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温情

作者:不吹西北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夏的微风带着御花园中初绽荷花的清芬,拂过临水的水榭。昭宁帝的精神似乎比前些时日稍好了些,便在宫中设下小宴,为远道而来的犹蒙国使臣接风洗尘,同时也借此机会,与朝臣商议一些国事。左丘涟玓与几位近支宗室、重臣作陪,虞景遥亦因协理宫内采买、熟悉商贸之事,且在江南事中表现出色,被特旨列席末座,这本身已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信号。


    犹蒙国使臣名叫勃格,身材魁梧,面容粗犷,身着色彩鲜艳的裘皮与锦缎制成的袍服,言行举止带着草原特有的豪迈与直接。他先是依礼献上贡品,多是些珍贵的皮毛、宝石、鹿茸及草原特产,随后,话锋便转向了此次来访的重要目的之一——互市。


    “……尊敬的大昭皇帝陛下,”勃格操着略带口音的官话,声音洪亮,回荡在水榭中,“我犹蒙国愿与大昭永结盟好,互通有无。近年来,边关互市虽有,然限制颇多,规模亦小,交易品类单调,难以满足双方子民之需,也易滋生私下交易、逃避税检之事。我王之意,望能扩大互市范围,增加交易品类,尤其是茶叶、丝绸、瓷器、药材,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大昭君臣,加重了语气,“铁器。”


    “铁器”二字一出,水榭内的气氛微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铁,可铸农具,改善民生,亦可铸兵器,增强武力,历来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游牧势力边境贸易中极为敏感、甚至禁忌的物品。犹蒙国此次明确提出,其背后深意,耐人寻味。


    昭宁帝面色不变,依旧温言道:“贵国诚意,朕已知晓。互通有无,惠及边民,促进和睦,亦是朕之所愿。然则具体章程,关乎两国律法、边防安全与经济利益,需从长计议,谨慎为之。”他将目光转向席间,“众卿有何见解?”


    几位大臣相继发言。楚国公楚怀瑾率先开口,他捋着胡须,一副老成谋国之态:“陛下,勃格使者所言,看似有理。然,铁器关乎国防,非同小可。犹蒙国虽表面臣服,然其部落众多,难以约束。若大量铁器流入,被用于铸造兵器,恐壮其势力,反噬我朝,后患无穷!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现有互市规模已足矣。” 他代表了朝中保守、强调边防安全的一派,也与楚家掌控部分边境贸易利益有关。


    李太傅李翰随之附和,他引经据典,言辞恳切:“陛下,楚国公所言极是。《管子》有云,‘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盐铁乃国之命脉,岂可轻易予人?况且,前朝亦有因互市管理不善,导致边患加剧之教训。臣以为,当以史为鉴,严守关隘,限制交易品类,方为上策。” 他代表了清流文官中注重华夷之辨、强调文化经济优势的一派。


    王尚书王允则从财政角度补充:“陛下,扩大互市,虽可能增加商税,然管理成本亦将大增,且若管控不力,走私猖獗,反而得不偿失。现有体制,运行多年,虽有瑕疵,却也算平稳。” 他态度暧昧,既不想担风险,也可能涉及现有互市利益分配。


    这几位重量级人物一发话,席间大多官员都纷纷点头称是,气氛一时倾向于保守。


    左丘涟玓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白玉酒杯边缘轻轻摩挲。待众人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越,不高却清晰地压下了水榭内的嘈杂:“臣弟以为,互市之利,在于安边、富民、实库。犹蒙国所需,并非仅有铁器一项。我大昭之茶叶、丝绸、瓷器、药材,于彼处乃是维持部落贵族体面生活、改善牧民健康的必需品,其需求稳定且巨大。若能以这些我朝充裕之物资,规范、有序地换取其良马、皮毛、牛羊、乃至特定矿石,于我朝军备提升、民生改善、国库充实,亦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楚怀瑾等人,继续道:“至于铁器……因其特殊,确需慎重。然,一味禁绝,恐逼其鋌而走险,通过走私获取,反使我朝失去管控,无法课税,更易滋生边境**。或可考量,限定铁器种类(如仅限农具、铁锅等生活生产用具)、数量,并建立严格的核查机制、登记造册制度,专用于特定用途,并由双方指定官吏、甚至可引入第三方信誉商号共同监督流向。关键在于,互市之主导权、定价权、管理权,需牢牢掌控于朝廷手中,立严法,明赏罚,规范管理,清除积弊,使利归国库,惠及边民,而非落入私人或对方好战部落之手。”


