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茂儿爷江湖救急

作者:囹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深沉,刑部大牢戊字区如同墓穴般死寂。李致贤靠着冰冷的墙壁,并未入睡。他在黑暗中睁着眼睛,耳廓微动,仔细捕捉着外面走廊上传来的任何一丝异响。王五偷偷送来的食物和水让他维持着基本的体力,也让他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但他深知,这点善意如同风中之烛,随时可能被张世荣的狂风暴雨吹灭。


    “哐当——”


    远处传来铁门开启的沉重声响,夹杂着几句模糊的呵斥和杂乱的脚步声。这声音不同于寻常的巡逻或换防,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喧嚣和压迫感。李致贤的心猛地一沉,来了。


    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他的牢房门外。火把的光芒将几条扭曲的人影投映在铁窗上,显得格外狰狞。锁链哗啦作响,铁门被粗暴地推开,刺眼的光线涌入,让李致贤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门口站着三个人。领头的是个面色阴鸷、穿着刑部司狱官服的中年人,李致贤认得他,是张世荣的一个远房外甥,名叫苟敬。他身后跟着两名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狱卒,手里提着皮鞭、水火棍等刑具,眼神凶恶,如同盯着猎物的恶犬。


    “李大人,”苟敬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声音像是砂纸摩擦,“这大牢里的滋味,不好受吧?兄弟我也是奉命行事,有些话,想问问大人,还请大人行个方便,也省得彼此麻烦。”


    李致贤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袍子上的草屑,神色平静无波:“苟司狱想问什么,但说无妨。李某定然知无不言。”


    “好!爽快!”苟敬假意赞了一声,踱步进来,阴冷的目光在狭小的牢房里扫视了一圈,“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关于那江洋大盗‘茂儿爷’……有人看见,李大人与他过往甚密,甚至多次私下会面。不知李大人,对此作何解释啊?”


    果然是这件事。李致贤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愤慨:“苟司狱此言从何说起?本官奉旨查案,追缉茂儿爷乃分内之职,何来‘过往甚密’、‘私下会面’之说?此等污蔑,可有凭证?”


    “凭证?”苟敬嗤笑一声,“李大人,到了这地方,还要嘴硬吗?那茂儿爷为何屡次能在官府围捕中逃脱?为何他盗窃的财物,有些竟流向了与李大人有旧的静水县?还有,上次在旧城,李大人遇险,为何偏偏是那茂儿爷现身相救?这世上,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他每问一句,便逼近一步,语气也愈发凌厉,试图用气势压倒李致贤。


    李致贤寸步不让,目光直视苟敬,声音沉稳有力:“苟司狱办案,全靠臆测和巧合吗?茂儿爷狡猾,逃脱是其本事;赃物流向,需查证具体渠道,岂可凭空牵连?至于旧城相救……本官亦觉蹊跷,或许那贼子别有用心,欲嫁祸于本官,亦未可知!尔等不去追查真凶,反倒在此构陷忠良,是何道理?!”


    “巧舌如簧!”苟敬被他驳得恼羞成怒,脸色一沉,“看来李大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给我请李大人好好‘回忆回忆’!”


    他身后那两名狱卒狞笑着上前,一人抖开皮鞭,另一人则拿出了几根细长的竹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牢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一个惊慌的喊声:“苟……苟司狱!不好了!出大事了!”


    众人皆是一愣。只见一个低级狱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脸色煞白,气喘吁吁。


    “慌什么!成何体统!”苟敬不满地呵斥。


    那狱卒也顾不上许多,凑到苟敬耳边,压低声音急速说道:“司狱,外面……外面来了好多百姓!把……把刑部门口给堵了!”


    “什么?”苟敬一怔,“百姓堵门?所为何事?”


    “他们……他们举着状纸,喊着……喊着要刑部严惩贪官,还……还李大人清白!”


    “混账!”苟敬又惊又怒,“哪个李大人?哪里来的刁民?!”


    “就是……就是里面这位李大人啊!”狱卒哭丧着脸,“人越聚越多,说什么……张阁老家的大公子强占了他家的田产,逼死了他老爹,求李大人做主……还有人说……说张阁老纵容手下,贪墨了修河堤的银子,导致他们家乡发大水……现在群情激愤,崔尚书都被惊动了!”


