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Spiatus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人重新在洒满阳光的廊下坐好,奕安澜特意让裴空霁坐得离自己近些,然后清了清嗓子,摆出了一副小先生的架势,神情认真而略带自豪,开始为他描绘一幅绚丽的梨园画卷。


    “空霁,咱们京剧啊,说起来历史不算最久远,比不得昆曲的婉转悠久,但咱们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如今可是被尊为‘国粹’的。”他声音清朗,娓娓道来,“这渊源,大概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在位,盛世盛华的时候。”


    “那时候有‘四大徽班’陆续进京献艺,他们唱的徽调,碰上了也在京城流行的汉调,还有原本就很高雅的昆曲,几样好东西就像几道好菜,放在了一个锅里,慢慢熬,慢慢炖,互相取长补短,这才渐渐形成了咱们现在听的皮黄(西皮、二黄)为主,唱念做打俱全的京剧。”


    裴空霁听得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仿佛随着奕安澜的话语,看到了百年前京城戏台上的喧闹与融合。


    “再说这台上的人物,”奕安澜见他有兴趣,说得更起劲了,伸出手指比划着,“虽说生旦净末丑,行当不少,但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就是‘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他耐心地一一分解:


    “‘生’,就是男子。可这男子也分好多类。”他掰着手指,“比如‘老生’,多是戴髯口(胡子)的,像诸葛亮、杨继业这样的,重唱功,讲究的是沉稳大气,嗓音要苍劲醇厚。‘小生’呢,就是年轻的公子哥儿,比如周瑜、许仙,不戴胡子,嗓音得用假声(小嗓),要清亮挺拔,动作讲究儒雅潇洒。还有‘武生’,专演能征善战的英雄,像赵云、高宠,重在武功身段,要漂亮利落。”


    说完“生”,他又指向虚空,仿佛那里有一位婷婷袅袅的女子:“‘旦’,便是戏里的女性了。‘青衣’多是端庄稳重的贞女烈妇,比如王宝钏、秦香罗,唱腔婉转,动作含蓄。‘花旦’则是活泼俏丽的少女丫鬟,比如红娘、春香,念白清脆,身段灵巧。还有能文能武的‘刀马旦’(如穆桂英),年老的‘老旦’(如佘太君)等等。”


    接着,他声音提高,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净’,就是那些画着大红大绿、五彩斑斓脸谱的!性格都特别鲜明,比如忠勇耿直的关公(红脸)、刚正不阿的包拯(黑脸)、奸诈狡猾的曹操(白脸)!他们嗓音洪亮浑厚,动作幅度大,气势要足!”


    最后,他鼻子一皱,做出个滑稽相:“‘丑’呢,就是负责逗乐子的,鼻子上一块白豆腐块,念白通俗风趣,动作灵活搞笑,有时也演些善良的小人物。”


    为了让裴空霁更直观地理解,奕安澜还详细解释了脸谱的奥秘:“那‘净’角和‘丑’角画的脸谱,学问可大了去了!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格。


    红色象征忠勇侠义,比如关公;黑色象征刚烈直爽,比如包拯、张飞;白色象征阴险奸诈,比如曹操;蓝色象征刚强骁勇,比如窦尔敦;绿色象征顽□□躁;金银色则多用于神佛鬼怪……你以后多看戏,慢慢就能根据脸谱猜出这人物的好坏忠奸了。”


    裴空霁的小脑袋努力地吸收着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只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万花筒般的大门,门后是一个色彩鲜明、人物鲜活、爱憎分明的广阔世界。


    奕安澜越讲兴致越高,又开始如数家珍般说起戏码:“至于戏文故事,那就更多了,浩如烟海!有演历史兴衰、帝王将相的,比如咱们都听过的《霸王别姬》、《群英会》、《空城计》;有讲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比如《红鬃烈马》、《玉堂春》、《望江亭》;还有演神怪志异、除暴安良的,比如《白蛇传》、《闹天宫》、《十八罗汉斗大鹏》……数都数不过来。每一出戏,都是一段人生,一种情义,一番道理。”


    他说得口干,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然后看着裴空霁那张清秀却仍带稚气的小脸,眼中充满了规划和期待,笑道:


    “空霁,你如今年纪还小,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开,嗓音也还是童音,直接学小生、老生那些成人的行当,太早,也容易伤了根基。依我看,最适合你的,是从‘娃娃生’学起。”


    “娃娃生?”裴空霁轻声重复了这个陌生的词,眼中带着好奇。


    “对,”奕安澜肯定地点头,耐心解释,“就是戏里头那些孩童角色。比如《三娘教子》里的小东人薛倚哥,《汾河湾》里柳迎春的儿子薛丁山(幼年),《秦香莲》里的冬哥春妹等等。这些角色,唱功不多,甚至主要是念白,重在表现小孩儿的天真烂漫、乖巧伶俐,或者顽皮活泼。正好可以帮你打下最基础的身段功夫,练练台步、手势、眼神。”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裴空霁的未来,语气更加温和:“这是个很好的起点。等你再长大些,大概十三四岁,会经历‘倒仓’,就是嗓子变声。那是个关口,顺利渡过去之后,如果嗓子条件好,身段也合适,转而学习小生,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小生……”裴空霁喃喃道,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奕安澜在台上扮演儒雅书生或英武将领的俊朗模样,心头不禁一热,一丝模糊的向往悄然滋生。


    “是啊,”奕安澜微笑,眼神中带着鼓励和一丝憧憬,“小生演绎的是风华正茂的男子,或文采风流,或英武倜傥,或至情至性。对唱念做表、身段气质要求都极高,想成个好小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他话锋一转,再次拉起裴空霁的手,感受到那小手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微微出汗,“不过,空霁,万事开头难,咱们不急,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最重要。今天,我就先教你最最基础的,如何站,以及京剧里最常用的动作——云手,好不好?”


    裴空霁用力地点头,仿佛要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在这个动作里。他站起身,学着奕安澜的样子,挺直了虽然瘦小但已不再佝偻的背脊。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充满希望和动力的光芒,那光芒如此明亮,仿佛将过往所有的阴霾都驱散殆尽。


    融融春日,暖风拂过庭院,海棠新绿,玉兰吐芳。廊下,青衣少年耐心示范,悉心指点;瘦弱孩童凝神模仿,一丝不苟。


    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古老的梨园,似乎也因为这份薪火相传的期待,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裴空霁知道,他的人生,在遇到奕安澜的那一刻已经改变,而此刻,另一扇更为广阔、更为璀璨的大门,正由奕安澜亲手为他推开。


    门后的世界或许充满艰辛,但只要有眼前这缕“霁光”引领,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追逐,去尝试。他那片曾经一无所有的“空”,正被一点点填入色彩、声音、情感,以及一个名为“裴空霁”的、崭新的可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