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临江村

作者:酸酸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嚏——”


    甫一离开红梅林,沐浴在春日暖阳下的叶南枝忽然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想着大抵是身体还未彻底痊愈,并未过多在意。


    仰头望了望天,少女忽而轻声自语:“也不知二哥这会儿是否已回到药王谷……”


    时值二月初八,距叶长枫离开药王谷已有十二日。


    叶长枫曾让叶南枝乖乖待在药王谷等他回来。


    可在昨日清晨,趁着阿福熟睡,叶南枝留下一封书信后,偷偷带着春华离开了药王谷。


    其实,早在叶长枫离开前,她便已决定要不辞而别。


    此中缘由,还得从她假死醒来时说起。


    话说那日苏醒后,叶南枝将自己打算进入朱雀营的想法告知叶长枫。


    后者当时的反应出奇镇定。


    没有听说前世之事时的愤怒震惊,亦没有得知假死之计时的抗拒劝阻,甚至没有追问她进入军营之后的具体计划。


    乃至往后几日,男人的表现始终十分平静。


    眼见自家二哥如此反常,叶南枝内心隐隐不安。


    于是这之后在叶长枫面前,她绝口不再提及进入军营一事。


    直觉告诉她,自家二哥定然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事,并且此事定然与她有关。


    以防不测,叶南枝这才决定趁叶长枫离开时偷溜出药王谷。


    而她先前的种种表现,无一不是为了迷惑叶长枫。


    她在卧床休养时求着叶长枫让自己出门晒太阳,在听闻叶长枫要离开药王谷时表现出自己的窃喜。


    她成功让叶长枫以为自己只是迫不及待想练武。


    故而叶长枫只将心思放在如何防范她私自习武上。


    却不曾想,她真正想做的其实是趁机离谷。


    “……希望二哥不会生我的气。”


    这般说着,叶南枝从怀里取出一个白色小瓷瓶。


    打开瓶盖后,一股呛人苦味直冲面门。


    她捏着鼻子轻抿一口瓶中液体。


    “咳咳咳——”


    剧烈的刺激冲击喉头,令她陷入好一阵咳嗽。


    平复下来后,少女眼神复杂地望向手中瓷瓶。


    看来,她果然没有二哥那样的制药天赋。


    “诶,小兄弟!”


    耳畔忽而响起一道洪亮男声。


    叶南枝闻声抬眸,眼前赫然出现两张熟悉的面孔——


    那是住在她家隔壁的一对父子,老李和小李。


    “小兄弟,看你有些面生,可是从外乡来此祭拜叶姑娘?”


    与熟人相见的场面太过猝不及防,叶南枝本能地想偏头躲避。


    关键时刻,老李的话让她稳住了心神。


    望着面前的父子二人,叶南枝不敢出声。


    自二哥离开药王谷,她白天练武,晚上便埋头钻研二哥书房里的药书。


    依据药库里的药材,她虽成功制配出药书上能够改貌的朱颜障和变声的玲珑替。


    可这玲珑替她才刚服下,药效发挥作用至少还需一刻……


    于是,她只朝父子略一点头,接着抬脚便走,不敢在二人面前过多停留。


    “爹,那人好像不会说话。”


    “长得丑就算了,没想到还是哑巴,真是个可怜的娃。”