    他思路清晰,既看到了互市的巨大战略利益,也点明了关键的风险与精细化的管控之道,并非一味赞同或反对,而是提出了更具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显示了他对经济与边防关系的深刻理解。


    昭宁帝微微颔首,未置可否,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向了末座一直凝神倾听的虞景遥:“虞卿家常年行商,熟知货殖流通与边贸情弊,对此有何看法?” 这显然是想听听来自实务阶层的意见。


    虞景遥没想到皇帝会点名问他,立刻起身,恭敬行礼后,方才沉稳应答:“回陛下,草民以为,瑞王殿下所言,高瞻远瞩,切中利害。互市若管理得当,实为安边富国之双赢良策。于商贸而言,可开辟稳定、规范的新市场,促进货物流通,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朝廷亦可借此机会,整顿边境贸易秩序,抽取可观商税,充实国库。草民曾闻,犹蒙国境内亦产有几种珍稀药材、独特毛皮,为我朝所无或产量稀少,若能通过官方渠道规范引入,于我国医药、工匠技艺亦是一种补充。”


    他顺着左丘涟玓的思路,从纯商业和实务角度补充道:“至于管控,除殿下所言设立严格章程、监督机制外,或可考量设立官营主导的互市榷场,由朝廷委派精通商贸、廉洁干练的专员统一管理,所有交易需在榷场内登记、核验、定价、课税,交易凭证亦需有特殊防伪标识。同时,可选拔一批信誉良好、资本雄厚的大商号,授予其一定年限的特许经营权,让其成为朝廷规范互市、执行政策的助力,并使其利益与朝廷利益捆绑,相互监督,而非隐患。对于敏感物资如铁器,更需严格限定交易对象(如只与犹蒙国官方指定的、信誉良好的部落交易)、用途,并建立从出售到使用的全程追溯机制,违者重罚,连坐担保商号。” 他的建议,与左丘涟玓的政见不谋而合,且更具体化了商业运作与管理的细节,显得极为务实。


    左丘涟玓闻言,侧目看了虞景遥一眼,清冷的眸中掠过一丝清晰的认可与欣赏。这份默契,在此刻显得尤为难得。


    那犹蒙使臣勃格对商业运作颇为感兴趣,又追问了几句关于榷场管理、商号选拔和具体物资定价的问题,虞景遥皆从容作答,条理分明,数据支撑有力,让勃格连连点头,对这位年轻的“商贾”官员刮目相看。


    宴席结束后,众人告退。左丘涟玓与虞景遥前一后走出水榭。行至宫苑中一段翠竹掩映的无人小径,左丘涟玓脚步微缓,并未回头,声音随风淡淡传来,清晰地落入虞景遥耳中:“你今日所言,甚好。”


    虞景遥望着他挺拔清瘦、在竹影下显得有些斑驳的背影,心中一热,一股混合着被认可的快意与难以言喻的亲近感涌上心头。他恭声道:“草民浅见,能得王爷认可,与王爷所思相合,幸甚。”


    左丘涟玓没有再说话,只是继续向前走去。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细碎的光斑,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时而分离,时而微妙地交叠在一起。虞景遥看着那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的背影,想起宴席上两人那不言而喻的默契应对,想起他对自己见解的肯定,心中那份潜藏的情愫,如雨后春笋般,不受控制地悄然滋长,愈发清晰坚定


    边关互市之议,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暂歇,却悄然改变了水下的生态。左丘涟玓在御前与虞景遥展现的默契与务实见解,虽未立刻促成政策转变,却在昭宁帝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楚、李、王等家族愈发警惕这位年轻亲王的锋芒。朝堂之上,看似因国丧将至而暂时压抑了争论,实则暗流愈发汹涌。


