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章 宋氏布庄

作者:汀雨风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连数日在城里打探也没有两人消息,阿满便时不时的便去人牙子住处瞧瞧,赶巧有人回庐州府,阿满便托那人去打听人牙子和环妹儿的去向。怕人忘了,阿满又跟着到码头,千叮咛万嘱咐地把人送上船,见船渐渐驶离才转身。


    解清昀白天都在县衙办公,阿满并不着急回府,一面走着一面留意着周围的情况,素来热闹喧哗的宋氏布庄今日却是大门紧闭,再往前走,宋府院子倒是人来人往吵吵嚷嚷,阿满好奇地瞧过去,发现门框柱子皆由白布包裹,院子大门大开着。


    “这是在办丧事?”


    两个披着白布的人从府中出来,阿满走在二人身后,并未有意偷听,只是这二人说闲话也不避人,只听一人开口:“这宋氏夫妇双双溘逝,家里又没儿子,只剩这么个女儿,这偌大家业真是可惜了。”


    另一个又接口道:“这几日丧礼人杂事繁,瞧着这姑娘操办起来倒是麻利爽快,行事风格也像她爹,日后招个赘婿进门,家业倒也不至于落到外人手里……”


    县衙里解清昀正在查阅这段时间的漕运单,眼下水汛期才过,正是各家运货量大增的时候,一家一家对过去,却发现原来的运单大户——宋氏布庄,在这漕运单上不见踪迹。


    “奇怪,怎么没看见宋氏布庄?”


    他本是无心之问,一旁的许流却开口接道:“大人,您不知道吗?宋家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宋氏夫妇死了。”


    “死了?”解清昀想起先前似乎在码头边见过宋和裕,上次见他还精神饱满,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也未曾听说宋夫人有何隐疾,不过几月时间,两人突然就死了,这事发生的也太过突然。


    “你可知道是何原因?”解清昀好奇心上来,毕竟谁能拒绝在无聊的上班时间来上一段八卦呢。


    “我听说是前阵子水汛,宋氏夫妇恰好随运船返乡,他们家原先在南通州。”


    “可他们家那些旁支兄弟不都在此处吗?”


    “他家祖辈上只是替别人产些布,父亲那辈北上来了咱们这,开起了这宋氏布庄,生意越做越大,于是家里什么姑舅表亲都举家搬迁来投奔宋家。”


    “原来他们不是本地人。可是在返乡路上发生了意外?”


    “不是返乡路上,是回通州路上,宋和裕跟他夫人两人从南通回来,正好赶上水汛,对了,就是大人您前阵子在河西务的那段时间,听说哪个河段也决了堤,他们坐的船翻了,被救上来之后两人连日高烧,一开始只当是落水受了寒,过几日便好了,回到武清赶忙寻了医士,几服药下去,也未见好转,夜里宋夫人昏迷,医士还未至府上,宋夫人便断了气,宋和裕听见这消息,不知是不是急气攻心,开始大口咳血,等到这医士来时,已无回天之力。”


    “真是造化弄人啊。”解清昀不免有些感慨,人好好的活在这世上,保不齐哪天意外就发生了,“还是得珍惜当下才是。”他在心里暗道。


    “唉,这宋氏二人竟舍得丢下家里这小姑娘,宋府这家财,也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许流也唏嘘道。


    “小姑娘?可是他家孩子?”


    “是宋家独女,夫妻二人好容易得了这么个女儿,据说生产时宋夫人难产,从白天撑到夜半,小姑娘生出来时恰好一轮满月挂在窗前,那小姑娘好像叫什么月?”许流停下话头想了片刻,忽的开口:“对了,叫宋惟月。是宋家唯一的小孩儿。”


    “独生女?”解清昀有些吃惊了,横亘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重男轻女流转了几千年,就连现代姐弟组合的家庭也很常见,在这封建年代的有钱家庭竟然只生了一个女儿。


    “想来这宋氏夫妇对女儿是爱护有加,唉,造化弄人啊。”


    “可不是吗,这小姑娘可是宋家的掌上明珠,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听说还请了师爷教她念书识字。”许流摇摇头,“若是这宋氏夫妇还在,这小姑娘嫁个好姑爷,让姑爷帮着打点家业,唉,这也没留下个男丁,有个弟弟做主当家,这姐姐自然也不会受委屈。”


    “那小姑娘多大了?”


