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的气氛刚缓和些许,沈狱和王二牛的吃相倒成了厅里最显眼的光景。
沈狱拿起银筷,每道菜都尝了个遍,水晶虾的鲜嫩、鹿筋的软糯、雪莲的清甜,他吃得毫不客气,嘴角沾了汤汁也不在意,只偶尔端起夜光杯抿口酒,一副“不虚此行”的模样。
王二牛更是放开了肚皮,他长这么大从未见过这么多山珍海味,手里的筷子就没停过,嘴里塞满了肉,还不忘往碗里夹菜,腮帮子鼓得像含了颗核桃,惹得旁边的盐商偷偷发笑,却又不敢表露出来。
反观七家盐商,倒是拘谨得很。
他们平日里山珍海味吃惯了,此刻面对满桌奢华菜肴,只敢用银勺舀小口汤,夹一筷子菜浅尝辄止,目光还时不时瞟向海正,生怕自己的吃相惹钦差不快。
海正坐在主位,面前的白瓷碗里只盛了小半碗米饭,连菜都没动几口,看着沈狱和王二牛的吃相,又看了看盐商们的小心翼翼,脸色愈发沉郁。
这哪里是商议盐市,分明是一场荒唐的奢宴。
没多会儿,宴席就到了尾声。
宴席散时,郑万山一招手,下人便捧着红木托盘鱼贯而入,锦布掀开的瞬间,满盘珍奇晃得人眼晕。
最惹眼的是三方端溪老坑端砚,深紫石面上凝着“胭脂晕”,其中一方雕着松鹤,砚池隐现冰纹,是封坑数十年的老料,京中千金难寻。
旁边叠着的宣德贡纸,纸角盖着内府印,触手温润如丝,蘸墨不洇,寻常官员连见都难见。
还有把时大彬紫砂壶,栗色包浆温润,壶底篆字清晰,泡茶能锁尽茶香,京中能换一座宅院。
玉石古玩更不含糊:
一尺高的和田羊脂玉佛,迎光透亮,雕工精细,五斤重的籽料价值连城。
锦盒里的陆子冈玉雕,玉簪并蒂莲、玉佩平安扣,细刻“子冈”款,件件是传家宝级别。
三幅字画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摹本传神,董其昌行书对联飘逸,皆是民间珍品。
角落里的奇珍也亮眼:
龙涎香蜡黄清雅,一两抵五十贯。
麝香装在描金盒里,是名贵药材。
红珊瑚鲜红挺拔,一寸长要十年。
象牙“八仙过海”摆件,仙人神态活灵活现,雕工精湛。
海正看着这些珍宝,脸色瞬间冷到了极点,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刚要开口斥责,却被沈狱抢了先。
沈狱站起身,走到托盘前,目光扫过那些珍宝,最后停在两个不起眼的竹筒上。
他拿起竹筒,轻轻晃了晃,听见里面传来茶叶的细碎声响,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竹筒。
里面装的是墨绿色的茶叶,叶片完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各位东家的心意,我们心领了。”
沈狱笑着把其他托盘推了回去,只留下那两个竹筒,
“海大人一向清廉,从不收贵重之物,这些端砚、美玉、古玩,你们还是收回去吧,倒是这茶叶,看着是淮安本地的好茶,我们拿回去当伴手礼,海大人平日里处理公务劳累,喝杯茶解乏,也算是各位的一片心意,这样既不违律,也不铺张,岂不是最好?”
说着,他又当着海正的面,把竹筒里的茶叶全部倒在铺好的油纸布上。
茶叶倒出来时,没有任何金银、银票混杂其中,他还特意用手指拨了拨茶叶,向海正示意里面确实没有藏私。
随后,他才把茶叶重新装回竹筒,盖好盖子,递到王二牛手里:
“收好了,回去给海大人泡着喝。”
海正看着沈狱的举动,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
他知道沈狱是在替他解围,既没驳了盐商的面子,又守住了清廉的底线,倒也妥当。
盐商们见状,连忙跟着附和。
沈敬之笑着说道:
“沈大人说得是!这茶叶是咱们淮安东山的云雾茶,每年就产这么点,平日里都舍不得喝,海大人为了两淮百姓日夜操劳,喝这茶正好能提神,也能让大人更有精力为淮安百姓谋福祉,咱们这点心意,大人可千万别推辞!”
其他盐商也纷纷点头,有的说“这茶叶是纯手工炒的,没有半点掺假”,有的说“喝了能清心明目,最适合办公的大人”,生怕海正连这茶叶都拒绝。
沈狱笑着打圆场:
“各位放心,海大人不是不近人情的人,这茶叶我们收下了,日后若是盐市有什么动静,还望各位及时告知,咱们齐心协力,让两淮盐市安稳下来,才是对百姓最好的交代。”
海正没说话,只是对着盐商们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沈狱的做法。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那些被推回去的珍宝,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
“今日的宴席,我记在心里了,希望各位日后能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少些铺张,多些务实,若是再让我看到违律之事,可就不是今日这般了。”
盐商们连忙躬身应下,目送海正、沈狱和王二牛离开望海楼。
直到三人的身影消失在街角,他们才松了口气,看着那些被退回来的珍宝,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复杂。
有庆幸,有不安,还有几分被看穿心思的尴尬。
而沈狱跟在海正身后,手里虽只提着两个竹筒,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刚才掂在手里的沉坠感。
盐商们倒是精明,知道明着送珍宝会惹海正动怒,竟把私货藏进了茶叶筒底,用蜡和竹膜封得严严实实。
若不是他常年跟这些人打交道,熟悉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伎俩,怕是真要错过这桩“好处”。
他心里暗暗发笑:
这些盐商,表面上对海正毕恭毕敬,实则早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等回了驿馆,得找个僻静的机会把竹筒拆开。
蜡得小心挑,竹膜不能弄破,不然留下痕迹,被海正察觉就麻烦了。
里面若是银票,得赶紧藏好,银票数额大,容易引人注目。
若是金锭,最好熔成小块,打成不起眼的银簪子或是小元宝,既方便携带,又能随时拿去打点上下。
王二牛和李默跟着他跑前跑后,也该给他们分点好处了。
不然只让他们干活,不给实在的甜头,时间长了,谁还愿意真心卖命?
拿出几两碎银赏给他们,再随口说几句“跟着我好好干,日后好处少不了”,他们定会更尽心。
还有那些小官小吏,下次再让他们递消息、查线索,也该给些“辛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