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茵本想绕路,一般此类蛇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盘踞的落叶堆中。
望向身后,这家伙离自己所在的草屋不过三十步的距离,一个不慎,便极易踩中。
五步蛇的攻击没有预警,一旦踩中,极有可能会被咬上一口,它的攻击迅速,不易躲开。
思来想去,记忆里,毒蛇可能会有一点点智慧,刘茵先从一旁折了一根小竹子,利用工具代替自己的手,戳戳对方。
不知是否能引起注意,再与其沟通。
但以她以往的经验来说,很难。
蛇类的智慧程度因品种不同会有所差异,五步蛇整体个性还算温驯,攻击**不如饭铲头。
但这不代表它就是很聪明的小动物,相反,大多数毒蛇都是傻子。
蛇这种生物,平生只为三件事:吃、睡、繁殖。
尤其是这种个体不怎么长,但估摸着长到了七八斤的大肥蛇。
几乎是能不动就不动,把苟字刻印在蛇生上。
如果能沟通,告诉它自己没有恶意,自然是最好的。
这样自己便不用冒险将这家伙挪到远处,或者将其打死。
试着直接说人话,蛇蛇听不到,蛇蛇吐信子。
再让大狸跑到划线区晃悠几下,示意友好,蛇蛇不予理会,蛇蛇吐信子。
小黄汪了几句,打声招呼,蛇蛇就瞪着它那大眼睛,实则用热感颊窝感应到她们三太大了,不是食物,不能吃。
就连转头都欠奉。
抬着永不低下的头,继续盘在地上,因为处在安全范围内,连动都不带动一下。
刘茵还不死心,尝试用竹子叉过去,没有直接攻击对方的身体,而是在一旁搅动地上的泥土。
这条蛇只是挪动了一下身体,将鳞片从竹叉下挪开。
随后吐着蛇信子,随着它的动作,蛇身掉了一小块泥土,露出最底下的白纹。
这时,刘茵才发觉到,这家伙不知待了多久了,身上竟盖着一层土,实际的体色要更浅一些。
不愧是“黑质白章,触草木尽死”,能在一个位置以同一个姿势盘着不挪窝,坚持上月有余。
虽毅力惊人,令人感叹。
但她可不干。
周围是她刘茵的地盘,这种有毒的害虫就得挪走。
就这么想着,刘茵收回竹叉,将东西放好,随即又在附近挑了几根不大不小,用来做武器刚好的竹子。
挑选品相最好,最结实的,做了两根差不多大小,长度合适且便于操控的竹子。
先适应一番重量,随即将其中一根伸了过去。
竹子伸进五步蛇盘踞的地下,立即打横,随后,一个用力,整条蛇就被她抬了起来。
蛇头依然坚持往上抬,身体终于难以维系,从圆形盘踞状,变回了长条。
整个小身子也被刘茵用力抬起,并离自己一定距离,防止被袭击。
察觉到状态变化,五步蛇开始爬行,试图逃离竹条的限制。
但刘茵又怎会给它机会。
小蛇的头刚摆脱一根竹条,她便将另一根摆在它的面前。
等到尾部从第一根竹条上挣脱,紧接着一个垂落,脑袋与尾巴平行。
五步蛇抬起头,奋力控制着肌肉促使自己往前移动,阴暗爬行,只是这一根根竹条,仿佛看不到尽头。
它不会知道,自己实际是在原地踏步。
刘茵选用的竹条偏长,刚好能让她在保持安全的同时能拥有足够的力道去操控。
等她走过一整片竹林,步入开阔地带后,面前出现了一个目测有三米宽的小河沟。
望向河沟的尽头,竟也是另一处小河。
以这种空间上的距离,刘茵猜测,可能是自己昨天见到的那条。
将手里的蛇丢进水中,再用竹尖戳动五步蛇庞大的身躯,将其往小河另一边推。
蛇身在水面摆动,游向河流下游的位置。
看见逐渐消失的蛇影,刘茵总算松了口气。
她有想过趁早杀了它,毕竟在山里,与这东西打交道确实十分危险。
但转念一想,这东西体型大,动作迅速,自己没有什么防护,比起丢到离自己更远的位置,直接动手杀它的风险会更大。
而且,这条蛇喜欢盘在一个地方,只要不在她家附近,其他地方它爱咋盘就咋盘。
这事让刘茵高度警惕,开始在房子周围仔细检查附近的生物状况。
为排除隐患,拿着竹叉子,回到林中,挨个抖一抖,看看有没有另一种常见毒蛇—竹叶青。
或者其他被自己忽略掉的五步蛇,亦或是其他有毒的蛇类。
小的她控制不了,但大毒物肯定得扼杀在摇篮里。
按现在的情况,想要好好生活在山里,她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周围有什么动物及植物,是否有毒有害,以及水源地,都是需要尽早摸清楚的。
一边在竹林里巡视,同时捻起大狸的后脖颈,让其与自己对视。
“大狸,你昨晚跟谁干架了?”
大狸叫得很委屈。
〔喵~山上有一窝大黄~喵~〕
那心虚翻小表情,果然,这家伙是跟原住民打起来了。
不过大黄是什么?
刘茵瞥了眼小黄。
野狗?
