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第一批的肥皂和布匹便做了出来。
佟泰亲自带着那些商人们验看货品。
布匹还好说,虽说价格上佟泰让利很多,那些商人们颇为惊讶,但这东西终究是见过,万变不离其宗。
但肥皂这东西就着实让那些商人们大开眼界了。
看着这东西轻轻松松将油污洗的干干净净,不管是倭国、还是高丽、又或是那些洋人和江南来的商人全都瞪大了双眼要购买。
佟泰知道这是打开市场的好时机,只要摊子铺开了,老百姓们习惯了这东西就再也离不开了。
如果恶意抬价,摊子铺不开,则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佟泰还是按着普通品一百文一块的价格报价。
至于那些加了各种香料的则要价高一些。
更有甚者,他还往肥皂里面加了人参鹿茸等物,吹嘘这玩意有延年益寿,壮阳滋阴的功效。
这东西的价格更是节节飙升。
不多时,这半个月来制造的货品全部销售一空。
往后的订单甚至排到了五个月之后。
万幸王一有先见之明,提前让人同时建设了数个工厂,不然的话这些货品交付还真有问题。
同时为了经济发展,另一项偌大的工程也提上了日程。
王一、佟泰、徐启、徐青四人围在一张东辽地图旁开始商议起来。
王一指着地图上三座城池的位置说道:“以钢筋混凝土,从盐川到五龙口,再到金州,再到盖州,修建一条宽八丈,厚五寸的道路。”
“道路下面要用石子和夯土夯实地基。”
“同时,在道路旁边要建设四条铁轨道路,用来行进火车!呃!就是蒸汽汽车!”
“这是具体的施工设计图!”
说着,王一又拿出来一张图。
徐启作为工程部老大简单看了一下,眼睛便直了:“大帅,这条路若是修下来,矿山上所有的铁都要搭进去,而且,起码要修三五年时间!”
王一点头:“就是因为要修三五年时间,所以我才要提前修建。”
“要想富,先修路!”
“只要路通了,咱们各个工厂的货品才能运输通畅。”
这时,一旁的徐青也看着公路的设计图咋舌道:“啧啧啧,何止是铁矿,这些道路上的水泥也需咱们全部的水泥来进行供应吧。”
“而且,这路也太宽了些吧。”
王一闻言劝解道:“目光放长远一些,未来这道路两旁,都将是一座座的工厂!”
“不止是肥皂和布匹,还有纸张、丝绸、陶瓷、玻璃。”
“这些工厂每天要运输原材料,运输货品出口,道路窄了怎么能行?就按着这个标准修!”
随后,王一又看向佟泰道:“岳父大人,这银子……嘿嘿!”
佟泰扶额无语。
他刚刚收了百万两那些商人们所要货品的定金,如今王一便来打秋风。
不过想到工厂多了,他所售卖的货品也会更多,想想他也释然了。
“钱方面不用担心,我砸锅卖铁也能给你们凑起来!”
有了佟泰的保证,徐启和徐青自然也信心十足。
徐青先道:“好,我这就差人考察划线,按着大帅的要求,起码要平整出一条宽二十丈的道路来才可用,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
徐启则道:“若是如此的话,目前的铁矿工厂和水泥工厂也肯定是不够用了。”
“我还得招募工人,再建设工厂,这才行!”
“至于大帅说的蒸汽火车,我已经有些眉目了,回头做些铁轨的样品试试后,便能用上!”
听着二人的话,王一明白,如此折腾下来,起码又要抽调走数万壮劳力。
幸亏前段时间接纳了不少汉人来此混居,不然的话,单是人力资源,就足够王一头疼的了!
但显然,这还是不够,他还需要继续扩充人口!
