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分歧的预演与林舟的立场
尽管托尼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和内部建设上,但外界的压力并未减轻。关于超能者注册和监管的舆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虽然没有立刻出台像《索科维亚协议》那样具体的文件,但各国政府,尤其是那些在过往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国家,要求对复仇者这类“私人武装”进行约束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团队内部的氛围。
一次例行的战术复盘会议上,讨论到如何处理一个在东欧小国出现的、拥有危险能力但尚未造成实质伤害的变种人青年时,分歧出现了。
托尼倾向于与当地政府及神盾局合作,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接触和引导,确保过程透明,避免引发国际纠纷和民众恐慌。
“我们不能每次都像牛仔一样冲进去把人带走!”托尼强调,“我们需要建立规则,需要让世界看到我们是在法律和秩序的框架内行事!”
而史蒂夫则坚持更直接、更富有人情味的干预。“那个孩子很害怕,他被当地军方围困!等官僚们走完流程,可能一切都晚了!我们的首要责任是保护生命,尤其是那些无法保护自己的无辜者!”
两人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理念。托尼着眼于宏观的、长久的稳定和信任重建,而史蒂夫则更关注个体的、即时的正义与保护。
娜塔莎和克林特这次没有明确表态,他们都清楚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也各有风险。班纳博士不在场。
会议的气氛有些僵持。林舟安静地坐在一旁,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托尼的焦虑(他背负着来自政府和舆论的巨大压力)和史蒂夫的坚定(他无法对眼前的求助视而不见)。
“林,你怎么看?”史蒂夫突然将问题抛给了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支持者,或者至少是一个理解者。
托尼也看向林舟,眼神复杂,似乎既希望他支持自己,又不想让他卷入这种争论。
林舟沉吟片刻,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我认为,两者并不完全矛盾。”他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尝试与当地官方沟通,表明我们协助的意愿和非敌对立场,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如果沟通顺畅,就在框架内合作;如果对方拒绝或情况危急,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关键是掌握好其中的度和时机。”
他看向史蒂夫:“队长的初衷是保护生命,这永远是正确的。”然后又看向托尼:“斯塔克先生考虑的长远影响和规则,也同样重要。或许……我们需要一个更灵活的应对机制,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他的回答试图弥合分歧,而非选边站队。他能感觉到托尼松了一口气,而史蒂夫也微微颔首,虽然并未完全满意,但至少认可了林舟努力寻求平衡的态度。
这次小小的分歧,仿佛一场更大风暴的预演。林舟意识到,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团队内部这种理念上的摩擦可能会越来越多。他无法完全赞同任何一方,他更倾向于基于具体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他对托尼,是伙伴的信赖与感激;对史蒂夫,是战友的尊重与认同。他珍视这个团队,不希望看到它因为外部的压力而分裂。但他也明白,有些分歧,源于最深层的价值观,可能无法轻易调和。他只能尽力做好自己,在未来的风波中,守住自己的立场和珍视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