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的“灯塔”计划通过真实故事警示了许多人,但也让他更直接地暴露在犯罪集团的威胁之下。那个变声的恐吓电话并非虚张声势。
一天傍晚,小黄结束讲座后,发现一辆无牌面包车长时间停在街角。当他警觉地改变路线后,那辆车也缓缓启动,尾随了一段距离才消失在车流中。这不是幻觉,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被盯上。杨会长得知后,立即为他安排了临时的安全居所,并加强了与警方的协作。“他们想让你害怕,让你闭嘴。”杨会长在电话里沉稳地说,“但这正说明你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几乎在同一时间,云南康复中心里的林婷,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引导下,开始尝试用画笔表达那些她无法用言语诉说的恐怖记忆。画纸上是一片阴森的铁丝网,网线上挂着淋漓的鲜血,背景是密不透风的高楼。然而,在画面的最顶端,她用黄色颜料,笨拙而又坚定地涂了一颗歪歪扭扭的星星。这颗微弱的星,是她被囚禁以来,第一次试图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象征。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打击跨境电诈的行动也在升级。美国宣布对缅甸和泰国境内的五名个人及三个实体实施制裁,指控他们参与运营强迫劳动据点并进行在线投资诈骗。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指定缅甸的民主克伦佛教军(DKBA)及其四名高级领导人为支持针对美国人的诈骗中心的目标。一个由美国检察官、联邦调查局和美国特勤局组成的“诈骗中心打击小组”也已宣布成立,将重点调查、打击和起诉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诈骗中心及其领导人。
这些国际动态通过新闻传到小黄这里,他感到一丝鼓舞。这不是一个国家孤军奋战的战斗,而是一场全球性的围剿。
---
第二十一章 新的威胁与“清源”行动
然而,邪恶的根系远比想象的更深。尽管缅甸军方首次就妙瓦底KK园区行动发表声明,确认已摧毁园区内111栋建筑,但这个庞大犯罪网络的触角展现了其惊人的韧性。
有妙瓦底民众爆料,该地区一带仍有多个诈骗网赌据点在运转。名为“小KK园区”和“AA园区”的新开发区已开始冒头,部分工地甚至还在施工。更令人心惊的是,有居民亲眼目睹了从KK园区逃出来的人被像货物一样转卖。“那天晚上在我家附近交易……四五辆车在现场买卖,一个人卖40到50万泰铢,全部都是那些武装组织的车。”一位当地居民向媒体描述。这种“野火烧不尽”的状况,揭示了背后庞大的利益链条和武装庇护。
面对如此顽固的敌人,小黄和杨会长都认识到,单纯的警示和个案救援虽能救人,却难以根除病灶。必须从源头——那些诱骗年轻人出境的“蛇头”和线上黑中介——着手。
在多方支持下,一项名为“清源”的专项行动悄然启动。小黄的角色至关重要,他根据自身经历以及与其他受害者的交流,帮助警方勾勒出线上诱骗行为的常见话术、渠道和关键节点。他曾在讲座中提及的“高薪客服”、“游戏推广”等诱饵,成为了警方监控和打击的重点。
行动很快取得了初步战果。东南某省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与境外园区有勾结、长期在各类社交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犯罪团伙。该团伙的头目,正是当年诱骗林伟等人的“蛇头”的下线之一。
---
第二十二章 星光微芒
“清源”行动的捷报传来那天,小黄也收到了林婷父亲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林婷的一幅新画:漆黑的夜空中,有无数细小的、用银色荧光笔点出的星星,它们汇聚在一起,仿佛一条微弱但清晰的星河。画纸底部,有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铅笔小字:“谢谢光”。
小黄久久凝视着这幅画。他想起林婷当初给他看泰国招聘广告时,眼里闪烁的也是对这种虚幻未来的渴望。如今,那点星光终于在无边的黑暗现实中,找到了它真正的位置——不是在陷阱上跳舞,而是在救赎的路上引航。
他打开电脑,在“灯塔”计划的工作日志上记录下新一页:
“威胁依然存在,KK园区虽部分被拆,但新的园区已在别处冒头。我们救回了一个林婷,但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黄’和‘林婷’可能正站在悬崖边。个人的力量如同萤火,但萤火汇聚,亦可成星河。”
“我们的战斗,不仅仅是摧毁那些有形的铁丝网和高墙,更是要拆除人们心中那道名为‘贪念’和‘侥幸’的墙。这条路很长,但值得用尽一生去走。”
他知道,他的故事远未结束,也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只要这世上还存在一个被高薪陷阱蛊惑的年轻人,他的笔和他的声音,就绝不能停歇。
喜欢缅北之价请大家收藏:()缅北之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