    身后二人的声音不大,叶南枝却听了个一字不落,心底不由暗笑。


    哑巴只是开不了口,并非听不到你们的坏话。


    不过,也正是有了与这对父子的相遇,她的脑中陡然生出另一个想法。


    如若曾经相熟之人尚认不出她,那阿爹和另外两位兄长认出她的概率也应不大。


    原本,叶南枝打算绕过临江村,直接前往盛京与春华会合。


    眼下,她决定改道临江村,亲身验证自己的这个想法。


    临江村。


    惊蛰刚过,正是农耕时。


    田间地头,阡陌交通,随处可见忙碌身影。


    狭长村道上,叶南枝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


    这一路,她尽可能让自己与更多村民擦身而过。


    其中,有扛农具去田里耕地的男人,有挎竹篮到地里送吃食的女人,还有嬉笑着追逐打闹的孩童。


    不出所料,因着脸上“胎记”,她这一路颇为引人注目。


    除了寥寥几人的目光会追着她一顿打量,绝大多数都只是匆匆一瞥,更有几个孩童看到她后害怕地躲藏起来。


    眼见昔日邻里无一人将自己认出,叶南枝心底一块巨石总算平稳落地。


    正当她来到村口,即将离开临江村时,身旁忽有一双小手拉住她的衣袖。


    其实早在方才,叶南枝便发觉有个小家伙一直跟在自己身后。


    原以为是村里哪个小顽皮,可等她低头一瞧,却发现此人竟是自己那日在离江救起的男童。


    叶南枝愣了愣。


    若她记得没错,这小孩的性子似乎有些孤僻,平日鲜少言语,也从不与外人亲近。


    没想到,对方今日会主动拉一个“陌生人”的手。


    她有些惊讶,抬手正欲抚摸男孩的头。


    “阿枝姐姐,你又要回天上去了吗?”


    男孩的话让惊讶立时变成惊吓。


    少女瞪大眼睛,抬起的手也僵在半空。


    只一瞬,她便回过神,继而迅速环视左右,确定四周并无旁人,这才强撑着镇定蹲下身。


    此时,距服下玲珑替已两刻有余,故而叶南枝开口时毫无顾忌。


    “小家伙,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翁声翁气的话语传进耳里,与昔日少女的清脆玲珑声判若两人。


    男孩眼中分明多了几分困惑。


    见状,叶南枝心下微松,忙趁热打铁捏了捏他的脸。


    “小家伙,看清楚,我是哥哥,不是姐姐。”


    闻言,男孩轻轻眨了眨眼。


    “阿娘说阿枝姐姐去了天上,原来姐姐去到天上就会变成哥哥吗?”


    叶南枝张了张嘴,一时无言以对。


    正当她大脑飞速运转,努力思考着如何继续狡辩时。


    “哥哥身上有阿枝姐姐的味道,阿枝姐姐变成了哥哥,哥哥就是阿枝姐姐。”


    男孩一脸天真,再度语出惊人。


    叶南枝望着面前眼眸清澈的男孩,这才反应过来。


    敢情对方能认出自己,所靠并非眼力,而是鼻息。


    她竟不知,这男孩拥有如此异于常人的嗅觉。


    “小家伙。”


    确认不是自己的伪装出现问题,叶南枝心下稍安,面上挂起一抹微笑。


    “你与阿枝姐姐做个约定可好?”


    她一边说着,一边勾了勾男孩的小指头。


    “忘了今日见过阿枝姐姐,好吗?”


    男孩似拨浪鼓般摇头,一脸认真道:“阿娘说过,阿枝姐姐是铁柱的救命恩人,铁柱永远都不能忘。”


    闻言,叶南枝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短暂想了想,她又对男孩道:“那我们换个约定,既然阿枝姐姐救过你的命,你便答应姐姐,绝不将今日见过姐姐之事告知任何人,哪怕是你阿娘。小家伙,可以答应姐姐这个约定吗?”


    小铁柱没说话,举起二人勾连的手,将自己的大拇指轻轻摁向对面那只。


    叶南枝笑着看他。


    “那便一言为定啦!”


    离开临江村后,叶南枝正式踏上了进京之路。


    行至半道,偶遇一位驾着驴车进京运送时蔬的老翁。


    为省体力,她拦下老翁,以三块铜板顺利坐上了驴车。


    “小娃娃,你叫什么啊?看你年纪不大,家住哪?怎得一个人进京?进京可是去探亲?”


    甫一上车,耳边接连传来老翁调查底细般的询问。


    叶南枝顿感后悔。


    早知老翁健谈,自己方才拦车时就不该开口,不如继续装哑巴。


    现下也不好随意糊弄老翁,只得将自己事先准备的新身份如实说出。


    “我姓苗,名阿木,生于边境澧城,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


    两个月前,家父病逝,临终前嘱我进京投奔远亲,寻一居所安身立命。”


    许是没想到少年模样如此难看,身世还这般凄惨。


    老翁安慰少年一顿后,再未对她的过往进行细究。


    可这老翁也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身边一有伴,整个人便如开盖的话匣。


    从前段时间的两国大战,到近期京城发生的奇闻趣事,无一不说,无所不谈。


    叶南枝边听边点头,偶尔敷衍地应和两句。


    她不是一个爱听八卦喜讲闲话的人,对老翁所说的绝大多数话题都不感兴趣。


    正当她哈欠连天,快睁不开眼时,耳边絮叨之声忽而变得兴奋。


    “听闻后日春社,皇家祭祀的大礼要比往年隆重不少嘞!”


