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风雪急讯催人行

作者:吾名望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女医的选拔事宜,因前期准备充分,流程推进得颇为顺利。


    设在千户府偏厅的考核现场,药香弥漫,气氛肃然。


    林望舒端坐主位,卢医者与抚剑从旁协助,十余名从庄子上或药铺熟识人家推荐来的妇人姑娘依次上前,完成三项考核。


    然而,过程却让望舒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前来应选的十几人中,竟有八人在辨识那十种外形相似、药性却迥异的草药时,显得极为马虎,或混淆名称,或对细微差别视而不见。


    望舒面色平静,暗中却将这八人的名字牢牢记住,心下已有了决断:


    晚些需得郑重告知药铺严大夫,往后这几人送来的药材,验收必须加倍仔细。


    决不可让她们在庄子上担任任何涉及诊疗或抓药的职责,此等粗心大意,于医者而言乃是致命之伤,风险太大。


    最终遴选出的四人,倒是让望舒稍感慰藉。


    她们不仅在各环节中表现得细致负责,更难得的是在观察面色、舌苔乃至尝试切脉时,都显露出超越常人的专注与一丝难得的悟性。


    入选者是一位约莫二十六七岁的沉稳妇人陈氏,以及三个年纪尚小的姑娘:八岁的丫丫,十二岁的春妮,十三岁的秋菊。


    她们眼中对药材的好奇与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


    其余落选者中,亦有几个底子不错的,望舒吩咐下去让她们也可平日到药铺帮忙,跟着学些辨认药材、处理杂务的基础知识。


    待日后从扬州学成归来的女医有了经验,再让她们跟着系统学习,也算为将来储备人力。


    确定了女医的培养方向,望舒便着手安排北地各项产业的年关事宜以及与各铺子掌柜的交接。


    她将二舅柳禄留在了北地过年,一来商队年末结算、来年规划需他坐镇,二来也是为开春后一同南下做准备。


    此次南下,规模非同小可,不仅望舒母子、卢医者、抚剑、赵猛等核心人员要同行,万嬷嬷也需一同返回扬州,主持那边产业衔接与鸽舍设立等要务。


    望舒还计划多携带一批训练有素的信鸽,以便在扬州迅速建立新的通讯网络。


    这日,她正于书房内对着摊开的地图凝神思索南下路线与沿途安排,王煜悄悄走了进来,安静地站在她身侧。


    他伸手指着地图上江南那片区域,小声问:“娘,您就是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吗?”


    手指划过代表着千山万水的图卷,落在“扬州”二字上。


    望舒侧过头,看着儿子已渐褪稚气的脸庞,温声道:


    “对,就是那里。路上坐车乘船,顺利的话也要将近一个月,很是辛苦。”


    她摸了摸他的头。


    “你这次跟娘去,在扬州住上一个月便回来陪伴祖母。


    娘还得去跟你杨师父告假,顺便把他念叨了好久的、咱们酒庄窖藏的那坛‘醇不倒’给他带去,省得他总说我们小气。”


    王煜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想起什么,认真道:


    “娘,我想给回来的时候小昕带份礼物。还有扬州那个表弟,我也要给他带礼物吗?是不是还有个妹妹?是不是都要带礼物?”


    他记得母亲提过扬州的表亲。


    望舒闻言,心头微顿。


    是了,黛玉和王煜年岁渐长,已到了需讲究“男女大防”的年纪,再不能像幼时那般百无禁忌。


    倒是承璋年纪小些,又与王煜同为男孩,可以作伴。


    她沉吟道:“礼物自然要准备。


    不过,你黛玉表妹如今是大姑娘了,你需记得守礼,不可唐突。


    倒是可以和你承璋表弟多亲近,他还在孝期,想必也闷得慌。


    届时看看能否让你舅舅安排,带你们去城外庄子上跑跑马,松散一下筋骨。”


