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浆水面

作者:白马出凉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坐在张天盛老先生家的热炕头,听他讲述几十年前的往事。


    聊了大半天,他才说到拜刘瞎仙为师学贤孝,跟着师娘挖野菜渥浆水的故事,还没有说到他怎么用大烟叶熏瞎自己眼睛。


    我不好意思追问,便笑道:“张爷,您到了刘师父家里,虽然受了不少苦,可起码吃饱了肚子。”


    “是啊,那个年月,连年灾荒,兵荒马乱的,能吃饱肚子的人可没多少,还是现在的世道好啊,想吃啥都有...以前是天天愁吃不饱,现在是天天愁吃啥...”


    张天盛摇头叹息,又砸吧着嘴说道:“说起浆水,我嘴里就馋了,这刚开春,虽然还下着雪,人却容易春燥上火呢,今天就让老婆子给我们做一顿浆水面,吃了润润春燥!”


    “这天寒地冻的,您家里还渥着浆水啊?能渥酸吗?”我好奇问道。


    浆水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吃食。


    把芹菜、甘蓝、萝卜丝、野菜等菜蔬,用清水略煮,调入少量面粉,或者豆面、包谷面作触媒,盛在坛缸里,使其发酵变酸,便成了浆水,既有蔬菜的本味,也有发酵后的清香之酸。


    浆水富含酵母菌和维生素,健脾开胃,疏肝利尿,清热解毒,去火降燥,做法简单,用料便宜,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浆水就是西北人家最重要的菜。


    有些人家暮春天热就开始渥浆水,边吃边续,一直吃到秋后,有句俗话说,“三斤辣椒一斤盐,一缸浆水吃半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新鲜的菜,渥浆水又麻烦,浆水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餐桌,只有到了夏天暑热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吃浆水面解暑。


    浆水要气温高才能渥酸,这春寒料峭的,即便渥了浆水也发酵不起来。


    “哎呀,现在超市里就有现成的浆水卖,买来用油一炝就能吃,比我们自己家里渥的还酸呢!”


    张天盛笑道:“就是太贵了些,一小袋袋就要三块钱,我上次买了几袋,叫老婆子骂了一顿,说我乱花钱...”


    “是有点贵,要是自己家里渥浆水,一大缸都用不了多少钱。”


    我没想到,现在居然有袋装的浆水,还卖这么贵。


    应该是有商家发现人们渥浆水麻烦,便做了袋装的浆水销售。


    “我在刘师父家的那几年,春夏秋三季几乎天天吃浆水,打嗝直泛酸水,放屁都是又酸又臭...”


    张天盛抚着胡子笑道:“现在顿顿能吃上肉了,却三天两头想吃浆水,我老婆子就老骂我是穷鬼命!”


    “呵呵,你们老两口还真有意思!”


    我抿嘴笑道。


    刚才张奶奶进来阻拦老爷子再唱贤孝,还骂骂咧咧地生气甩门帘走了,可和张爷攀谈了半日,我才发现,他们老两口其实感情非常好。


    不然,张爷也不会这般轻松地自嘲。


    虽然张奶奶整天骂他,可我知道,家里的大事还是张爷说了算。


    “老婆子,把我那天买的浆水从冰箱里拿出来,中午做一顿浆水面吃!”


    张天盛隔着窗户,朝外面大声喊道。


    “大雪天吃浆水面?亏你想得出来!”


    院子里传来张奶奶的咒骂声:“你等着,我今天好好给你做一顿浆水面,酸倒你个老东西的牙!”


    我听张奶奶又开骂了,有些不好意思,就笑道:“张爷,我就不在您家吃饭了,坐一会就该回了。”


    “哎呀,你林主任是我家里的贵客,来的时候还给我提了礼当(方言:礼物),怎么能不吃饭就回呢?”


    张天盛一把拉住了我,说道:“我老婆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不用管,定定坐着,中午我们好好吃一顿浆水面,吃了嘴皮子不干,全身舒泰呢!”


    “好吧。”


    我其实也很想尝尝初春吃浆水面的滋味,更想继续听张天盛讲述他的故事。


    老先生一辈子唱贤孝的故事,就是凉州贤孝传承发展的缩影,是我了解凉州贤孝最好的方式,对我而言,意义非同一般。


    民国时期民不聊生,贤孝艺人生活困苦,好多都像陈瞎仙一样,悄无声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要不是张天盛老先生这样的艺人代代传承,凉州贤孝恐怕早就失传了。


    而随着时代发展,贤孝再次面临传承危机。


    挖掘、搜集、记录、传承凉州贤孝,将凉州贤孝的精神内核发扬光大,是我们这辈人的时代责任。


    我便又问道:“张爷,你继续给我讲您的故事吧,您在刘瞎仙师父家里学贤孝,后来怎么样了?您学会了捣碟子后,帮刘师父多挣到钱了吗?”


    “嗨!说起这个,我可不是吹,那年我刚学会了捣碟子,头一天跟着师父去出摊,就引起了轰动,全凉州城的人都围来看呢!”


    张天盛得意地仰头笑道。


    “是吗?这么厉害啊,您快给我说说,到底怎么个情形?”我也来了兴趣。


    “那时候我才七八岁,长得可俊了,就像年画里的娃娃,嫩得能掐出水,我捣碟子扭秧歌,比那些大姑娘还好看,看的人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张天盛正要讲他当年的辉煌事迹,就见门帘挑开,进来了大大小小六七个人。


    他们手里提着烟酒、牛奶、罐头、营养品什么的。


    “爹,我们来看您了,您这些天身子骨好着呢吧?”


    一位中年妇人,把手里的东西放在炕上笑道。


    “你们怎么都来了?”


    张天盛微一皱眉,待看到两个十几岁的孩子,顿时又眉开眼笑道:“哎呀,我的两个好乖孙也来了,赶紧上炕,爷这里热和!”


    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踢掉了鞋,跳上炕,躺在了张天盛怀里。


    “坐起来,有客人呢!”


    张天盛拉起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对我笑道:“林主任,这是我的娃子媳妇,丫头女婿,还有两个孙子...”


    “你们好!”


    我赶紧起身打招呼。


    张天盛给我介绍,他的儿子叫张建设,儿媳妇叫曹琴,女儿叫张丽红,女婿叫王宇,孙子叫张鹏飞,外孙女叫王淼。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们怎么一起来了?提前也不说一声...”


    张天盛看着儿子女婿,又皱起了眉头。


    “是妈打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还说您今天想吃浆水面,就让我们买了些卤肉和菜,一起回家来吃饭!”


    女儿张丽红笑道。


    “瞎说,我才说要吃浆水面,转头你们就进门了,你们都是飞毛腿啊?”张天盛不悦说道。


    “怎么了?您不想让我们来啊?”


    张丽红眉头一横,颇有张奶奶的风范,不再理会父亲,拉起曹琴说道:“嫂子,走,我们去帮妈做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