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争吵

作者:一井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玉瑱踏着月色,穿过庭院,来到东跨院。远远便见兄长王崇基静立在书房外的廊下,身影在清冷的月光中显得格外肃穆。


    见他到来,王崇基快步迎上,压低声音急切道:“二弟,稍后父亲无论说你什么,听着便是,莫要顶撞,更不可如宫中那般逞口舌之利!”


    王玉瑱心下了然,点了点头,没有作声,随兄长一同走向那扇透着暖光却气氛凝重的房门。


    果然,两人才刚踏入书房,甚至来不及行礼,端坐于主位上的王珪便将手中书卷重重拍在桉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怒喝道:


    “逆子!你今日在甘露殿,究竟是何居心?!竟敢对韦贵妃言语无状,暗藏机锋!莫非以为陛下略示宽容,你便可恣意妄为,为我王家无端树敌吗?!”


    王玉瑱听着父亲的斥责,胸中一股郁气翻涌,却终究强压下去,只是垂首沉声道:“父亲息怒,孩儿知错。”


    王崇基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为王珪斟上一杯热茶,温言劝解:


    “父亲,二郎已知不妥,他年轻气盛,也是一时情急。好在陛下并未深究,此事既已过去,还请您保重身体,勿要过于动气。”


    王珪接过茶盏,却并未饮用,目光依旧锐利地钉在王玉瑱身上,语气沉重:


    “知错?我看他未必真知!我忧的是你这份对天家威仪、对权势尊卑浑不在意的脾性!往后需得谨言慎行,遇事当思虑周全,不可再如此强出头,平白得罪他人,为家族招祸!”


    王玉瑱听到此处,猛地抬起头,眼中压抑着不解与坚持,反问道:“依父亲之意,莫非日后若再见挚友遭权贵欺凌,孩儿便该视而不见,明哲保身吗?”


    “你……”王珪被他问得一滞,随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


    “为父并非要你冷漠至此!而是要你懂得方法!譬如此次,那韦东霖欺压王主簿,你若早些亮明与王主簿的关系,点醒于他,事情未必会闹到这般地步,又何须动用考功司的手段,掀起如此波澜?”


    他越说越是无奈,一种深沉的疲惫涌上心头,声音里不禁带上了几分埋怨与后怕:


    “你且想想,先是与荥阳郑氏结了梁子,如今又因仗义执言得罪了京兆韦氏。这五姓七望,顶尖的门阀世家,你莫非真要一个个得罪干净不成?


    你可知,待他日你大哥需回归太原,继承宗祧时,若这些望族心存芥蒂,族中那些看重门户关系的族老们,还会那般顺畅地支持你大哥接任家主之位吗?”


    此言一出,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王崇基也沉默下来,这确实是关乎家族未来根基的现实考量。


    王玉瑱听到父亲将家族前途与他的仗义之举对立起来,非但没有像兄长那般沉默,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冰冷的嘲讽。


    他目光如刀,直刺王珪:“太原?族老?父亲现在倒想起家族根基了?


    当年那些老不死为了一己私利,默许纵容其他家族设局刺杀惊尘族兄时,父亲您又在何处?可曾站出来为他主持过公道?!”


    王珪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尖锐质问震得一愣,随即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混账东西!休得胡言!


    你惊尘族兄遭遇不幸,朝廷自有公断,与族老们有何干系?岂容你在此妄加揣测,污蔑宗亲!”


    这一刻,王玉瑱周身那股在嶲州执掌盐场、于血雨腥风中磨砺出的凛冽气势骤然迸发,不再掩饰。


    他嵴背挺直,眼神锐利如隼,整个书房的空气仿佛都因他而凝滞、冰冷。


    他迎着父亲震怒的目光,一字一句,带着铁石般的冷硬,掷地有声:


    “父亲是觉得儿在信口雌黄?还是要我……现在就将找到的证人、查获的证据,亲手摆到您眼前,您才肯相信?”


    此言一出,王珪与王崇基如遭雷击,瞳孔骤然收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王珪胸口剧烈起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就算...就算如此,难道你还能杀光这五姓七望满门不成?


    这话甫一出口,他便后悔了。


    他隐隐察觉到二郎身后藏着惊天秘密,可他宁愿永远不知晓——作为一个父亲,他只愿孩子们远离这些皇权世家的腥风血雨。


    然而王玉瑱的回答,让父子二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父亲是说杀光五姓七望?王玉瑱唇角勾起一抹令人胆寒的弧度,也未尝不可——只要让汉王府的天雷,再多落下几道便是。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夺门而出,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


    王珪与王崇基僵立当场,浑身冰凉。


    方才那句话,分明是承认了那场震惊朝野的汉王府爆炸案,竟是出自他手!


    二郎...你...王珪急火攻心,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几乎喘不过气。


    王崇基连忙上前为他抚背顺气,声音带着几分慌乱:父亲息怒!二郎今日得知挚友病危的噩耗,这才口不择言...方才那些,定是他悲痛之下说的糊涂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就连王崇基自己都知道,这番劝慰是何等苍白无力。


    书房内只剩烛火摇曳,映照着父子二人惊魂未定的面容。


    ……


    父子二人在书房内的争执声,终究是没能完全掩住。


    那隐约传来的呵斥与辩驳,穿过几重院落,惊动了正在后院正房理着家事的杜氏。


    她手中针线一顿,侧耳细听,眉宇间渐渐凝起忧色,当即吩咐身旁的雨露:“快去东跨院书房看看,听着动静不小,莫要让他们父子真起了龃龉。”


    雨露应声而去,脚步匆匆。


    方穿过连接前后院的月洞门,却正撞见二公子王玉瑱从书房方向大步而来。


    只见他面沉如水,眸中凝着未曾散尽的冷意,周身气息比这冬夜还要寒上几分,竟是连她这个母亲身边得脸的侍女都未曾瞥见一眼,径直与她擦肩而过,消失在通往自己院落的廊道尽头。


    雨露心下暗惊,不敢耽搁,急忙折返正房,向杜氏禀报:“夫人,奴婢刚到那边,就见二公子脸色很不好地出来了,径直回了自己院子,瞧着……像是动了真怒。”


    杜氏闻言,握着针线的手缓缓放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终是化作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眉宇间的忧色更浓了。


    在她的记忆里,夫君持重,儿子们虽偶有顽劣,却也敬重父亲,这般针锋相对、不欢而散的场面,当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这父子之间,究竟是因何事,闹到了这般地步?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