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宇书记办公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厚重的隔音门板将一切声音都关在了里面,也仿佛将林望与那个风平浪静的世界彻底隔绝。
走廊里空无一人,冷白色的灯光从头顶洒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投射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林望能感觉到,背后,仿佛真的被钉上了一个无形的靶心,冰冷,沉重,而且无比清晰。
他甚至能想象到,从此刻起,省委大院里无数双眼睛,都会有意无意地落在这个靶心上。李主任的审慎,王主任的抵触,以及更多藏在暗处、他尚未看清的[观望]、[嫉妒]与[幸灾乐祸],都将化作一支支无形的箭,等待着他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这不再是一项工作任务,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他必须独自面对,且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回到领导小组那间已经成为他临时指挥部的办公室,钱主任和孙博士都还没走,显然是在等他。看到他进来,两人同时站了起来,眼神里写满了关切。
“怎么样?”钱主任的声音有些沙哑。
林望没有回答,只是走到窗边,默默地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他脑海里飞速复盘着刚才的会议,复盘着周书记最后那番话。
“观念的战争,不能用观念来打。”林望轻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也像是在回答他们。
钱主任和孙博士对视一眼,都不明所以。
林望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跟他们争论‘数字赋能’到底是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得把事实,把别人已经走通的路,摆在他们眼前,让他们哑口无言。”
“你的意思是……”孙博士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他头顶的[思索]标签亮了起来。
“我们出去一趟。”林望“望说得斩钉截铁,“去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最领先的省份,去看一看他们的‘现在’,是怎么把我们还在争论的‘未来’,变成了真金白银的GDP和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
这个想法一出口,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钱主任皱起了眉头,他一辈子都在省内打转,出差最远也就是去邻省开个会,对于“考察学习”这种事,他本能地觉得有些务虚。
而孙博士的眼睛却猛地亮了。他头顶的标签,从[思索]迅速变成了明亮的[兴奋]。“你是说……去杭城?或者鹏城?”作为海归学者,他太清楚那里的数字生态有多么领先,那几乎是另一个世界。
“对!”林望没有丝毫犹豫,“我们不仅要去,还要带着人去。带着我们江东省最年轻、最聪明、思想最没有被禁锢的头脑一起去。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降维打击。”
他要做的,不是一次简单的考察,而是一场思想上的“破冰之旅”。他要让那些即将成为江东未来的年轻干部,提前看到未来的模样。这支队伍,将是他播撒“数字火种”的第一批传教士。
说干就干。林望没有耽搁,他立刻起草了一份简短的报告,标题言简意赅——《关于组建“数字经济战略试点工作”青年干部调研组赴先进省份考察的请示》。他没有直接去找周书记,而是拿着这份报告,敲开了陈刚副省长的办公室门。
陈刚刚开完会,正端着大茶杯喝水,看到林望,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怎么,这么快就遇到难题了?”
“不是难题,是想找您要点‘弹药’。”林望将报告递了过去。
陈刚接过报告,只扫了一眼标题,就明白了林望的意图。他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眼神里全是赞许。
“好小子,你这脑子转得比谁都快!”陈刚一拍桌子,“这个主意好!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要让他们去亲眼看看,省得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当井底之蛙!你这不叫要弹药,你这是在磨刀!”
他拿起笔,看都没看报告内容,直接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大笔一挥写下批示:“同意。所需经费由省政府办公厅专项列支,相关人员抽调请组织部予以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务必把真经取回!”
