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老两口

作者:有梦想的小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荷花烧了热水,让爷四个泡脚。


    上山下山深一脚浅一脚的,棉鞋里净是雪,雪化了再成了冰。


    走路的时候不觉得,暖和过来脚都木了。


    泡了脚,秦荷花找了两双男人和铁柱的鞋子,让大粮兄弟俩换上。


    兄弟俩一个弄兔子,一个搞野鸡,拔了毛处理好内脏,放上姜片就开始煮。


    为了暖炕,那只野鸡是拿到立春那屋煮的。


    铁柱还觉得不真实,脚就像踩在棉花上。


    过门槛的时候,还差一点摔了。


    “你一个大男人,路都走不好吗?”得亏立春躲的快,不然就被扑倒了。


    “媳妇儿,你掐我一下。”


    立春就拧着他的大腿,转了一个圈,“疼不疼?”


    “疼,疼,你真怀孕了?”


    “咱娘带我找林医生看的,还能有假?”


    “我商铁柱也有后了……”


    立春转过身,看着铁柱的表情,噗嗤一声笑了,“你一个大男人,能不能有点出息?”


    这男人,泪光闪闪。


    “我爹我娘死的时候最放心不下我,他们要是知道我现在过的也不差,就放心了吧。”


    立春拍拍他的后背,像哄孩子一样,“你有点出息吧,我就是怀个孩子,又没怀个哪吒,有什么好显摆的。”


    “你不懂,对我来说不一样,我俩嫂子巴不得我打光棍,见不得我好。”


    立春多少知道一点,铁柱的两个哥哥嫂子对他并不好,关系也很僵,介绍立春的时候,那两家还百般阻挠,不愿意来着。


    这可能也是铁柱同意倒插门的原因。


    “行了,以后咱一家人好好过,我娘说的好,他们算个屁呀?”


    铁柱把鸡放在锅里,开煮。


    立春不能闲着,她又开始纳鞋底,男人上山费鞋,得赶紧再给他做两双替换。


    “别纳了,上炕躺着去。”


    “不躺,响午没开火,炕是冷的。”


    “那就过来烤烤火,别累着。”


    “你别没事找事,我又不是泥捏的,月份还小,累什么累。”


    “爹……我是说咱爹,”铁柱改了称呼,“咱爹咱娘把最好的野鸡留给咱,还有大哥二哥也那么痛快……立春,我商铁柱以前是没人疼的草,现在……现在算是有人疼了。”


    立春看着他,对这个男人有了怜惜,也有一丝骄傲。


    “知道好就行,往后你好好跟我爹学打猎,咱俩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让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看,你离了他们,过得更好。”


    乔树生也背着手踱步到门口,他没进来,只是站在门口往里瞧了瞧。


    锅里升腾的热气,女儿脸上安稳的笑容,还有那个傻女婿藏不住的欢喜,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画面。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严肃地对铁柱说:“别光傻乐了,有了孩子,就是真真正正的大人了。以后肩膀上的担子重了,得多上心,知道吗?”


    “哎,爹,我知道,我一定拼命干。”铁柱挺直了腰板,回答得斩钉截铁。


    乔树生满意地点点头,语气缓和下来,“也不是拼命干,咱好好干,命得留着,嗯,立春……多喝点汤,暖和。”


    说完,便又背着手转身走了。


    鸡煮的差不多了,秦荷花把肉拆了,端走了一多半骨头和一半汤,人多,一只兔子不够。


    夜幕降临,小小的屋子里挤满了人。


    大房的总人口不比二房少,乌泱泱二十多口。野兔肉炖得烂熟,满院鲜香。


    斑鸠剁了红烧,成了孩子们争抢的最爱。


    炕上一桌,就以乔奶奶为首的长辈大人,炕下一桌,是女人和孩子,就着热汤,吃着煎饼,笑声持续到了夜深。


    ——


    今天没上山没去县上,又是一个大暖和天。


    当然这个暖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是万里无云,太阳晒的暖洋洋的样子。


    秦荷花晒被子晒褥子晒棉袄,麦穗麦粒把各人的小枕头袜子鞋子也拿出来晒。


    乔树生也有自己要晒的东西。


    “你晒点正经的不行啊?”


    “哪件不是正经的?”乔树生还嘴硬。


    麦穗跑过来一看,旱烟、烟包、一堆旧报纸,还有以前教书时的课本。


    爹很宝贝,娘就觉得不是正经事。


    麦穗居然发现了毛笔。


    “爹,您会写毛笔字啊?”


    乔树生也有自己的小骄傲,“当然了,爹写的毛笔字还不赖呢。”


    秦荷花都没眼看了,啧啧两声,“有什么用?能当吃还是当穿,还是能换钱?”


    一说这个乔树生就泄了气,确实不能当。


    “能当,能当。”麦穗把毛笔拿出来,看成色还不错,就是有些年头了。


    “爹,你写对联吧,多多写,卖给别人挣钱。”


    明天就是腊月初一,来的及。


    “这个能挣钱?都是请人帮着写,谁买啊?”


    “爹,在村子里是这样,因为我们都姓乔,有不姓乔的是一个村子的,都有交情。但在城里是不一样的,谁也不认识谁,没人帮着写,不就得花钱买吗?”


    秦荷花一听也对。


    这段时间家里做小买卖,秦荷花胆子也大了,她发现很多东西以前想不到的,都能拿出去换钱。


    “她爹,咱就试试呗,先少写,卖不出去也赔不了几个钱。”


    乔树生被说动了,主要他也喜欢写毛笔字,写写毛笔字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


    “下次去县里,把红纸买回来,买好点的,纸不好影响发挥。”


    乔树生还挺傲娇。


    “知道了,你个老东西,还挑上了。”


    “我,我哪里老了?”


    秦荷花斜了男人一眼,“还用挑地方啊?哪哪都老。”


    麦穗赶紧拉上麦粒和招娣跑了,有些话是她一个五岁小孩能听的吗?


    身边没有小孩,乔树生替自己正名,“四十三把门关,我四十三还能让你怀上双,这叫老了?”


    “那叫我有本事,跟你关系不大。”


    “你可真能耐,没人下种,你那块地就是闲地。”


    “你就算下了种,碰上盐碱地也白搭。”


    麦穗没想到,老爹老娘还争论这个,人老心不老。


    西河那半亩涝凹地,种别的不长,种的稻子却长的很好。


    上秤称过的,半亩多地快四百斤了,大米不是北方人的主食,自家人也吃不了这么多,这次带上了七十斤大米和煎饼。


    是铁柱和秦荷花一起去的,现在卖煎饼也不用出摊了,带的少的话放在几个代销点就可以。


    带的多了,剩下的就赶着毛驴到城中村或者家属院,连同卖大米。


    口碑很重要,秦荷花她们现在不愁卖,只要听到小毛驴的铃铛响,就会有人出门找。


    “老姐妹们,你们需不需要对联呀?男人以前是教书的,写的对联可好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