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段评已开,收藏文章即可发布。)
---
抵达新的世界,竹青霭闭目开始收集本世界信息,她睁眼后唇边浮现些微笑意:“无灵异元素,汉景帝前元四年,眼下是四月初夏。”
她先动手给自己的宿主捏了一个壳子,外表完全参照她自己的审美,粗布麻衣也不掩其风华。
唔……首先要病弱,合理‘孤独终老’一心事业,但还要抡得动几十斤农具,一天犁地无数……最后身份为祖上富过的落魄农户。
身份问题她直接自行去户籍管理处修改了,最大花费还是使用积分给周围‘邻居’增添关于【子车九】的模糊记忆。
“我们接下来……”竹青霭视线转向自己的宿主。
子车九跟着竹青霭做了两个世界的任务,早就懂得她的套路了:“我知道,青霭要去皇宫看看,扮演大汉,然后助我一臂之力,推荐我入朝为官。”
套路不在新旧,好用就行。
说话间子车九不忘看自己的宿主积分余额,自从他和青霭换了定位,系统成为宿主,宿主变成系统后。
他变得富裕了,很富裕,从未这么富裕过的富裕!
他可以支出大部分,再加上青霭存的,不但可以买到竹青霭可以用的人类身体,还可以兑换一个世界的休闲时间。
竹青霭微笑颔首并鼓励自家宿主继续说:“不错,所以?”
风雅隽逸的年轻公子声音自信:“我要进入权利中心,演权谋巨制,打顶级政斗。”
竹青霭:……?
竹青霭婉拒了,她:“不,你不想,你想去种田。”
“可我上个世界和张良进修过,”子车九有着病弱的外表,却也有一颗想要证明自己的心,系统转生成的人也是人,他可以和人类勾心斗角!“……好吧,我想种田。”
子车九一脸情愿地开始考虑,这个世界如何快速上手农务,良种和配套肥料的研究,农具改良以及原材料获取……
竹青霭替子车九选了一个好位置,距离长安不远不近。
现在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无法住进长安城,给他安排的身份也只是在长安城外落魄农户。
好在历经两个世界,她也算家资颇丰,没有吝啬于花费,给子车九在长安城外置办了一处大宅院。
地段非常一般,甚至算得上偏僻,但好就好在偏僻,不容易惹事。
她又给那个地方加了一层可以让过路人忽视,又不会产生疑心的buff,这才将子车九投放到了预定地点,她自己则往皇宫飘去。
---
前元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与王娡所生刘彻同时受封,刘荣为太子,而刘彻为胶东王。
仪式之浩大,百官分站两侧汇聚于高祖庙前,几乎占据了广场所有空地。
而刘启(汉景帝)先祭高祖,后宣诏、加冠、读册、授玺。
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太子刘荣身上,这一刻他们中很多人都等了许久。
自七国之乱后,父皇也再未笑的这么快心。
此时刘彻或许不懂太子与王位置之别,但他羡慕正在拜谢父皇的长兄刘荣。
羡慕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太子身上,他这个胶东王只配站在一边静静等待,等到册封太子礼成才轮得到他。
年幼的孩子精神是无法长时间集中,刘彻的母妃王娡便陪在他的身边,时不时提醒他注意自身。
但管得住孩子,管不住孩子的眼睛。
刘彻的注意力从穿的极为好看的兄长身上渐渐挪移,然后发现了一个‘人’。
一个不该出现在此地的‘人’,她穿着一身黑红配色的曲裾深衣,其上是金色丝线绣出的华丽纹路,怀中抱着一柄长剑。
她昂首行走在众多大臣之间,他站的地方只能看见她的侧脸,也能发现其神态对高祖毫无尊重之意,那些微微垂首站于两侧的大臣却会下意识避开她的行进路线。
明明是高祖庙内,反而更像是她的主场。
他们毫无所觉地为她让开一条路,任由她走在这样庄重的场合里,无人阻拦。
两边带甲兵卒为其戍卫,两边位高权重者为其臣子。
刘彻觉得很奇怪,这样的待遇,他只在自己父皇身上见过。
就算是他的父皇,也不会在高祖庙中如此倨傲。
他看向周围的人,他们都不觉得奇怪吗,是只有他能看见吗?
王娡轻轻拽了一下左扭右看的刘彻,刘彻只能压下好奇心安静低头看自己的鞋履。
他悄摸放轻呼吸,左耳朵一直注意自己阿母的动向,阿母应是专注观礼去了。
刘彻又悄咪咪抬头,去看那边的册封礼。
刘彻:!