    身旁老翁这般说着,脸上神情又似有些遗憾。


    “只可惜咱生在村里,没这看热闹的条件,不然倒真想亲眼看看那皇家祭礼到底有多气派。”


    听闻与春社有关,叶南枝顿时来了精神。


    “老人家,你既说今年春社祭礼隆重,可知是怎么个隆重法?”


    见少年难得有兴致主动与自己搭话,老翁眸子里的那点黯然瞬间消散,语气再度兴奋。


    “我上次送货时听那些城里人说,今年春社负责祭坛防守的是由一支刚从战场回来的军队……”


    听着老翁的话,叶南枝不由陷入一阵失神。


    老翁口中的那支军队,正是自家大哥叶长榕所率领的青龙卫。


    她当日对春华所说的那句快来不及,其中所指便是此次春祭。


    前世,她以既定太子妃的身份参加了这场祭礼。


    正因如此,她知晓这场祭礼上将会发生一件大事。


    而她如今要做的,便是阻止此事。


    “对了……”


    这厢的老翁仍在喋喋不休。


    “我还听说此次祭祀大礼,参加的不仅有皇室宗亲,高官命妇,连那位刚被册封的太子妃也会一同前去。


    按理说未行册封礼便仍算世家女,以往皇家祭祀还未有过登祭台的世家女,也难怪大伙都道稀奇。”


    听闻此言,叶南枝轻挑眉梢。


    “老人家,你可知晓那位太子妃是何出身?”


    老翁看她一眼,见少年歪着头,神情似疑惑探究,对她的求知欲感到十分满意。


    “自然晓得,那位太子妃正是出自京城赫赫有名的安乐侯府……”


    至此,叶南枝已然得到答案,便也无心细听老翁接下来的长段赘述。


    如她所料,自己假死后,太子妃之位果然落到了安乐侯府。


    前世,就在她接到赐婚圣旨不久,册封太子侧妃的圣旨亦接连传到京城几位世家之中。


    其中便包括自先祖皇帝时立足,至今已有百年基业的易氏安乐侯府。


    以及二十多年前,自当今皇帝登基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冯氏丞相府。


    在叶南枝看来,易家与冯家算得上势均力敌。


    而太子妃之位最终花落易家,叶南枝想,大抵是因那位易氏女才貌双全之名享誉盛京。


    说起来,她心中倒一直有个疑惑。


    前世的她虽为大将军之女,可因隐居乡野十余年,在盛京那些世家大族眼里,她不过就是个不知礼仪、行为粗鄙的村姑。


    故而那道册封太子妃的圣旨最后为何落到她身上,叶南枝始终想不明白。


    若说以她挟制叶家,侧妃之位不也是一样的吗?


    左右想不出个所以然,叶南枝索性不再去想。


    这一回过神,便又听得老翁说道:“……话说之前还有人猜那冯氏女会被册封为太子妃呢,毕竟京中盛传‘冯氏有双姝,其中长女善良贤淑……”


    温柔贤淑几个字传入耳中,叶南枝下意识冷哼了一声。


    前世的冯贵妃若也算得上善良贤淑,那这世间便没有毒妇。


    念及冯贵妃,叶南枝同时想起另一个人。


    前世永宁宫的易妃,今生即将成为太子妃的易扶夏。


    活了两世,叶南枝见过许多的女子,可像易扶夏这般知书达礼,温婉大气,善良坚毅的女子,她还未见过第二个。


    想起易扶夏前世曾多次在自己身处困境时伸出援手,叶南枝心中生出几分复杂情绪。


    对方于她有恩,可前世的她乃至死时都未能报答。


    而她日后所为乃造反弑君的大逆之事,若易扶夏当上皇后,自己对她的亏欠只怕会更多。


    念及此,叶南枝低头思虑一阵。


    再抬起头时,她的眸子明亮又坚定,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