    王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


    然而,再周密的计划,也抵不过现实的骤变。


    腊月二十之后,北地连日大雪,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年节的气氛愈发浓了。


    就在这风雪交加的一天,一只羽毛被冰雪打湿、显得格外狼狈的信鸽,挣扎着飞回了千户府的鸽舍,带来了一个让望舒措手不及的消息。


    信不是黛玉常用的那只鸽子带来的,而是秋纹所用的信鸽。


    展开那被小心翼翼取出、带着寒意的小卷纸条,上面是黛玉那熟悉的、却比以往略显仓促凌乱的笔迹:


    “姑母大人尊前:父亲忽染重疾,家中骤变。


    徐嬷嬷已被父亲下令杖毙。


    舅父亲自登门,言父亲病体难支,无力照看孩儿,欲接我姐弟过府。


    玉儿见父亲病中为难,恐其忧思加重,只得只得主动应允,随舅父往金陵外祖母家暂住。


    待姑母得此信时,玉儿恐已不在家中。


    抵外祖母家后,必设法再与姑母传书。


    玉儿此行,只言是陪外祖母过节,以慰其思女之情。


    弟弟系男丁,需留家守户,未同往。


    匆匆,不及详述,万望姑母勿忧。


    玉儿泣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紧随其后,是秋纹的另一张便笺,字迹同样急促:


    “姑奶奶:徐嬷嬷之事,府中传言纷纷,有说其串通外人给老爷下毒,亦有说是老爷将计就计,借此由头打杀她,以绝后患。


    奴婢无能,难辨真伪。


    只知贾府来人态度强硬,小姐是为免老爷病中再添烦扰,方忍痛离去。


    奴婢愧对姑奶奶所托!”


    捏着这两张薄薄的、却重逾千钧的信纸,望舒只觉得寒气森森,比窗外的风雪更刺骨。


    她又晚了一步。


    贾府竟如此迫不及待,兄长还病着,就强行将黛玉接走了。


    虽然黛玉信中说承璋未同往,暂留林家,但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父亲又病倒在床,那孩子在林家的处境,只怕也艰难。


    她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急促地踱了几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片刻后,她坐回书案前,铺纸研墨,笔走龙蛇,写了一封给兄长林如海的急信。


    信中直言自己已知悉扬州变故,询问兄长病情,并郑重告知:


    “妹已于北地诸事安排妥当,决意年后即刻动身,南下归宁。


    望兄保重身体,万事待妹至后再议。”


    她希望这封信能赶在除夕前送到兄长手中,至少让他知道,自己和北地千户府是永远站在兄长背后的。


    将信用火漆封好,以自己家的信鸽送出。


    随后,她深吸一口气,开始重新规划行程。


    “不能再等开春了。”


    她望着窗外依旧纷飞的大雪,眼神锐利而坚定,“必须节后立刻出发。”


    她请来周氏、何伯、柳禄、赵猛等人,将扬州急变告知,宣布提前南下的决定。


    一时间,府中上下气氛凝重,原本因年节带来的喜庆被一种紧张的忙碌所取代。


    打点行装、安排车马、挑选随行护卫、与各铺子做最后交接……所有事宜都需在年节这几日内加紧办妥。


    望舒站在窗前,看着仆役们顶着风雪,忙碌地往马车上装载箱笼,心中如同压着一块巨石。


    扬州局势,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凶险复杂。


    黛玉已入贾府,那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暗藏机锋的环境,她那敏感多思的性子,能否安然适应?


    兄长的病,是真是假?


    是寻常风寒,还是另有隐情?


    风雪愈急,仿佛在催促着行程。


    林望舒用力把住窗框,垂眸静心。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扬州,她必须去,而且要快。


    为了兄长的安危,为了黛玉的未来,也为了兑现对已故嫂嫂的承诺。


    这个年,注定要在紧张的筹备与深深的忧虑中度过了。


    只待年节一过,无论风雪是否停歇,她都将踏上南下的征途。


    喜欢红楼双姝记请大家收藏:()红楼双姝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