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章 单枪匹马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狱策马出了淮安城,枣红马四蹄翻飞,卷起一路尘土。


    他勒着缰绳,目光锁定前方官道,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尽快赶到宝应县,搭上前往扬州的官船。


    按他的盘算,若能顺利用上漕运的船只,可比骑马走陆路快上不少,还能避开沿途可能的眼线。


    秋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沈狱伏在马背上,不断催促马匹加速。


    沿途的农田、村落飞速向后倒退,偶尔遇到赶路的行人,也只来得及瞥见一道疾驰的身影。


    他不敢有半分停歇,连水都只在马奔跑的间隙,单手从水囊里倒出两口咽下。


    他必须赶在宝应县的漕粮官船出发前赶到,否则又要多耽误半日。


    约莫两个时辰后,前方终于出现了宝应县的城墙轮廓,城边运河上的船只也渐渐多了起来。


    沈狱心中一喜,夹紧马腹,让枣红马朝着运河码头奔去。


    刚到码头,就看见几艘插着“漕运”旗帜的官船正准备解缆,船夫们忙着搬运气囊,管事模样的人站在船头吆喝着催促。


    沈狱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从袖袋里掏出锦衣卫百户的腰牌,亮在管事面前:


    “本官锦衣卫沈狱,有公务需前往扬州,借你的船一用。”


    那管事原本还带着几分不耐烦,看清腰牌上的纹路和字样后,脸色瞬间变了,连忙躬身行礼:


    “原来是沈大人!快请上船!小人这就吩咐船夫,立刻开船!”


    沈狱点点头,将枣红马托付给码头的马夫,嘱咐他好生照料,随后便登上了官船。


    管事殷勤地将他引到船舱里,又端来茶水点心,才退了出去。


    沈狱坐在船舱里,望着窗外缓缓倒退的河岸,稍稍松了口气。


    总算赶上了船,接下来只需顺着运河往下走,就能直达扬州。


    可他没高兴多久,船行出宝应县不过半个时辰,原本还算顺畅的风势突然变了方向。


    船夫们纷纷放下船桨,拿出粗大的纤绳,十几个纤夫赤着脚踩在岸边的泥地里,弯腰弓背地往前拉,嘴里还喊着号子,船速一下子慢了下来,比步行快不了多少。


    沈狱走到船头,皱着眉问管事: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慢下来了?”


    管事苦着脸回话:


    “回大人,这季节的运河风最是没准头,刚才还顺风顺水,这会子就变成逆风了,咱们这船装的是漕粮,分量重,逆风行船只能靠纤夫拉,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沈狱望着岸边吃力拉纤的纤夫,又看了看远处灰蒙蒙的天色,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看来这趟水路,要比预想中慢上不少。


    接下来的路程,官船几乎全程顶着逆风行驶。


    白天还好,纤夫们轮流拉纤,船还能缓慢前进。


    到了傍晚,天色暗了下来,运河上视线受阻,管事怕出意外,只能下令停船靠岸,等第二天天亮再走。


    沈狱坐在船舱里,听着窗外的风声和纤夫们疲惫的咳嗽声,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不容易挨到第二天清晨,船才重新出发。


    可逆风依旧没有停歇,纤夫们拉得越发吃力,船速也时快时慢。


    沈狱一路上几次想弃船换陆路,可转念一想,陆路不仅颠簸,还慢,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等。


    就这样,原本顺风顺水只需一天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两天一夜。


    直到第二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运河上,远处终于出现了扬州府城的轮廓。


    高大的城墙、密集的房屋,还有运河上往来穿梭的船只,都在说明这座盐运之城的繁华。


    官船缓缓靠岸,沈狱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将腰间的绣春刀紧了紧,又摸了摸贴身藏着的密信,确认无误后,才对管事抱了抱拳:


    “多谢款待,后会有期。”


    说完,他快步走下船,融入了扬州码头的人流中。


    虽然比预想中晚到了一天,但总算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沈狱望着眼前繁华的扬州城,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接下来,该轮到他动手了。


    沈狱刚踏上扬州城,便觉空气中都裹着一股盐商特有的奢靡气。


    街边酒楼的幌子随风招展,往来行人多是新衣,连挑担的小贩都比别处多了几分从容。


    可他没心思打量这繁华,只顺着记忆里卢家供词中提到的地址,快步穿过熙攘的人群,直奔李万山的藏身之处。


    按卢家交代,李万山藏在扬州城南的一处僻静宅院,那是盐商们常用的“避事之所”,平日里鲜少有人往来。


    沈狱没找客栈歇脚,甚至没去通知扬州府的府兵。


    一来怕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二来他信不过地方官,谁知道其中有没有与盐商勾结的人?


    倒不如自己单枪匹马,来得干脆利落。


    他沿着青石板路往城南走,越往深处,街道越安静,两旁的宅院也越发规整。


    待走到一处挂着“李府”匾额的宅院前,沈狱停下脚步。


    院门紧闭,墙头上爬满了藤蔓,看起来像是许久没人居住,可他却从门缝里瞥见院内隐约有晃动的人影,显然是有人看守。


    沈狱攥着绣春刀的手心微微用力,却没半分犹豫。


    他抬脚对着宅院正门狠狠一踹,“哐当”一声巨响,厚重的木门应声而开,木屑飞溅间,院内景象赫然映入眼帘。


    可眼前的场景,却让沈狱瞳孔微缩。


    没有预想中的慌乱,也没有仓促的戒备,李万山竟穿着一身锦缎常服,端端正正坐在院中的太师椅上,身前的石桌上摆着两碟小菜、一壶温酒,甚至还放着两副碗筷,仿佛早知道他会来,特意备好了“接风宴”。


    李万山捏着酒杯,慢悠悠抿了一口,眼角的余光扫过门口的沈狱,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哟,是沈百户来了。”


    他放下酒杯,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沈狱咧嘴笑道:


    “这‘百户’的头衔,听着实在不大体面,不如…………把你的项上人头借我一用?说不定还能帮我换个千户当当,你看如何?”


    李万山仰头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不屑,“沈狱,说大话之前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扬州,是我李家的地盘!”


    话音刚落,他猛地双掌一拍,


    “出来!”


    “唰唰唰----”


    四周的院墙后、屋门内,瞬间涌出数十个精壮汉子,个个手持钢刀、短棍,穿着黑色劲装,脸上带着凶戾之气,眨眼间就将沈狱团团围住,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这些人显然是早就埋伏好的,动作整齐划一,眼神里没有半分慌乱,一看就是常年厮杀的亡命之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