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二十岁,为什么会喜欢上我?”
说出这话时,她正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桌面的咖啡杯里飘着袅袅的热气,我闻到隐约的苦香。
她的头发留到胸口,发尾微微卷起,柏木的清香若有似无,整个人气定神闲。
——好像不太一样了。
我这样想。
在张家妍面前,我时常会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说不上来原因,只是坐站在她面前,我就忍不住审视自己:二十出头,轻微近视,总是缩在宽松的外套里,行事瞻前顾后,一看就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
上大学时倒是被追捧过几年,毕业前两个月还有几分自满,然而进了SNK,整日里便只有逆来顺受的份。
前几年带我的Ivan是货真价实的文家军,我便跟在他们后面做事。
文小姐性格强势,我虽然仰慕她,但并不敢靠近,只能规规矩矩地打杂,仗着大学时做过几次纪录片,在人手不足的时候替代摄影师,偶尔替大家做笔记——这就是我实习时的全部工作。
那个时候,我就忍不住会去关注张家妍。
内地的大学有一点十分有趣,便是学生会内部的纠纷。大一时我加入了学生会,跟着副会长打下手,从此以后成为了她的忠实走狗,以至于整整四年,我大学的社团生活都围绕着拉帮结派展开。
恰如此时SNK的办公室政治。
后来学生会长与副会长毕业,我顺理成章的接手了学姐衣钵,又通过种种手段——主要是争夺大型活动的筹备权与讨好老师——成功上位,当了两年学生会长。
以至于某些时候,我待在SNK角落的工位,总会幻视这里是内地某个大学的学生会办公室,而我仍然是当年那个跟在学姐后面鞍前马后的大一新生。
那时候我便注意到她。
2023年,张家妍尚且留着及肩中发,不施粉黛,常常是衬衫夹克牛仔裤,一副随时准备出勤的模样。
我的工位离她很近,那时候她身上气味清淡,只能闻见白茶洗发水的味道,从我旁边走过时像一阵风,大部分时候都是急切且不甘的。
后来Ivan和我讲,张家妍虽然履历出色,能力亦为man姐欣赏,但因为太过清高,从不站队,因此是办公室的边缘人,叫我引以为戒。
彼时我笑着点头称是,内心却隐隐有点怜悯,因为她的履历我也曾看过,伦敦大学高材生,精通多种语言,新闻稿更是犀利敏锐,全然是我不可及的高度。
这样的人,怎么会变成边缘人呢?
后来我们在同一张办公桌久了,偶尔她低血糖,我会悄悄递过去巧克力,她也会礼貌道谢。
偶尔我也会闻到她桌上的咖啡香,然后忍不住跑去茶水间倒意式浓缩,结果喝了一口直皱眉,张家妍注意到,就说你适合喝拿铁。
“你为什么会知道?”我问。
“新闻人的洞察力咯。”
她冲我偏了下头,难得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
她大部分时候在为新闻与真相奔波,心情这么好的时候其实很少,但我运气很好,撞见一回她的和颜悦色。
后来她的心情又变得很差,似乎是因为追查的新闻卷入了办公室权斗,成为了牺牲品。
后来她和未婚夫取消了婚约。
我看在眼里,好想靠近,想安慰她,Ivan就耳提面命:你只是个办公室菜鸟,不要想着做多余的事,好好给我随大流,不然man姐踢了你啊。
我于是只能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其实我好崇拜家妍。之前她空闲时没事干,看到我桌上的稿件,顺手替我改了两句话,于是稿件质感飞跃,文小姐当晚心情愉快,还夸了我一句。
哪怕家妍是一边骂我一边改的。
她当时的语气其实很重,说我一进SNK就去拉帮结派,说我空有学历、每天耗在打杂上能有什么进步,说我写作角度死板,读书读傻了。
我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张家妍大概是没见过我这样窝囊的新闻人,于是不再说话,圆珠笔在我的原稿上面划来划去,发出重重的摩挲声。
“喏。”她将A4纸递过来。
我带着重重的鼻音,有点茫然地看向她:
“…什么?”
