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山芋米拌面

作者:白马出凉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唱完了一段《汾河湾射雁》,刘瞎仙并没有休息,又唱了一段欢快的酸曲儿,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纷纷拿出钱扔进破毡帽里。


    西门周围其他几个贤孝摊子也出来了,但看客都是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


    刘瞎仙这边却围了两三层人,好多人都站在外面听。


    好多人感兴趣的是张天盛。


    刘瞎仙听着铜钱“当啷当啷”不断掉落毡帽,更加卖力气,一段接一段地唱,把三弦弹得都快冒烟了。


    一直唱到中午,看客们陆陆续续回家吃饭,刘瞎仙才歇了下来,费力地咽了口唾沫说道:“天盛,去边里的龙丰饭馆讨壶茶来,我们吃饭。”


    “是,师父。”


    张天盛便从褡裢里取出一个破了嘴的瓷茶壶,来到了旁边的龙丰饭馆里,却站在门口,不敢张口讨要茶水。


    虽然只是一壶茶水,却也是人家用柴火烧开的。


    瞎仙艺人其实和乞丐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街上混饭。


    乞丐要钱讨饭的时候,也会敲着瓷碟,在商铺门口唱上一段“莲花落”,说几句吉利话。


    张天盛立在饭馆门口发愣,店小二却看到了张天盛手里的破嘴茶壶,便说道:“你是来给刘瞎仙要茶水的吧?”


    “对,对!我...是他的徒弟。”张天盛赶紧答应,脸又涨红了。


    “哦?你就是刘瞎仙新收的徒弟娃啊,模样儿还怪俊的!”


    饭馆老板走过来,打量着张天盛笑道:“好啊,有了你这个徒弟,刘瞎仙以后就不用天天自己摸摸索索的来要茶了!”


    “是,是,我今天来的时候,拉着师父的明杖,他走得都比往日快呢!我师父唱了一早上,嘴干舌燥的,求你们给点茶水吧!”


    张天盛点头哈腰地陪笑。


    这家饭馆每天都给师父提供茶水,自己可得嘴甜些。


    “行啊,你这娃娃懂事呢,以后你们师徒俩口渴了,就尽管来要茶!”


    饭馆老板摆了摆手,店小二就接过张天盛手里的茶壶,灌了一壶茶。


    “谢谢!谢谢!”


    张天盛连声道谢,提着茶壶回到摊子上,倒了两碗茶,又拿出馍馍,和师父一起吃午饭。


    瞎仙卖唱,一般都是早上出来,唱到下午,中午饭就吃点馍馍。


    其他瞎仙也在吃饭休息,几个明眼的就朝刘瞎仙这边张望,交头接耳地议论,却没有人过来打招呼。


    今天因为张天盛敲碰铃伴奏,刘瞎仙的生意比往常好,其他瞎仙自然就挣得少了。


    张天盛低着头,很快吃光了自己的一个馍,又伺候师父吃完,就把茶壶茶碗收拾进褡裢里。


    “我去上茅房,你看着摊子,我来了你再去。”


    刘瞎仙和张天盛换着上了茅房,休息了一会,就又开始卖唱。


    下午的看客也多,但好多就是早上的人,不肯再丢钱,师徒俩唱了一下午,毡帽里都没有进账几个铜板。


    日影西斜,刘瞎仙便让张天盛收拾了东西,牵着盲杖带路,回到了家里。


    伙房里飘出饭香味。


    张天盛早饿得前心贴后脊梁,闻到饭香肚子直“咕咕”叫。


    他给师父打了打身上的土,扶到上房炕上坐了,便来到伙房帮着师娘烧火。


    锅里是凉州人最常吃的“山芋米拌面”。


    凉州人把土豆叫“山芋”,滚在煮好的小米粥里,再加上把面粉搅稠闷熟,便是“山芋米拌面”。


    灾荒饥馑的年月,谁家都没有多少正经粮食,能顿顿吃两碗“山芋米拌面”,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家。


