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轻罚

作者:白马出凉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财神庙外,瞎仙们都静下来,看赵南星怎么处置今天的事情。


    赵南星咳嗽了一声,阴骘的脸色换上笑容,对刘瞎仙说道:“刘师兄,天盛虽然莽撞了一些,但也是年少气盛,才和小三闹了起来,其实就是孩子们闹着玩的,不算个啥事,你怎么和我认真起来了?”


    “呃...”


    刘瞎仙一愣,不知道赵南星什么意思。


    赵南星可是出了名的笑面虎,睚眦必报,从不吃亏,他今天要是不处置张天盛,认怂吃亏,将来肯定会找机会报复的。


    刚才自己首先支持了赵南星,把东门牌楼的摊位分给了石秀泉,本想帮张天盛搞好关系,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


    赵南星顿了顿,又微微皱眉说道:“三皇爷有遗训,我们后世传人,不能糟蹋粮食,我们贤孝里也经常唱,即便有钱人也不能撒米倒面,浪费五谷,这可是损阴德、伤天和的事情...


    天盛和小三打闹,就算打破了头都没事,可天盛这一碗羊肉香头子,是祭祀三皇爷的饭,等于是三皇爷赐的,他扣在小三头上,不仅糟蹋五谷,还是对三皇爷不敬啊!”


    “这...”


    众人都愣住了,暗叹赵南星厉害。


    今天的事情,本来就是石秀泉师徒仗势欺人,无理取闹,赵南星要是处置张天盛,难以服众。


    可赵南星不提打架的事情,绕了个圈子,责怪张天盛糟蹋粮食。


    瞎仙们整天唱的就是忠臣良将,孝子贤孙,劝人积德行善,修身齐家,而爱惜粮食就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一些贤孝曲目里,就唱有钱人黄米撒街,豆面垫圈,最后遭到报应,水拉火烧,家破人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道理连三岁的小孩都懂。


    更何况,今天的羊肉香头子是在三皇会祭祀时吃的。


    张天盛虽然是一时激愤,才把一碗饭扣到了段小三头上,但毕竟糟蹋了粮食。


    尤其这些年灾荒饥馑,兵荒马乱,谁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糟蹋粮食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赵南星搬出这个道理来,谁都无话可说。


    刘瞎仙愣了一下,便拱手说道:“赵师弟教训的是,就算有再大的事情,天盛也不该糟蹋五谷,这事不能轻饶,就请赵师弟重重处置!”


    赵南星见刘瞎仙说得谦卑,自己的面子也有了,见好就收,便笑道:“罢了,天盛刚拜在你门下,好多事情还不懂,看在你刘师兄的面子上,今天就从轻处罚吧!


    天盛扣掉了自己的饭,今天就不要再吃了,饿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吧!”


    “好!天盛,还不快过来谢过赵师叔!”


    刘瞎仙也赶紧就坡下驴。


    罚张天盛不吃饭,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毕竟张天盛把段小三烫得满脸是泡,打得鼻青脸肿。


    张天盛就赶紧拱手作揖说道:“谢赵师叔轻罚!”


    赵南星却又板着脸,说道:“天盛,你虽然是马老爷的干儿子,刘师兄的得意弟子,但既然吃贤孝这碗饭,就得守我们三皇会的规矩,要是下次再犯,可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是!是!”张天盛连声称是,不敢节外生枝。


    “天盛,收拾上东西我们走吧,我也吃饱了!”


    刘瞎仙说道。


    “刘师兄,你才吃了一碗羊肉香头子,往年你可是能吃三大碗的,再吃上些了去!”赵南星假惺惺笑道。


    “不了,我最近肠胃不舒服,家里也是一碗饭...你给邱师叔他们说一声吧,大家慢慢吃好,我先走了!”


    刘瞎仙团团作揖,便在张天盛的搀扶下上了驴车,师徒俩赶车离了财神庙,往家里走。


    默默走了半天,张天盛才低头说道:“师父,对不起,给您闯祸了...”


    “木事,你打得好呢!”刘瞎仙却是微微一笑。


    “呃...您还夸我打得好啊?”


    张天盛本以为,师父肯定会狠狠地责骂自己,怪自己惹是生非。


    没想到,师父居然夸他打得好。


    “本来就是石秀泉的徒弟段小三欺负你嘛,你要是任由他们欺负,以后谁都想踩你一脚呢!”


    刘瞎仙笑道:“你今天虽然少吃了一顿饭,却争了面子,就算赵南星责罚了你,也划算呢!


    你连赵南星的徒弟徒孙都敢打,以后谁还敢欺负你?”


    “我...要是知道那个段小三是赵南星的徒孙,我也不敢打他...”


    张天盛低头说道:“您上次教我凡事要忍,我今天前头也一直忍的呢,段小三叫我干儿子,骂我是溜沟子货,我都忍了,可他扯破了师娘给我缝的新冬衣,我实在是没忍住...”


    “该忍的时候得忍,该强的时候,也不能怂呢!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刘瞎仙又叹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各行各业都一样,你太怂了,阿猫阿狗都想欺负你呢!


    你今天打了赵南星的徒孙,虽然得罪了他,可我的心里也痛快呢!


    多少年了,他们一门谁都不敢得罪,你今天等于是给大家出了一口气呢,以后谁见了你,肯定都要高看你一眼!”


    “我也不怕得罪他们,大不了就一辈子在乡里唱贤孝,只要我好好卖力气唱,也能混饱肚子!”


    张天盛见师父没有怪他,心里也畅快了。


    “我们进城里转一圈吧!”


    刘瞎仙说道:“办点年货,再去看看你爷,顺便请他大年三十到家里来过年,不然他一个人孤零零,也过不好年!”


    “好!”


    张天盛一扬鞭子,赶着驴车就进了凉州城。


    师徒俩先在杂货铺里买了些年货,又赶车来到了东门。


    就见张秀才一个人孤零零坐在街边的寒风中,穿着一身单衣,缩着干瘦的身子守着算命摊子,如同一只苍鹭。


    “爷,你咋还没有把棉袍赎回来?”


    张天盛跳下驴车,心疼地看着爷爷。


    张秀才就一件棉袍,去年腊月为了安葬陈瞎仙,把棉袍当了一些钱,给陈瞎仙买了几尺白布和一卷席子。


    今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张秀才就一直没有去赎棉袍。


    冬天冷的时候,张天盛来看爷爷,几次劝爷爷把棉袍赎回来御寒。


    张天盛知道,爷爷虽然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手里应该还有一点钱,足够赎棉袍。


    上次马百万给了五块大洋,爷爷拿出四块给自己交学费,还剩一块大洋。


    张天盛每次来看爷爷,师父刘瞎仙总给一点钱,让他买点东西给爷爷,可张天盛从来不买东西,都是把钱直接给爷爷,下来也有不少钱。


    临近腊月,张天盛跟着师父出摊忙,就一直没来看爷爷,没想到爷爷还是没有赎棉袍,依旧穿着单衣破衫。


    自己却穿着师娘新缝的全套冬衣,张天盛心里感到十分愧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