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沈知意

作者:丞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蝉鸣沉闷地在教室窗外的树上嗡鸣,破旧吊扇在教室天花板上有气无力地旋转,扇叶搅动的热风裹挟着粉笔灰,缓缓落在趴在桌上打瞌睡的男生发梢。


    沈梦瑶捏着粉笔的手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台下四十多张稚嫩却带着几分麻木的脸庞,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这里是南方偏远小县城唯二的初中之一,县城二中。教室墙壁斑驳,露出内里灰黄的底色,几张课桌腿下还垫着歪歪扭扭的砖块。


    窗户玻璃裂了缝,用透明胶带粘着,窗外是长满杂草的操场和一圈低矮的围墙。


    此刻是下午第一节语文课,闷热的天气让本就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们更显萎靡。


    有人偷偷用手扇风,有人望着窗外发呆,只有前排零星几个学生还勉强跟着板书。


    沈梦瑶穿书来到这个平行世界已经三天了。


    沈梦瑶寿终正寝后闭眼再睁开,就从一位备受爱戴、桃李满天下的退休教师,变成了这个与她同名同姓、刚因一场急病去世的县城初中语文老师。


    原主丈夫早逝,留下一个五岁的女儿,原主自己则因生活挫败而性情懒散,对工作敷衍,对女儿冷漠。


    记忆融合带来的不适感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沈梦瑶很欣喜,她竟然有了一个女儿,一个血脉相连的孩子。这对于一生育人无数却始终未能亲身孕育生命的沈梦瑶来说,是命运开的一个巨大玩笑,也是一份失而复得的珍贵礼物。


    只是,根据她脑海中那些属于“原著”的、断断续续且令人不适的PO文情节提示,她这个女儿沈软软,未来将会成为那个性格怯懦、依附男性、最终沦为众人玩物的悲剧女主。


    一想到软软那瘦小身影和怯生生的眼神,沈梦瑶的心就揪紧了。绝不能让她的女儿走向那样的结局。


    改名,必须改名!


    “软软”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易折的脆弱感,她要把女儿培养成知情达意、独立自主的女性。


    沈知意,这个名字就很不错。


    这件事要尽快提上日程。


    “同学们,”沈梦瑶清了清嗓子,声音温和却有莫名的亲和力将几个走神学生的注意力拉了回来,“我们继续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台下一片寂静。


    后排一个高个子男生打了个哈欠,嘟囔道:“老师,读这些有啥用?反正以后也是去打工。”


    这话引来几声低低的附和。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这些正处于价值观塑造黄金期的初中生而言。


    家长大多在外务工,或者守着县城里的小本生意,认为孩子识几个字、会算数,混到初中毕业就能出去挣钱补贴家用,女孩更是被普遍认为“迟早是别人家的”,读太多书纯属浪费。


    沈梦瑶没有立刻反驳,她放下粉笔,走到学生中间,看向那个男生:“李强,你觉得什么有用?”


    李强没想到老师会直接点名,愣了一下,梗着脖子说:“赚钱有用啊!我表哥初中毕业就去南方厂里了,现在一个月能挣三千呢!”


    三千块,在这个消费水平低下的小县城,听起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赚钱很重要,”沈梦瑶表示认同,话锋却轻轻一转,“但你想过没有,同样是打工,为什么有的人只能留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重复简单的操作,而有的人能成为技术员、管理员,甚至自己当上老板?区别往往就在于,他们是否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否能看到比眼前工资更远的东西。语文课学习的,不只是认字造句,更是理解、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无论你将来做什么,都是根基。”


    她的话不疾不徐,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像是一种平等的探讨。几个学生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沈梦瑶趁热打铁:“就拿这篇课文来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鲁迅童年的乐趣,更是一种观察生活、体味细节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即使在平凡甚至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乐趣和希望,而不是麻木地度过一生。难道你们甘心一辈子只看到眼前这一小片天地吗?”


