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带着雨后的清新,透过102班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几方明亮的光斑。早读课刚结束,丁星禾就凑到刘念初身边,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快看,我周末画的动漫人物,是不是比上次进步多了?”
本子上是个穿着校服的女生,眉眼弯弯,虽然线条还有点生涩,但神态鲜活。刘念初刚要点赞,上课铃突然响了,丁星禾赶紧把本子塞回书包,吐了吐舌头:“英语课!”
走进教室的是位中年女老师,穿着合体的米色西装,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正是教英语的吴老师。她没有戴眼镜,眼神清亮,扫过教室时,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Good morning, everyone.”吴老师开口,声音圆润悦耳,带着地道的英式发音。
“Good morning, Ms. Wu.”同学们齐声回应,声音里带着刚上新课的拘谨。
吴老师没有直接翻开课本,而是笑着说:“今天我们不着急讲课文,先来做个小游戏——用英语介绍一下你的同桌,或者你新认识的朋友。”
教室里顿时起了小小的骚动,有人兴奋,有人紧张。丁星禾立刻用胳膊肘碰了碰刘念初,小声说:“完了完了,我只会说‘she is nice’。”
刘念初刚想安慰她,吴老师已经点了名:“丁星禾同学,要不你先来试试?”
丁星禾猛地站起来,脸瞬间红了,手紧张地抓着衣角,半天说不出话。刘念初在下面悄悄用口型提示:“Her name is... she likes...”
丁星禾深吸一口气,磕磕绊绊地说:“This is Liu Nianchu... she is my friend... she is very good... at... sports... and... writing.”
虽然简单,但发音还算标准。吴老师笑着鼓了鼓掌:“Very good! 虽然句子简单,但很真诚。坐下吧。”
丁星禾如蒙大赦地坐下,拍了拍胸口,冲刘念初做了个“吓死我了”的表情。
接下来,李竞瑶站起来介绍王星澄,用词流利,还加了不少生动的形容词;王星澄则用夸张的语气描述桥知凌,逗得全班大笑;薄晚柚介绍于凌澄时,语速不快,却准确地说出了“she likes reading and has a good memory”;于凌澄介绍薄晚柚时,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提到了“she knows a lot about ancient buildings”。
轮到刘念初时,吴老师笑着说:“刚才丁星禾同学说你很擅长很多事,那你自己来介绍一下,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爱好吗?”
刘念初站起身,思路清晰地说:“I like running, 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energetic. I also like calligraphy. My grandpa taught me when I was little. I think it''s like writing English, both need patience.”
她的发音虽然不如李竞瑶那么纯正,但吐字清晰,用词准确,尤其是把书法和英语写作类比的说法,让吴老师眼睛一亮。
“Excellent!”吴老师赞许地点点头,“Your analogy is very interesting. Calligraphy and English writing do have something inmon—they both need practice and patience. 刘念初同学,你对语言的理解很到位。”
被当众表扬,刘念初心里有点不好意思,却也生出一股小小的自豪,她微微鞠了一躬,坐下时,丁星禾冲她竖起了大拇指,眼神里满是佩服。
接下来的课程,吴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举了很多实际场景的例子:在机场如何用英语询问登机口,在餐厅如何点餐,遇到外国游客问路时该怎么回应。她还拿出几张国外景点的照片,让大家用英语描述看到的景色。
“Look at this picture, it''s the Eiffel Tower,”吴老师指着一张巴黎铁塔的照片,“Who can describe it in English?”
刘念初举手,站起来说:“It''s very tall, made of iron. It''s in Paris, France. Many tourists like to take photos with it.”
吴老师点点头,又问:“If a foreign tourist asks you, ''How can I get to the top?'', what should you say?”
刘念初想了想,回答:“You can take the elevator, or climb the stairs. But the stairs are a little tiring.”
“Perfect,”吴老师笑着说,“不仅回答了问题,还考虑到了游客的感受。刘念初同学,你很有做导游的潜质。”
这节课,吴老师好几次点名让刘念初回答问题,每次都带着鼓励的笑意,眼神里的欣赏毫不掩饰。丁星禾在下面悄悄说:“吴老师好像很喜欢你哎。”
刘念初心里暖暖的。其实她的英语不算顶尖,但吴老师的引导让她觉得,英语不再是枯燥的单词和语法,而是可以用来交流的工具,和她喜欢的跑步、书法一样,都能带来成就感。
下课铃响时,吴老师布置了作业:“明天我们要进行小组对话练习,主题是‘在景区遇到外国游客’,大家可以提前和同桌准备一下。”
“刘念初,”她走下讲台时,特意停在刘念初座位旁,笑着说,“你的英语基础不错,多练习口语,以后肯定能派上大用场。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找我。”
“谢谢吴老师。”刘念初站起来,认真地说。
吴老师离开后,丁星禾立刻扑过来:“哇!吴老师居然特意跟你说话!太厉害了吧!”
“就是鼓励我一下而已。”刘念初笑着说。
“这可不是普通的鼓励,”李竞瑶推了推眼镜,“吴老师很少这么夸人的,她以前教过我表姐,超严格的。”
王星澄和桥知凌也凑过来:“念初,以后英语就靠你带飞了!”
薄晚柚和于凌澄虽然没说话,但看过来的眼神里也带着笑意。
阳光透过窗户,正好落在刘念初的英语课本上,把“tour guide”这个单词照得格外清晰。她摸了摸课本,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旅游专业真的很适合她。
下午的导游业务课上,王老师让大家模拟讲解天津的五大道。刘念初准备得很充分,不仅记住了建筑风格、历史背景,还加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是她周末特意查资料看到的。
“五大道的小洋楼,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故事,”她站在讲台上,声音清亮,“比如马场道上的疙瘩楼,外墙用了很多瓷片和瓷器碎片,据说是因为主人特别喜欢收集瓷器……”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王老师也频频点头。讲完后,丁星禾带头鼓掌:“念初,你讲得比景区的导游还棒!”
刘念初笑了笑,心里明白,这份从容,离不开英语课上吴老师的鼓励,也离不开身边这些伙伴的支持。
放学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粉紫色。她们并肩走出校门,丁星禾叽叽喳喳地说着晚上要和刘念初一起准备英语对话,李竞瑶在旁边补充着可能用到的句型,王星澄和桥知凌则在讨论周末动漫社的第一次活动。
刘念初走在中间,听着她们的笑声,脚步轻快。英语课上的暖阳,吴老师的认可,伙伴们的信赖……这些细碎的美好,像种子一样,在心里悄悄生根发芽,让她对未来的职校生活,充满了期待。
公交车缓缓驶来,带着她们驶向各自的家,也驶向那些正在悄然生长的,属于她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