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happykuai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六章无声的同盟


    医院的晨曦透过百叶窗,在病房地板上投下清晰的条纹。顾烟在断续的噩梦中挣扎醒来,头痛欲裂,入眼是天花板单调的白色。记忆的最后一幕,是阁楼墙壁上那只仿佛活过来的、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随之而来的、冰封般的恐惧。


    她虚弱地偏过头,呼吸微顿。


    林深坐在靠墙的沙发上,姿态依旧端正,只是卸下了平日的西装外套,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开衫,显得比在诊室时少了几分棱角。她微微侧头看着窗外,手边放着一杯早已冷掉的咖啡,目光显得有些悠远,像是在分析某个复杂的案例,又像是在纯粹的走神,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似乎在这里坐了不短的时间,这种无声的存在本身,就像一种沉默的宣告。


    察觉到床上的动静,林深转过头,目光平静地落在顾烟脸上。


    “醒了?”她的声音比平时略低,带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但依旧稳定。她起身,走到床边,动作流畅地拿起水杯,试了试温度,才递到顾烟唇边。“先喝点水。你昏迷了接近十二小时,主要是过度换气和疲劳导致的虚脱。”


    她的动作专业、高效,没有多余的触碰,递水杯时用手稳稳托住杯底,避免了手指的直接接触,恪守着某种界限。


    温水缓解了喉咙的干涸。顾烟试图开口,声音破碎:“画……墙后面……”


    “我知道。”林深打断她,语气没有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我看到了那幅画,和那只眼睛。”


    顾烟的瞳孔因惊惧而收缩,下意识地攥紧了被单一角。“那不是我的……我不知道它怎么会在那里……”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控制的颤抖。


    林深没有立刻回应。她拉过床边的椅子坐下,这个位置让她与顾烟的视线保持平齐,少了一些诊室里的距离感。她沉默地等待着,给顾烟时间平复急促的呼吸,那是一种基于专业经验的耐心。


    “它……在看着我……”顾烟的声音带着哽咽,“还有字……写着‘保护’……后面……看不清了……”


    当“保护”这个词再次出现,林深交叠在膝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拢了一下。她看着顾烟因恐惧而蜷缩的身体,看着她死死攥住被单、指节发白的手。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心底掠过——有关切,有分析,或许还有一丝被卷入漩涡的无奈。


    她没有去握顾烟的手。那太过越界。


    但她微微前倾了身体,拉近了一点物理距离,目光专注地落在顾烟脸上,声音低沉而清晰:“你现在在医院,很安全。门外有可靠的看护。”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才继续说道,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我会负责你的安全。并且,弄清楚这一切。”


    这不是热情的承诺,而是冷静的陈述,反而更显真实。顾烟抬起泪眼,望向林深。在那双总是理性到近乎淡漠的眼睛里,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因她而起的专注与决意。这种克制却坚定的姿态,比任何夸张的安抚都更能穿透她的恐慌。她松开了紧攥的被单,身体的颤抖渐渐平息,只是无声地看着林深,像迷失的航船终于看到了稳定的灯塔。


    也正在这时,林深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没有立刻查看,只是对顾烟微微颔首,是一个简短却明确的安抚。


    “你需要休息。我会再过来。”她站起身,替顾烟调整了一下输液管的位置,动作精准而克制。


    离开病房,门在身后轻轻合上。林深没有靠在墙上,只是背对着门站了片刻,才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老傅的加密信息。她快速阅读,眼神锐利,所有属于个人的疲惫和瞬间的动摇都被迅速收敛,重新被冷静的分析所取代。


    信息的内容(“阿深,初步结果:1. 画作风格比对:与苏晚晴女士的印象派风格迥异,笔触精准冷酷,细节捕捉方式高度吻合二十年前以城市写实著称的画家陈默。此人性格孤僻,擅长描绘城市阴影与人性的裂隙,在长乐里拆迁前曾长期租住采风。巧合的是,他在苏女士火灾前三个月因‘精神崩溃’彻底封笔,迁离本市,下落不明。2. 画廊调查:推介顾烟作品给李婉的‘拾光画廊’,其不明来源的注资方,与林卫东先生担任高级顾问的‘启明建材’存在多次隐蔽的资金往来。李婉接触顾烟,绝非偶然。3. 齿轮分析:金属成分特殊,是某种定制化小型机械的部件,需更精密仪器比对,尚需时间。一切线索,似乎都绕不开长乐里,以及……你的父亲。务必谨慎。”)让她的目光彻底沉静下来,如同结了冰的湖面。


    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那个她必须去面对的地方和人——长乐里,以及她的父亲,林卫东。


    她回头,透过门上的观察窗看了一眼。顾烟似乎因为她的保证而放松了些许,重新闭上了眼睛,但眉头依旧紧蹙。


    一种明确的责任感,取代了之前模糊的牵连。她不仅仅是在调查一个病例,也不仅仅是在追寻母亲的过往。她是在介入一个她必须介入的危局,为了保护一个已经将她视为唯一依靠的人。


    这种认知,让她41岁人生中构建的某些壁垒,产生了细微而确切的裂痕。她的脚步不再仅仅是走向自己的诊室或公寓,而是迈向一个更为复杂、危险的战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