不见了!那个奇怪的人消失了,无人见其来,同样也无人见其离开?
“彻儿,彻儿?”王娡稍稍提高了音量。
刘彻这才回神,抬头用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向自己母妃,试图萌混过关:“阿母,彻儿有在听的。”
王娡有些头疼,她还不清楚自家这个皮猴子吗?
他能老老实实站在这里,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她的要求也不能太高不是?
她轻声嘱咐:“还记得阿母之前的交代吗?”
刘彻点头:“记得,阿母的交代,彻儿都记得!”
“记得就好,去吧,不要急躁也别慌张,会有礼官在你旁边提醒的。”王娡轻轻推了一下刘彻的背部,示意他快去找刘启。
刘彻捏着礼服的裙角,迈着小短腿哒哒哒往前走,第一次行走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他不紧张,反而有些兴奋。
这些人都在看他!
刘彻头扬的更高了,下意识学起那‘人’从容威严的神态,却因小孩子的体型显得有些滑稽可爱了。
他觉得,他距离那‘人’之间,只差怀里那柄宝剑!
刘启见了忍俊不禁:“彻儿很有为父当年风范。”
刘彻小脸骄矜,过了两秒暴露原型笑的见牙不见眼:“彻要成为和父皇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
刘启不顾这是册封仪式,开怀大笑:“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授予茅土后,便是读册与授玺印。
这漫长的礼节流程中,刘彻按照王娡的要求一点点跟着礼官去做,只眼睛在刘启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时不太老实地微动,试图搜寻那道一闪而逝的身影。
他潜意识里觉得,那‘人’很重要。
那是一种诞生于灵魂深处的,吸引。
可他没有在视线中看见那‘人’,仿佛她从未出现在这里过。
也仿佛,她只是为了太子而来,到了他,也就离开了。
毕竟,他只是胶东王。
阿母说了,王是越不过太子的。
新鲜出炉的胶东王刘彻不开心,即使仪式结束之后,父皇喜爱他连起驾离开都带着他,也不能弥补心中隐约的遗憾。
蹭上父皇的御驾,刘彻也忍不住回头。
就连刘启都发现了自己儿子的奇怪之处,好奇问他:“彻儿这是在看什么?”
刘彻思索片刻,回答道:“彻好像见一抱剑人,行走于庙内,大臣未见其人便皆避让开来。”
她也没做什么,他就好心替她掩盖一下。
没错,他刘彻,就是这么善良!
刘启脑补的就多了,王美人怀孕之时便说夜梦大日入怀,后生下刘彻。
现在刘彻初封胶东王,便在高祖庙内见抱剑旁观之人。
“他穿什么样子的衣服。”
刘彻将自己父皇从头看到尾,很认真地说道:“和父皇穿的好像,只是不戴冠冕,很随意。”
刘启悟了,是了,是高祖显灵!
高祖未发家之时便有斩杀白蛇的传说,年轻时又喜任侠。
抱剑?合理,太合理了!
不戴冠冕,又符合高祖洒脱恣意的性格。
现在可没有人敢在高祖庙内给高祖本人造谣,所以刘启信的很自然。
至于他为什么没看见,那一定是因为高祖是来看重孙的,不是来看他的缘故。
高祖这人就是偏心,只喜欢小的,不喜欢大的。
明日他就偷偷来高祖庙里,上香问问为什么。
他摸了摸刘彻头顶扎成小揪揪的发髻,道:“那是高祖,可见高祖他老人家也对你很满意,以后彻儿可不能辜负老祖宗的期待。”
刘彻僵硬了一下,啊……那是高祖吗,高祖应该不是女人吧……
她的形象又浮现在刘彻脑海之中,身形高挑的女人,穿着逾越的华服站在光中,似是而非侧首看他的那一眼。
距离太远了,又迎着阳光,他看不清楚。
刘启只以为是小孩子坐不住,想去玩了,就掐了一把刘彻嫩呼呼的脸颊:“去把衣服换了再撒欢,下次朕可不会接住一个小泥猴子!”
