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改变这个世道!

作者:飞星骑士2025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大哥...”吴宜怯生生地靠近过来。


    夏华看向吴宜:“嗯,什么事?”


    吴宜显得很迷茫惘然:“你们当初反叛逃出我吴家,真的是因为...我爹想要投降鞑子?”


    夏华点头:“当然!你以为我们在说谎吗?而且你弟的行为不是已经证明了吗?”


    吴宜两眼无神地喃喃道:“不可能的!不可能...鞑子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我爹他...我爹他怎么会投降鞑子呢?”


    吴三桂原籍扬州高邮,生于辽西将门世家,少年时就投身军旅,常年在辽西、辽东等地与满洲人交战,吴宜身为他的女儿,对满洲人当然不陌生,但吴三桂肯定不会把她带到尸山血海的战场上“长见识”,也不会让她亲眼目睹满洲人是如何烧杀奸淫掳掠的,


    几个小时前,吴宜这辈子第一次亲眼看到满洲人的暴行,这对她的思想三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说到底,她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女。


    夏华淡淡道:“那你就拭目以待好了!一个月内,你爹就会去当鞑子的狗,然后帮鞑子杀我们汉人了!”


    吴宜心慌意乱:“夏...夏大哥,说话要有凭证的,你说我爹会投降鞑子,这话有何凭证?我爹...我爹可是大明的忠臣!”


    夏华冷笑一声:“忠臣?可拉倒吧!月初时,流寇进犯京师,皇上下旨召你爹火速领军赶赴京师勤王救驾,这么十万火急的大事,你爹却慢悠悠的,七八天就能走完的路,他硬是走了十几天还没到,坐视京师被流寇攻破、皇上自尽殉国,这说明啥?呵呵,你爹啊,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忠臣,而是一个腹有鳞甲的野心家。”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我爹他...我爹不会的...”吴宜心如乱麻,身体摇摇晃晃地瘫倒,她对满洲人深恶痛绝,对其父吴三桂非常崇敬,一想到自己的父亲竟会跟禽兽一样的满洲人同流合污、卑躬屈膝地给满洲人当狗做奴才,她的内心都快撕裂了。


    陈明蹒跚着走到夏华身边:“华哥,我们把梁哥和志超兄弟葬了吧?”


    夏华叹口气,点了点头。


    就地埋葬了梁飞和马志超后,众人继续在这片树林里休息,天黑后重新上路,一路向南。


    一天一天又一天,春去夏至山河破碎,一里十里百千里,唯见人间群魔乱舞。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了一个多月,六月上旬,夏华终于抵达了他的目的地。


    过去的这一个多月里,北京巨变连连,按照农历日期,四月十三日,顺军向山海关开拔,十八日,顺军与已决定向满清投降、被满清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的军队展开交战,二十一日,多尔衮率领满清大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开城献关,清军大举入关,


    二十二日,顺军、吴军、清军爆发山海关大战,顺军大败,李自成逃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三十日,李自成撤离北京,退往西安;


    五月三日,清军兵不血刃地占领北京,随即,多尔衮等满清高层积极筹备满清迁都北京,预备展开夺取中原汉地的大计。


    这一个多月里,夏华一行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北直隶南部和山东,沿途见到了数不胜数的人间惨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城镇乡村十室九空,饿殍枕藉、哀鸿遍野、卖儿鬻女、易子而食、析骸而爨,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无不悲惨凄凉至极。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夏华的内心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千刀万剐,一开始,他痛苦得万箭穿心,渐渐地,他开始平静,内心波澜不惊,心如铁石近乎麻木,但他没有真的麻木,他的内心就像一座已积蓄满能量、随时都会爆发的火山,一个怒吼的声音在他心里不停地震荡着:


    改变这个世道!


    改变它!


    彻底地改变它!!!


    “我会改变这个世道的!”夏华暗暗咬牙立誓,“因为,这就是我来到这个时空的意义!”


    山东、河南等地虽然基本上没直接受到满洲人的侵害,但却是流寇横行、起义军与官军反复交战的地方,所以一样的兵荒马乱、生灵涂炭,一样的局势动荡混乱至极,夏华在这里难以起家,他的目的地不是这里,


    这一路上,他一如既往地处处谨小慎微,专门挑选偏僻荒野处昼伏夜行赶路,竭力低调不起眼,不惹事,不主动掺和别人的事,虽然他满腔救国救民的心,但很少见义勇为,因为他深知此时的他还没有拯救苍生的实力。


    由于战乱破坏,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社会秩序已基本上崩溃,无数难民四处逃难,夏华一行在这其中藏叶于林,不显山不露水。


