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现世重逢(二)

作者:春风如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片扯着丝的浅灰色碎布生硬地闯入视线中,宋芷燃猛怔了一下,移手将那片布拾了起来。


    碎布同周围的残骸混为一体,不仔细看实在是捕捉不到。宋芷燃拿在手里,很快便察觉到不对劲。


    这布勾在断裂的楠木上,是在仙堂坍塌后刮上去的,方才巨响过后,进入仙堂无非是阿爹与家仆,还有她,而这不对劲的地方就在于——这些人里并没有穿浅灰色衣裳的。


    宋芷燃心道:“这仙堂莫不是人砸的?”


    …………


    她不敢轻易苟同,疑惑地转过身,点头般打量着两丈高的距离,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按理来说,人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就算不死但也该残得半死不活了,但是这人不仅没残,反而还逃走了。


    宋芷燃笑笑,颇为感叹那人的身骨。她扫一眼手心的灰布,目光含笑,默默放进袖中,大步离开那即将消失于世的仙堂。


    待第二日的太阳悬到中天,宋芷燃才从榻上起身,铜盆、青帕,还是一如既往的流程,她阖着眼,端坐在妆台前,窗外的木绣球连花带叶簌簌作声,片刻,一股浓郁的清香拂面而来。步摇轻晃,桂花香陷在发髻里,宋芷燃抬起眼帘,注视着镜中的自己。


    眼神平淡,五官端正普通,没有英眉朗目的疏朗,也没有柔婉精致的惊艳,就像春日里随处可见的草木,不惹眼却也透着一股坚韧的安静。


    “今日就到这里罢。”她静坐在那,淡声遣散了身后的侍婢,短暂且急促的脚步声过后,屋子再次回归平静。


    自被“鬼”缠身的谣传散出去后,宋芷燃成了临枫城内的百姓口中的“阴女”。民间的人们嫌“鬼缠身”的叫法晦气,一来二去,口口相传间不知哪个乡夫村妇从仙家那处了解到“阴病”这个说法,顺嘴提了出来。自此,宋芷燃在大家眼中,“得了阴病”。


    后来,大家对她各种刻意疏远避忌后,又开始想她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城中招摇撞骗的老道士自以为懂仙,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借风支起摊位,仗着大家都不懂仙,胡编乱造骗取钱财。


    老道士不懂仙家的玄妙,但懂人心,他胡编乱造的一通话,唬进了大家的心。


    男生阳,女生阴,阴气重,便易招邪祟,对此,仙家有两种说法,前者为体质虚弱难以抵御鬼神侵扰,后者为品行有亏、行为不端所致。


    没人说宋芷燃是前者,但也没人否认她不是后者,大家不管,也不关心,只是如此轻松地,认为她是后者。


    一时流言四起,宋芷燃成了临枫名声最差的名门闺秀。


    对于他人的议论,她置若罔闻,不想同那些人争辩,宋铭臣心疼女儿,便定下新规矩,平日除必要的差事需要固定人手外,其余侍婢仆从一早打理好事物便要离开宋府,按轮值制每七日一交替。


    自那之后,宋府的人少了,往日的闲言碎语也悄然淡去。


    屋内空荡,只剩她一人,四下寂静无声,落寞随着洒进的阳光漫过整个厢房,正静着,一阵零碎的脚步声闯进耳畔,由远及近,在几声轻叩后房门被拉开,几位侍女鱼贯而入,彻底打破了这份静谧。


    为首的女婢福了下身,轻声道:“小姐,菜端来了。”


    宋芷燃顺眼看去,原本只放着茶具的木桌,转眼间就摆上几碟一碗。


    “今日不去正厅用膳吗?”