人口越多,赚钱越多,发展越快,这便是一个正循环。
临走之前,王一又叮嘱几人多选拔一些负责任的人才出来,不必事事躬亲,今后他们的活还多着呢。
就这样,整个东辽半岛开始广大招募修路工人和工厂的工人。
因为待遇极为丰厚,所以初时有很多百姓报名。
而为了保持公平,徐青定下规矩,凡是成为工人的人,则自动放弃村子里的土地耕种权,交由其他人耕种。
这样一来,自然有许多人主动退出,这些人觉得还是靠着这一亩三分地踏实。
当然,也有不乏目光长远或者胆大的,选择了当工人。
就这样,整个社会阶层开始分流。
一部分人留守农业,一部分人先一步踏入了工业领域。
整个东辽半岛也正是进入了工业萌芽的阶段。
五龙口至金州城之间,数不清的工厂正在建设,铁山矿场和混凝土厂更是日夜赶工打铁、炼制混凝土,来支持工厂的建设。
而就在王一卯足了力气搞工业大开发的时候。
陈久光也带着他从全国调集来的精锐,正在和大顺军死磕。
汉水关外,在陈久光的指挥下,数十万大军绞杀在了一起。
京营、东川备倭军、豫州长平军、湘军四面出击。
四支军队四面出击,在这条狭窄的河道中打的不可一世的大顺军节节后退。
城楼上,陈久光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从东辽回来之后,他便亲自入驻汉水关开始指挥守城。
同时,他也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将全国的精锐全都调集了过来。
用他的想法便是。
区区叛匪,他就不信倾全国之力也打不过。
事实证明,大顺军确实是一群乌合之众,陈久光也着实有些道行。
随着各路援军依次抵达,陈久光并未急于出击和大顺军决战。
而是依旧龟缩城内,静待敌军攻城消磨士气。
终于,就在敌军粮草即将耗尽,准备撤走的时候,陈久光以较为精锐的湘军为先锋配合京营的骑兵主动出击,一举将大顺军的前军击溃。
如今,陈久光这边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唯一有区别的是是否能够将大顺军全歼。
若是全歼了,他便能西出汉水关,收复整个汉西和甘陕地区,立下不世之功。
事情进展的也极为顺利,湘军一路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
大顺军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心思,只知四处逃窜,至于大顺军的将领,则更是已经跑的没了踪影。
眼见形势一片大好,陈久光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击,此番,咱们要一举歼灭大顺,收复失地!”
士兵们也极为兴奋,疯狂冲杀,抢掠人头。
然而,就在陈久光完全占据优势,即将大获全胜的时候,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快速登上了城墙!
“陈大人,京城急令,召您立刻率领联军主力回京勤王,半个月前蛮兵攻破了宣州府,现在正向京城急行军呢!”
听到这话,陈久光全身一震,像是被雷劈了似的。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士兵递上圣旨的同时,重复道:“半个月前,女真蛮兵突袭宣州府,攻破了宣府城,连带着数万北蛮骑兵一路向南过了井径道杀到了冀州府了,京城危在旦夕,请陈大人火速进京勤王!”
陈久光刚想说话,但突然身体一僵,紧接着他的身子便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旁人看到赶忙上前搀扶!
“陈大人!陈大人!”
强撑着最后一丝清醒,陈久光对身边人道:“鸣金,收兵!”
铛铛铛!
锣声响起,原本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大周军们听到这锣声顿时愣住。
“什么情况!马上就要全歼敌军了,为了陈尚书要鸣金收兵?”
“不知道啊!”
“快回去看看!”
很快,四支军队的将领都派人来到了城内。
当得知京城现在的情况之后,四位将领也只能捶胸顿足的宣布撤兵!
另一边,大顺军粮草耗尽,又被杀了个落花流水,自然也不敢再停留,他们开始仓皇回撤!
一场大战就此虎头蛇尾的结束。
后世有某些蠢货研究者声称,如果不是在这时候鄂那海突然率军攻破宣州府。让陈久光把大顺军全歼。
说不定,大周还能中兴!
