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笙明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听这“房间”二字略有疑惑——他来时看到的只是一座靠山的小破庙啊,跟着林知闲从庙的后门走出才发现这后面竟是别有洞天。雕栏横槛,朱墙金瓦,装饰华亮至极,结构却又平实至极。


    “你可别怪我昨天不带你来后面啊,毕竟你原本只住一晚便走嘛。”林知闲带路,微微侧头,对宁与尘如此道。


    宁与尘笑了,“这里想必也是不能随意让旁人进来的,我也只是再多住一会儿,姑娘这样,怕是坏了这庙里的规矩。”


    林知闲摇摇头说“那不一样。”


    那不一样,尽管还不能确定,但只要有那么一丝可能,面前这人就是你的可能,我就会忍不住把最好的都拿出来。


    就算坏了规矩,后果也是我担着。


    但想到这儿,林知闲还是调转身子,先进了主殿,拜了三拜——还是请示一下此庙为好。


    话不能说太满…这庙的来头大得很,后果若是她担不起,还连累到宁与尘可怎么办。


    宁与尘也跟着一起拜了,起身后随林知闲等了一会儿,见她面部放松下来,自己也不由松了口气。


    林知闲带着宁与尘来到了一间房间门口,示意让他住这儿。这里的房间都不大,和宁与尘以前住的自是没法比,可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屋内也是窗明几净,长久无人住竟是没怎么落灰,让人看了心里就舒坦。


    宁与尘道过谢后便进屋简单收拾一番,而林知闲则倚着门框看他,看他倾着身子把窗推开,看他弯腰点火烧了点水,看他修长的手指拎着水壶,看他无事可坐在床上晃荡着双腿,看他那漆黑的眸子正盯着自己……


    两人在沉默中对视了几秒,林知闲反应过来,一下子炸毛了跳起来连着后退两步,质问他:“你看我做什么!”


    宁与尘笑着反问:“究竟是谁看谁?”


    林知闲轻咳一声,把脸侧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头发勾到耳朵后面去,又轻轻摩挲后颈,想赶紧跳过这个话题,于是伸手一指道:“我住那边,最里面数过来第二间。”明明是很正常的一句话,可林知闲一出口就觉得各种不自在。宁与尘似笑非笑的“嗯”了一声,搞得她越发不自在。


    就在林知闲尴尬之时,她突然福至心灵,又补充了一句:“这后面还有个藏经阁,你若是闲着,可以去看看。”说完便走,小脸儿气鼓鼓的,耳根子都红了。


    宁与尘望着她离开的身影,忍俊不禁。他又环顾了一圈这房间,干净是干净,干净到了有些无聊的地步,一个大架子空空如也,屋内只有宁与尘带来一丝生气。


    这样想来,那藏经阁内也应该都是佛经,也不知林知闲是怎么打发日子的。


    不对啊,有林知闲在的地方还会无聊?宁与尘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边漾开无限笑意。反正在这儿也无事可做,去那藏经阁看看去。


    外面的雨毫无停止的迹象,就像是被直直倾倒下来似的。宁与尘从窗子看出去,发现那藏经阁与周围的建筑恰是没有走廊相连,若是跑去,距离不长,可也足够被淋得湿透了。宁与尘撇撇嘴,在房间里翻了个遍,不出所料地啥也没找到,“这可怎么去,”他自言自语道,一边起身想去问林知闲要把伞来。可他一开门,就看见门口倚着把长长的油纸伞,样式普通,质量确是上乘,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放在这儿的。


    虽只是一把伞,可伞主人对宁与尘上心不上心,却也一下子就能看得出来。


    宁与尘拿着伞,关好房门,对着林知闲房间的方向道了一声多谢,便去往了藏经阁,离开时脚步轻快,轻轻哼着小曲儿,让人看了不禁心情也愉悦起来。


    他行至走廊尽头,撑开了伞,不带一丝犹豫的走进雨里。雨点敲在伞面上发出沉闷响声,应和着这灰蒙的天。


    很快,宁与尘就来到了藏经阁,他把伞靠在门旁,而后发现自己竟是无一处淋湿,就连鞋面也是干干爽爽。他歪了歪头——自然是能料到的,又抬眼望向住房的方向,几乎是同时,倒数第二间房的窗口有人一闪而过,宁与尘没看清,可想也知道,这里还能有谁。


    过了一会儿,林知闲才又探头看去,但此时宁与尘已然进了藏经阁,她看不到点什么,便缩了回来,自己泡了点茶喝,看了几页话本子又扔下,干脆出房在寺内四处游逛。终于,她忍不住了,不知从哪儿翻出一把勉强撑得过去的伞来,就也去往了藏经阁。


