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可怜了吾儿黛玉

作者:大众甜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入夏,本就贪眠,王妈妈白日亲自去外头给林黛玉买了份适口点心。


    回来守夜精神不济,躺在小榻上便睡着了。


    花梨木嵌螺钿琼花屏风后,是张黄花梨千工拔步床。


    本应无忧熟睡的林黛玉,却发出阵阵呜咽哭声。


    “呜呜呜……”


    王妈妈顿时清醒,眨眨眼,起身拿着桌上的烛台,拨开珍珠串的帘子,便往里去。


    月光纱放在祥云样金钩上,借着烛光便瞧见哭得可怜的林黛玉。


    本是粉嫩娇俏的脸,遍布薄泪,眉头轻蹙,似远山拢雾,极美极悲。


    “姑娘……”王妈妈左手轻拍她的后背,右手捏着帕子给她擦去眼泪,轻轻唤她。


    林黛玉迷迷糊糊睁开眼,便见王妈妈既担忧又心疼的脸。


    “姑娘可是做噩梦了?”王妈妈问她。


    林黛玉摇头,“不记得了。”


    见她清醒,王妈妈又去提了小炉上的铜壶,兑了半杯温水,哄她喝下。


    “不记得也好,姑娘喝水润润嗓子,时辰还早,我陪着姑娘睡吧。”


    林黛玉点头,吃了温水,往里头挪挪,让出块能躺下的位置。被王妈妈抱在怀中,嗅着她身上熟悉的气味睡去。


    只是这一觉依旧不安稳,噩梦连连。


    梦中,她在二月出生,漫天红霞、百花齐放,七岁丧母,带了一船财物住进荣国府寄人篱下,与表哥贾宝玉青梅竹马,十五岁丧父,家产被贾家收入囊中,死在清冷孤寂的潇湘馆。


    林黛玉在梦中哭尽了泪,一道声音如钟磬,在耳旁响起。


    “吾儿黛玉,为父无能,连累你困在尘世受苦。我已寻得解法,借皇家运势一缕,便可以凡人之躯再登仙途。可惜命数多变,亦有外人与你争抢这一线生机。”


    “切记,要那顶顶尊贵之人,心系于你,不忍伤你,又不可近你半分,才能修得根脚齐全,与为父团聚。”


    梦中的话,似乎刻进脑子里,怎么也忘不了。


    含雪伺候她漱口擦脸时,想的都是梦中的那些话。


    “王妈妈,世上真有人能成神仙么?”她问。


    “神仙是有,观里庙里坐的,便是神仙。至于人能否成神仙,却是说不准。听闻累世功德之人和得道之人,死后能羽化成仙。”


    王妈妈给她绑好鬓边碎发,“姑娘怎么问起这个了。”


    林黛玉坐在梳妆镜前。


    小小发髻上簪了几颗黄豆大的珍珠,圆润有光并非凡品,又搭了一枝极其逼真的海棠粉玉簪,耳边束起碎发的粉线,与她穿的粉色织金缠枝海棠粉蓝滚边长袄、褶裙相衬。


    她笑说:“梦里有人说,我能成神仙呢。”


    “那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想来姑娘有几分佛缘,一会儿我去告诉太太,叫太太病好了带你去庙里拜拜……”


    “不是和尚,那人约莫是个老道吧。”林黛玉打断她的话。


    “那就去琼花观拜拜,回头叫人去外头的三清观添些香油钱,叫道祖保佑姑娘身体康健、万事无虞。”


    两人说笑一般。


    林黛玉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的,母亲身子大好,当皇帝的也不是汉人,和梦中可不一样,梦都是假的。


    收拾妥当,林黛玉才搭着王妈妈的手臂,从住的荷香院去松香院。


    年方六岁的她,身子虚弱,时常吃药,步子短,走的慢。


    走到隔壁的松香院,贾敏和林如海也收拾妥当,正坐在餐桌上等她。


    一个大病未愈,脸色苍白,只靠胭脂水粉遮掩,穿着彤色缠枝桃纹石青色滚边长袄,也拦不住皮相透出的憔悴色。


    一个剃了半月头,留着长须,脸上带笑,石青色鹤纹长袍下是略显消瘦的疲惫身躯。


    林黛玉抽出帕子福身,面含笑意,“黛玉给父亲母亲请安。”


    “好好好,坐下吧。”林如海道。


    林黛玉请过安,早饭便端上桌,都是吃惯的扬州本地菜。


    芡实并梗米熬的清粥,芥菜馅儿水晶皮的翡翠烧卖,少油淡盐的清炒虾仁,剥壳切瓣的咸鸭蛋,三卤三晒秘法制的酱菜。


    菜品算不上丰盛,难得的是合胃口。


    林黛玉和贾敏喜欢鲜菜,翡翠烧卖能多吃几口,林如海则便好虾仁。


    用过饭,丫鬟捧着铜盆、水杯,供三人净手漱口。


    林如海并未如往常一般匆匆离去,接下来是一家三口难得的闲话时间。


    林如海问起贾敏身子如何,林黛玉也紧张的看去。


    “已然好了许多,再吃上几月,便可痊愈。方太医此番归家侍奉双亲,也是妾身命不该绝。”


    “这便好。”林如海点头,“方太医于你有救命之恩,去下个帖子,明日沐休,我带上谢礼亲自登门道谢。”


    “好。”贾敏点头。


    问过妻子,林如海便问林黛玉,“听林尽忠说你想换个先生,是贾夫子教的不好?”


