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东宫密会

作者:一井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天尚未明,王珪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


    经过廊下时,他下意识望向王玉瑱院落的方向——只见窗牖漆黑,寂静无声,显然人还未起。


    他驻足凝望片刻,终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多希望昨夜二郎那些石破天惊的话语,都只是一时激愤下的妄言。


    杜氏细心,早已察觉丈夫今日神色不同往常,又见他驻足叹息,便轻步上前,为他整理了下官袍的衣领,柔声劝道:


    “你们爷俩相处三十余年,我还是头一回见你们吵得这般厉害。可父子之间,哪里会有隔夜仇呢?不若今晚让二郎过来用膳,一家人坐下好好说说话,说开了便好了。”


    王珪闻言,嘴角勉强牵动了一下,眼底的忧色却更深了。


    他担心的,从来不是什么父子隔阂。


    他怕的是……他那看似脱胎换骨的儿子,昨夜所言并非气话,而是真的掌握了那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可怕利器。


    古语有云: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旦拥有了颠覆性的力量,人心,还能保持原来的分寸吗?


    他不敢深想,只是对着妻子点了点头,默然转身,踏着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向皇城走去。


    次日巳时,冬日的暖阳才慢悠悠地爬过院墙,将别院里的积雪照得晶莹剔透。


    王玉瑱悠悠转醒,尚未睁眼便听见外间传来鱼璃与慕荷压低的交谈声。


    “慕荷姐,这般……当真使得么?”鱼璃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犹豫。


    王玉瑱撑身坐起,正要下榻自去倒杯茶水润喉,细微的动静却已惊动了外间二人。


    帘栊轻响,两女挽着手走了进来,见他醒了,便极自然地取过衣衫,一左一右侍候他更衣。


    更衣过程中,两女不时交换着眼神,你碰碰我的手肘,我悄悄拽拽你的衣袖,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玉瑱看在眼里,故意板起脸道:“有话便快说,你们相公今日可是要出门的,天黑前未必能回来。”


    鱼璃咬了咬唇,终是忍不住轻声问道:“夫君,昨夜……听闻你与父亲在书房有些争执?”


    王玉瑱点了点头,语气平淡:“不过是些政见不合,争论了几句,无妨。”


    慕荷接过话头,语气更为小心:“婆母方才遣人来说,让晚上都去东跨院用膳。玉郎你……”


    “我会去的。”王玉瑱打断她,语气并无波澜。


    他接过慕荷递来的热毛巾,随意地擦了把脸,便扬声吩咐外间:“让项方备车。”


    “夫君,不用些早膳么?”鱼璃与慕荷齐声关切道。


    “不用了,有要紧事需即刻去办。”他转身,在鱼璃额上落下一吻,又轻轻握了握慕荷的手,“不必担心,日落前我便回来。”


    说罢,他系好大氅的带子,转身踏出房门。晨光中,他的背影挺拔却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决绝,很快便消失在廊庑尽头。


    ……


    而东宫这边,自那场震惊长安的“当街鞭打帝师”事件后,太子李承乾能清晰地感觉到,父皇李世民看向他的眼神,一日比一日冰冷。


    那昔日虽带苛责却终究存有期许的目光,如今只剩下审视与失望。


    与之相对的,是魏王李泰在朝堂上愈发如鱼得水,文学馆汇聚的才俊越来越多,围绕在他身边的赞誉之声也越来越响。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像毒蛇般啃噬着李承乾的心,让他坐卧难安,心急如焚。


    “殿下,如此下去,恐非善兆……”东宫的心腹杜荷屏退左右,压低了声音,在摇曳的烛火下进言。


    “魏王势大,陛下心意难测,我们需得早作打算,寻找强有力的外援。”


    “外援?满朝文武,还有谁肯真心依附于我这个失势的太子?”李承乾面露苦涩,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有一人,或可一试。”杜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兵部尚书,侯君集。”


    “侯君集?”李承乾眉头紧锁,“他刚因高昌之事下狱,虽蒙赦免,但圣眷已失……”


    “正因如此!”杜荷解释道,“侯君集自恃灭高昌之大功,却因部下劫掠、自身管教不严之过,被陛下逮捕下狱,虽得岑文本上书求情免于一死,但功过相抵,心中岂能无怨?


    他定然觉得陛下赏罚不公,薄待功臣。这份怨怼,便是殿下可趁之机!”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旋即又疑惑道:“此事隐秘,你如何得知侯君集心怀怨恨?”


    杜荷微微一笑:“殿下可记得东宫千牛贺兰楚石?他是侯君集之婿,与臣交好,前次酒宴,酒酣耳热之际,贺兰楚石曾失言,提及其岳父在家中时常愤满,言及陛下刻薄寡恩……”


    李承乾闻言,精神一振,当机立断:“速唤贺兰楚石来见!”


    兵部衙署内,侯君集正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无关紧要的文书,自高昌归来后,他虽仍顶着兵部尚书的头衔,但谁都明白,他已远离权力核心,在此不过是混日子罢了。


    接到女婿贺兰楚石暗中传递的太子口信,他那双因常年征战而显得锐利且略带阴鸷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以公务为名,悄然前往东宫。


    在东宫一处隐秘的偏殿内,李承乾见到了这位曾经战功赫赫、如今却显得有些落拓的宿将。


    侯君集甚至没有过多寒暄,屏退引路的贺兰楚石后,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承乾,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有力:


    “殿下,老臣这双曾经为陛下开疆拓土、斩将夺旗的好手,如今正当为您所用!”


    他话语一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蛊惑性的危险气息:


    “如今魏王李泰深受陛下宠爱,臣每每思之,都深感忧虑,唯恐殿下会重蹈前隋废太子杨勇之覆辙啊!


    若某日,宫中有不同寻常的敕令传出,召殿下入宫,您若不及早准备,恐怕祸事立至!”


    这番话,如同惊雷般在李承乾耳边炸响,既点明了他内心深处最恐惧的结局,又递上了一份看似强有力的“保障”。


    侯君集这是在明确表态,他愿意将身家性命押在太子身上,甚至不惜动用武力,预防可能出现的宫廷政变。


    李承乾看着侯君集那双布满老茧、曾握千军万马的手,此刻正紧紧攥着,仿佛已经为他握住了刀剑。


    巨大的危机感与突如其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让他不再犹豫。


    “侯尚书深明大义,孤……感激不尽!”李承乾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日后,还需仰仗侯尚书之力!”


    至此,一场危险的同盟在东宫的阴影下悄然结成。


    送走侯君集后,李承乾立刻与侯君集开始利用太子的财帛与侯君集在军中的旧关系,重金贿赂、结好宫中禁卫将领。


    尤其是那些掌管关键门户、有可能在非常时刻起到作用的军官。


    在这份秘密结交的名单中,赫然包括了时任左屯卫中郎将,掌管部分宫中宿卫,且曾是隐太子李建成旧部的李安俨。


    东宫与皇宫禁军之间,一张无形的、充满背叛与阴谋的大网,开始悄然编织。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