只是只言片语,刘茵很难从毛孩子的话里得到特别有用的信息。
不过,大狸昨晚深夜出去打架是真,周围也应该住了一些能与大狸势均力敌的凶兽。
琢磨着,先去打个招呼吧。
刘茵理了理大狸的胡须,将它的毛发理顺,随后招呼小黄,对肩上的大狸道:
“你先带带路,我想见见那只大黄。”
随后指了指地面,“先下来。”
大狸轻声落下,肩上卸下重担,刘茵伸了个懒腰。
〔主人,想休息汪~〕
不经意间,小黄的狗叫飘入耳朵,刘茵看了眼小黄的体格,又看了看自己。
果断拒绝了小黄的要求。
“小黄你该自己走走了。”
狗子的精力相比猫科要旺盛不少,若不把它带出来遛,在家里一直闷着,迟早拆家。
大狸走在最前方,还依旧欠扁一样扇了扇自己的尾巴。
一路上,刘茵手里的动作没停,一直望着竹林最上端,好在,没找到蛇,但总共发现三个鸟窝。
地上有好几个已经冲出地皮,长到了半人高的新竹。
这种就是小竹子,不能再吃了。
再往下看,大多都是些冒头后有两个节的,以她吃竹笋的经验,这种偏老,可能发苦。
想要找到合适的竹笋,还得是那种才冒头的。
刘茵拔了一颗,尝了一口。
这里的品种略微有些苦涩,直接入口并不好吃。
但好在,这里的竹笋是属于能吃的品种,只是吃起来需要费一些功夫。
刘茵又仔细观察竹林的状况,平日林间亮,水量充沛,竹笋生吃能到这水平,其品质应当是不错的。
若想再进一步,获得更美味的笋子,便是挖掘地里的,或者人为对笋子进行遮光。
一路上思考良久,大狸带路时喵喵喵的,一直盯着竹林间的鸟儿。
若非刘茵有事拜托喵,估计这大狸子已经自顾自跳上竹节跑去抓几只当做午餐。
“大黄”的巢穴离她家不算特别远,只需要爬上一座山,翻过来后,在一处绿意盎然的山坡下就发现了一处较大的洞穴。
洞口躺着一只小家伙,体型和小黄差不多,这只要更大一点。
黑手套,毛绒大尾巴,尖尖的鼻子和耳朵,一身赤红色的细绒,看着像只更蓬松的小黄。
但这些家伙可不是小黄,而是同为犬科的赤狐,属于常见的野生小动物。
附近时而有鸟叫声响起,大狐狸坐在窝里打盹。
嗅到有外敌入侵,困倦的眼神骤然凌冽了几分,睡意全无,左右张望附近的动向。
灵敏的鼻腔捕捉并分析着空气里的信息分子,很快便锁定了入侵者的位置。
投向刘茵所在的方向,来了一只小狗、一只小猫、以及一只大人猿。
狐狸焦躁不安,一股难以言喻的臭味自窝内向附近弥漫开来。
随着大狐狸的起身,几只睡得不知天地为何物的小狐狸从光滑的皮毛里抖落,掉到了地上。
而狐狸妈妈爪子紧扣地面,夹紧尾巴,不停嗅着地面,随着刘茵的靠近,一步一步往后退去。
有缩回洞穴的意图。
即便它自身看起来比大狸和小黄都要大上一圈,却连与刘茵的面都还没见着,果断叼着孩子,试图遛进巢穴。
只是刘茵的动作更快,捂着鼻子,快速来到巢穴面前,手里带着刚做好的竹棍。
这让大狐狸分外紧惕,如同遇见颇为棘手的天敌一般。
在自然界中,体型为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与狐狸的对峙中,大狸也夹着尾巴,没有喵喵声,有的是飞机耳以及猫科与生俱来的震慑行为。
若只有大狸一只喵来,狐狸妈妈或许还会回击。
但有了刘茵这个变数在,它的注意力明显在刘茵身上,随着她的进一步而逐渐后退。
直至被逼入绝境,嘴里低吟。
〔大兽,狐无意进犯您的领地。〕
〔希望您能放过我的孩子。〕
刘茵可不知道狐狸心里早已把自己被开膛破肚先预设了一遍,还试图将自己的孩子护在身下。
只是如今这个状况,有捕食者在,孩子是很难保住的。
听到对方那谨慎的措辞,她反倒松了口气。
这意味着,这家伙有意与自己交谈,这反倒会让她省心许多。
刘茵来此地本就无意挑衅对方,并非将它当做食物,只是先一步与其打好关系,避免后续因冲突为自己招致麻烦。
但狐狸的脑容量显然很难支撑它想这么多,遇见了一个高壮的直立猿,它很难不以最坏的结果预估自己的处境。
就在它准备弃巢逃跑时,眼前的直立猿竟突然冒出一些它听不懂的声音。
或者说,语言。
刘茵尝试先用人类的语言,以人类之间还算友好的姿势,尝试与其沟通。
“您好,我是最近搬到附近的,想与你熟悉一下,你叫大黄是吧?”
伸出手,试图握住这小家伙。
但这番动作,在狐狸的解析下,变成了想要抓捕它的信号。
赤狐极为胆小,缩回头,后腿发力,猛地向远方跑去。
求收藏,求点击[撒花]现阶段先隔日更,让我攒点存稿[让我康康]这个题材属于作者刷了几个月小动物视频有感而开,本身不会特别长[撒花]希望有宝子能和我一样喜欢这些小家伙们。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相关介绍源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这里需要注意,女主行为是剧情需要,实际这种毒蛇很危险,非专业人士别自己动手,有毒,被咬到了很痛。
以下科普来自爬行天下相关科普视频:
五步蛇一般分布在我国大巴山大别山以南,一直到越南两广北部一带。我国台湾也有分布。多盘踞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地森林中。
常栖息于乱石堆积翻山地,以及落叶堆里,极少在人类栖息地。
[撒花]总之,如果遇到了远离就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赤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