    这番话声音虽低,但在寂静的牢房里,李致贤却听得清清楚楚!他心中巨震,随即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赵茂!一定是赵茂开始行动了!他不仅发动了舆论,竟然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组织起了民众到刑部门前请愿!这效率,这手段,果然不愧是能搅动京城的“茂儿爷”!


    苟敬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奉命来给李致贤上手段,就是为了坐实“勾结匪类”的罪名,没想到罪名还没坐实,外面却先闹起了针对张阁老的民变!这要是处理不好,别说整治李致贤了,连他自己都可能被卷入旋涡。


    “妈的!”苟敬低声骂了一句,狠狠瞪了李致贤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毒。他知道,今天这刑是上不成了。外面民情汹涌,崔尚书必然压力巨大,此时若李致贤在刑部大牢里出了什么“意外”,那刑部上下都脱不了干系,张阁老也会更加被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大人,你好自为之!”苟敬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悻悻地一挥手,“我们走!”


    看着苟敬一行人灰溜溜离开的背影,牢门再次被重重关上,李致贤缓缓松了口气,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好险!若非赵茂在外围的雷霆动作,他此刻恐怕已遭毒手。


    他走到铁窗边,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鼎沸的人声,虽然模糊,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赵茂……多谢。”他低声自语,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危机远未解除。张世荣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窗口。


    与此同时,宸王府内,赵茂正听着手下弟兄的汇报。


    “头儿,消息已经散出去了!按照您的吩咐,挑了张世荣大儿子强占城西刘老汉田产、逼死老汉,还有他门下那个工部郎中贪墨永定河堤修缮款这两件证据相对好搜集、也最容易激起民愤的事情。茶馆酒肆、街边巷尾,都在议论!”阿虎兴奋地说道。


    “御史台那边,周正言御史已经拿到了部分证据副本,据说非常震怒,表示会联络同僚,连夜起草弹劾奏章!”负责联络朝臣的兄弟也回报。


    “好!”赵茂眼中寒光闪烁,“还不够!老鬼,我让你找的那些苦主,都安排好了吗?”


    被称为“老鬼”的瘦小男子点头:“安排好了!城西的刘老汉的儿子,还有永定河那边逃难来京的几个里正和受灾百姓,都已经悄悄接进城,安顿好了。刚才刑部门口那出,就是他们带的头!现在人越聚越多了!”


    “干得漂亮!”赵茂一拍桌子,“就是要让张世荣老贼尝尝被千夫所指的滋味!让他也体会一下什么叫‘物议沸腾’!”


    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依旧漆黑的夜空,但东方似乎已透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曙光。


    “李兄,你听到了吗?这京城,并非他张世荣一手遮天!”赵茂在心中默念。他知道,这种民间请愿和舆论压力,只能暂时震慑对方,争取时间,还不足以彻底扳倒根深蒂固的张世荣。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始,它打破了张世荣不可挑战的神话,也让皇帝看到了民意的力量和李致贤所代表的“清流”并非孤立无援。


    “头儿,接下来我们怎么办?”阿虎问道。


    赵茂转过身,眼神恢复了冷静和锐利:“两条腿走路,不能停。第一,继续加把火!把我们掌握的关于张世荣其他党羽,比如那个漕运上、盐政上的烂事,再抛出去几件!但要把握好节奏,别一下子全抖出来,要像钝刀子割肉,让他疼,让他慌!”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立刻启动‘清风’计划的备用方案——接触宫里的力量!”


    众人神色一凛。“清风”计划是他们与李致贤制定的最高机密,旨在彻底扳倒张世荣,为太子平反。接触宫内,意味着风险极高,但也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关键一步。


    赵茂沉声道:“陈先生,你通过我们之前埋下的那条暗线,想办法将张世荣纵容子侄、贪墨河工款导致民怨沸腾的核心证据,递到大太监冯保手中。记住,一定要让他认为,这是他‘偶然’获得的,是他向皇上表功的机会。”


    陈先生郑重点头:“老夫明白。冯保与张世荣素有旧怨,又贪财恋权,此等既能打击政敌又能讨好皇帝的事情,他定然不会放过。”


    “另外,”赵茂看向阿虎,“劫狱的准备工作不能松懈。王五那边,联系上了吗?”


