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时光列车已抵达/上

作者:柳成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七八月的长沙,热浪如沸。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行道树蔫头耷脑地杵着,连最聒噪的蝉都噤了声。整座城市像个巨大的蒸笼,把所有的生机都蒸得稀烂,只剩下黏腻的倦怠在空气里发酵。


    林山山就是踩着这样滚烫的沥青路面,背着双肩包闯进了长沙。她拉紧背包带,勒进肩膀的疼痛让她觉得真实——


    这确实不是又一场关于“月亮岛”的梦。


    小说月刊《月亮岛》是当时最火的少女杂志之一,工作室编辑部的新人招聘由于客观原因,全程线上进行。


    林山山通过简历初筛,参加了线上面试,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这个实习资格。


    仍然记得那天,视频接通时,她的电脑风扇正发出垂死般的嗡鸣,像极了胸腔里快要撞断肋骨的心跳。


    hr金丝边框眼镜后的目光带着审视,问她:“你家离长沙这么远,到这里来工作,有什么计划吗……”


    二轮面试时,林山山并不非常符合招聘标准,屏幕那端的主编边屿同时正翻着她的简历,附和道:“东北到长沙,跨了大半个中国啊。”


    “封控解除我马上就搬过去!”林山山脱口而出的话像枚摔炮,炸得面试官们都愣了下。


    边屿手里拿着面试评分表,很快接着问下一个问题:“说说看,你为什么这么渴望到《月亮岛》来工作。”


    林山山望着屏幕上“月亮岛文学”的LOGO水印,想起那些十几岁时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偷看杂志的夜晚。


    那些铅字曾在无数个深夜里为她搭建过避难所,而现在,她正站在通往避难所大门的台阶上。


    她极力遏制激动情绪下声音中的颤抖:“因为你……你们,在那里。”


    对于屏幕另一头的面试官来说,林山山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名面试者。


    她的简历并不算多么出色,只是在一众应聘者中,林山山在自我介绍里说,她是《月亮岛》的十年忠实粉丝。


    十年,是十个三百六十五天,是相当漫长的时光了。


    她用大篇幅描述这件事,几乎对每一位作者的代表作写作风格都如数家珍。


    甚至不像应聘书,而是告白书。这份不甚合格的简历,却让边屿在第一轮筛选中留下了她。


    面试官子萧问:“能谈谈你最喜欢的作者是谁,以及为什么喜欢他吗?”


    林山山说的是:“小岛。”


    那是主编边屿的笔名,子萧看向她,两人默契地对了个眼神。


    边屿曾是《月亮岛》的当家花旦,后面逐渐转做编辑。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孩子拍马屁未免拍得太明显了吧。


    林山山并未觉得自己的发言有不妥之处,没有人提醒她,她自顾自说下去:“那时候还没有《月亮岛》,小岛的第一部作品发在《牙思》上,是一篇少女童话。”


    林山山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欢她了。后来她签约《月亮岛》成为专栏作者。我也因此与《月亮岛》结下不解之缘……”


    另一边,子萧给边屿扣字:“主编,又是一个你的小迷妹,你觉得怎么样?”


    主编手边放着一摞应聘者的简历书,只说:“再看看。”


    最终他们择优录取了五个实习生,而转正名额其实只预备了两个。


    职场的竞争是残酷的。


    八月一日正式入职,林山山提前到长沙,先开始住了几天青旅,然后租了房子,在三号地铁的终点站附近,去公司要通勤一个半小时。


    长途奔波,几日周转,与别着南方口音的中介艰难沟通,在全然陌生的城市辨别方向。


    林山山不觉得辛苦,她为熟悉上班路线,提前一天来到公司附近,没有门卡进不去,她就四处转转。


    白色外墙上是工作室巨大的蓝色logo,绿树很高,蓊蓊郁郁,二楼的窗户开着,里面百叶帘半启,隐约见人影。


    她仰着头,在路的另一边远远地看。


    明天,明天她就能进去了啊。


    林山山没有打伞,阳光炽热得要晃瞎她的眼,心脏跳的快得离谱,她觉得自己快要中暑了,下一秒就会倒地。


    入职的时候人事让她取一个工作ID,问她叫什么名,林山山没反应过来,说:“山山。”


    “山山?”那个姐姐笑着,手指放在键盘上,给她看屏幕上已经录入的,别人取的名字:“最好不要用原名啦,不过你的名字很特别,也是可以的。”


    林山山不想取英文名,思索片刻道:“叫闪闪吧,闪闪发光的那个闪闪。”


    所有程序走完,林山山还像坐在云团里,晕晕乎乎的。


    人事带他们在公司里转了一圈熟悉环境,最后敲门进了主编办公室,对里面的人说:“岛姐,你之前跟我说想带新人,怎么,你挑挑?”