“替你改过了。”她语气硬邦邦的,“以后写稿别那么死板,多从事件本身出发,思绪发散点啊。”
“好的。”我乖乖点头。
后来我又想道谢,又怕Ivan再骂我,便偷偷在她桌上放巧克力。
于是这仿佛成了某种惯例;我不在时,家研看到桌上的稿件,如果空闲就会顺手改两句;回来我看到,就会在她桌面上放一支巧克力,权当谢礼。
诚然她在新闻专业上异常严苛,改稿时总是留下犀利的批注,但我真的在其中学到很多,因此生不出半点怨怼。
我便想方设法地给她谢礼。
香水首饰她自然看不上眼,昂贵钢笔不适宜出外勤;小摆件不适合忙碌的SNK,录音笔她也不缺。
兜兜转转,又是巧克力。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巧克力,不过为了她,我又特地网购了许多,花了很多的实习工资,买了很多的进口产品。
后来和内地的朋友聊天,提起自己大半的工资都花在买巧克力送同事上了,她大惊,短信轰炸,问我是不是要恋爱了,港男品质如何啊?
我说是比我大一轮的女同事。
她哎呀一声,说白高兴一场。
我却心里不是滋味,好想把张家妍的照片发过去,叫她见识见识,张家妍绝对值得我十倍百倍的巧克力资金;可惜有心无胆,我连和她多说几句话都要避开直属上司,委实不敢冒犯。
后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文小姐宣布离职,文家军在失落中等待着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人;飞爷被Kingston所取代,唯一能欣赏奶茶的同事不再;张家妍成为副总监,占据SNK半壁江山。
但暗地里,大家依然试着边缘化她、也依然看不上她。
可我小心翼翼地接近她。
也许是顾念着巧克力的情谊,哪怕她对其他人都疾言厉色,但大部分时候,对我语气都算温和。
坐在二层的办公室里,她每天忙于《一目新闻》的深度专题,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再为我改一改幼稚的新闻稿。
哪怕其实我也渐渐不再需要她的指导。
时间一天天过去,某天Ivan拿着我的稿件,翻来覆去读了两遍,忽然咦了一声,说Gloria,你的用语风格怎么有点熟悉?
我的心咯噔一下,盯着那张A4纸,竟堂而皇之走起了神。
人的开窍是多么奇怪。在风平浪静的某一天,办公室里飘着平和的咖啡香气,师父优哉游哉地检查着我的稿件,我却忽然福至心灵,一个念头从脑中闪过。
我像她……张家妍,我喜欢她吗?
可是,如何验证自己喜欢一个人、甚至是喜欢一个大自己一轮不止的女人呢?
我不知道。
于是失魂落魄了好久好久。有一天家妍的专访人手不足,又喊了我帮忙。
以Ivan为首的文家军依旧试图把我拉回来,说Gloria需要帮我们写稿啦、有其他的新闻需要她出镜啦,Kingston说她形象好,多出镜有更多流量,如此种种。
我自不敢违抗。从小到大我都这样,心野,可是胆小怕事,最擅长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当年的副会长还戏称我为司马子上。
当时我怒而抗议:我不要当司马昭、我最喜欢玄德公!
你?喜欢理想主义者?副会长笑着摇头,你哪里像呢。
我自然不像。为什么喜欢一个人一定要像她呢?恰恰是因为我与她截然相反,所以才那么喜欢她呀。
总而言之。
那天,张家妍强硬地打断了Ivan,有点强硬地按住了我的肩膀。
“Gloria,你自己说。想和我外采,还是留在这里写稿?”
“……”我张了张口,感受到Ivan灼灼的视线。
我不是白痴。张家妍在逼我选择,我清楚得很。
倘若她把我拉走,我就是文家军的“叛徒”,从今往后只能跟在她身后做事,而她也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既然有本事抓走一个文家军,就能抓走第二个、第三个。
可反过来;如果我选择Ivan,好像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张家妍不会因此炒了我,我也不会因此遭受不公。
她似乎在利用我,又好像很温和,至少回过头,我能看见退路。
我想我可能真的不如她聪明,所以才没发弄明白她的深意。
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跟着她。
早前的某一天,我路过文小姐办公室,听到她说,张家妍的办公室权斗是幼稚园水平。
那时如此。可现在呢?她是在利用我吗?还是可怜我、不想我在文家军里碌碌无为呢?
我不知道。
于是后来,我跟着她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渐渐视我为极少数的“家妍党”,尽管我其实不在乎什么权力斗争,只是单纯的喜欢跟着她。
于是,又是风和日丽的某一天。
一如既往将文件放在副总监的办公桌上,我盯着张家妍化着淡妆的侧脸,忽然脑袋一抽,向她告白了。
“家妍姐。”
我说。
“怎么了?”她掀起眼皮看我,手中仍在翻阅今晚Prime Time的资料。
“我喜欢你。”
我说。
“…什么?”
张家妍动作一顿,见鬼似的抬起头,看向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