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辽东的最后一捧焦土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当鸭绿江冰封的江面,映照出明军巡逻哨所里温暖的灯火时,这场旷日持久、彻底终结了北方数百年边患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它沉重的帷幕。
顾昭将北方战后的全权事宜,悉数交给了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力的赵率教,以及那个在屈辱与新生中找到了自己全新位置的多尔衮。他自己,则踏上了返回南京的归途。一封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密信,让他意识到,帝国的未来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东亚这片土地,一个更宏大、更复杂、也更激动人心的全球棋局,正在等待着他去亲自开启。
他的归途,与他每一次出征时的萧瑟和决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山海关到天津,再沿着运河南下,他所经过的每一座城池,每一个乡镇,都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迎。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手中的,不再是祈求平安的香烛,而是共和国的红底星辰旗。他们口中高呼的,不再是“吾皇万岁”,而是整齐划一、发自肺腑的“镇国公千秋!”
运河两岸,新建起的水泥工厂喷吐着象征着工业力量的浓烟,新开垦的田地里,冬小麦的绿苗在寒风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当顾昭的座舰缓缓驶入南京下关的码头时,迎接他的,是整个帝国的权力中枢。内阁首辅黄道周、议会议长孙传庭,以及各部院的尚书、共和国的将军们,早已在此等候。没有繁琐的跪拜礼,只有庄重的军礼和肃然的注目。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同一种情绪——敬畏,以及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他们迎接的,不只是一位凯旋的统帅,更是一位即将为这个国家加冕的凯撒,一位注定要开创一个全新王朝的神明。
数日后,南京,共和国议会大厦。
这座刚刚落成的宏伟建筑,是新时代的完美象征。它摒弃了传统宫殿的飞檐斗拱和繁复雕梁,整体采用了古罗马式的巨石结构,巨大的廊柱支撑起巍峨的穹顶,显得庄严而肃穆。但在细节之处,窗棂的花纹、石雕的图案,却又巧妙地融入了东方的祥云、山水等元素。它就像一个宣言,向世界宣告着这个新兴共和国,既继承了华夏的古老智慧,又拥抱了整个世界的先进文明。
今天,大厦内气氛庄重到了极点。所有议员,无论是来自军方的将领,还是来自各省的士绅代表,亦或是新兴工商阶级的巨子,全部正装出席。
议长孙传庭,这位曾经的大明巡抚,如今的议会领袖,手捧着一份用金线绸缎包裹的议案,走到了议事厅的中央。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又异常清晰,回荡在巨大的穹顶之下。
“尊敬的镇国公殿下,诸位议员同仁。自崇祯末年,流寇四起,建奴入关,我华夏遭遇三百年未有之变局,神州陆沉,百姓倒悬。幸有镇国公殿下,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逐建奴,南定云贵,东平倭寇,西慑蒙藩。如今,更是彻底肃清辽东,尽收满洲故地,为我中华,开万世之太平!”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然后将手中的议案高高举起。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朱氏,气数已尽,此乃天意。今镇国公殿下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四海归心,万民拥戴。臣,孙传庭,谨代表帝国议会全体,代表天下四万万军民,恭请镇国公殿下顺应天命,登基为帝,再造华夏,延续国祚!”
“恭请镇国公登基为帝,再造华夏!”
顷刻间,所有议员全体起立,躬身行礼,洪亮的声音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充满了整个议会大厦。这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在他们看来,顾昭称帝,是这数年血战之后,最理所当然的结局。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面对这足以让历史上任何一个权臣都心醉神迷的场景,顾昭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脸上,没有半分喜悦,甚至连一丝波动都没有。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演讲台前。他没有去看那些劝进的议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窗外,投向了那片广阔的天空。
良久,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诸位。”
仅仅两个字,就让整个大厦瞬间鸦雀无声。
“我感谢诸位的好意。但是,这个皇位,我不能接受。”
所有人都愣住了。孙传庭更是急切地向前一步:“殿下,这……”
顾昭抬起手,制止了他。他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我问你们,我顾昭,从一介布衣,提三尺剑,鏖战十余年,是为了什么?”
他没有等任何人回答,便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不是为了将那把冰冷的龙椅,从朱家人的屁股底下,搬到我顾家人的屁股底下!不是为了让我顾氏的子孙,去享受万民的供奉和跪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向前一步,用手指着自己,又指着在场的所有人。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上,再也不需要有任何人,跪在别人的脚下!是为了建立一个真正‘以法为天,以民为本’的国家!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在这个国家,最高的不是皇帝,而是写在宪章里的每一个字!最应该被敬畏的,不是某个姓氏的家族,而是组成这个国家的,每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的公民!”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道闪电,劈开了众人脑中那根深蒂固了千百年的皇权思想。
“皇帝的时代,从我大明土木堡之变起,就已走向衰亡。而今天,在这里,我宣布,它——彻底过去了!”
