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第十三章 真相

作者:明星萤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公子允遇险一案由大司寇亲自主审,案前堆起的卷宗高过案几。官吏们抽丝剥茧般排查线索,越查越觉此案牵连甚广,从截获的密信到现场遗留的纹饰,初步迹象都指向了前朝遗族。


    真相未明,学堂里已炸开了锅。子弟们围在槐树下,声音压得低却止不住激动:“听说了吗?任陆昨日被抓了,如今关在圜土!”


    “进了那地方就等于把命交给阎罗王咯。”


    “我听说这次公子允遇险也有他的一份谋划。”


    “他本来就是前朝的重臣之子,如今成王败寇的,心中不忿也是正常。”


    “真的假的?这可不能乱说呀。”


    议论声此起彼伏,虽无实据,可任陆的身份早已让众人先入为主,大多觉得他脱不了干系。


    泮池边的柳树下,公子允、公子衍与公子珩正低声商议。池水泛着粼粼波光,映照着三人凝重的神色。


    “阿允,你是此案的关键,你怎么看?” 公子衍率先开口。


    “我不信阿陆会害我。” 公子允语气笃定。


    “疑点太多了。阿陆刚归周,就撞上这桩事,难免惹人怀疑。但只有查清真相,才能还他清白。”公子珩分析道。


    “可圜土的刑罚有多狠,你们也知道,阿陆怕是已经受了不少罪。” 公子衍皱着眉,语气里满是担忧。


    “因为此次遇险的是我,所以我阿父特许我去旁审此事。有我在,起码可以让他少吃点苦。”


    “那我跟阿允去圜土,” 公子珩抬头,目光扫过二人,“阿衍,你消息最灵通,去试试从特殊渠道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蛛丝马迹。”


    三人达成共识,当即分头行动。


    圜土石壁上的火把忽明忽暗,映得牢房格外阴森。


    任陆被铁链锁在墙上,头垂得低低的,凌乱的发丝遮住了脸,嘴角干涸的血迹发黑,囚服被鞭子抽得裂开好几道口子,显然已经受过重型了。


    “公子,您来了!” 狱官见了公子允,立马堆起谄媚的笑,弯腰弓背地迎上来。


    “开门,我要亲自审他。”公子允双手背在后面,神情严肃,让人感觉紧张。


    “是是是!” 狱官连忙掏出钥匙开锁,“公子请。”


    “你们都下去吧。” 公子允挥了挥手,狱卒们躬身退到牢门外,偌大的牢房里只剩他们三人。


    公子允走到任陆面前,轻声唤:“阿陆,你可还清醒?”


    听到熟悉的声音,任陆艰难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阿允,你没事,真好······”


    他的嘴唇干裂起皮,说话时牵扯到嘴角的伤口,疼得皱紧了眉。公子允连忙倒了碗水,送到他嘴边。任陆渴极了,大口吞咽着,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呛得他剧烈咳嗽,胸口的鞭痕因动作牵扯,又渗出一片血。


    “阿陆,我问你,此事与你无关,对吗?“公子允急切地想知道一个答案。


    可任陆沉默不语,眼神渐渐暗淡下来。


    公子允心头一震,不自觉地后退一步,声音冷了几分:“你为什么不说话?难道…… 难道真的是你?”


    一旁的公子珩也急了,上前一步道:“阿陆,你说话啊!你什么都不说,我们怎么帮你?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


    任陆依旧低着头,紧攥着拳头,却始终不肯开口。


    公子珩知道这样追问下去也无用,就示意公子允先出去,给任陆留点时间独自想想。


    出了牢房,公子允握住拳头重重打在墙上,憋住的怒气也随之撒出来,”枉我这么信他,他竟是要我的命······“


    “别冲动。” 公子珩按住他的肩,沉声道,“此事必有蹊跷。任陆向来重情义,若不是有苦衷,绝不会这样。我倒有一计,或许能逼出真相。”


    二人转身走向另一间牢房,里面关着那日活捉的一名歹人。这人被铁链锁在墙上,脸颊浮肿,眼神涣散,显然受刑更重。见他们进来,歹人警惕地抬了抬眼。


    公子允刻意提高声音,语气里带着痛心:“任陆都招了,说你俩早有勾结,是他把我的行踪透露给你,让你设下埋伏。可后来他后悔了,又把计划告诉了阿珩,我们才那么快找到破庙。”


    那歹人啐了口带血的唾沫,骂道:“好个叛徒!我就说计划怎么会败露!”