    那女婢没想宋芷燃会问话,迟钝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匆匆地回话:“回小姐,老爷他一早就用完膳出门了,临走前见小姐没醒,便嘱咐奴婢们把饭菜端进小姐屋里。”


    阿爹性子懒,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日突然出门,定是有急事,莫非与朝堂有关。


    宋芷燃的心猛地绷紧,下意识地蜷紧手,随后又面不改色地起身,不慌不忙地走到桌边,倒了一杯茶。


    “今早有从京城传来的信吗?”宋芷燃问完,喝了口茶。


    短暂的思忖后,女婢回道:“没有。”闻言,她悬着的心有了些着落,可紧绷的担忧转眼便拧成一团毫无头绪的困惑,宋铭臣刚回临枫,并没有什么可以走动的好友,往日出门前他都会告知一声,而这次却一句话也没留下。究竟是不能说,还是不想说。


    罢了。


    用完膳,宋芷燃闲着无事,便去了庭院。


    荫密的树叶挡住了炽阳,在地上投下大片绿影,木廊时不时传来密密麻麻的踏步声和几道下人的交谈声,木绣球芳香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树下,宋芷燃歪躺在摇椅的扶把上,哈欠和蝉鸣一齐打配合。屋里憋闷难待,实在不能与庭院的空阔自由相比,木椅虽没有床榻舒适,却也有别样的优处。


    她仰头看天,心里想阿爹、想阿娘、想玄遥,也想自己。临枫是阿爹阿娘的家乡,初到临枫时,她便觉得临枫与阿娘很相配,大概是临枫温润宜人,养成了阿娘那般柔弱温婉的性子。


    她在这里呆得很好,有自己向往的自由闲适,也有阿爹感今思昔的回忆,阿爹说人老了都会怀念故土,她将来也会。


    宋芷燃却以为这话分人,阿爹会怀念家乡,可阿娘就不会,她从来没听阿娘怀念些什么,不过,也可能是因为阿娘离世早,没到怀念故乡的年岁。


    “阿娘。”宋芷燃喃喃道。若是阿娘在天之灵看着我们,又是否会为我们担心呢?


    每次想到阿娘,宋芷燃心头茂盛翠绿的草总会枯黄,即便长大了,即便离那段记忆越来越远,也记得清、忘不掉。


    宋芷燃刚陷入回忆,就被宋铭臣回家的消息打断,阿爹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人。


    庭院离大门不远,走几步便到了,刚进家门的宋铭臣没等往里走几步,就瞧见了来迎他的宋芷燃。


    夕阳挂在天上,晕染出漫天橙光,洒在院落里、木廊上,老树光影歪歪斜斜,每片叶上都粘着落日的余晖,风一吹,便摇落了满地光斑满地流动。


    宋芷燃站在夕阳里,一身绣花粉衫搭配淡黄色齐胸襦裙,蓝帛透着灿光,披在肩头绕挂在另一条小臂上,看着一身温文尔雅的书卷气。


    继清远第一次见千金小姐,倒以为宋芷燃有些特别。


    仙门无趣,又长期与世隔绝,弟子们多少会向往山下的凡尘,只是仙门规矩严,规定无事不可下山,尽管大家兴味萦怀,也只得在心里偷想,后来,山下妖祸频发,除妖之事不再局限于山界与俗世,仙规的禁戒也渐渐放宽,连同大家心头的那份念想,也成了几分真。


    因此,每听闻山下有妖怪出没时,弟子们便争前恐后地抢活干,借着“除妖”的名义下山去玩。继清远下不了山,只能听下山归来的弟子们讲山下的趣事。


    凡间趣事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连除妖这种麻烦又费力的事换了地点,竟也变得有趣了些,运气好的还可以去官家办事,不仅吃喝不愁,还能看朱门阔院,相当舒适。


    再谈及那些凡世的官家大小姐时,大家更是口口称赞其风华绝代、娇俏可人的外貌身姿,及那满身的绫罗绸缎、珠光宝气。


    因此,在印象里,他理所当然地以为大小姐都是同样的,同样高贵同样绝世独立。


    如今,继清远却以为宋芷燃不同,她的面容大抵只能用“平淡”二字形容。眉眼平缓,眼尾微微下敛,淡然的神态下藏着说不尽的怅惘,宛若枯叶般凄凉,让人望一眼,便觉得安静又惹人心怜。