    “贾先生教的好,只是女儿已识得字,明年便有七岁,该和母亲学管家、女红等物,不宜再请贾先生入府。”林黛玉答。


    贾雨村学识好,教的也好,只是她听闻贾雨村时常将她写的诗传出去,昨日也叫王妈妈去打听了,确有其事。


    不过此事不好与父亲说,徒不言师之过,有岁数的借口,便足矣。


    林如海想想,确实如此,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


    妻子病重数月,他也公务缠身,竟忘了女儿这样的岁数,该学掌家了。


    “那为父便在年前与贾夫子说说。”


    林如海和妻女又说了几句,考校林黛玉的学问,吃过茶便出门办公。


    贾敏和她起身送林如海,等他走的不见身影,才问林黛玉为何不要贾雨村教她。


    听了前因后果,眉头紧蹙,“原以为是个老实得用的,没成想是个虚伪小人。此事你做的好,等母亲明日便将人赶出去,何必等到年前,还给他留足脸面。”


    贾敏最厌恶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小人。


    对林黛玉宽慰好一会儿,才带她走进内室。


    “我病还未好全,却有几分精气,今日你随我学着看看往年庄子上的收成,等下月庄子上送来账本,才好有个数。”贾敏知道她聪慧,既然不上学,就要学内宅的事儿。


    林黛玉点头,便随她看账本。


    林家比不得世家勋贵,但也是有传承的书香门第,庄子、铺子、田地,都不少,加上贾敏的陪嫁庄子,以及这些年置办的,是很大一份家产。


    光是庄子产出,一年便有近万两银子。


    离得近的会时常送来瓜果蔬食、鸡鸭鱼羊猪肉,整个林府用不尽的才卖掉。离得远的便只能搜罗耐存珍贵的干货,秋收后随卖粮的银子一同送来。


    林黛玉现也理不清那细碎的账目,贾敏便只叫她看总帐。


    看完后,她朝母亲一笑,“咱们家竟有这么多银子呢。”


    贾敏抱着她笑得不行,好一会儿才道:“这已是你父亲为官清廉,否则翻上十番不止。”


    “有这些银子在,可保你和子孙吃穿不愁,若你将来有个出息的儿孙,还能为你挣个诰命呢。”她摸着林黛玉消瘦的肩膀,心思也远了。


    林黛玉坐在她怀里,嗅着淡淡的药香和浓厚的檀香,摇摇头,“有父亲母亲在,女儿哪里需要出息的儿孙。”


    “哪儿能不要呢。”贾敏叹气,“先前我病重,还想着若有一日撒手离去,将你托付给母亲,可……如今我还能多活几年,你又没个兄弟姐妹,便打算给你寻个赘婿了。”


    淮扬多织女,许多布商染房都是女子当家,招赘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奇事。


    只是贾敏先前没想过。


    贾敏出身荣国府,祖上是男人有功才有今日,没经历生死前,也生不出这样的念头。


    她和林如海都不是健康长寿的身子,真将女儿嫁出去,又带着丰厚嫁妆,若她和自己一样十几年不开怀,怕不是要被夫家磋磨死。


    她幸运有个好家世,林如海家也有年过三十无所出才抬妾的规矩,他看得开,从不逼迫,才有如今的情谊。


    万一林黛玉差了几分运气呢?


    贾敏可不敢去赌。


    她病重,荣国府也只派了管家,连个血亲也不曾南下,就算老太君怜爱黛玉,又能护她一辈子不成?


    她想的多,林黛玉却想不到,只是对招赘有几分兴趣,“那母亲跟我说说,招赘是个什么章程。”


    贾敏便将自己知道的与她说了。


    “一是放消息给媒人,叫媒人去寻样貌端正、品行不错、家世清白的,相看后男子嫁入女子家,改姓生子,三代还宗。”


    “二是买几个年岁相当的收作养子,叫人随咱们家的姓,等你长大了挑一个成亲,将来有子嗣后代,也没有什么还宗不还宗的事。”


    “三是寻那种既无父母、也无宗亲、尚且年幼、身怀巨富的,相互扶持守住家业,成亲后生两个孩子,一边一个,待他捏住自家产业了便和离,各归各家。”


    “前两种难得遇见好男儿,后一种的更难得,哪儿有这样刚巧的事。”贾敏叹气。


    林黛玉点头,知道难得,也知道招赘是能在家里一辈子的。


    不似其他女儿家,嫁人便要远离父母,住别人家一辈子。


    她梦中晓得寄人篱下的日子,那还是刀斩不断的血脉亲缘,都会受苦,何况嫁去陌生人家中。


    小小的种子在她心里埋下。


    有一些存稿,不出意外稳定日三,上榜前几天会随机更新测试涨收,v后固定时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可怜了吾儿黛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