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发东辽

作者:小贞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鲁大一个人站在阵前,旁边兵卒们拼命厮杀,图尔勒连冲三次,结果全被打了回来。


    就在图尔勒的进攻陷入迟滞的时候,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过来。


    “九王爷,鄂王爷有令,所有人进攻贼军左翼。”


    听到这话,图尔勒全身一震。


    料想是鄂那海看出了对方左翼防御比较松散,所以才会全力进攻。


    专注进攻一点,总比全面攻击,结果那边也攻不下的强。


    而且,这样进攻的话,如果其他地方的人前来救援,他们也能凭借骑兵的机动性迅速改变攻击方向,如此一来,对方必定阵脚大乱。


    于是图尔勒当即大喝道:“所有人,全力进攻左翼!”


    一声令下,原本还在厮杀的蛮兵们,顿时开始向左翼聚拢。


    守左翼的是李虎。


    他对指挥作战而言并没有什么天赋,能撑到现在全靠个人武力。


    突然成为蛮兵集火的目标后,李虎只坚持了片刻,整个左翼便被冲的四分五裂。


    图尔勒见状大喜:“冲啊!杀进贼营,所有人都有重赏!”


    众人疯狂呐喊着向前冲锋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杆铁枪却是砸碎了图尔勒的美梦。


    唐赛儿带着数千人突然从军营中杀出,原本被冲的七零八落的左翼,迅速稳住了阵型。


    与此同时,韩老海也把所有的大炮对准了左翼方向。


    几轮齐射过后,刚刚聚集起来的蛮兵,顿时被炸的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获得的些许战机,又没了!


    无奈,图尔勒只得收拢队形继续冲击右翼,希望能打开缺口。


    而结果也和左翼差不多,刚开始还能占到些许便宜,但随之而来的炮火覆盖,以及援兵的到来,有迅速让武二稳住了阵型。


    双方在阵前牵扯周旋数十个回合,皆死伤惨重。


    但不管是谁,不管死了多少人,他们都没有半分后退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后退便代表着死!


    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活着的人身上都湿透了,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尸体在地上压了一层又一层,整片战场已经被雨水染得一片血红,那些被大炮炸出来的坑洼中,更是形成了一个个的血池,远远看去,颇有些恐怖。


    鄂那海原以为没有了火器之后,王一这边的战力便会直线下降。


    可现在看来,他们能从五龙口一直打到盖州来,靠的也不单单是火器。


    当初大周的军队如果有他们的一半战力,他们女真部想要夺取东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行,无论如何此战也得把这厮拿下,不然的话,就算自己夺取了大汗之位,这厮也会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于是,鄂那海再次下达命令,今日若拿不下城池,自牛录以上所有军官全部处死!


    这就是上级压下级了。


    此命令一下达,为了活命的蛮兵将官们纷纷像是疯了一般的开始带头冲阵。


    反正战死也是死,战败被杀也是死。


    战死了还能有点抚恤金,若是战败被杀,那可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潮水般的进攻,不管是鲁大、武二还是李虎,都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甚至李虎因为冲的太猛,身上还留下了一大偌大的伤口,若非旁边几个兄弟拼死把他救回来,他的小命已经交代了!


    尽管唐赛儿率领预备队不停的支援,但还是难以抵挡蛮兵那疯狂的猛攻!


    渐渐的,李虎等人已经背靠营地,再退便是炮兵的阵地了!


    就在鄂那海等人以为即将拿下营地的时候,只见原本紧密凑在一起的中军突然散开。


    正在进攻的图尔勒见状赶忙指挥士兵向前冲去。


    可还不等他们冲到中军,只见一股骑兵突然从中军冲出,向着蛮兵们疯狂杀来。


    领头的,自然是王一和朱奎!


    打这场仗的时候,王一便考虑到了前军会有撑不住的情况,所以他才把骑兵防止到了最后。


    一旦前军撑不住,骑兵便会冲出扭转战局。


    而对蛮兵而言,怕的就是这个。


    面对一块硬骨头,好不容易快啃下来了,结果骨头莫名其妙飞起来,给了他一棒子!


    此时战局已经完全进入僵持阶段。


    蛮兵们打不进去,王一的骑兵虽然厉害,但也没办法完全击退蛮兵。


    双方就这样在暴雨中一直打了一天,直到入夜,双方才各自退兵。


    次日,双方都彻底消停了。


    王一这边,除了他和唐赛儿,以及少数兵卒之外,其他人基本都得了风寒。


    鄂那海这边也不好过,他们同样淋了一天的雨,出了一天的汗,到了次日清晨的时候,数万大军能爬起来的十不存一。


    在加上风寒这玩意传染,等到晌午的时候,基本上人人都挂着两根大鼻涕。


    并且,次日依旧是阴雨天,衣服都晒不干,很多人都只能光着身子在被窝里躺着。


    看着手下军卒这般模样,鄂那海也消停了。


    原以为趁着下雨能打败王一,可现在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于是乎,他也索性躺平了。


    大家就这么耗着吧,看谁耗得过谁!


    很快,又是半个月过去。


    当图尔勒的风寒好了之后,他便带着几个随从又登上了那座小山包,打算看看王一那边的情况。


    可当他来到山顶向着前方眺望的时候,便彻底傻了眼。


    只见,王一一方原本的营地上,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座城池。


    虽然只是雏形,虽然城墙的高度还不是很高,但那切切实实是一座完整的城池。


    一面连接飞豹山,一面连着大海!


    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之后,图尔勒赶忙找来了鄂那海。


    鄂那海看到这一幕也傻了。


    之前他还以为王一带人堵在这,只打算把自己耗走,想不到,这小子竟要在这建城!


