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林沐阳比平时早到了四十分钟。他把一张画着小太阳的纸条(特意用了彩色笔)放在林启星的桌角,旁边还有一颗草莓糖 —— 这次没捏皱糖纸,还把糖纸的缺口对着他的方向,方便拿。
7:08,林启星走进教室。他看到桌角的纸条和糖时,脚步顿了一下,然后用指尖拿起纸条,指尖在小太阳上轻轻划了一下 —— 很轻,像在摸什么宝贝。他的嘴角好像微微上扬了一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却没把糖推回来,而是把糖放进了笔盒里(笔盒的最底层,垫着一张晚霞画)。
然后林启星拿出速写本,开始画画。林沐阳假装看书,眼睛却偷偷盯着他的笔尖:先是画了路灯(很亮),然后画了两个并肩的人影(一个笑,一个没笑,却靠得很近),手里分别拿着热水瓶和破伞,伞下的影子叠在了一起。
画的下面,写了一行小字:“九月十六日,晴,有太阳。”
林沐阳的心脏像被温水泡过,软得发疼。他突然明白,那个沉默的男生,不是 “不敢接受”,是需要时间 —— 他的靠近,像一束光,慢慢照进了对方的雾里,而这束光,是他伪装了很久的 “阳光”,却在这一刻,变得真实。
周五下午放学,林沐阳提前半小时收拾好书包,指尖反复摩挲着掌心的草莓糖 —— 糖纸被体温焐得发软,他甚至在糖纸上画了个迷你小太阳,怕林启星不愿收。他坐在座位上,耳朵贴在课本上,连走廊里的脚步声都听得格外清楚,直到 “洗得褪色的书包摩擦门框” 的轻响传来,他才猛地直起身。
林启星收拾书包的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拉链拉到一半,停了两秒,目光扫过林沐阳桌角的空位置;数学课本放进书包时,手指在封面上顿了顿 —— 那本课本上,还留着他画的 “热水瓶与破伞”;最后他背起书包,走到教室门口,脚步突然停住,肩膀几不可察地往回侧了侧,像在犹豫要不要回头。
“林启星!” 林沐阳赶紧站起来,手里的糖差点滑落在地,声音里带着没藏住的急切,“我有话跟你说 —— 谢谢你的开水房纸条,还有……”
话没说完,男生的肩膀轻轻抖了一下,像被声音惊到。他没有回头,只是从校服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放在门框上(特意用课本压了压,怕被风吹走),然后抬脚走了出去 —— 步伐比平时慢,却没敢停留,校服的衣角扫过门框时,还轻轻晃了晃。
林沐阳跑过去拿起纸条,指尖触到纸页上还没散的温度。纸条上画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校门口的主路(不是他平时走的、没路灯的小路),箭头旁写着两个字:“下周。” 字迹比之前软了很多,连笔画的收尾都没那么僵硬,像在说 “我愿意等,也愿意跟你走亮一点的路”。
4-3 夕阳下的微光与阴影里的秘密
林沐阳握着纸条追到走廊时,夕阳正把教学楼染成暖橙色。他看到林启星走在主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不再像以前那样贴紧墙根 —— 路过一个举着气球的小朋友时,小朋友的气球被风吹得往树上飘,男生居然停下了脚步。
他踮起脚,左手扶着树干(手腕的疤痕在夕阳下泛着淡红),右手轻轻够向卡在树枝上的气球 —— 动作很轻,怕弄破气球皮,连呼吸都放得很慢。气球落回小朋友手里时,他还特意帮小朋友把气球绳缠在手腕上,指尖碰到小朋友的手时,没像以前那样立刻缩回。
“谢谢哥哥!” 小朋友仰着笑脸喊他。
林启星的耳尖红了,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往前走 —— 这次没避开迎面来的路人,甚至在路人点头问好时,也微微颔首回应。林沐阳站在走廊上,看着那个慢慢融入人群的背影,心里像装满了星星,他把纸条放进钱包最里层,贴着胸口,连呼吸都变得轻快:下周,一定要亲口说 “谢谢”,要把草莓糖递到他手里,还要邀请他去画室看晚霞。
可他没看到,林启星走到街角时,突然停住脚步,从书包里拿出速写本。他翻开最新一页 —— 那页画着 “路灯下的两人与破伞”,却在画的右上角,用铅笔轻轻画了个 “×”,然后低头在空白处写:“爸爸昨天来传达室,说‘画画能当饭吃?不如早点打工’。别把他卷进来,他的阳光,不该被我的雾弄脏。”
铅笔尖把纸页戳出了小印子,他赶紧用橡皮擦掉字迹,只留下那个淡淡的 “×”,像一道藏在光里的阴影。晚风卷起他的校服衣角,他抬头看向教学楼的方向,眼神里有期待,却更多的是恐惧 —— 他怕自己的阴霾,会遮住那束好不容易靠近的阳光。
下周的约定,对他来说不是 “靠近”,是 “再偷一点时间”—— 在父亲的怒火再次烧来之前,再多感受一会儿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