经过军医抢救醒过来之后,陈久光留下了一部分兵力驻守汉水关后,便立刻率军北上勤王了。
为了对付大顺军,他把京营的精锐都调集了过来,目前京城几乎没什么兵力驻守,若是被攻击,搞不好便是亡国灭种。
所以陈久光是半刻也不敢耽搁。
而另一边,鄂那海带着女真和北蛮的两路联军攻破了井径路之后便开始席卷整个中原大地。
腊月初三,鄂那海破邢州,劫掠金银财宝无数。
腊月初十,图尔勒破邯城,劫掠人口十余万。
腊月二十六,克什兔一路杀到东川,攻破了兰陵,劫掠牛马粮草无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中原大地惨遭屠戮。
陈久光运气很好或者说很不好,他自汉水关一路顺利的撤回到了京城,沿途并未和蛮兵正面碰上。
这也导致蛮兵在中原大地上彻底失去了制约,他们四处劫掠杀戮,没有人能阻止他们,也没有人敢阻止他们。
京城!
陈久光跪在大殿之上,用乞求的语气说道:“陛下,臣请调西辽之军拱卫京城!”
“臣愿亲率东川军和湘军南下剿灭蛮匪,救助百姓与水火!”
陈久光话音刚落,旁边便有大臣跳了出来指责道:“陈大人,你身为兵部尚书,应总理全国军政大事,如今蛮兵攻破宣州府荼毒中原大地,你当担任首责。”
“若我是你,当羞愤自刎,就算不死,也该引咎辞职,怎可厚着脸皮,继续请兵出战?”
“蛮军足有十余万,你若是带走了湘军和东川军,蛮兵进犯京城当如何是好?”
“陛下若有什么闪失,你万死难辞其咎!”
还不等陈久光辩解,立刻又有人说道:“不错,陈久光,先前你曾说过,供养东辽悍匪王一,让他来牵制女真悍匪,结果呢?不仅未能牵制成,反倒是让女真悍匪打到家里来了!”
“这就是你所说的万全之策?陛下,依臣之见,陈久光有受贿通敌之嫌,应当立刻将陈久光抓捕入狱,严刑拷问!”
紧接着,又有第三人站了出来,此人语气还算和气,但说出的话却更让陈久光怒火滔天!
“陛下,依臣之见,陈大人倒是罪不至死,只是京城实乃国之根本,万不容失。”
“那些蛮兵虽然厉害,但终究只是一些土匪罢了,让他们在其他地方劫掠一番,自己就会退走了!”
陈久光难以置信的看着此人,他不敢相信,这是人说出来的话。
任由蛮兵劫掠,抢够了东西就走了,那老百姓就活该被杀?
然而,让陈久光想不到的是,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竟全都连连点头从,赞同此人的话!
他无比悲戚的看向龙椅上的周帝,希望他能像上次那样力排众议的支持自己。
周帝这边也确实对陈久光比较信任。
虽说蛮兵攻破了宣州府逼近京城,但这在周帝看来也怪不得陈久光。
谁又能想到之前和女真蛮子打的不可开交的北蛮居然会同他们合作。
除了这一点,陈久光在汉水关击败大顺军,和王一谈合作,攻破了蛮兵的盖州城,还是有不少功绩的。
只是,京城实属国之根本,若是陈久光带走了大军一旦京城有失,自己可就成了亡国之君了。
所以,他还是沉声说道:“爱卿和蛮军野战,可有万全胜算?”
“没有!”陈久光回答的很干脆,这也是实话,他确实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紧接着,他又说道:“可任由蛮军屠戮百姓,臣身为大周官员,臣生不如死!”
他话音刚落,旁边立刻有人呵斥道:“你若想死,自己死便是,何必拉着旁人!”
“就是,真若爱护百姓,便一人拿着刀去和蛮兵们死战,何必拉上整个京城的百姓陪葬?”
陈久光哪里知道,这些官员们在京城附近都有庄园田亩,若是蛮兵来攻,他们这些人在京城的庄园肯定是保不住了,所以,他们才故意不让陈久光领兵出征。
而是囤积大军在京城,这样蛮兵们才不敢来犯。
听着旁人的话语,陈久光面如死灰,片刻之后,他对着周帝行跪拜大礼道:“陛下,既然如此,臣愿不带一兵一卒,单枪匹马同蛮军决一死战!”
“臣意义绝,请陛下准允,若陛下不准,臣唯有一死,以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