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通话 你很好,比他们看到的都要好……
电话那头沈倦低哑的嗓音, 混杂着呼啸的风声,像一根细细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林栀子的心口, 带来一阵密集的酸胀感。
“好像,已经开始想你了。”
这句话太过直白,太过突然,完全不像平日里那个慵懒疏离、惯于掌控一切的沈倦会说出来的。
它剥掉了所有试探和暧昧的外壳, 赤裸裸地袒露出一份和她相似的、因分离而滋生的无措与眷恋。
林栀子握着手机, 指尖微微收紧,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发不出声音,只有心脏在胸腔里笨重又响亮地跳动着,一下, 一下, 敲打着寂静的夜。
她这边是温暖的房间,窗外是零星升起的、迎接小年的烟花, 隔着电话, 她却仿佛能触摸到他那边凛冽的风雪, 和他话语里罕见的、不加掩饰的低落。
“你……”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你那边风很大,冷不冷?”
笨拙的关心,试图绕过那句让她心跳失序的表白,去触碰他此刻真实的境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 风声似乎小了一些,像是他关上了窗。然后是他更清晰些的声音,带着一点自嘲的意味:“还好。刚在外面站了会儿。”
他顿了顿, 似乎并不想多谈自己,转而问道:“你呢?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林栀子老实地回答,身体不自觉地蜷缩起来,下巴抵在膝盖上,“刚吃完晚饭,在房间里。”
“家里……热闹吗?”他问得随意,但林栀子却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她看着窗外又一簇升空的烟花,在夜幕炸开绚烂的光团,轻声说:“嗯,挺热闹的。妈妈和叔叔在客厅看电视,妹妹在看动画片。”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就是……有点太安静了。”
安静的仿佛能听到自己无所适从的心跳。这句她没有说出口。
但沈倦似乎听懂了。他低低地“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电话两端陷入一种奇异的沉默,却并不尴尬,只有彼此轻浅的呼吸声透过电波交织在一起,像是在无声地确认对方的存在。
“今天,”过了好一会儿,沈倦才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沉了些,“家里聚餐。”
林栀子屏住呼吸,预感到他可能要说出低落的原因了。她没有打断,只是将手机更紧地贴住耳朵,像一个虔诚的听众。
“我那个弟弟,”他嗤笑一声,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但字里行间都透着凉意,“拿了这学期的奖学金,当着所有亲戚的面,我爸把他夸上了天。”
林栀子能想象出那个画面。
觥筹交错间,父亲对另一个儿子毫不吝啬的赞赏,而沈倦,这个同样优秀甚至更出众的儿子,却可能只是坐在角落,像个局外人。
“然后呢?”她轻声问。
“然后?”沈倦语气淡漠,“没什么然后。无非就是那些话,暗示我心思不在正道上,逃课打架,给他丢人现眼。”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极淡的疲惫,“其实那些架……大部分是因为我妈。有人在她背后嚼舌根,说得很难听。”
林栀子心头一震。这是她第一次听他主动提起母亲,提起那些传闻背后的真相。
原来那些所谓的“玩世不恭”和“劣迹”,底下藏着的是一份笨拙而固执的守护。
她想起他捡到素描本时那句“画得不错”,想起他在论坛维护她时那句“别动她”,他一直都是这样,用他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他在意的人和事。
“你……”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柔,“你妈妈她……知道吗?”
“不知道。”沈倦回答得很快,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决绝,“没必要让她知道。她过得……也不容易。”
这句话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林栀子的心湖。她仿佛能看到少年紧绷的侧脸和紧抿的唇角,独自扛起那些误解和非议,将柔软的软肋深深藏起。
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那个重组家庭里自己那份“多余”的感觉。原来,在看似截然不同的境遇下,他们都藏着相似的、不愿示人的伤口。
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心疼,在她心底汹涌地弥漫开来。
“沈倦。”她叫他的名字,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嗯?”
“你很好。”她说,每个字都清晰而认真,“比他们看到的,都要好。”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林栀子以为信号中断了,忍不住“喂”了一声。
“我在。”他的声音终于传来,带着一种被砂纸磨过的沙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很快就消失了,快得让她以为是错觉。
“林栀子。”他低声唤她,不再是“小栀子”,而是连名带姓,却比任何亲昵的称呼都更显得郑重。
“怎么了?”
“没什么,”他似乎在调整呼吸,声音渐渐恢复了平时的沉稳,只是更深沉了些,“就是想叫叫你。”
窗外,零星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林栀子看着玻璃上倒映出的、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心里那片因分离而产生的空旷,似乎被一种温热的、充盈的情感慢慢填满了。
他们隔着电话,分享着彼此的孤独和脆弱,也传递着无声的理解和支撑。
“你那边,好像有爆竹声?”沈倦问。
“嗯,小年嘛。”林栀子轻声说,“虽然城里不能大规模放,但还是有人家会放一点。”
“南城禁燃,这里安静得像座空城。”他顿了顿,忽然问,“你喜欢烟花吗?”
“喜欢。”林栀子想起跨年那晚漫天的璀璨,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很漂亮,虽然短暂。”
“嗯。”他应了一声,然后说,“下次,带你去更好的地方看。”
“哪里?”
“保密。”
简单的对话,却像裹着蜜糖。下次,带你去。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清晰而令人期待的未來图景,冲淡了此刻分离的怅惘。
他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漫无边际。从寒假作业聊到各自城市的气候,从一部老电影聊到食堂某道难吃的菜。
大多数时候是林栀子在说,沈倦在听,偶尔回应几句,声音始终带着一种放松的、慵懒的调子,仿佛只是听着她的声音,就能驱散一些寒意。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林栀子甚至能听到电话那头,他偶尔起身倒水的声音,布料摩擦的细微声响,以及他越来越放松的、均匀的呼吸声。
他好像……没有那么低落了。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种微小的、确切的满足。
“困了吗?”她听到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暖意。
林栀子看了一眼时间,竟然已经快凌晨了。他们断断续续聊了近两个小时。
“有一点。”她老实承认,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那睡吧。”他的声音放得很柔,“很晚了。”
“……好。”她应着,却有点舍不得挂断。这种隔着电波的陪伴,让她贪恋。
“林栀子。”他又叫了她一声。
“嗯?”
“晚安。”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谢谢。”
谢谢你的倾听,谢谢你的“你很好”,谢谢你这个夜晚的陪伴。
林栀子听懂了他未尽的言语。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晚安,沈倦。”她轻声回应,“明天……再联系。”
“好。”
互道晚安后,两人却都没有立刻挂断电话。听筒里只剩下彼此清浅的呼吸声,在寂静的深夜里,如同最亲密的依偎。
许久,林栀子才轻轻按下了挂断键。
屏幕暗下去,房间重新陷入寂静。但那种被他声音包裹的温暖感觉,却久久没有散去。
她抱着膝盖,将发烫的脸颊埋进去,回想着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语气,心底那片名为喜欢的土壤,仿佛被今夜这场深谈灌溉得更加肥沃,有什么东西正在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她拿起手机,点开他的对话框。看着那个简单的头像,犹豫了很久,最终什么也没有发出去。
只是将手机紧紧握在手里,仿佛握着今夜这份突如其来的、珍贵的亲密,带着满心的柔软和一丝对明天的期待,沉沉睡去。
而城市的另一端,沈倦站在漆黑的房间里,看着窗外寂寥的夜景,手里同样握着已经结束通话的手机。屏幕上,是她那个栀子花的头像。
他抬起手,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自己的唇角。那里,不知何时,扬起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清浅而真实的弧度。
风雪似乎停了。
这个冬天,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