    “哎呦,得有十五六了吧。”


    “你既说这小姑娘能读书识字,成长两年想来打点家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解清昀先前还当这孤女是同环妹儿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这古代十五六也算是大姑娘了,宋惟月在富贵人家出生,见过的世面比这穷苦人家的男丁还多,家里又尽心培养,不说当成接班人,想来这小姑娘也不会是唯唯诺诺的软弱性子。


    “大人您可是在说笑了,这未出阁的姑娘成天抛头露面同一帮大老爷们做生意打交道,这成何体统。”许流看向解清昀的眼神里透着一丝揶揄。


    “这有什么,做生意讲究的是品质,诚信,跟做生意的人的性别有什么关系。”解清昀想了想,还是按下话头,跟古人争这个也没什么意思。“好了好了干你的活去。”解清昀把凑上来聊天的许流打发了回去。


    下了班回到小院,阿满早已把饭菜备好,解清昀却不着急,寻了水壶去替那两盆花浇水,先前回来时才是几个花骨朵,现下也有要绽开之势了。


    “长势喜人啊。”怕生虫,解清昀蹲在花盆前,把盆里的残叶捡了出来,把水壶一搁,起身去洗手吃饭了。


    “环妹那边可有消息?”饭桌上问起阿满。


    “见着一个老乡,他要回乡,我就托他回去打听打听。”替解清昀盛了饭来。“不过我今日路过宋府,见他家挂满白布,像是在办丧事。”阿满说起今日出门的见闻。


    “我知道这事,今日在县衙听许流说了。真是命途多舛呐,前阵子我还见过那宋和裕。”


    虽未与他有何深交,不过一面之缘,可早先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今却是荒地里的一抔土,想到这里,解清昀有些沉默。两人未发一语,像是对这陌生生命的无声哀悼。


    次日清晨,解清昀照例去县衙上班,今日他起的早,便吩咐阿满不必准备早饭,他去早市上寻点吃食。


    “吃点什么好呢?喝碗粥?算了算了家里老喝粥,要不吃个麻圈儿?不过大早上吃这个会不会太上火了?”解清昀一边搜索着早市上的吃食,一边在脑子里思考今天吃什么这个重要问题。


    “包子,热气腾腾的热包子诶——”卖包子的陈三儿眼尖,看见了正在路上慢慢悠悠过来的解清昀,“解大人早!来几个包子不?刚蒸出来的,您闻闻这香味儿。”


    既被这陈三儿叫住,解清昀也懒得去想到底吃什么,“来两个包子。”


    “好嘞,我给您装。”


    解清昀正准备掏钱,陈三儿却左推右推,“大人您吃俩包子还用的着给钱?您这可是不给我面子了。”


    正推脱着,身后来了个身上挂着条白布的人,说要十屉馒头。


    “嘿,十屉馒头这可是个大生意啊。”陈三儿乐不可支,忽然想起什么,“你是不是宋府的?”


    那人说他是宋府小厮,今日宋氏夫妇下葬,谁知路上居然来了一群乞丐送行,说宋夫人宋老爷平日里常常救济他们,今日下葬他们得过来送一程。


    “本来就手忙脚乱的,还来这么一帮人裹乱,也就是小姐心善,说家里实在没有人手准备,叫我赶紧多买点吃食,剩下的让他们带回去。”


    “嗐,这宋老爷一家都心善,这要不怎么说他家生意能做这么大呢。”陈三儿转身去替那小厮取十屉馒头


    这小厮一出现,早市上话题便都转移到宋家身上来,“唉,宋氏夫妇都是体面人,平日里乐善好施,莫非真是好人不长命。”有人惋惜。


    “他们家那么大个家业,也不知会落到谁手里,可惜没个儿子,辛苦操持几辈子的家产要易主了。”


    “他们家不是还有个闺女吗?”


    “嘿,你这话说的,女娃儿哪能继承家业。”


    “倒也不是不行,招个上门女婿。”


    “这两夫妻才去世那闺女儿不得守孝?”


    “啊呀你傻吗,现在进不了门哪能一辈子进不了门,人在那又不会跑。”


    “我说你们省省吧,宋家那旁支兄弟们都眼巴巴地盯着宋家这块肥肉呢,哪还轮的到外姓来继承。”一个老头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于是人们又讨论起宋家那七拐八绕的同宗兄弟来。


    听了半天,解清昀想起自己好像要迟到了,便赶紧抛下几个铜板往县衙去。“怎么早起了还是踩点到。”才踏进门槛,外面等着裁判的人便已经进来了,解清昀想着,“以后还是不早起了,还省的老犯困。”


    上午的案子判完,解清昀感觉到自己的肚子发出一阵咕嘟声,想起早晨买的那俩包子还没吃,果然已经凉了。


    “将就吃吧。”听见外边书吏们似乎也在讨论宋家的事,“果然不管什么时候豪门争遗产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啊。”


    “不过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这遗产也分不到我手里。”两个冷包子下肚,“嗐,都是吃饱了撑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