    这日,处理完户部积压的文书与王府产业整合的后续事宜,窗外已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澄心斋内只余左丘涟玓一人,他搁下朱笔,揉了揉微蹙的眉心,连日来的殚精竭虑与面对各方压力的隐忍,让他清俊的眉宇间染上了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


    目光无意间掠过窗台上那盆苍翠的岩松,虞景遥离京赴江南前夜,于灯下郑重呈递此物时的神情清晰浮现。“岩松生于绝壁,扎根于石隙,耐贫瘠,抗风寒,虽遇逆境,亦能坚守本心……” 那人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左丘涟玓不得不承认,皇兄看人的眼光,确实毒辣。此人,已不仅仅是“可用之才”,更隐隐成了他在这孤寂权谋路上,一处可以稍作倚靠的……慰藉?


    这个念头刚起,便被左丘涟玓强行压下。帝王之路,注定孤家寡人,岂能轻易依赖他人?然而,心底那一丝因那人归来而悄然松缓的情绪,却骗不了自己。


    “尤可。”他对着空寂的书房轻声唤道。


    尤可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无声出现。“王爷。”


    “听闻东市今夜有夜市?”左丘涟玓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尤可一愣,随即答道:“是,每月十五,东市夜市最为热闹,三教九流,杂耍百戏,颇为喧哗。”他心中诧异,王爷向来不喜这等嘈杂之地。


    左丘涟玓静默片刻,望着窗外帝都璀璨的灯火,那些灯火之下,是他试图守护,却又感到无比隔阂的芸芸众生。“备车,”他顿了顿,似是随意道,“去虞府。请虞景遥一同去看看。”


    虞景遥接到王府传来的口信时,刚与父亲虞常恩商议完江南后续的产业调整。听闻瑞王邀他同游夜市,他亦是愕然。那位清冷如雪的王爷,竟会有此闲情逸致?但想到今日宫中传出陛下病情又反复的消息,朝局愈发紧绷,或许王爷是想借此舒缓心神?他不敢怠慢,立刻更衣出门。


    两人依旧是一身不起眼的常服,未带仪仗,只由尤可驾着一辆青篷小车,另一名贴身侍卫隐在暗处跟随,悄然融入了帝都繁华的夜色之中。


    东市夜市,果然名不虚传。各色灯笼高挂,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谈笑声、杂耍表演的喝彩声、小吃摊上油脂滋啦作响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粗糙、鲜活、充满生命力的声浪,与宫廷王府的死寂威严截然不同。


    左丘涟玓似乎极少来这种地方,走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容貌太过出众,即使身着布衣,也难掩那份天生的贵气与清冷,引来不少侧目。但他并未显露不耐,只是微微蹙眉,适应着这陌生的喧嚣。


    “王爷小心。”虞景遥适时上前半步,不着痕迹地替他挡开一个莽撞跑过的孩童,低声道,“此地鱼龙混杂,不比宫中王府。”


    左丘涟玓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无妨。既入红尘,便观红尘相。”他的目光掠过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掠过香气四溢的街头小吃,最终落在一个卖糖人的老艺人摊前,看着那灵巧的手艺,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惊奇。


    虞景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会意一笑,掏出几枚铜钱,对老艺人道:“老丈,要一只玉兔捣药的糖人。” 他接过那晶莹剔透的糖兔,递给左丘涟玓,“王爷,尝尝?虽是市井小食,却也别有趣味。”


    左丘涟玓看着递到面前的糖兔,犹豫了一下。他自幼生长于深宫,何曾接触过这等东西?但看着虞景遥坦然含笑的眼眸,以及那糖兔在灯火下折射出的诱人光泽,他终究是伸出手,接了过来。指尖触及那微凉硬脆的质感,他细细端详着,并未立刻食用。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左丘涟玓忽然开口,声音在嘈杂中显得格外清越,“虞卿以此‘木桃’相赠,倒让本王思忖,何以报之?”