整个议会大厦,陷入了一片死寂。震撼,不解,甚至是一丝惶恐,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距离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仅有一步之遥时,却选择了亲手将它彻底摧毁。
最终,还是黄道周,这位经历了两朝风雨的老首辅,最先领悟了顾昭的真正意图。他颤巍巍地走出队列,眼中含着泪光,深深一揖。
“殿下之胸襟,远迈古之圣贤!老臣……心悦诚服。然国不可无首,军不可无帅。共和初立,百废待兴,内有旧制沉疴,外有群狼环伺,若无一强有力的核心,恐生变数。还请殿下,为国为民,三思!”
顾昭点了点头,他知道,彻底的理想主义无法立刻实现,他需要一个过渡,一个既能保证共和国航向,又能安抚人心的解决方案。
在他的“坚持”与内阁、议会的“妥协”之下,一份新的法案,被迅速起草并通过。
《护国主法案》。
孙传庭再次走上讲台,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新生般的庄严与神圣。
“经帝国议会全体表决,一致通过!兹授予镇国公顾昭阁下,‘中华第一共和国终身护国主’之尊号!护国主为共和国国家元首,海陆空三军最高统帅,对内阁决议及议会议案,拥有最终裁决权。护国主之权力、义务与继承方式,将明确写入《帝国宪章》,受国家根本大法之制约!”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制度。它给予了顾昭近乎皇帝的绝对权力,却没有给予他皇帝的名号。它将个人的权威,与国家的法统,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嫁接。顾昭,将不再是“君”,而是共和国的“第一公民”与“最高监护人”。
紧接着,孙传庭宣布了另一项决议。
“为铭记护国主殿下平定天下、再造共和之不世之功,自明年元旦起,废除崇祯年号及一切旧历。以护国主之‘昭’字,与‘武功’之‘武’字,定为新年号,称‘昭武’。明年,即为昭武元年!”
昭武!
一个全新的纪元,就这样,以顾昭的名字,正式开启了。从此以后,历史不再属于朱家,而是进入了伟大的“昭武时代”!
消息传出,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数十万军民自发地聚集到了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他们挥舞着旗帜,欢呼着,等待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接受这至高无上的荣耀。
在万众瞩目之下,顾昭身着一身朴素的深蓝色戎装,没有任何多余的佩饰,缓缓地走上了广场前那个早已搭好的、高高的演讲台。
没有龙椅,没有御座,没有华盖,没有仪仗。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那里,面对着脚下如潮水般的人群。
他看着一张张激动而热切的脸庞,深吸了一口气。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没有回顾自己过往的功绩,没有宣讲共和国宏大的法理。他的目光,越过了人群,望向了遥远的、蔚蓝色的天际。
“公民们!”
他的声音通过数个安放在广场上的、由蒸汽驱动的扩音铁皮喇叭,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一场战争的结束,而是为了宣告一场更伟大远征的开始。”
“抬起头,看看我们周围。这片土地,我们生活了数千年的土地,它并不代表整个世界。我们的敌人,已经不再是那些骑在马背上,挥舞着弯刀的蛮族。我们的敌人,是贫穷、是愚昧、是那些定期夺走我们亲人生命的疾病!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贫瘠,是那片隔断了我们与更广阔世界的、无尽的海洋!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自身,那可悲的无知!”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
“我向你们承诺,在我的时代,共和国的每一分钱,都不会再用来修建宫殿和陵墓!它们将被用来建造更多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能读书识字!它们将被用来建立格致院,去探索万物运行的真理!它们将被用来打造更强大的舰队,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去丈量这个世界,去看看那传说中的澳洲大陆,去寻找那遍地黄金的美洲,去与每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文明,平等地对话!”
他的手臂,指向了天空,指向了那无尽的苍穹。
“从今天起,共和国的征途,不再是脚下的方寸之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共和国万岁!护国主万岁!”
短暂的沉寂之后,广场上爆发出了前所未有、足以撼动天地的欢呼声。人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被前所未有的宏伟蓝图所点燃的、名为“梦想”的光芒。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顾昭却缓缓地转过身。他没有留下来接受民众的朝拜,而是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回了那座象征着法律与秩序的议会大厦,他的身影,最终消失在了大门后深邃的阴影之中。
阳光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
那不再是当年那个在辽东雪原上独行的孤狼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千军万马中冲杀的战神的背影。
那是一个立法者的背影,一个开拓者的背影。
一个背负着一个古老文明全部的希望与未来,走向未知与深沉的,共和国第一公民的背影。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