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找保姆

作者:东北大饭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是为了快些还我那七百块钱?”


    秦淮茹默不作声。


    何大清有些恼了:“至于吗?就为了尽早和我撇清关系?连肚子里的孩子都不顾了?”


    秦淮茹这才无力地解释:“何叔,不是你想的那样。”


    “是我婆婆一直在家里念叨,嫌我不干活。”


    “我在家还得看她的脸色,所以……”


    “只能来上班了。”


    何大清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


    贾张氏啊贾张氏,你也太自私了吧?


    就算不看大人,也该看在秦淮茹肚子里怀着你孙女的份上吧?


    何大清想去找贾张氏理论。


    可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外人?


    没理由冲进贾家,要贾张氏对秦淮茹好一点。


    那样只会让事情更糟。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把那个碍眼、刻薄的贾张氏嫁出去。


    何大清说道:“你放心,我会想办法给你婆婆找个老伴,让她搬出去。”


    “这样你就能轻松些。”


    秦淮茹却道:“这怎么可能呢?”


    “她肯定不会同意搬走的。”


    “棒梗是她的命根子,她一定要留下来陪着他。”


    “再说,就算她真的嫁人了,那……”


    “小当谁来带?”


    “我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又谁来照顾?”


    何大清说:“只要有钱,还愁找不到带孩子的保姆?”


    “要不让你妈来带,我给她开工资。”


    “对了,你有没有表妹或堂妹,十七八岁的,嫁人还太早。”


    “在家待着也是浪费粮食。”


    “正好可以来帮你带孩子,我们管吃管住,我每个月再发几块钱工资。”


    “这不比你婆婆看着强?”


    这并不是何大清异想天开。


    的确,若在六十年后,谁家有十七八岁的女儿,不都当成小公主宠着,要什么给什么?


    送去亲戚家当保姆?


    怎么可能?


    但在这个年代,这是很常见的。


    一来,家里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这点非常关键!


    二来,要是有机会在城里找个婆家,


    那不就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吗?


    从此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


    就能吃上商品粮了。


    在这个年代,能吃上商品粮,是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事。


    秦淮茹嫁到城里后,秦家成了全村羡慕的对象。


    她父亲在村里说话都更有底气了,毫不夸张。


    秦淮茹道:“我确实有个堂妹,今年十七岁。”


    何大清心想,我知道。


    不就是秦京茹吗?


    说起来,《禽满四合院》里最漂亮的,就数秦淮茹和秦京茹这姐妹俩了。


    老秦家的基因,确实不错。


    何大清说道:“等我把你婆婆弄走,你就让你堂妹来帮忙带孩子。”


    “到时候,我给她发工资。”


    “一个月五块,你堂妹肯定高兴坏了。”


    秦淮茹抬眼看向何大清:“何叔,你真想清楚了?”


    “你工资虽然高,六十多块。”


    “可傻柱还没娶媳妇。”


    “雨水也还没嫁人。”


    “你养他俩,看着是够了,可结婚的钱总得存吧?”


    “要是咱俩在一块,还得养我们一家,那肯定就紧了。”


    “再把我堂妹接来,多一张嘴吃饭,得费多少粮食?”


    “还要开五块钱工资?”


    “你那六十块的工资,怕也经不住这么花。”


    何大清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就不算事儿。”


    “你不用操心。”


    “我有的是钱。”


    秦淮茹苦笑着问:“何叔,你到底有多少钱啊?”


    “口气也太大了。”


    “听着都不像是轧钢厂的厨子。”


    “倒像是轧钢厂的厂长。”


    “不,厂长都没你这么能吹。”


    何大清哼了一声:“厂长算老几?”


    “不就级别比我高点。”


    “赚钱,还真不如我。”


    秦淮茹无奈地说:“何叔,你要是能改掉爱耍榴芒、爱吹牛的毛病,人其实还行。”


    何大清也懒得跟她生气。


    以后她自然知道我是不是吹牛。


    何大清问:“你家现在还剩多少钱?”


    秦淮茹有点警觉:“何叔,你问这做什么?”


    何大清无奈:“你家那点家底,还怕我打主意?”


    “你家也就你值点钱,别的?”


    “全送给我,我都不要。”


    秦淮茹脸一红,这糟老头子,年轻时不知哄过多少姑娘?


    “家里就剩五十八块了,那是全部的家当。”


    “何叔,你到底要干嘛?”


    “我家用钱的地方多,你可不能现在让我还钱。”


    这小寡妇还是放不下心。


    在她眼里,那五十八块哪是钱?