    六月初,夏华一行进入南直隶即后世的江苏、安徽、上海,最终抵达夏华的目的地——扬州。


    后世的夏华正是扬州人,而且还是吴三桂的同乡,但高邮人都以吴三桂为耻。


    夏华千里迢迢地来到扬州,不完全是故土情,而是因为...明末的扬州发生了什么,后世中国人几乎个个都知道,身为扬州人的夏华更是对此刻骨铭心,


    他计划以扬州为起点,一步一步地改变历史,改变这个世界,先改变扬州在明末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浩劫,更重要的是,扬州这时候既未遭到满洲人的侵害,也未被流寇浪潮波及,相对安宁,适合夏华展开奋斗征途。


    “我只有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夏华在心里默默道,“十个月后,明年四月,清军就会兵临扬州城下,破城,然后屠城,我必须抓紧时间!扬州十日,还有嘉定三屠、江阴大屠杀...我绝不会让它们再发生了!”


    “谭东、栾树文、李保海、陈家鹏、蔡晨旭、陈军、王梓楷,你们到前面的村子里打探一下,问哪家有空房子可以租住。”夏华吩咐跟着他的众人里的七个男子,“对外就说我们是从北方结伴逃难来的。”


    “是,夏哥!”被点到名的七个男子齐声应道,然后前往夏华一行眼前的这个位于扬州城西郊外的村子,该村名叫君临村,据说当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曾微服私访扬州考察民情,在这个村子里住过一晚,该村此后便改名为君临村。


    夏华从玉田县出逃时除了人质吴宜和吴应熊,只有同甲的梁飞九人,一甲十人已去四人,现在跟着他的有四十多人,都是他一行在路上救下和愿意追随他的难民,实际上,夏华一行出手救人次数不算多,但积少成多,他的追随者就这么多慢慢地起来了。


    谭东七人都是年轻力壮的男青年,这一路上,夏华为自保,一有空就和曲吉东、翁永祥、陈明、许云峰、杨宁教授武功给其他人并督促他们勤奋苦练,而且不光是谭东等男子学和练,绣春等女子也学和练。


    谭东七人很快就办好了事,村里有家富户有多余的房子可以租给夏华一行,是一处位于村子外延的已半荒废的田庄,有房舍十多间,交了钱,签了契据,夏华一行总算有了落脚处。


    对夏华这些“来历不明”的外地人,村里人都见怪不怪,因为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几年里,从外地逃难到扬州的人太多了。


    “大家今晚都好好休息,明早出去帮我做事。”夏华吩咐众人,“两三个人一组,分头前去不同的地方购买豕油,越多越好。”豕油就是猪油,豕就是猪,在明朝是可以吃猪肉的,但不能把猪叫猪,要改称豕、豚、彘,反正不能发出“zhu第一声”音,原因么,无需多言。


    “是,夏哥!”众人一起应道,他们虽然纳闷疑惑夏华买猪油干什么,但他们都对夏华忠心耿耿、唯命是从,心里清楚“夏哥吩咐什么,我们只管照办就行了,不要多嘴”的道理。


    吃过晚饭,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夏华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一边酝酿睡意一边反复地思索着他的初步计划。


    万事没钱难,夏华必须在越短越好的时间内弄到越多越好的钱,如何做到?只能搞发明。


    后世不计其数的重生穿越小说主角一到古代立刻化身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等等大科学家大发明家的结合体,轻轻松松地发明出了一大堆超时代的东西,恨不得连高达都给整出来,毫无疑问,那是胡扯,现代人到古代后搞发明不是不可能,但绝不容易,


    因为缺乏太多太多的理想条件,比如,如果不是专业的理工技术人员或手边没有专门的资料,谁知道那些东西的科学原理和具体制作流程?再比如,古代有现代的理工实验室吗?有电力吗?有那些现代工业才能做出来的高精密的实验工具吗?因此,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纸上谈兵理想化的产物,实际上根本搞不出来。


    夏华开始搞的第一个发明毫无创意,就是在后世重生穿越小说里被发明了N次的肥皂。


    夏华承认,自己发明肥皂很俗套,但这东西确实最符合现代人重生穿越到古代后搞发明赚钱的若干原则和各种限制条件,非常靠谱,不把它“发明”出来都对不起它的简单原理和工艺,更是枉为重生者或穿越者。如果连最基本的肥皂都不会做,那还重什么生、穿什么越?


    西方人在很多年前已发明出原始的肥皂,但没有传到东方,直到十八世纪末才传入中国,中国古代人使用的洗涤剂主要是胰子和皂角,胰子又叫“澡豆”,主要原料是猪胰腺,由于主要原料价格不菲,使其没有得到普及,只有少数权贵富人家使用,


    普通人家使用的是皂角,洗涤效果很差,所以,在古代的中国,肥皂是个潜力巨大并且完全没有竞争者的市场。


    肥皂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草木灰加油脂。


    身为一个重生者或穿越者,要是连这个都不会,那就死了想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的心吧!废到这种地步,神仙都带不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