    教室里更安静了,只有吊扇的嗡嗡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车鸣。学生沉默,扭转根深蒂固的观念非一日之功,她需要的是耐心和恰当的方法。


    沈梦瑶回到讲台,继续讲解课文,但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名人轶事和现实案例,努力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她注意到,坐在角落的一个瘦小女孩,原本一直低着的头稍稍抬起了一些,目光跟着她的粉笔移动。


    沈梦瑶对她鼓励地笑了笑,女孩立刻受惊般低下头,耳根却悄悄红了……受宠若惊?


    下课铃声响起,沈梦瑶布置了简单的背诵作业,宣布下课。学生们哄笑着冲出教室,只有那个角落里的女孩磨磨蹭蹭地最后才离开,经过讲台时,小声而快速地说了一句:“老师再见。”


    沈梦瑶心头一暖,柔声回应:“再见,路上小心。”


    收拾好教案,沈梦瑶快步走向学校隔壁的职工宿舍楼。原主家境清寒,住在学校分配的一套老旧一居室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一股潮湿的气味扑面而来。


    光线昏暗的客厅兼卧室里,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蜷在旧沙发角落,听到开门声,像受惊的小兔子般猛地一颤,下意识地就要往沙发里缩。


    “软软,妈妈回来了。”


    沈梦瑶尽量放柔声音,心底却因眼前景象泛起细密的疼。这就是她的女儿,五岁的沈软软。小脸苍白,头发枯黄,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裙子,整个人缩成一团,显得那么弱小无助。


    根据记忆和原著提示,原主对这个女儿非打即骂,极少给予关爱,导致孩子性格极度自卑怯懦。


    沈软软抬起头,黑葡萄似的眼睛里盛满了恐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她小声嗫嚅:“妈……妈妈。”


    沈梦瑶放下包,走到沙发边,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蹲下身,与女儿平视,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软软下午在家做什么了?”


    她记得原主为了省事,经常把女儿一个人反锁在家里。


    沈软软似乎没料到妈妈会这样心平气和地和她说话,身体僵硬了一下,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蝇:“看……看窗户。”


    看窗户。沈梦瑶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这孩子的世界该有多贫乏和孤独。


    她伸出手,想摸摸女儿的头发,沈软软却条件反射般地缩了缩脖子,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剧烈地抖动着,像是在等待某种惩罚。


    沈梦瑶的手停在半空,然后轻轻落下,极其温柔地抚上那枯黄的发丝:“软软别怕,妈妈就是看看你。”


    她的动作轻柔,带着怜惜。沈软软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眼睛睁开一条缝,偷偷打量着沈梦瑶,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


    “软软,妈妈跟你商量个事好不好?”


    沈梦瑶保持着蹲姿,认真地看着女儿的眼睛,“妈妈想给你换个名字,叫‘知意’,沈知意。意思是知情达意,做一个明白事理、有自己主见的女孩子。你喜欢吗?”


    沈软软——即将改名为沈知意的小女孩,茫然地眨了眨眼。名字对她来说似乎并不重要,她更在意的是妈妈此刻异常温和的态度。


    她怯生生地点了点头,只要妈妈不生气,不打她,叫什么都可以。


    “好,那以后我们就叫知意了。”


    沈梦瑶笑了,伸手将女儿轻轻揽入怀中。小女孩的身体先是僵硬得像块木头,然后慢慢地、一点点地软了下来,一股淡淡的、属于孩童的奶香气混合着旧屋的潮气钻入沈梦瑶的鼻尖。


    沈梦瑶抱得更紧了些,感受着怀里这小小身躯传来的微凉体温和细微的颤抖,一种强烈的保护欲和母爱在她心中汹涌澎湃。


    这就是她的孩子,她失而复得的珍宝。无论如何,她都要改变这孩子的命运,让她远离那些不堪的剧情,健康、快乐、有尊严地长大。


    沈知意的小脸埋在妈妈颈窝里,妈妈身上有淡淡的肥皂清香,和以前那个带着烟酒和戾气的味道完全不同。这个拥抱温暖而坚实,是她记忆中从未有过的体验。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犹豫了很久,才轻轻地、轻轻地攥住了妈妈衬衫的一角,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又怕抓得太紧会被推开。


    然而在沈知意内心深处,那个经历过一世背叛与绝望的灵魂在冷笑,警告她这温情不过是昙花一现,可身体却贪恋着这片刻的温暖,甚至生出了一丝荒谬的期盼——要是真的不一样了呢?