    阿虎脸上露出一丝难色:“头儿,王五那老小子滑得很。我们的人试探了几次,他收了银子,但态度暧昧,只说会尽量照顾李大人,不肯答应传递消息,更别说协助劫狱了。他似乎……很怕张世荣那边的报复。”


    赵茂眉头紧锁。王五是计划中关键的一环,若不能打通,无论是传递信息还是里应外合劫狱,难度都会倍增。


    “再加码!”赵茂决然道,“告诉他,只要他肯帮忙,事成之后,保他和他老娘一世富贵平安!若他敢告密或者阳奉阴违……”赵茂眼中闪过一抹杀机,“他知道‘茂儿爷’的手段!”


    “是!”阿虎领命,转身离去。


    赵茂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压力巨大。他在同时下着一盘极其复杂的棋,对手是权势滔天的张世荣和态度暧昧的皇帝,棋盘是整个京城,而赌注,是他和李致贤两人的性命,以及沉埋十余年的血海深仇。


    他不能输。


    刑部大牢内,短暂的喧嚣过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李致贤能感觉到,看守他的狱卒似乎换了一批,眼神不再像之前那般充满恶意,反而带着几分谨慎和……隐约的同情?看来外面的风波,确实影响到了大牢内部。


    天色微亮时,牢门上的小窗再次被打开。这一次,出现的不是王五,而是一张陌生的、带着几分惧意的年轻狱卒的脸。他飞快地塞进来一个揉成一团的纸团,然后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关窗离开。


    李致贤心中一动,立刻捡起纸团,背对着牢门,借着微光展开。纸上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公钧鉴:外间风起,暂安。王头嘱:粥饭小心,慎饮冷水。张贼震怒,必不甘休,恐有后手,万望珍重。静候佳音。”


    信息简短,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外间风起,暂安”证实了赵茂的行动起到了效果;“粥饭小心,慎饮冷水”是王五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他提防下毒等阴招;“张贼震怒,必不甘休,恐有后手”则是警告危机远未过去。


    李致贤将纸团小心地嚼碎咽下,心中既感温暖,又更加警惕。赵茂果然联系上了王五,并且传递了消息进来。这让他不再是孤立无援,也让他对外面的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


    “慎饮冷水……”李致贤目光扫过角落里那个盛着清水的破碗。他之前都是小口饮用王五送来的水囊,这碗里的水并未动过。现在看来,果然需要更加小心。


    他回到土炕边坐下,开始仔细思考“后手”可能是什么。张世荣在直接的刑讯逼供被意外打断后,会用什么更隐蔽、更恶毒的方法来对付他?


    栽赃?已经在受贿案上失败了一次。


    灭口?在目前民情关注下,风险太大。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制造“病故”或者“自杀”的假象!


    比如,下毒。慢性毒药,让人逐渐虚弱而死,看起来如同染病。或者,利用狱中的恶劣环境,让他“意外”感染风寒不治身亡。再或者,安排人挑衅,制造冲突,让他“不慎”伤亡……


    想到这里,李致贤不禁打了个寒颤。张世荣的手段,只会比他能想象的更加没有底线。


    他必须更加小心,同时,也要想办法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他想起纸团上最后的“静候佳音”。赵茂他们一定在策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需要配合,需要在这牢笼之中,也为扳倒张世荣贡献一份力量。


    他能做什么?


    他脑中灵光一闪——口供!虽然他现在无法写奏章,但他可以准备一份详细的口供,陈述张世荣如何构陷他,以及他查案过程中发现的、与张世荣相关的疑点!这份口供,不一定能直接作为证据,但若能在关键时刻由可靠的人公之于众,必将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对!就这样做!


    李致贤立刻行动起来。他没有纸笔,但他有脑子,有记忆。他开始在心中默默构思,将张世荣的罪状、构陷的过程、案件的疑点,一条条、一桩桩地梳理,反复推敲措辞,务求逻辑清晰,事实准确,一旦有机会,便能脱口而出或形诸文字!


    这不仅仅是一份自救的武器,更是一份射向奸臣的檄文!


    然而,就在李致贤全神贯注于构思他的“狱中陈情表”时,他并没有注意到,走廊尽头阴影里,一双阴冷的眼睛正透过铁窗的缝隙,死死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怨毒和即将得逞的狞笑。


    苟敬并没有离开大牢,他只是暂时退到了幕后。张世荣新的指令已经传来——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一份特殊的“加料”的早餐,正在厨房里准备着。那是一种来自南洋的奇毒,无色无味,服用后不会立刻发作,但会在数个时辰后令人心脏骤停,外表看来与突发急病无异。


    送餐的时间,快到了。


    喜欢白衣盗请大家收藏:()白衣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