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至,迎团圆。月满人间,岁岁年年。
昨日趁着人少之际,买了模具,在林大娘家做了月饼。
林大娘也是这条街上的,专卖一些早点。借用一下灶台。医馆的占地面积还是太小了,想要弄个小厨房都不行。
昨个去的时候,正好林大娘那里也空闲着,也在那个讨教了一下做月饼的方法。
准备好材料做糖馅月饼。
林大娘抱着小面团笑道:“快进来。”看了一下材料,拿起饴糖。“这可是个稀罕物,我们这都不流通呢。”林大娘放开小面团,小面团也很乖巧,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独自玩耍。
这糖是大舅舅崔安带来的,前日就已经到了。在城门口时与舅舅打了个照面,又匆匆忙忙的回来了。
这是大舅舅命人送来的,拿了一罐,珍贵的很。
开酥,包制,控制火候,每一步都是手艺活。
小火慢慢烤制,翻了好几次面,烤至金黄酥脆。林大娘手法娴熟,香味慢慢散开,蔓延整间铺子。
不一会儿便出炉了。
做了许多,四个一起,大概有握拳那么大,再用油纸包好,麻绳十字捆绑。剩下的全留给了林大娘。
两只手都占满了,估计还要再来一趟。
这条街上共有十来户人家,对面还有几家,平时对施琼也是多有照顾。
现在是日中,申时便要启程回濮阳了。
走在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挨家送了几户之后,迎面便遇见了陆以安,他笑着朝这边走来。
“崔姑娘,这是往哪里去?”
“做了一些月饼,给周围的邻里送一些,平时都挺关照我的。”
“我帮你提吧。”说着便要接过去,施琼躲了过去,陆以安的手滞停在半空,随后又收回放于身后。
“不用了,也不沉。”转移话题问道:“你的案子还没有办完吗?怎得到了今日。”
陆以安没有因为施琼的拒绝而尴尬,虽然站在大街上,还是有人向这边看的。笑意不减地说道:“过两日便要离开了,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您这挺忙的,连回去过节的时间都没有。”施琼一直客套的说着。
陆以安笑着问道:“你呢,你不回去吗?还有你怎么把那块玉还回来了?”
“感谢你那日帮了我,我想那个东西对你那么重要,还是物归原主比较好。”施琼还是不想收那块玉的,价值不菲,一直想找个机会还回去。
虽然他退了亲事,当时是有些生气的,不过已经报复过了。若是一直揪着不放显得施琼多小气似的,平常心对待吧。一码事归一码事。
“你救了我的命,什么东西给你都可以。”陆以安想这块玉还不够呢,如今还又还了回来,他怎么好意思。
施琼笑道:“但是你那日帮了我,救了许多人的命。这块玉还给你,就变得更有价值了。”那日实在是很忙,离不开人。他能来帮忙并运来草药,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有人可能因为得不到救命的药而失去性命。
晚一时半刻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陆以安手里还握着那块玉,低头看着,“你真会安慰人。”。
施琼望着他,轻声说着,“你把手抬起来。”都中秋了,还不能与家人团圆。
他应声,抬起手臂。
施琼将两份月饼挂到他的手臂。“中秋好时节,望满月,永团圆。中秋美满!”陆以安还在怔了一下,待反应过来施琼已经绕过他离开了。
他在后面看着,阳光明媚的姑娘与每一位邻居都相处的很好,他们交谈时脸上的笑容从容,发自内心。
陆以安行三步便要看一手中的月饼,心里暖暖的。
今日施琼便自发奋勇地说要为家里的长辈准备月饼,毕竟刚学的手艺还是要展示一下的,想要得到长辈的夸奖。
厨娘正在磨面,在一旁担忧的问道:“姑娘,要不还是交给我吧。您说想要吃什么样的我做就可以了。”
“不用了,您忙别的吧,我尽量不耽误你。”施琼不停地摆手,手上沾到的面粉飘到了脸上。
海棠在门口站着,歪头看着,她也不会。等需要帮忙时再进去,一直在那站着也碍事。
施琼将材料搭配在一起,放到锅里去炒。动作有些生疏,看着林大娘的动作照葫芦画瓢罢了。海棠帮忙擀面,馅料不一会儿便成了。包在面皮上,使劲按压口子,放到模具里面压实,拿开时便出现了缠枝莲纹。
弄了二十四对。
厨娘不断向这边看着,她应当也觉得施琼做不出来吧。若是放弃了,她也好善后。
不过万事开头难,找到方法就好了。但是没想到施琼渐入佳境,上手之后弄的很好。海棠也惊呆了,这真的是只学了一个时辰便出现的效果吗?
