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章 变脸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议事厅内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


    “圣旨到----钦差海正接旨!”


    海正刚将江彬贪腐的卷宗整理好,听闻“圣旨”二字,连忙起身整理官袍,与李锡、沈狱一同快步迎出。


    只见一名身着蟒纹宦官服的太监,正站在院中的台阶上,手里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身后跟着两名锦衣卫,神情倨傲。


    “臣海正,接旨。”


    海正躬身跪地,李锡与沈狱也紧随其后,议事厅外的官员与士兵纷纷跪倒,整个院落瞬间鸦雀无声。


    太监缓缓展开圣旨,尖细的声音在院中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差海正查两淮盐案有功,着即刻启程回京,面陈案情始末,淮安所捕罪犯,由锦衣卫协同李锡将军押解入京,听候发落,两淮善后事宜,暂由沈狱署理,待朝廷另行委派官员接管。钦此。”


    “臣…遵旨。”


    海正接过圣旨,手指却微微发颤。


    他猛地抬头,不顾君臣礼节,对着太监急切地说道:


    “公公且慢!两淮盐案远未查清!白莲教与盐商的勾结只是冰山一角,一切绝对还另有隐情,都还没摸到根!陛下为何突然调臣回京?此时撤离,恐会前功尽弃!”


    太监却没给他好脸色,用手帕擦了擦手指,语气云淡风轻:


    “海大人,杂家只是奉旨传旨,陛下的心思,杂家可猜不透,您有疑问,等回京面圣时,亲自跟陛下说便是----杂家还有要事,就不陪大人多聊了。”


    说罢,他转身就要走,连多余的眼神都没给海正。


    “公公!”


    海正还想再劝,沈狱却突然上前一步,轻轻拉住他的衣袖,低声说道:


    “大人,不可抗旨。君命如山,您若是执意不从,反倒落人口实,说不定还会连累此处的查案。”


    海正回头看向沈狱,眼中满是不甘:


    “可此案才刚有眉目!江彬倒了,盐商抓了,可白莲教的地官还在逃,卢忠也疑点重重,此时回京,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不会白费。”


    沈狱压低声音,语气沉稳,


    “大人您想想,两淮是朝廷的钱袋子,盐税占天下盐税的三成,您这几日查抄盐商、拿下江彬,虽震慑了乱党,却也让两淮的盐运停了大半,朝廷不可能让盐运一直停滞,更不可能让‘清剿’搞垮钱袋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再者,此案牵扯太广,盐商背后有官员,官员背后有派系,甚至连严阁老那边都脱不了干系。陛下调您回京,或许是想亲自听您陈奏,再定后续的查案方向;也或许是怕您在淮安久留,遭人暗算。您放心,这里有我和李将军在,定会按照您留下的规章,继续追查白莲教与内应,绝不让案情中断。”


    海正沉默了。


    沈狱的话戳中了要害。


    他这几日雷厉风行,虽查得痛快,却也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严世蕃在两淮经营多年,不可能坐视他继续查下去。


    淮安的盐运一停,各地的盐价已经开始上涨,再过几月,恐怕连受灾之地的赈灾盐都供不上了。


    陛下调他回京,或许真的有更深的考量。


    “可是…”


    海正还想说什么,却被沈狱打断:


    “大人,您且安心回京,您留下的卷宗我都看过了,白莲教的据点、卢忠的可疑往来,我都记在心里。只要您在京城能稳住局面,我在淮安就能继续查下去,咱们内外配合,才能彻底揭开这两淮的乱局。”


    李锡也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海大人,末将向您保证,定会看好所有罪犯,安全押解入京;也会协助沈百户,守住淮安的秩序,绝不让乱党有机可乘。”


    海正看着沈狱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李锡严肃的神情,终于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圣旨紧紧攥住:


    “罢了…………君命难违。沈狱,我走之后,你务必记住:查案可以,但不可滥杀无辜;盐运要尽快恢复,不能让百姓受苦;还有卢忠,他虽未露破绽,但你需多留个心眼。”


    “卑职记下了。”


    沈狱躬身应道,语气郑重,


    “大人放心,卑职定会按您的吩咐办事,等您从京城回来,定给您一个交代。”


    海正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转身回到议事厅,快速收拾好卷宗与随身物品,又对着赶来送行的官员叮嘱了几句,便跟着传旨太监,踏上了回京的路。


    马车驶离淮安卫时,海正掀开窗帘,望着远处被查封的盐商宅邸,心里满是复杂。


    他不知道这次回京,等待他的是嘉奖还是质疑,更不知道这两淮的乱局,何时才能真正结束。


    议事厅内,沈狱看着海正远去的方向,眼神渐渐变得锐利。


    淮安卫议事厅内,沈狱却转身走向案桌,将海正留下的厚厚一叠查案卷宗。


    里面详细记录着盐商贿赂官员的明细。


    一摞摞抱起来,扔进了厅中央的火盆里。


    火焰“噼啪”作响,吞噬着泛黄的纸页,黑色的灰烬随着热气升腾,落在沈狱的官袍上。


    他站在火盆前,眼神平静地看着卷宗化为灰烬,仿佛烧掉的不是两淮盐案的关键证据,只是一堆无关紧要的废纸。


    “沈百户这是…………”


    李锡站在一旁,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他虽奉命协助查案,却也看得出那些卷宗的重要性,此刻见沈狱尽数焚毁,难免有些不解。


    沈狱转过身,脸上没了之前的恭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李将军,依我看,这两淮盐案,不如就点到为止,到此结束。”


    他的语气里带着询问,却更多是不容置疑的通知。


    李锡挑了挑眉,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他本就是奉命护海正、押解罪犯,两淮的后续如何,与他无关。


    他耸了耸肩,语气随意:


    “我就是来办差的,陛下让我押解罪犯入京,我照做便是,你们淮安的事,我不掺和。”


    得到李锡的答复,沈狱不再犹豫,立刻转身对着门外的锦衣卫下令:


    “传我命令!其一,所有盐商家产,尽数抄没入库,不必区分‘涉案’与‘未涉案’,统一登记造册。”


    “其二,盐商核心人员,家主及主事者,押解入京听候发落,其余旁支、下人,按罪责轻重处置:贪墨数额巨大者杀,协同作恶者关,无辜牵连者罚银免罪。”


    “其三,淮安卫所有锦衣卫,除江彬及其亲信外,其余人等的贪腐证据,一律焚毁,既往不咎,若有再犯,从严处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