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的云散布整个天际,潮湿的风带着阴冷的气息。
那一场大雨让残余的暑气完全散尽了。
沈霜晚一边换衣裳,一边命人去老夫人朱氏院子那边通传。
.
侯府如今人口并不多,除了袭爵的薛望,便就是其母朱氏与她。
薛家旁支并非无人,只是之前薛望未袭爵之时,旁支态度疏离,而朱氏又向来与薛家其他人不睦,故薛望重得永平侯爵位后,旁支再想依附,也没了门路。
如此,薛家便成了京中罕有的人口简单的勋贵侯门。
但虽然人口简单,规矩礼仪却丁点也不少。
问安视膳昏定晨省一日都不可懈怠,否则朱氏便会有许多阴阳怪气含沙射影的话语来敲打。
沈霜晚刚嫁到薛家时候,很是因为这些而抑郁。
那时她常常会想,究竟是自己做错了么?
又或者……的确是她做得不好?
可渐渐她也明白,那只是朱氏对她不满而已。
当初两家结亲时候沈家光鲜,可毕竟她的父亲故去十年,沈家老早落魄,压根儿不能帮到薛家半分。若不是薛望怕丢了名声硬是认下了这桩父辈定下的婚约,朱氏便要为他寻一位名门淑女,找一个能为他的前途助一把力岳家。
故而朱氏的厌恶形于辞色溢于言表——甚至不屑掩饰。
那时她的母亲连氏正是病重,她不敢把这些事情向她吐露半点,她害怕这些事情会耽误了连氏养病。
但连氏仍然看出了她的忧虑。
.
“婆媳总是难相处的。”她去探病时候,连氏这样叮嘱她,“只要薛望对你好就行了。他尊重你,敬爱你,你婆婆要如何都不用放在心上。”
她并不觉得薛望有多么敬爱她,她心中全是茫然。
“我看薛望是个好孩子,当初你父亲没看错薛家的家风。”连氏握住她的手,“你就和他好好过日子,母亲就算死了也安心了。”
这话叫她心中骇然,她哭着扑在连氏怀里求她不要弃她而去。
那时连氏已经被挪到了沈家的一座别院中,府中已经不再有她的安身之处。
她想把连氏接到薛家,这别院离京城有二三十里,出了什么事情都赶不及过来。
但连氏拒绝了她。
“母亲看着你嫁了个好人家,已经心满意足了。”连氏抚摸着她的头发,“你和薛望好好过一辈子,母亲就不过去给你们添乱了。”
连氏见她不说话,便又把她搂在怀里安抚,她道:“为娘的乖乖,你从小聪明,可你要记得,人这一辈子却应糊涂。”
.
去往正院的丫鬟回来了,她恭敬回话说老夫人朱氏刚用了早膳正在佛堂念经。
沈霜晚收回了那些茫茫思绪,又看了一眼外面阴沉天气。“去老夫人院子了。”她向左右说道,又看了一眼一早上到如今面色还透着几分尴尬的承月,终是没忍住叹了一声,“承月留在屋子里,把前儿送来的料子理一理,眼看起了北风,是要做夹衣和冬衣了。”
承月感激地应下了,带着小丫头们退到一旁去。
沈霜晚便领着一众丫鬟出了正院,再顺着夹道往朱氏的西院走去。
进到西院,只见府中大小管事娘子们正在廊下候立。
见沈霜晚带着人进来,他们便纷纷上前来见礼。
朱氏身边的大丫鬟丛燕也从屋子里打了帘子出来,客客气气请沈霜晚进去。
.
“昨天命人送了几匹料子到正院,夫人可看过了?”丛燕送上了热茶,在一旁陪着沈霜晚说笑,“老夫人原是等着夫人过来时候让夫人亲自挑几匹好看的,侯爷差人过来说夫人身体不适,老夫人便叫我捡了几匹颜色鲜亮的,送到正院去了。”
沈霜晚接了茶盏,却想不起来昨日什么时候送过衣料,她实在厌烦这些打机锋的话语——她心情烦乱几乎没什么耐心,于是她便道:“不曾见过,也没听底下人说。”顿了顿,她回头去看跟着自己的丫鬟,“你去正院问一问承月,昨天可有收过老夫人送去的料子。”
丫鬟应了一声便往外走。
丛燕便道:“只怕是承月那丫头自作主张接了东西也没和夫人说。”
沈霜晚只抿了一口茶,并没有接话。
丛燕又道:“侯爷昨天差人过来与老夫人说,府中人多嘴杂,闲话太多。老夫人如今精神不济,管不来那许多事情,还要请夫人帮忙处理一二呢!”