    最让鄂那海心惊的是,这厮建城的速度为何如此之快。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夯实了地基,并修建好了一层城墙。


    而此时的王一等人也正审视着已经修到三米多高的城墙。


    和五龙口一样,这些城墙全都是水泥钢筋浇筑而成的。


    只要材料足够,修筑起来往上堆就是了,根本不用去山里费力的采集石块。


    他们之前船来船往的,为了就是运送这些建材,以及大量有经验的工人们。


    那场大雨之前,他们便已经在着手修建了,只不过当时不太明显。


    如今十几天过去了,都开始浇筑了,这么大的东西,就是想藏也藏不住。


    “有了这城墙,那蛮兵们就彻底那咱们没办法了!”鲁大咧嘴笑道。


    武二等人也连连点头。


    王一不是没想过和蛮兵们打一场硬仗,把盖州城夺过来。


    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没必要。


    对方数万强军,硬碰硬拿下盖州城的话就算打赢了自己也会死伤惨重,为了一座城打光自己的家底实在不值当。


    想来想去,还是直接修一座城池划算。


    反正他的目的只是开发东辽半岛,只要修好了这座城,也算是给东辽半岛装了门户。


    蛮兵们没办法轻易过来,他们自然便可以顺利开发了。


    而对此,鄂那海却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在雨天的帮助下,蛮兵们尚且不能攻破对方的防线,如今没了雨,这些人用起火器来没了限制,再多的人冲上去,也只能是送死。


    “八哥!咱们怎么办?”


    图尔勒有些慌乱。


    鄂那海盯了那城池许久,最终他咬牙道:“撤回去,静待战机!”


    狗屁静待战机,不过是拿对方没办法,只能干耗着罢了。


    当然,也不可能是纯干耗着。


    王一那边修城池,鄂那海也开始着手让兵卒们在盖州城外开掘壕沟、加固受损的城墙。


    今后双方就是邻居了,搞不好那天便会起摩擦。


    一方墙高沟深还有大炮助阵,如果鄂那海这边不修点东西,岂不是干吃亏?


    就这样,双方在盖州城附近彻底僵持住了,谁也奈何不得谁。


    而与此同时,位于后方的巴哈布和徐青则都在忙碌着。


    战局打成这样,鄂那海并未瞒着巴哈布,而是实实在在的将遇到的情况以及建议全都上报给了他。


    当得知鄂那海都被王一的大炮打的稀里哗啦,并受限于水师,补给运输和情报传递被压制后,巴哈布便动员了更多的力量来研究炮弹以及建造战船。


    同时,他还提高了当地汉人的地位,让他们拥有和旗人同样拥有财产的权利,同时还改革了税收制度。


    只要当地种地的汉人缴纳了足够的赋税,剩余下来的粮食便是他们自己的。


    任何人不得抢夺。


    至于那些有才能的汉人,不管你是铁匠还是医生,只要有本事立刻可以得到重用,封官鬻爵不在话下。


    如此政策的改变,自然是让许多失去希望的汉人们,开始卖力干活。


    同时,一些有才能的汉人,也都主动站了出来,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帮着这些女真人卖命。


    对这些汉人而言,这也算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吧!


    大周的阶级早已固化,寻常人想要出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女真部上层的许多结构还是空白,只要有些能力,便能立刻登顶,并拥有远超他们在大周时的地位。


    比如一个铁匠,或许在大周打的兵器狗屁不是,可在女真部,他们便是绝对的铁匠大师。


    医生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哪怕只会治个风寒感冒,到了女真部也是能起死回生的神医。


    当然,他所作的这一切自然也有许多女真人反对,认为他是在向汉人献媚。


    可随着汉人的加入,他们女真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和舒坦之后,这些反对的声音也逐渐小了去。


    尤其是看到那一条条大船下水,以及那一门门大炮被汉人的工匠们打造出来。


    许多曾经不服气的女真人,也彻底不闹腾了。


    地位什么对他们来说或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杀人越货抢地盘!


    如果这些汉人真能造出和五龙口那些汉人一样的大炮,适当提高些他们的地位,似乎也没什么。


    总之在巴哈布的政策调整下,曾经只知道毁灭和焚烧的女真部,开始了农业的发展和建设。


    一些在西辽备受官员们欺压的老百姓,竟还有许多主动投奔女真部的。


    而另一边的徐青则更加简单粗暴。


    刚开始,那些从大周过来闯东辽的老百姓们还需要在五龙口下船。


    可随着王一的人在盖州开始和鄂那海对峙。


    大胆的徐青便直接将下船的地点定在了金州城。


    对这些老百姓,只要下船就能领粮食,领完粮食之后便会被带去分配土地。


    地广人稀是对东辽半岛最简单的诠释,十多万人口洒在东辽那辽阔的土地上,也只是能打个水漂罢了。


    当所有人都分配完土地,也只能勉强占据从五龙口到金州的这几百里土地。


    这还是将高丽、倭国人口调过来一部分杂居的情况下。


    真要是想填满整个东辽半岛,估计得有百万人才差不多。


    而徐青对这些老百姓的政策也是借鉴王一生产队的玩法。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们缺少生产材料,耕牛,犁什么的都很少。


    需要许多人共用一套,所以,徐青便将村子以生产队为单位分配耕牛土地等资源,并暂且定下了两年条约。


    两年之后,视发展情况来取消生产队,开始包产到户。


    吴老汉今年五十,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之前在汉西的时候,每年种的粮食五六成都要交给官府,剩下的那些他们每天吃糠都吃不到来年收货。


    这几年光景又不好,年年闹灾荒,去年的时候连糠都吃不上了,一家人只能出去要饭。


    可税收却不减,来东辽之前,他在变卖所有土地的情况下,还欠着官府几百两银子。


    听人说,明年他要是再交不上税,女儿就会被知县的师爷拉去当丫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