    当晚,沈梦瑶下厨做了简单的两菜一汤,番茄炒蛋和清炒小白菜,都是家里现有的食材。


    她尽量将饭菜做得可口些。吃饭时,她不断给女儿夹菜:“知意,多吃点,正在长身体。”


    沈知意捧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小口小口地扒着白米饭,对于妈妈夹到碗里的菜,她犹豫着,不敢去夹。


    在沈梦瑶鼓励的目光下,她才用筷子尖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点鸡蛋,飞快地塞进嘴里,然后偷偷抬眼观察妈妈的脸色。


    “好吃吗?”沈梦瑶问。


    沈知意用力点头,声音细小:“好……好吃。”


    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以前的妈妈,心情好时给她点残羹冷炙,心情不好时,她连饭都吃不上。


    “好吃就多吃点。”


    沈梦瑶心里发酸,脸上笑容越发温柔。她注意到女儿吃饭时总是含胸驼背,恨不得把整张脸埋进碗里,这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她没有立刻纠正,只是时不时用轻松的语气和她聊两句,比如今天的菜咸不咸,喜欢吃什么,试图让她放松。


    饭后,沈梦瑶烧了热水,给女儿洗澡。脱下那件旧裙子,看到女儿瘦得肋骨分明的小身板,以及胳膊上几处淡淡的旧伤痕,沈梦瑶的眼圈瞬间红了。


    她强忍着情绪,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女儿的身体,动作轻柔得像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沈知意起初十分紧张,全身紧绷,但在妈妈轻柔的动作和哼唱的不成调的摇篮曲中,她渐渐放松下来,甚至在水温适宜的热水里,舒服地眯了眯眼睛。


    睡觉时,问题又来了。


    家里只有一张旧双人床。原主以前心情不好时,会把女儿赶到沙发甚至门外睡。


    沈梦瑶铺好床,对还站在床边踌躇的女儿招手:


    “知意,来,睡觉了。”


    沈知意磨磨蹭蹭地走过去,站在床沿,不敢上去。


    “上来呀,以后都跟妈妈一起睡。”沈梦瑶掀开被子一角。


    沈知意这才像得到特赦令般,飞快地爬上床,紧紧贴着墙边躺下,占据了一个极小的地方,几乎要掉下去。


    沈梦瑶看着她那副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墙里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她伸手,轻轻将女儿往自己这边揽了揽:“睡那么远干嘛,不怕掉下去啊?”


    沈知意身体一僵,却没有反抗,乖乖地被妈妈揽到床中间。关灯后,黑暗中,沈梦瑶能清晰地感觉到身边小小身躯的僵硬和紧张。


    她叹了口气,侧过身,轻轻拍着女儿的背,像安抚婴儿一样。过了不知多久,沈知意的身体才慢慢放松下来。


    沈梦瑶却毫无睡意。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她看着女儿稚嫩的睡颜。


    睡着了的沈知意,眉头微微蹙着,小手无意识地紧紧攥着沈梦瑶的睡衣衣角,仿佛那是她全部的安全感来源。


    沈梦瑶轻轻抚平她微蹙的眉头,心中信念愈发坚定。教学要抓,这些孩子是县城的未来,不能让他们在“读书无用”的泥潭里沉沦。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她的知意,她渴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如获至宝的女儿。沈梦瑶要先修复女儿千疮百孔的心灵,给女儿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让她有力量去对抗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在沈梦瑶渐渐熟睡后,身边那个本该熟睡的小女孩,却缓缓睁开了眼睛。


    黑暗中,那双原本应该充满童真的眸子里,却闪烁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复杂而幽深的光。


    沈知意小心翼翼地、极轻地往妈妈温暖的身边又靠了靠,贪婪地汲取着这份陌生的暖意。


    重活一世,这个妈妈,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可是,这不一样,能持续多久呢?


    她不敢深想,只是将攥着衣角的手,又收紧了一分。无论如何,这一次,她绝不会再放手。


    如果这温暖是毒药,她也甘之如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