出炉后便放到了一个四层的小食盒里面带走了。
今日在溪风亭用膳,建立在水上。那片区域空旷,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可以好好的欣赏高悬的明月。
祖母,大舅舅,表哥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正开心的说着什么。
施琼走过长廊,来到他们身边,行礼问安,便坐了下来。
“忙活一个晚上了,你们先尝尝。”将月饼放他们面前的碟子里面,等待他们品尝,眼里满是希冀,像个做了好事希望得到夸奖的小孩。
表哥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这也太甜了,齁甜。你是不是把我爹带来的糖全放里面了?”施琼的眼神有些失落。
祖母浅浅尝了一口,“还可以。”随后又吃了一口,表示肯定。“第一次做成这样不错了,什么事情都是要孰能生巧的嘛。”祖母的安慰使施琼又拾回了一些信心。
大舅舅正襟危坐,表情严厉,一丝不苟。对上他的目光,眼神里却充满慈爱。“别听他的,你自己尝尝。做了自己喜欢才行。”
施琼也拿了一小块,有些硬。嚼了几下甜味在嘴里漫开。
施琼心想,反正我挺喜欢甜的,也符合我的口味。下次改进时再照着祖母的喜好来吧。
表哥即使不喜欢太甜的,还是把一整块月饼都吃了下去。
桌上也被菜食摆满,空间所剩无几。
崔安对着祖母温声解释道:“二弟今年又不能回来了,倒是来了份家书。说是重阳节那日会回来,到时家里再聚。”
“这些年都是聚少离多,在他乡任职已经很艰苦了,背井离乡的。”祖母脸上划过片刻的落寞,接着恢复正常。
祖母这些年也是习以为常了,逢年过节的二舅舅崔平也没怎么回来过。两地相距甚远,书信来回便要半个月。
“都是我们做儿子的不孝,不能多陪母亲。等把北方的生意调过来便可以多陪母亲了。”崔安的语气里满是自责,向祖母表达心中的愧疚。
“这些年我可不孤独的,有这两个调皮的孙儿陪在我身边,越活越年轻了。”祖母爽朗的笑着,声音具有震撼力,也减少了崔安的内疚。
用完膳大舅舅陪着祖母去散步消食,施琼和崔旭两人准备参加濮阳城内的灯会。
今一早便与依澜相约晚上要去祭拜月娘,诚心祈祷。
城中已经燃起了许多的孔明灯,高挂空中,如繁星闪耀。上面写着千言万语,诉说着美好的愿景,祈求着美好的未来。
永济河畔,已经围了许多人。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在准备放花灯。
孩子们欢呼雀跃,一直指着自己的河灯,看着他们飘向远方。“娘亲,快看。它在那里,它漂到了那里。”
在路上还遇到了章恒,崔旭解释道:“他是我请的,我让他在这里等着的。”
又给赵依澜介绍道:“这是章恒,你们小时候应该是见过的。”
“叨扰了,各位。”
我们几个笑着回应,崔旭问道:“你还没放花灯吧,为自己讨个彩头,蟾宫折桂什么的。”
章恒笑着摇头,崔旭当即便说,“让我妹妹带你去吧,我们在这边等你们。”崔旭在依澜后面不断朝着施琼眨眼,做手势。章恒也看向花灯的方向,并没有注意,都快抽筋了吧。
赵依澜在旁边,觉得有些奇怪,转身看去,崔旭立刻恢复如常。
施琼这才明白,他原来想要和依澜单独说说话啊,早说还能不帮你吗。不过叫来章恒瞬间就把我给卖了。施琼单独走依澜定会陪着。若是还有旁人,就像现在这样,依澜就不好陪着了。真是煞费苦心了。
低声说道:“两壶玉露醉。”
“好。”
“章公子,我也没放河灯,不如一起去?”
“好。”
与章恒一起放河灯,无意间瞥到了他的字,那个字真是雄浑大气。
等俩人再回去时,那两人已经不在了。施琼觉得站在这里也挺尴尬的,便和章恒建议去看月戏。
所幸也不远,没走几步便到了。一路上也不知该说什么,也得听周围的喧嚣声。
算了还是想想十五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没有十六的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