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她是我的!

作者:水里捞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院外。


    沈鹭皱着眉,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幽幽望向面前的假山,恍若还没从方才的“温存一幕”中回过神来。


    他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深感其中必有玄机。


    屋中那位素有“京城第一美女”之称,堂堂左相府的千金,竟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关键是...他一时没忍住,明知此间必有猫腻,却还是热情接受了“邀请”,上了孙大小姐的床。


    事情俨然逾越了最初的计划,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在他脖子上架起另一把无形的屠刀。


    同样深有猫腻的,另有左相孙镇国被贬一事。


    两日前。


    刚刚结束了内阁会议的孙次辅回到家中,连晚饭都没吃,匆匆换了一身行头后,便再次入宫面圣。


    期间,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就突然曝出孙次辅顶撞圣上,犯下大不敬之罪,更涉嫌通敌卖国的消息。


    皇帝大怒,敕令革除孙镇国一切功名与职务,处监侯斩,孙氏三族连坐。


    显赫京都的左相府被大批禁军控制,数百相府家眷或是充军,或是入教坊司为奴,大厦一夜之间倾覆。


    孙红绸身为相府嫡女,按理说,首当诛连。


    却仗着此前与皇后母族陈氏的一纸婚约,置身事外。


    根据西秦律例,如有婚书为凭,姻亲双方即便没有举行大婚,亦可算是夫家人。


    换句话说,自从孙红绸与陈氏长子签订婚书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自动脱离了孙氏三族的范畴。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固有思维中,嫁出去的女儿,等同泼出去的水。


    孙红绸既有婚约在身,就自然成了别家的人,纵然还没出嫁。


    这点,在西秦法理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置身事外”仅仅维持了一天,噩耗就再次传来。


    陈家竟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孙红绸送来了退婚书,彻底断了她的后路。


    这对于孙大小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屋漏逢雨夜。


    只不过回想起来,她倒也能理解陈家这么做的“苦衷”。


    查抄孙家的命令,是皇帝亲自下的。


    一旦陈家选择庇护孙红绸,就相当于与皇帝对着干,结果可想而知。


    自古往今,与皇帝打对头的人,有几个是能善终的?


    陈家有此选择,无可厚非。


    孙大小姐刚刚搬离被查抄的左相府,转入唯一登记在她名下,本是孙、陈两家共同出资为她购置的那处别苑“红绸居”时,负责查抄的人就来了。


    统管京城内务治安的京兆府司派出一队精兵,配合教坊司官员缉拿孙红绸,并将她编入罪臣女之列。


    教坊司是什么地方?


    那是官家妓寨,嫖客的天堂,罪臣女的炼狱!


    孙红绸不用多想,便知道自己一旦踏进那个门槛,未来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样悲惨的生活。


    但她已无计可施,只能认命。


    连有皇后撑腰的陈氏都不敢趟的浑水,只怕京中再无人能救得了她。


    就在孙红绸自认为已入绝境之际,转机却来了。


    一个面如冠玉,气质不凡的青年人闯入红绸居的封锁圈,负责府外警戒的众多京兆府兵竟无一敢拦。


    他冷酷而威严,众目睽睽之下迈入堂中,抬手指向正在签字画押的孙红绸。


    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我的!”


    说完即走,来去如风。


    在场之人,不论是京兆府兵,还是教坊司官员,都对这个突兀闯入的青年感到面生。


    却对他身后仆人手中的那面大旗与青年腰间悬挂的金牌,尤为“熟悉”。


    旗面上金丝缕线,绣着一个大大的“杨”字。


    腰间金质腰牌上,也仅仅刻着“忠君”二字,却似乎拥有震慑全场的魔力。


    领头的京兆府总兵庞鹰,上一秒还在颐指气使,一口一个“罪臣女”地喝斥孙红绸画押。


    下一秒,在意识到青年人不凡的身份后,立马态度大变,几乎把老腰弯成了九十度,满脸陪笑。


    在青年转身离开的刹那,一路跟在身后,谄媚自语,不敛奉承拍马之色:


    “可是杨二世子?”


    “陛下召国公爷回京述职的圣旨刚送出不久,按理说,公爷最快也要三个月后才能赶回。二世子怎么提前抵京了?难道说...二世子事先得到消息,先行一步?”


    “二世子大才,英明神武,此前于陇西大破胡虏,连克三城,盖世无双。此番,随公爷回京述职,必得陛下与太后赏识,位居人上。公府未来继承人之位,非二世子莫属。大世子...相形见绌,不比万一。”


    “卑职京兆府总兵庞鹰,奉旨办差,查抄罪臣孙镇国三族于此。二世子现身相见,是对罪女孙红绸感兴趣吗?”


    “若是,卑职可以安排!”


    “...”


    当时的庞鹰自认为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就算与“二世子”是初次见面,也应该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了。


    万一有幸得到二世子赏识,那自己以后的仕途必然一帆风顺。


    皇帝亲自下旨查抄孙家,京都无人敢过问,却不代表京都之外同样无人敢插手...


    陇西第一门阀,以当今太后亲弟领衔的威国公府杨氏,就有过问此事的资本。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陇西杨氏的权势远比全盛时期的左相府还要大得多,乃至可以左右京都的权力平衡!


    在京城做官不难,要么有才,要么有钱就行,难在可持续的扶摇直上。


    庞鹰做了三十多年的京官,也只混到从六品的内务总兵之位而已,距离着红衣官袍上殿还差半级。


    如今让他遇上朝中第一门阀的嫡子,出生就拥有堪比皇子地位的“杨二世子”,又怎能不让他私下巴结一番?


    只不过“杨二世子”似乎对庞鹰的奉承并不怎么感冒,一路从红绸居大堂走回那辆停在大门口的豪华檀木马车上,始终一言不发。


    这多少让庞总兵感到有些失望,世子高冷,不予同道啊...


    反倒是“二世子”那位负责扛旗的随从说了一句,也仅仅是一句而已:“我家公子不喜废话,更不喜张扬。”


    令庞鹰如获点拨,醍醐灌顶,当时就点头如剥蒜:“卑职明白!”


    随后,没有任何意外,孙大小姐与她那位贴身嬷嬷就被送上了杨氏的马车,扬长而去。


    对此,当时的孙红绸震惊无比。


    她做梦都想不到,一向与自己那位左相父亲持有相反政见,势如水火的陇西杨氏,竟在这个关键时刻对她出手相助,让她幸免进入教坊司任人践踏。


    可是作为政敌,左相府惨遭查抄,杨氏不是应该拍手称快,落井下石才对吗?


    而更让孙红绸震惊的,远不止于此。


    刚上马车不久,远离京兆府兵的视线后,那位看似冷酷威严的“杨二世子”忽然委婉一笑,对她拱手行礼。


    说了一句差点让她惊爆眼球的话:“孙大小姐有礼,门下唐突了。”


    “实不相瞒,其实门下并非杨氏二子,只是……恰好穿着他的衣服,扛着他的大旗,戴着他的腰牌。恰好,京中见过他真容的人并不多,足以让我蒙混过关,将小姐带离虎穴。仅此而已…”


    “故此,小姐切莫误会,救你之人不是杨忠君。”


    当时,孙红绸的下巴就直接脱臼了,震惊道:“什么?那…那你是谁?你…好大的胆子,连陇西杨氏嫡子都敢冒充,你不怕死吗?”


    他只是淡然一笑,还是那副谦逊有礼的模样,回道:“西秦白玉京,东城一闲汉。门下无名小卒,沈鹭…是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