    宁与尘先是在一楼绕了一圈,果不其然——全是经书,他果断上了二楼。二楼倒是布置得十分雅致,几张玄黑古桌放置在中央,插空放着几盆兰草,一边有一个竹筒引水的装置,正好上接雨水,竹片不断翻动,连至窗外,也不知通到哪儿去。桌子背靠一整面墙的经书,前方挂着几幅字画,尽是写意山水,大气磅礴,同时阁内除了书卷墨香,还充盈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闻之清新至极。


    他继续往前,乍看到这齐齐整整的二楼上,突兀地出现了一堆书。“终于,”他挑眉一笑,快步走了过去,“啧啧”围着书堆绕了一圈,无奈地摇摇头,顺手拿起一本来——是本话本子。宁与尘略翻了翻,放到手边的桌上,打算日后看看,便又拿起一本,是本志怪小说集,接下来是乡间疑案大全,仙门秘辛······


    什么书都有,“好乱,”他想,“但是——很合我的胃口。”


    他挑了几本,选了个近窗的小桌,坐下看起来。只是书是摊着的,手也在翻页,几页过去,他竟是不知看了些什么,脑中尽是林知闲的样子。


    他看向窗外,目光透过雨幕,投至某个执着孩童身上。


    “我终于,找到你了。”


    宁与尘藏去笑意,决定了,只来看这一眼,雨停了,便走。他甩甩头,干脆把看不进的小说集合上,取纸研墨,开始默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手指修长,袖口微漏出的手腕白皙,头上仍是一根木棍束着,几缕头发从耳侧垂下,若有若无地挠起纸来。宁与尘微低着头,几乎能看清他眼里的专注,哗然雨声丝毫打扰不进他的世界,只看他一眼,就是岁月悠长,不尽思量。


    林知闲上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宁与尘。她静静注视了一会儿,先是深深的震撼,而后又感到一阵久违的熟悉感,只是这熟悉感虽近在眼前,可总好像隔着一层帷幕,不甚清楚。


    林知闲心中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情愫冲了出来,她撕破那层帷幕,这一次,一定要抓住。


    就在她差点按捺不住就要唤出对方的名字时,前殿突然传来喧嚣吵闹声,打断了林知闲的思绪,也引得宁与尘抬起头来。


    两人刚好对视上。


    是谁在这里吵?林知闲有些不快,跟宁与尘示意,两人一同前去看看。


    到了金钟庙门口,林知闲一把推开大门,气势很大,倒是一下子震住了在外面喧闹的人群。


    “你们来这里吵什么!”林知闲怒道。


    在庙门外等着的是乌泱泱一大群村民。外头雨势丝毫未减若,前面的村民挤在廊下避雨,后排挤不上去的便撑着伞,里三层外三层把金钟庙团团围住,堵了个水泄不通。


    看到林知闲出来了,喧闹声只暂停了一瞬,马上又吵起来。宁与尘依稀听见“中毒”“茶叶”“信任”之类的字眼。但还没等他仔细听,加上阴郁天气的影响而失去耐心的村民们已如决堤的洪水般一涌而入,他们手持火把棍棒,泥水从褴褛的衣衫上淌下,在积尘的地面留下污浊的印记,愤怒与恐慌的气息在潮湿空气里发酵。


    “妖女!滚出来偿命!”


    “你的茶有毒!我爹喝了就呕血不止!”


    “砸了这罗刹庙!烧死她!”


    这突如其来的冲突搞得林知闲有些措手不及,她被挤到残破的香案之前,单薄的身影在摇曳的火光中显得愈发孤直,秀眉紧蹙,眼中尽是烦躁。


    还未等她开口,那为首的壮汉,村长的侄子,已暴喝一声,抡起沉重的锄头,狠狠砸向一旁悬挂的陈旧经幡——


    “刺啦——!”


    只听得尖锐刺耳的布帛撕裂声。


    就在锄头即将彻底毁坏经幡的刹那,一直静立阴影中的宁与尘,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动,一缕无形气劲破空而出,竟使得那锄头诡异地偏了方向,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砸在青石地板上,迸溅起一串火星和碎石。


    “住手!放肆!”林知闲见此状怒喝道。


    她顺手抄起根细香往前蓄力一掷,只听得嗖咚两声,村长侄儿的衣角便被钉在墙上,虽然此香经林知闲一掷再钉到墙上后,受到的冲击力使其碎了大半,但那壮汉却再不敢动弹。


    林知闲目如冷电,扫过一张张因愤怒、恐惧或贪婪而扭曲的脸,“在庙内佛前,污言秽语,毁坏器物,你们是当真不怕报应?”


    其余人见此阵仗,抬眼看了看那面目狰狞的鬼佛像,也迅速安静下来。只有一老妇人止不住哭嚎。


    “报应?我儿子喝了你的茶,至今昏迷不醒,面色惨淡,我看你才应该遭报应!你还我儿子!”一个头发散乱的妇人扑上来,十指如钩,直抓林知闲的面门,状若疯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