沈霜晚看了丛燕一眼,只作未闻。
过了一会儿,回去正院的丫鬟匆忙进到屋子里来,手里拿着单子向沈霜晚道:“承月姐姐说早上才看到有几匹料子放在外头,还没来得及给夫人回话。”
丛燕不等沈霜晚开口便笑道:“府中下人的确太松懈,瞧瞧这耽误了多少事情呢!”
沈霜晚接过单子看了一眼,又交还给了那丫鬟,只淡淡道:“叫承月好好收起来吧。”
丫鬟应了一声,退到外间候立。
.
说话间,老夫人朱氏从佛堂出来了。
沈霜晚便站起身来上前行礼。
而丛燕则上前去扶着朱氏在主位坐下。
朱氏看了沈霜晚一眼,指了指旁边位置示意她坐下,口中道:“望儿与我说你昨日梦魇着了,今日可好些?”
“已经好了。”沈霜晚回答着,便就坐下。
朱氏不着痕迹皱了皱眉头,她接过了丛燕送上的热茶,抿了一口才缓缓又道:“你年纪轻,不过是怀孕,实在不必太紧张。”顿了顿,她不等沈霜晚说话,便又接着道,“昨日望儿与我说府中如今人多嘴杂,应当梳理一番。我是没这精力了,索性便就交给你,如何?”
沈霜晚静默了片刻,只道:“媳妇有孕在身,实在紧张不敢理事,请母亲多多怜惜。”
朱氏大约是没想到沈霜晚会这么拒绝,她着意又看了她一眼,一时间没说话。
屋子里安静下来。
沈霜晚只看着面前的茶盏,心中纷纷杂杂有许多念头。
.
从她嫁到薛家开始,朱氏便没有把管家权放松过。
当然,那时候朱氏理由也很充分,她说她才十五岁,还是个小姑娘呢,这么大的家哪里管得好?
但她当然也知道,朱氏心中真正的理由并非是她年轻。
就如今日朱氏让她理事,也并非真的因为她没精力。
若不是那个冗长又真实的梦,她大约是会有些欢喜的——哪怕朱氏故作姿态,可拿到手里的权力是真,她没有理由推卸,就算明知后面还有许多陷阱,她也会接过那理事之权。
她忽地又想起成亲第二年薛望在朱氏面前为她直言的事情。
那年她正为连氏守孝,想在庙里给连氏办祭拜法事,她手中却窘迫无钱,嫁妆里多是搬不动的家具还有那些一时变不成钱她也舍不得变卖的家传书画,她不想对朱氏和薛望开口索要银钱,便只能自己想办法。
她自幼在丹青上面颇有天赋,花鸟人物都画得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再无一技之长,故而便托名迟雪居士,画了几幅仕女图叫丫鬟送到外面卖了换钱。
很快这事情便被薛望知晓,他倒是没多说什么,只先与她一起去庙里做了法事,又额外给了她一些银钱不叫她因为这些事情困窘,然后去找了朱氏。
他质问朱氏,为何明明府中有月例,却非要分文不给?哪怕是为了他的名声着想也不应当做出这样的事情吧?
朱氏便做出委屈样子,只说自己是一时忘了,又说是因为她不曾提醒。
可薛望却并没有顺着这话说下去,他愤怒异常。
但不得不承认,她那时候觉得薛望应当还算是可靠的,虽然不算贴心,至少在这些事情上不算太糟心。她说服自己,连氏说的也许的确是对的,年长者看人总比她要深刻,她还是太风花雪月了一些。
可当她现在不再去强行说服自己,她便也得承认,朱氏从头到尾也不曾把她看在眼里,薛望一直在乎的也不过是他的名声前程。
所以她也就不应当接过朱氏那所谓的理事权,也不应当去耽误薛望的前程,她实在不应当这样做。
她只要离开薛家,便能叫他们母子俩都得偿所愿。
.
“离开薛家会是好的选择吗?”
——那个莫名其妙的声音再次出现了。
沈霜晚愣了一息,下意识向左右看了一看,并没有其他人在。
“在薛家,你至少衣食无忧,不是么?”
她皱了眉头,这沙哑的声音她觉得隐约有那么一些熟悉,但却并不能想起究竟哪里听到过。
“或者有那么一些事情,不应当总带着偏见看待。”
偏见?沈霜晚几乎要气笑了,这竟是她偏见太多?
.
而这时,主位上的朱氏再次开口了。
“既如此,便还是叫望儿去办。”朱氏缓缓说道,“家中如今的确也是人手太杂了些,你有孕在身,经不起有心人折腾。”
沈霜晚下意识抬眼看向了朱氏,朱氏也正看着她。
“你也莫要思虑过重。”朱氏说道。
沈霜晚正想说话,那莫名的声音再次响起来:“无论你如何想,薛家现在便就是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地方,对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