    他也如此想,下意识认为宋芷燃是位温婉怯懦的女子。毕竟生女如父,宋铭臣宋老先生,人没官架子、说话沉稳厚重,想来千金定也十分好相处。


    继清远这样想着,完全没注意身旁的宋铭臣定在原地,那反复迈出、收回的脚,僵持了好一会儿,宋铭臣一步没迈出去,倒是宋芷燃来找他了。


    一拐入庭院,她便瞧见两道身影,待距离近些,宋芷燃才看清阿爹身后那位陌生男子。继清远长得一副冷脸,神情寡淡却不显凶意,只觉是掺着干净温和的清冷,令人疏离。


    长短不一的发丝时不时飘在脸颊两侧,乌黑长发随意散落,在后腰轻晃,如此玉树临风的气质倒衬得身上那件浅灰色布裳十分突兀。


    对于宋铭臣没有任何前兆地带回来一个人,宋芷燃没指责,也没说话。宋铭臣见此,平淡的脸上悄然浮起愁绪,好像怕被发现些什么,又想主动说点什么,犹豫再三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份犹豫,宋芷燃看在眼里,她默默转头,视线移向宋铭臣身后的继清远,率先开口问道:“不知阁下是哪位?”


    话一出,宋铭臣的脸瞬间白了,方才没敢说的话被一针见血地问到点上,只好故作镇定,小心翼翼地挤到两人中间,从继清远那抢过话茬:“茹安,清远是爹爹老友的子弟,昨夜初到临枫,有事来府上借住几天。”


    宋芷燃见宋铭臣反应如此大,愈发笃定阿爹有事瞒着自己,而这隐瞒的原因多半与这位“清远”有关。


    随后,她欢迎式地笑了一下,继续问道:“敢问清远公子尊姓大名?籍贯何处?”


    方才被宋铭臣硬生生打断话,这次继清远没再直接回话,而是看了眼身前的宋铭臣,顿了几秒,才礼貌回道:“在下姓继,名取清远二字,至于籍贯,应是——”


    宋铭臣再次贸然插话:“清远,今日已晚,忙碌了一天,你也该累了。”


    不等继清远说完话,就被宋铭臣推着踉跄几步,身不由己地向前走。他僵硬地侧头看背后的宋铭臣,刚想说话,却又被堵回去。


    “不想死,就别告诉她你的身份。”


    继清远心中疑惑,自认为自己的身份并无不妥,可看宋老先生如此执拗,仍不明不白地噤声,消停地转回头。正当两人刚走上木廊时,却突然被宋芷燃喊住。


    “等等。”


    宋铭臣心虚地回过头,心里直敲锣打鼓,慌慌张张询问:“怎,怎么了?”话音一出,飘得每个字都不在一个调上。


    宋芷燃没回话,缓缓走上前,捡起一枚物件。仔细看,铺满鹅卵石的青石板的缝隙里,不知何时冒出一枚绿玉佩,在一片细小白石的衬托下闪着一抹深绿色的光。


    继清远觉着那物件有些眼熟,低头看了眼腰间,空无一物,立马反应过来,再抬头却见宋芷燃握着玉佩,未动一步。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两人的视线紧紧落在宋芷燃的身上。她垂着眼,攥着玉佩的手收得紧,连带着手臂都跟着发抖,绿玉佩上的“凌仙门”刻字刺眼,一下又一下地灼烧她的眼睛。


    原本,她以为只要阿爹记挂着阿娘,即便建仙堂也无非什么,她可以装作看不见、听不到,默默将一切咽在心里,一辈子都不吐出来,可如今看来,阿爹是忘了一切,留她一人记着,这份恨,是有多么痛心。


    宋芷燃呼吸沉重,抬眼看向宋铭臣,开口说的每个字都带着强压的哽咽,以及发恨的怒意:


    “阿爹不曾跟我说。”


    “继公子,是习仙的啊。”


    [元宝](继续送金元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现世重逢(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