    虞景遥闻言一怔,随即莞尔:“王爷言重了。不过些许市井之物,岂敢当‘投报’之论?若论‘投报’,王爷于江南之事援手,于朝堂之上维护,方是‘琼瑶’之恩,景遥感激不尽,唯尽心竭力以报万一。” 他顿了顿,看着左丘涟玓在灯火下更显精致的侧脸,轻声道,“况且,能见王爷展颜,便是最好的‘报’了。”


    左丘涟玓抬眸,对上他诚挚的目光,心头微动,那冰封的唇角似乎又柔和了半分。他未再言语,只是极轻地咬了一小口糖兔的边缘,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是一种陌生的、却并不令人讨厌的体验。“尚可。”他评价道,语气依旧平淡。


    两人继续前行,路过一个卖女子首饰的摊位时,左丘涟玓的目光在一支简单的白玉簪上停留了一瞬。那玉簪质地普通,造型简洁素雅,毫无雕饰。


    虞景遥注意到他的目光,便道:“这玉簪虽不名贵,倒也清雅。王爷可是想赠与宫中哪位贵人?”


    左丘涟玓收回目光,语气淡漠:“不必。母后早逝,宫中……并无值得赠此物之人。” 他顿了顿,似是无意道,“只是觉得,此物之素净,与你平日所佩那支青玉簪,略有相似。”


    虞景遥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发间那支确实款式简单的青玉簪,心头一跳,没想到王爷连这等细节都注意到了。他稳了稳心神,笑道:“王爷好眼力。臣不喜繁复,觉得简单些反倒自在。”


    “嗯,大道至简。”左丘涟玓淡淡应了一句,便移步向前走去。


    他们又看了一会儿吞刀吐火的杂耍,听了一段街头艺人说的前朝演义。那艺人正讲到名将孤守边城,弹尽粮绝,左丘涟玓听得专注,眸色深沉,不知想到了远在边关的靖安王,还是这看似繁华却内忧外患的江山。


    虞景遥在一旁轻声道:“王爷,可是想起了靖安王殿下?”


    左丘涟玓收回思绪,看了他一眼:“三哥在边关,不易。”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但愿这互市之策,能稍解边民之苦,亦能减轻些三哥的压力。”


    “王爷仁心,必能如愿。”虞景遥安慰道,“待江南新引种的那些耐寒花木成规模,或也可尝试在边境榷场交易,增添些新意。”


    左丘涟玓微微颔首,未再多言,但紧绷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些许。


    直到月上中天,夜市人群渐散,两人才慢慢往回走。回王府的路上,马车内一片沉寂。与来时不同,这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静谧而温和的气息。


    快到王府时,左丘涟玓忽然开口:“今日,很好。”


    虞景遥侧头看他,月光透过车帘缝隙,在那张精致无瑕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影。他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轻声道:“王爷若喜欢,日后……臣可再陪您来。”


    左丘涟玓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转而言道:“江南之事,你做得很好。王府及宫内账目梳理,亦见成效。如今朝局纷乱,你……要多加小心。” 这已是极为难得的关切之语。


    虞景遥郑重应道:“臣明白。王爷身处漩涡中心,更需珍重万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王爷分忧。”


    左丘涟玓沉默片刻,终是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将左丘涟玓送回澄心斋,虞景遥告退出来。尤可跟在他身后,难得地主动开口,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王爷许久未曾如此……与人说这许多话了。”


    虞景遥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那扇已然闭合、却仿佛仍残留着片刻温情的房门,心中百感交集。这一夜的灯火与对话,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两颗在权谋冰雪中前行的心。他看到的,不仅是那位肩负江山的亲王,更是一个会因市井小食而好奇、会牵挂兄长、会留意臣下细微之处、会流露出片刻疲惫与柔软的左丘涟玓。


    这份发现,让他心中的追随之意,愈发坚不可摧。然而,他们都明白,这短暂的宁静与温情,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奢侈的间隙。更大的风暴,正在天际积聚,随时可能将这悄然滋生的暖意,彻底淹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