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6章 狙影砺锋 一枪定乾坤

作者:迷彩伪装下的青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曦微露,喀什综合反恐训练基地的狙击训练场已响起沉稳的枪械操作声。辰辰与老周领衔的狙击小组一字排开,QBU-201狙击步枪架在脚架上,瞄准镜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赵峰手持训练大纲,目光扫过全员:“狙击手是战场的利刃,既要‘打得准’,更要‘藏得住、反应快’。今天的训练,就专攻极限环境射击、动态目标锁定、双人协同狙击三大核心课目,练到枪响必中、发无虚矢!”


    首个课目是“极限环境精准射击”,模拟城市作战中复杂的干扰场景。训练场设置了震动平台、强光模拟器和噪音发生器,射手需在平台持续晃动(模拟装甲车行进)、强光交替闪烁(模拟爆炸闪光)、120分贝噪音(模拟枪炮声)的三重干扰下,对150米外的半遮蔽头部靶进行射击。辰辰率先上阵,他将身体重心贴紧震动平台,双臂肌肉紧绷稳住枪身,同时用战术耳塞过滤部分噪音,只留关键指令通道。“风速1.2米/秒,右偏1密位,震动频率3赫兹。”老周的观测数据精准传入耳中,辰辰深吸一口气,采用腹式呼吸稳定心率,在强光闪烁的间隙锁定靶心,趁着平台震动的平缓期果断击发——子弹穿透靶纸中心的红点,激起一缕青烟。


    轮到新队员小李时,连续三次射击都因震动导致偏差。辰辰上前示范:“记住,震动不是敌人,要顺着它的节奏找平衡点,就像在风浪中掌舵,借势而非逆势。”他让小李双手搭在自己肩上感受持枪力度,再通过慢动作分解据枪、瞄准、击发的衔接动作。半小时后,小李再次上阵,终于在干扰环境下精准命中目标。


    上午的核心训练是“动态目标追踪狙击”,模拟暴恐分子移动逃窜的场景。训练场上,搭载模拟目标的轨道车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横向移动,靶标暴露时间仅2秒,且会随机变换姿态。“预瞄是关键,提前锁定目标移动轨迹,开镜只需微调。”老周手持激光指示器,在轨道上标记出预判点。辰辰架枪瞄准,目光紧盯轨道起点,当靶标出现的瞬间,他的瞄准镜十字线已提前预留1.5个身位的提前量,手指随呼吸平稳扣动扳机,子弹精准命中移动中的靶心。


    为提升难度,教官组又增设了“障碍穿插动态靶”——靶车需穿过废弃集装箱形成的狭窄通道,期间会被遮挡三次。辰辰与老周快速沟通战术:“你报遮挡间隙,我负责追踪,第一遮挡后预判转向角度。”当靶车第一次被集装箱遮挡时,老周立即通报:“间隙0.8秒,转向左偏10度。”辰辰迅速调整瞄准点,在靶车再次出现的刹那完成击发,动作一气呵成。


    午后的训练聚焦“双人协同狙击”,考验狙击小组的默契与战术配合。课目要求两人小组在6分钟内,攀爬至5层模拟楼楼顶,对100米至700米范围内随机出现的6种靶标(包括人质模拟靶、爆炸物模拟靶、伪装靶)实施精准打击,每人仅3发子弹,且必须在靶标暴露的30秒内完成射击。辰辰与老周快速攀爬至楼顶,利用空调外机构建狙击阵地,按“远距主狙、近距补射”的分工展开行动。


    “200米,右侧窗口伪装靶,暴露倒计时20秒。”老周的观测镜锁定目标,同时报出环境数据,“顺风0.8米/秒,无需修正。”辰辰立即瞄准,果断击发,靶标应声倒地。紧接着,700米外的高地出现爆炸物模拟靶,老周迅速计算弹道下坠量:“抬高准星5格,风偏右2密位。”辰辰调整归零距离,屏住呼吸完成击发,子弹穿越远距离后精准命中靶标。


    当最后一个人质模拟靶出现时,意外发生——靶标与模拟人质的距离仅30厘米,且处于半遮蔽状态。“左侧暴露10厘米,避开人质头部。”老周急促通报。辰辰通过瞄准镜仔细调整角度,利用子弹的弹道轨迹偏差,从靶标侧身空隙射入,既命中目标又未伤及模拟人质,完美完成协同任务。


    夕阳西下,训练进入复盘阶段。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观看自己的射击录像,分析偏差原因:“动态靶射击时,我的提前量预留不足”“远距离射击时,风偏修正慢了0.3秒”。赵峰拿着射击成绩表,语气肯定:“今天的训练,大家把静态精准转化为动态精准,把单兵技能融合为小组协同,这就是战场需要的硬实力。”


    辰辰擦拭着狙击步枪,瞄准镜反射着落日余晖。他深知,狙击手的每一次训练,都是在与死神赛跑,只有把每一个动作练到肌肉记忆,把每一次射击练到极致精准,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用一枪之力守护生命与安宁。而这场没有硝烟的训练,正是淬炼狙击利刃的必经之路。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雪岭枪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