    越听便没了之前的目中无人,转而仇恨,“果然是这个叛徒!”


    此话一出,真相明了。


    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到太傅府,公子衍早已在厅中等候,脸色凝重:“我查到了,阿陆的母亲和阿姊被人拘禁了,应该就是因为被威胁他才这样做。”


    三人立马去见太傅与太保,说明情况。前段日子太保已在暗中调查民间谣言之事,顺藤摸瓜也是查到前朝贵族上。太傅当机立断,派暗卫连夜出发,去营救任陆的家人。


    次日清晨,三人再次来到圜土。


    公子珩先开口,声音平静:“我们都知道了,你家人被抓,你是被迫的。”


    任陆猛地抬起头,眼眶通红,声音带着哽咽:“自古孝义两难全…… 阿允,是我对不住你,唯有一死以谢罪。”


    “我是真没想到,我的好兄弟居然要我的命。” 公子允上前一步,语气复杂,“你若真要谢罪,就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们。” 他顿了顿,放缓了语气,“放心,我阿父派的暗卫已经去救你家人了,不日就会把她们接回京城。”


    任陆紧绷的肩膀终于垮了下来,声音沙哑:“我知道的不多,只收到一封密信,让我留意你的行踪。但从为首之人的令牌看,应该是庚王的人。”


    “我这几日看了审问卷宗,” 公子允补充道,“武国与北、庸两地的诸侯来往密切,近几个月,当地官员常看见他们的车驾进出朝歌宫殿。”


    “我在茶楼食肆也打听到,武国国君向二位叔父敬献了美人,看来关系匪浅。”公子衍道。


    公子珩拍了拍任陆的肩:“此案牵扯甚广,最终要交由大司寇审理,但我们会为你求情,从轻处理。”


    经层层排查,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此事北、庸两地的诸侯即是太傅的三哥、五弟与八弟暗中谋划的,此前的谣言也是他们派人散布。他们认为太傅并非顺位王弟,由他摄政不符合 “兄终弟及” 的惯例,心中早已不满。武国国君趁机挑拨,煽动他们谋反。如今计划败露,逆贼狗急跳墙,竟直接发动叛乱。太傅当机立断,决定亲自东征,平定叛乱,太保则留在京城辅佐幼王。


    战场之上,风卷着沙尘掠过甲胄,曾经并肩抗敌的手足,如今却兵刃相见。


    “按礼制,我乃长兄!” 三王怒目圆睁,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嘶吼道:“这摄政之位,本就该是我的!你竟敢篡改王兄遗诏,大逆不道,今日必诛你以正纲纪!”


    太傅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眼底藏着难掩的痛色,却依旧挺直脊背,“我从未篡改遗诏,字字句句皆遵王兄之意,只为辅助成王稳住这天下。是你听信庚王谗言,勾结乱臣祸乱朝纲!若你此刻回头,我还念手足之情,饶你不死;若执意顽抗,休怪我不念兄弟一场!”


    “假仁假义!” 三王剑刃猛地劈向身前的尘土,语气里满是决绝,“你不过是想独占权力!今日这战场,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多说无益 —— 看剑!” 话音未落,他便提剑冲了上去,寒光直逼太傅面门。


    厮杀声在残阳下回荡,战场很快被染得通红······


    叛乱最终还是以三王的兵败告终。当三王被按在地上时,他仍在挣扎嘶吼,眼底满是不甘,却终究难逃伏诛之罪;五王虽未亲手参与叛乱,却因暗中同谋,被削去所有爵位,流放至苦寒的边疆,终生不得回京;八王罪责较轻,被废为庶民。


    流放的队伍在尘烟中缓缓前行,铁链拖地发出“哗啦”的声响。公子允、公子衍与公子珩三人看着流放的队伍,任陆就在其中,他戴着沉重的铁枷,囚服上还沾着未洗去的尘土,原本挺拔的脊背微微佝偻。过往几人一起求学、作乐的时光,仿佛还在昨日,如今却只剩铁枷冷硬、尘路漫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