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终局与交割

作者:轻舟之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旨意传到相府时,李崇矩正坐在书房里。他刚刚收到了北方传来的、最坏的消息——李隐连人带信,已被顾晏辞的人截获。他脸上并无多少惊惶,反倒有一种"终于来了,好一招暗度陈仓"的平静。传旨公公进门时,他正提着一支狼毫笔,在一张素笺上飞快地写着什么,墨迹淋漓,仿佛在抢最后一点时间。待公公宣完口谕,他也恰好写完最后一句,轻轻吹干墨迹,从容地将其折好,纳入袖中。


    起身整衣之际,一只通体雪白的猫悄无声息地自窗台跃下,蹭到他的脚边。李崇矩脚步一顿,俯身将猫轻轻抱起。那猫儿温顺地伏在他臂弯里,碧色的眸子静静望着他。他伸手抚过猫儿柔软的头颈,指尖传来细微的暖意,仿佛在与这相伴多年的生灵作一场无言的告别。片刻后,他将猫儿轻轻放入候在一旁的管家手中,低声道:“好生照看。”管家躬身接过,眼中隐有泪光。李崇矩不再多言,转身踏出府门。


    前往皇宫的路上,李崇矩撩开车帘,静静看着这座他经营、争斗了半辈子的皇城。朱墙金瓦,飞檐斗拱,一草一木都熟悉无比。他的目光复杂,有留恋,有审视,最终化为一种带着些许解脱的坚定。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


    迈入御书房,永熙帝已端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才缓缓睁开眼。李崇矩清晰地感觉到,眼前这个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帝王,周身散发出的不再是昔年需要倚仗他时的隐忍,而是真正属于九五之尊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君王终究是君王,雏鹰长成,便要啄瞎助它攀高的梯子。不过,他李崇矩也享受了权力巅峰的滋味,如今,不过是宴席将散。


    "李相,"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淡无波,"事情,你都知晓了。"


    李崇矩躬身,语气同样平静:"回陛下,臣,知晓。"


    "既然已成定局,"永熙帝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他身上,"朕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是。"李崇矩应道,随即抬起头,眼中是谈判般的冷静,"臣别无他求,只恳请陛下,对李姝和李隐,网开一面。"


    御书房内静默片刻。永熙帝沉吟着,指节轻轻敲击着御案:"姝儿......身为朕的妃子,这些年,朕确实亏待了她。"他话语微顿,"日后,朕不会为难她。她天性纯良,朕虽......不能让她有自己的子嗣,但李妃之位仍是她的,一世富贵安稳,朕不会短缺。"


    提到李隐,皇帝语气转冷:"至于李隐,看在李相你这些年为朕......做了不少事的份上,就让他留在北边,不必回来了。朕,不会赶尽杀绝。"


    这话等于判了李隐终生流放,但保住了性命。李崇矩知道,这已是皇帝最大的宽容,或者说,是看在他即将付出代价的份上,最后的交易。他深深一揖:"谢陛下隆恩。臣......这些年来所得不义之财,所犯之过错,臣会一一陈述,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顾家之事......臣也会还顾家一个清白。"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罕见的疲惫与恳切:"臣这些年,手上沾了太多血,但姝儿......她从未牵涉其中,望陛下念在夫妻情分,多加照拂。隐儿自小平庸,不及姝儿聪慧,若无臣庇护,他在北边也闯不出什么祸事,只求陛下......留他一命。"


    "朕,会的。"永熙帝给出了最后的承诺,随即挥了挥手,"去......看看姝儿吧。"


    李崇矩再次行礼,退出了御书房。沉重的殿门在他身后合上,隔绝了内里那象征天下极致的权力中心。内侍沉默地在前面引路,穿过一道道宫门,走向李妃所居的宫殿。宫道漫长,两侧是高耸的朱红宫墙,琉璃金瓦在春日下泛着冷硬的光,这皇家气象,此刻看来,却更像一座巨大而精美的牢笼。


    李姝早已得到消息,孤身立在宫门檐下等候,春风吹拂着她的裙摆,更显身形单薄。见到父亲由远及近的身影,她未语泪先流。李崇矩看着女儿,冷硬了一辈子的心肠,此刻也有些发酸。他屏退左右,与女儿走入院中一隅。


    "莫哭。"李崇矩的声音低沉沙哑,"以后,好好跟在陛下身边,安分守己,莫要因爹的事,与陛下生了嫌隙。"


    他抬手,想如小时候般摸摸女儿的头,最终却只是轻轻拂过她的衣袖,触手一片冰凉:"爹手上沾的血太多,这一步,早晚会来。告诉你弟弟,好好活着就行,莫要再为了我,惹出事端......如今的陛下,早已不是旁人能轻易挑衅其威严的了。"


    李姝泣不成声,只能用力点头。她知道,这是父亲最后的告别,所有的劝慰、不甘、乃至对命运的怨怼,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她答应父亲,会好好活着。


    李崇矩深深看了女儿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心里,然后毅然转身,沿着来的路,一步步离去,没有再回头。


    李姝站在原地,泪眼模糊地看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那挺直了一生的脊梁,此刻在空旷的宫道上,竟显得有些佝偻,最终消失在宫墙的拐角,仿佛被这座吞噬了无数野心与生命的宫殿彻底吞没。


    四周寂静下来,只有风吹过庭院树叶的沙沙声。富丽堂皇的宫殿,琉璃瓦,雕梁画栋,此刻在她眼中,却只是冰冷的墙壁和森严的规矩。她答应了父亲要好好活着,可这"活着",便是守着这四方宫墙,孤身一人,直到白发苍苍。曾经的相府千金,如今的帝王妃嫔,看似尊荣无限,实则不过是这巨大牢笼中,一只被折断了翅膀、只能依循既定轨迹生存的金丝雀。自由、平凡、相濡以沫的温暖,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梦。


    她缓缓转身,走向那深邃的殿门,背影在春日阳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孤单的影子。


    李崇矩出了宫,并未直接回府,也未走向大理寺的方向。他的轿辇在街巷中穿行,最终却停在了京城巍峨的城门之下。他挥退了随从,独自一人,缓步走上了城楼。


    站在高高的城门口,俯瞰着城内鳞次栉比的屋舍和远处隐约的宫墙轮廓,再望向城外官道延伸向的广阔天地,李崇矩的心中忽然翻涌起难以抑制的浪潮。时光仿佛倒流,他好像看见了多年前,那个背着简单行囊、风尘仆仆走入这座京城的年轻男子。那时的自己,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期盼,满腹经纶,一心想要在这天下中心的朝堂之上,凭借才华与抱负,干出一番经世济民的成就,青史留名。


    是多少年前了呢?记忆已经模糊,唯有那份初入京华时的炽热与纯粹,此刻却异常清晰地刺痛着他。一路走来,他得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势地位,位极人臣,翻云覆雨。可代价是什么?是逐渐迷失的初心,是越陷越深的泥沼,是双手沾染的洗不净的鲜血,是如今众叛亲离、不得不为自己和子女谋求一条生路的结局。


    “终究……还是走偏了。”他低声自语,声音消散在风里,带着无尽的沧桑。这京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进来时满怀壮志,想要改变它,最终却被它彻底改变,乃至吞噬。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城外那片象征着自由与未知的天地,然后缓缓转过身,步履沉稳,却带着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疲惫,一步一步,朝着那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也囚禁了他半生的相府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个曾经在京城搅动风云、令无数人敬畏的身影,此刻在暮色中,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即将谢幕的、普通的老人。


    一场波及朝野的巨大风暴,终于要以一位权相的陨落,来画上句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