    那是她的命!


    何大清说:“放心,不催你还钱。”


    接着又问了贾张氏娘家的一些事。


    秦淮茹说:“我婆婆是红旗公社李村的,她还有个弟弟。”


    “她对这个弟弟很好。”


    “小贾还在的时候,逢年过节都让他带着礼去李村。”


    “小贾也常借钱给那个舅舅,当然,从来没还过。”


    “本来两家走得挺勤,小贾一出事,那边就不怎么来了。”


    “大概是占不到便宜了吧。”


    “也可能是怕我们开口求帮忙?”


    “谁知道呢。”


    看来贾张氏这弟弟,也不是什么好人。


    那么,突破口也许就在他身上?


    秦淮茹说:“何叔,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心里暗自庆幸,今天没吃什么亏。


    看来对付何大清这糟老头子,装出心累的样子,他才会软一点。


    这老头子,也不是没弱点嘛!


    秦淮茹自以为是找到了博取何大清同情的方法。


    结果……


    本着不空手的原则,何大清怎么也得占点便宜才放她走。


    柳下惠?


    对我何大清来说,不存在的。


    反正我在你秦淮茹心里,早就不是好人了。


    还装什么装?


    秦淮茹被何大清叫住,对方提起要帮她解决婆婆这个麻烦。


    “你婆婆要是嫁出去了,是不是该谢谢我?”何大清笑眯眯地问。


    秦淮茹心头一紧,低声问:“何叔,您想我怎么谢?”


    何大清嘿嘿一笑:“这你还用问?”


    秦淮茹沉默不语。


    她算是明白了,这老头哪会真心帮她?自己还是太天真。


    片刻后,秦淮茹整理好衣衫,匆匆回了车间。何大清则在厨房睡了一觉,醒来已近三点。他提前收拾回家,回到四合院就开始炖秦淮茹的药膳。


    药膳炖好后,他端去给秦淮茹。贾张氏冷着脸不理他,何大清也懒得搭理。刚走出门,就听见贾张氏在背后“呸”了一声。


    何大清心里冷哼:“得不到我就恼羞成怒?老渣女!”


    晚饭做了锅包肉,他照例留出一份,等棒梗明天来“拿”。


    凌晨签到,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获得奖励:面粉100袋(每袋20斤)。”


    何大清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鸽子市,卖掉五套猪下水,赚了些钱。可惜没见到王老头,也没遇到其他卖古董的人,只好失望地回家吃早饭。


    饭后,何大清让何雨柱替他请假,自己骑上自行车,直奔红旗公社向阳村。


    他得想个办法,和贾张氏的弟弟搭上线。


    技能多了总不是坏事。如今何大爷已是何宗师,骑自行车也不觉得累了。


    以前去红旗公社,一趟下来浑身像散架,但今天?自行车反倒被他骑得吱呀作响,像刚过门的小媳妇似的,受不住这般折腾。


    这年代的路都是土铺沙,二十公里路程,何大清只用了二十分钟。不是他不能更快,而是自行车实在撑不住——他感觉再加把劲,链子准得断。


    到了向阳村,正撞见赵耀祖驾驴车要出门。赵耀祖一见何大清,喜出望外:“何老哥,真巧!我正打算进城找您呢。”


    何大清问:“什么事?”


    赵耀祖说:“您不是想收老物件吗?我爹打听到了,有三个人手头有货想出手。”


    赵千帆听见动静也迎出来,客气地把何大清请进屋,细细说明:那三个卖主都是红旗公社的,分别是张家庄、吴家疃和李村的。过去都是地主家,才有这些传家宝。如今光景不好,只能拿出来卖,不然人都活不下去了,还传什么家?


    何大清一听,心中暗喜——李村!贾张氏的娘家正是李村。


    “先见李村那个,”何大清说道,“老赵,贾张氏的娘家就在那儿,要是能碰见她弟弟……咱们见机行事。”


    赵千帆连连点头:“明白,明白。”


    在李村,赵千帆与老相识李瑞明重逢。李瑞明年过六旬,膝下有四子十孙,可谓子孙兴旺。过去这是人人羡慕的福气,如今却成了沉重的负担——每天张口吃饭的人实在太多。


    全家人早已饥肠辘辘,李瑞明正愁着变卖家传老物件换粮度日,却苦无门路。这年头谁不知道老物件值钱?可就是找不到买家。要搁从前还能去当铺应急,如今连当铺都没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