不过是走个过场。”


    他放下茶杯,目光直视陆沉:“你前两日骑射、步射、技勇,样样都是甲上,县尊大人看在眼里,认定你是难得一见的栋梁之才。”


    “大人爱才心切,只盼着你尽善尽美,明日策论若是因为准备不足而掉了分,岂不可惜?这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汤师爷的解释合情合理,语气也轻描淡写。


    陆沉紧绷的心弦缓缓松弛下来。


    舞弊等同于授人以把柄,从此之后身不由己,很容易就会沦为他人掌中傀儡。


    陆沉行走江湖,深知“自由”二字的分量,这绝非他想要付出的代价。


    既然只是确保体面的锦上添花,这其中的分量,便大不相同了。


    他伸手接过了那张素笺。


    “策论之题为两道。其一是‘创业以武,守成以文,然兵农一致,文武同方,其用果异乎?’。”


    “其二是‘王者之兵不贵诈谋奇计’。你且牢记于心,回去好生琢磨文章,理清脉络,务必写得堂堂正正,显出格局气魄来。”


    陆沉心中稍定。


    汤师爷只给题目,而非现成文章塞过来,这分寸拿捏,既显了关照,又避开了最直接的舞弊雷区,只算是提点。


    看来县尊和这位师爷行事,确实有他们的谨慎之处。


    “多谢师爷!多谢县尊!”


    陆沉郑重抱拳,深施一礼。


    回到自己家中,陆沉铺开纸张,提笔蘸墨。


    然而,笔尖悬停在纸面上方,久久未能落下。


    “创业以武,守成以文,然兵农一致,文武同方,其用果异乎?”他低声咀嚼着题目,眉头紧锁,“这是讨论文武分途。”


    “王者之兵不贵诈谋奇计……写文章确实不是我的强项。”


    他叹了口气,笔杆在指间无意识地捻动。


    “进山搏杀我在行,可这引经据典的文章……真是比拉满十


    石强弓还难!”


    枯坐半晌,纸上依旧空空如也,只余几点墨痕。


    陆沉烦躁地搁下笔,起身出门,径直走向了沈记铺子。


    听完陆沉的苦恼,沈爷哈哈一笑。


    “我当是什么天大的难事!取笔墨来!”


    沈爷大手一挥。


    只见沈爷一把抓过饱蘸浓墨的狼毫,笔走龙蛇,洋洋洒洒。


    陆沉凑近细看,眼睛圆睁:


    “王者之兵不贵诈谋奇计,至于临敌制胜,良将岂可少哉!此乃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古者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其出入之法,今几绝矣。敌有阴阳,客主异宜,易之则宜,其先后之节,将何施焉……”


    字字句句,气势磅礴,更兼文理清晰,立论坚实!


    师父竟然还有这般文采?


    陆沉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沈爷搁下笔,微微一笑:“老夫早年间,也曾动过入仕的念头,四书五经、策论文章,可没少下苦功钻研。”


    陆沉喜滋滋的接过那张墨迹淋漓的纸,立刻逐字逐句,屏息凝神地默记起来。


    翌日,县衙隔壁的考棚。


    此地与演武场的开阔截然不同,气氛肃穆压抑。


    一排排考案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松烟墨的气味。


    考生们或凝神苦思,或奋笔疾书,只闻沙沙落笔声与偶尔压抑的咳嗽。


    陆沉端坐其中,心绪却异常平稳。


    提笔蘸墨,昨日沈爷所书的文章脉络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他不再迟疑,笔锋流转,将那些文字工整地誊写在答卷之上。


    字迹虽完全比不上沈爷那般,但也不能算是太过难看。


    仅仅两炷香时间,他便已写完搁笔。


    但他并未急于起身,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直到考棚内交卷的人已过半,他才从容起身,将那份答卷平静地交了上去。


    三日等待,转瞬即过。


    放榜之日,县衙前的照壁下,人头攒动,挤满了望眼欲穿的考生和看热闹的百姓。


    陆沉的小院却显得格外宁静。


    他并未去凑那拥挤的热闹,仿佛外界的沸腾与他无关。


    院内,他赤着上身,正演练着一套刚猛沉雄的拳法。


    汗水沿着贲张的肌肉线条滑落,每一拳击出都带着沉闷的破风声。


    他在积蓄着气血,感受着体内那层阻碍他


    踏入更高境界的“力关”瓶颈,试图一丝丝地磨去这存在的瓶颈。


    “少爷!少爷!放榜了少爷!”


    急促的呼喊声传来。


    红拂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小脸涨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眼中却迸发出喜悦的光芒。


    黄征紧随其后,满脸都写着喜色。


    “现在该叫陆举人了!!”


    “陆哥儿从此就是举人老爷了!”


    喜欢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