    边屿正在办公桌前走来走去,闻声抬起头,她的眼睛平淡得像一汪湖泊,目光错过同事,扫向新来的五个小伙伴。


    她面上带着浅淡的笑意,声音温柔又陌生:“我都行。”


    她完完全全地进入林山山的眼中。


    与她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林山山怔愣住了。


    那时阳光明媚,是八月里最寻常的天气,二十二岁的林山山与二十九岁的边屿,就在那里第一次相见。


    她站在门外,她站在门里,她们的距离仅有几步之遥。


    人那么多,林山山的眼里只有她。


    “我想跟着边屿老师。”


    “我也想。”


    最先说话的两个人拥有了选择权。


    边屿:“好,就她们俩吧。”


    于是,当林山山回过神来时,一切已被安排妥当。人事领着他们走进隔壁的大办公室,将她与另外两位实习生分别分配给了三位编辑老师。


    “这位是子萧老师,以后你就跟着她学习吧。”人事简单介绍道,“子萧老师是文科硕士,学历很高,现在已经是我们部门的副主编了。你好好跟着她,能学到不少东西!”


    林山山抬头认了认人。


    子萧留着一头微卷的短发,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年纪并不大。


    她仍恭恭敬敬地打了个招呼:“老师好。”


    “别这么客气,”子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对面的空位,“这个位置现在没人,对面同事休产假去了,你就暂时坐这里吧。”


    说着,子萧起身帮她整理桌面。这时有人提醒道:“你们一会儿可以去耗材处领办公用品,如果还有别的需要也可以自行添置。公司会配电脑、笔和纸这些基本物资……”


    办公室里来了新鲜血液,大家都显得有些兴奋,有人提议晚上聚餐,纷纷笑着说让主编请客。


    林山山手忙脚乱地收拾好工位,先添加了子萧的工作账号,又接连加入各种通知群、公司闲聊群和编辑沟通群……老旧的电脑开机缓慢,登录系统后加载了好一阵子,消息提示音叮叮咚咚响个不停。


    子萧让她先熟悉一下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发来几份待审稿件,让她试着初步处理。


    一上午忙得连水都没顾上喝,转眼就到了中午。办公室里大多同事都点了外卖,子萧探头问她:“你知道公司食堂在哪儿吗?”


    林山山迟疑地点了点头。


    子萧笑道:“其实公司伙食还不错,今天我没点外卖,跟你一起去食堂吃吧。”


    林山山感激地笑了笑:“谢谢老师。”


    子萧摆摆手:“别这么客气,放松点儿就好。”


    子萧其实很健谈,林山山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


    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她其实全然没留意,只记得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桌上放了奶茶。


    子萧随口问了句:“谁请的?”


    有人答:“主编。”


    子萧利落地插上吸管,笑着说:“岛姐大气。”


    林山山忽然就笑了,原来他们都是这样称呼小岛的。


    下午林山山将审完的稿子发给子萧,子萧简单看了看,觉得没有太多问题,说她基本功挺扎实的。


    “等下去图书室吧,主编发通知让你们先熟悉熟悉我们工作室做的书都是什么风格。”


    上午逛公司的时候路过图书室,但是没有进去,屋子很大,成排的书架上放满了《月亮岛》的期刊和实体书。


    从今年即将上市的新书样书,到十年前的创刊号,一本本静静地立在时光里。


    室内极其安静,静得几乎能看见光线中浮动的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气息,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清晰。


    林山山的目光缓缓掠过书立,在这个尚且陌生的环境里,终于捕捉到熟悉的气息。


    这里的每一本书,几乎每一本,她都有印象。哪怕未曾真正读过,她也清楚地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


    那套“青春记忆”系列,她曾熬夜追过连载,那本引起不少讨论的《山未孤》,她读过作者在专栏中的解释,古风小说《白玉簪》她甚至还记得它当时的宣传语。


    林山山在书架中徘徊,好想回到十四岁,十四岁的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这样自由自在地读书。


    不保证更新,故事纯属虚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时光列车已抵达/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