    师娘做熟了山芋米拌面,一边往碗里盛,一边对张天盛说道:“去捞点咸菜。”


    “是,师娘。”


    张天盛取了个碟子,去伙房角落的小咸菜缸里,捞了半盘腌咸菜,便端了一碗饭,和师娘来到了上房。


    师父刘瞎仙坐在炕桌的后面,张天盛就和师娘打横挎在炕沿上,一起吃饭。


    张天盛“呼噜呼噜”地吸溜着山芋米拌面,偶尔才夹一筷子咸菜。


    以前爹妈都在的时候,张天盛在家里也能顿顿就着咸菜吃山芋米拌面。


    可自从爹妈死了后,张天盛跟着爷爷吃了上顿没下顿,老是啃黑面馍,山芋米拌面就咸菜已经是奢侈...


    现在到了刘师父家里,又吃上了山芋米拌面就咸菜,张天盛很感激师父师娘,就不好意思多吃菜。


    吃了半碗,张天盛发现师父师娘吃得不快,他也就放慢了速度,等着给师父师娘添饭。


    等师父师娘吃完了一碗饭,张天盛就赶紧下炕,接过碗去添了,端回来恭恭敬敬放在炕桌上。


    “你去把锅里剩下的饭都舀了,把锅巴也铲着吃上。”师娘端起饭碗说道。


    “嗯。”


    张天盛到伙房把剩下的山芋米拌面舀进碗里,又拿过锅铲,把锅巴铲了先吃。


    焦黄的锅巴吃起来有点油味,比山芋米拌面还香。


    吃完了锅巴和饭,张天盛又端起碗仔细地舔干净。


    山芋米拌面很稠,碗里还有很多小米粒和面浆,要是不舔了,可就便宜后院的小猪娃了。


    把碗舔干净,张天盛才回到上房,就见师父师娘也都吃完了,正在清点今天卖唱挣的钱。


    “今天挣的不少啊!”


    师娘数着钱,脸上堆起了笑。


    “天盛帮着敲双响,人就多些,还给了他见面钱...”


    师父顿了顿,又说道:“明天把饭搅稠些,天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亏下了。”


    “嗯,明天我给你们擀顿转百刀吃。”


    师娘收起了钱,放到炕里面的箱子里。


    “转百刀面”也是凉州的家常饭,把面擀开后,用切刀转着切成三角形的面条,煮熟用笊篱捞出来,拌上菜和蒜泥、油泼辣子吃,属于干饭,比汤饭强多了。


    饥荒年月,寻常人家一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转百刀面。


    张天盛就收起了碗盘筷子,到伙房里洗。


    师娘却追了进来,说道:“我洗吧!”


    张天盛擦了擦手,有些局促。


    昨天师娘就不让自己洗锅,是嫌自己手脏吗?还是怕洗不干净?


    师娘也发现了张天盛的尴尬,便转头说道:“洗锅抹灶是女人家干的活,你一个大小伙子,好好跟着师父出摊子,去了卖力些,嘴甜些!”


    “嗯。”


    张天盛这才释然,就帮着师娘收拾东西。


    师娘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张天盛说着话,比昨天和气了许多。


    张天盛知道,这是因为今天自己帮师父多挣了钱。


    誓状里写得很清楚,张天盛四年学艺挣的钱,都归师父刘瞎仙。


    即便将来能独立唱贤孝,张天盛挣的钱也是师父的,这便是誓状里写的“两年学艺,两年效力”。


    但张天盛还是很高兴。


    师父师娘虽然很少有笑脸,但心肠很好,对自己不错。


    自己能帮师父多挣钱,就等于挣了自己的饭,这对于张天盛来说,意义非凡。


    洗完了锅,喂完了猪,师娘便说道:“天盛,拿上两个碟子和筷子,你师父说要教你捣碟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