他头顶那枚[渴望政绩]的标签旁边,此刻正闪耀着一枚同样明亮的[全力支持]的标签。陈刚很清楚,林望已经把他的战车和自己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有了陈刚的尚方宝剑,事情变得异常顺利。
当天下午,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就送来了一份名单,上面是全省机关单位里,所有三十五岁以下、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且近三年考评优秀的青年干部名录。
林望关上办公室的门,将那份厚厚的名单铺在桌上。他没有急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履历和评语,而是开启了【情绪图谱】系统。
一瞬间,他的视野里,那份冰冷的名单活了过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浮现出了一团团颜色各异的情绪光晕。
他要找的,不是那些头顶着耀眼的[背景深厚]或[善于钻营]标签的人,那些人是烫手山芋,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要找的,是那些履历漂亮,却因为不懂变通或缺乏靠山,头顶着一片[不甘平庸]的灰色,或是闪烁着微弱的[渴望机会]的蓝色光芒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些人,是一座座等待被点燃的火山。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几个名字上。
“王珂,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四处副主任科员,名校博士,写得一手好材料,但性格有点木讷,不善交际。”林望看到他名字上空,飘着一枚清晰的[怀才不遇]的标签。
“赵力,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科员,原则性极强,据说因为顶撞过领导,一直没得到重用。”他头顶的标签是坚硬的[正直]和一丝[迷茫]。
“李悦……”看到这个名字,林望微微顿了一下。就是那位在省委办公厅对他抱有[好感]的年轻女干部。他看到她头顶的标签,除了[钦佩],还有一抹强烈的[积极进取]。林望犹豫片刻,还是在她的名字上画了个圈。他需要一个细心、可靠,并且能帮他处理大量繁杂事务的联络员,李悦是最佳人选。
选了几个来自核心部门的“潜力股”后,林望做出了一个让钱主任和孙博士都大吃一惊的决定。
他拿起电话,亲自打给了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的办公室。
“喂,是发改委办公室吗?我是省委的林望。根据陈刚副省长批示,我们‘数字经济试点工作小组’要组建一个青年干部调研组,需要从贵单位抽调一名年轻同志。对,要求不高,业务能力强,学习精神足就行。”
电话那头的反应,可想而知。发改委和经信委,正是李主任和王主任的地盘。林望这通电话,无异于直接把手伸进了人家的口袋里。
果然,半个小时后,两个部门报上来的人选,都透着一股子古怪。
发改委送来的是一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刚考上公务员两年,据说除了会吃,最大的特长就是写会议纪要,不出彩也不出错,是单位里典型的“边缘人”。
经信委送来的则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技术宅”,名叫陈默,听说一天说不了三句话,整天就知道跟电脑打交道,被同事们戏称为“代码人”。
钱主任看着这两个人的简历,气得直拍桌子:“欺人太甚!他们这是明摆着塞两个包袱给你!这两个人,能干什么?”
林望却笑了。他的【情绪图谱】看得更深。
那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头顶虽然飘着[摸鱼]的标签,但在那片懒散的灰色之下,却藏着一抹极亮的、对美食近乎狂热的[探索欲]。
而那个叫陈默的“技术宅”,看似沉默寡言,头顶的[社恐]标签也很明显,但他的精神世界里,却燃烧着一团对新技术、新代码的[痴迷]的蓝色火焰。
“钱主任,您错了。”林望说道,“他们送来的,不是包袱,是两位‘专才’。”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被官场习气过度浸染,心思单纯,并且在某个领域有着极致的热爱。这样的人,一旦思想的火花被点燃,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惊人的。
第二天上午,调研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委一间小会议室召开。
被选中的十来个年轻人坐在会议桌前,神情各异。王珂正襟危坐,面前的笔记本一丝不苟。赵力面无表情,眼神里却透着审视。李悦则显得有些兴奋,不时悄悄看林望一眼。而被硬塞进来的张小胖和陈默,则一个缩在角落里研究着桌上的招待水果,另一个则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笔记本电脑里。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期待]、[忐忑]、[迷茫]甚至[无所谓]的复杂气息。
林望走进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他没有坐到主位,而是拉了把椅子,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中间,和所有人平起平坐。
“各位,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心里都在犯嘀咕,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选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试点小组’来,也不知道这次出去,到底是要干什么。”
林望的开场白,直接而坦诚。
“我先告诉大家,我们这次出去,不是去旅游,更不是去写一份歌功颂德的考察报告回来交差。那种东西,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闭着眼睛都能写得比我好。”
一句自嘲的玩笑,让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些许。张小胖甚至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赶紧捂住嘴。
“我给大家看的,是这个。”林望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任何文件或PPT,而是一张江东省的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出了几十个已经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老国企。
“这是我们江东的过去,也是我们的伤疤。”
接着,屏幕一转,变成了一张动态图表,显示着近五年来,江东省高技术人才的净流出数据,那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触目惊心。
“这是我们的现在,我们正在失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年轻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所以,我们这次出去,只为了一个目的。”林望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去找答案。去找一个能让我们江东省,不必再重复昨天故事的答案。去找一个能让这张地图上的红色越来越少,能让这条人才流失的曲线掉头向上的答案。”
“我不能保证这次考察会给你们的履历增添多少光彩,也不能保证我们一定能成功。但我可以保证,这将会是你们职业生涯里,最接近风暴中心,也最能看清未来的一次旅程。”
“愿意跟我一起,去风暴里走一遭的,留下。想安安稳稳写报告的,现在就可以退出,我绝不勉强。”
说完,林望静静地看着他们。
没有人动。
几秒钟的沉默后,那个一直低着头的“技术宅”陈默,突然扶了扶眼镜,用一种近乎耳语,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问了第一个问题。
“林……林处长,我们去杭城,能见到那些……大厂的真人吗?”
他头顶那团[痴迷]的蓝色火焰,瞬间燃烧到了顶点。
林望笑了。
他知道,这支队伍,成了。
就在调研组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林望已经入睡的手机,突然在床头柜上短促地震动了一下。
他拿起手机,是一条加密的匿名短信,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
“杭城水深,当心暗箭。”
喜欢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请大家收藏:()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