刘彻欢呼一声,在刘启注视下跑远了。
---
到了傍晚,在宫中撒欢跑够的刘彻回了王娡的宫殿。
王娡她自己便极得刘启宠爱,生下的刘彻同样讨刘启喜欢,也就和自己的几个孩子拥有了独立的宫殿。
不必去和永巷里那些女人们挤在一起,住那些拥挤的小宅子。
王娡住在正殿,两侧的厢房分别属于刘彻和他的三个姊妹。
刘彻是想绕开阿母,直接回自己房间的。
但是他刚刚想从廊下溜走,就听见阿母身边女侍的声音:“殿下,夫人找你。”
刘彻别别扭扭躲在女侍身后,跟着她走进殿内。
“出来吧,还躲什么,有什么阿母见不得的?”
刘彻低着头小步挪出来,他下午只是去的地方多了些,想着‘她’会不会在各种隐秘的角落,所以才狼狈了点。
绝对不是自己玩开心,结果忘了父皇的话。
王娡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拉过刘彻:“这是哪里来的泥人,找来我宫里了?”
“阿母……”
她吩咐身边人:“去打净水来,再取干净的布巾。”
打发走了殿内的侍女,王娡亲自给刘彻擦脸,打湿的布巾一度将其变成小花猫。
“你父皇今日同你说了什么?”
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刘彻故作深沉,模仿刘启的语气:“那是高祖,可见高祖他老人家也对你很满意,以后彻儿可不能辜负老祖宗的期待。”
王娡手上动作一顿,夜梦大日入怀一说是真是假,她这个当事人再清楚不过。
可她,从来没有教过刘彻说这样的话。
她利落地将刘彻小脸擦回白净的样子,郑重道:“不管此事如何。”
她在刘彻耳边轻声道:“只能是真的,可明白?”
“彻儿明白。”
刘彻认真点头,他当然不能让父皇知道他骗了他,那人其实不是高祖,那人是女‘人’。
欺君之罪,他尚且年幼也知道这有多严重。
但为‘她’犯下此罪时,他竟然没有多少犹豫。
哪怕她在父皇口中,因高祖之名得到尊崇,他也觉得没什么问题,仿佛天生便该如此。
王娡神色放松,又温柔道:“日后你就是胶东王了,你虽住在宫中,也要多关心封地里的黔首,以显仁善。”
“可他们距离我们好远,我要怎么关心?”
王娡引导道:“未央宫外北面有行人署,兼掌管诸侯国方面的事务,你若想去,可以叫你舅舅带你去看看。”
“诺,彻儿明白。”
王娡满意点头,她看着已经有些困倦的孩子,不再多问柔声哄着人去睡觉了。
而她在听见刘启未传召她侍寝后,找来了心腹:“去打听一下,陛下后来是否专门传召太子。”
“诺。”
刘彻:好神奇,他们都看不见她![星星眼]
刘启:那是高祖(确信)[害羞]
-
咳咳,首先作者要辟谣一件事:
1.历史上刘彻没有刘彘这个名字,根据《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的记载,他三岁封胶东王的时候就叫刘彻了,后来的《资治通鉴》也采用这一记载。于是本文也称呼小时候的刘彻为刘彻,而不是刘彘,也不会存在喊他猪猪的剧情。汉武故事不算正史,根据现在研究,两个字在汉代可能算是同音字,所以《汉武故事》才会有这个说法。
2.以及关于陈皇后的名字,作者实在不知道她本名叫什么,也取名困难,于是选了最广为流传的那一个,后期或许会改一个名字。
陈皇后依旧会经历从皇后到废后,但会给她一个好结局,个人认为她在哪里发光发热都比纯爱刘彻强。总之她会有自己的事业,不会进化成究极恋爱脑。
3.刘彻下一代的发展目前不能保证,但这个设定来说,他应该不能发癫。
4.关于汉景帝具体在哪里立的太子,其实史书没记,我是综合参考了刘邦和刘彻立诸侯王的地址之后推测大概率在高祖庙里,大家也知道这不是史书的对吧。流程也参考的汉武帝时期还有后来的汉朝皇帝,文景没有这类很具体的记载,总之看个乐呵。
5.如果觉得我写的后宫大的离奇,那么请和我一起默念故宫0·73平方公里,汉代未央宫4.6平方公里,长乐宫6.6平方公里,这还不算北面的桂宫北宫明光宫等等宫殿和北面的居民区以及东市西市乱七八糟的东西。反而刘邦的高祖庙(在未央宫外面东边的地方,紧挨着长乐宫)对比之下算得上小巧玲珑,所以写百官几乎站不下也是合理的。
6.高祖庙位置的缘故,再加上作者本人其实分不清东南西北,所以阳光描写那段可能有问题,总之忽视吧![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那‘人’是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