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钦差的威慑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快步走到李默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门,里面很快传来动静。


    李默揉着眼睛开门,见是沈狱,连忙站直身子:


    “沈哥,这么早?”


    “没睡好,索性起来安排事。”


    沈狱走进屋,目光扫过桌上摊着的李府人脉图,


    “你今天别管别的,专门去查李守成的旧人,他生母在世时的陪房、小时候伺候他的丫鬟、还有他之前在盐行待过的老伙计,只要是跟他走得近的,都得查。”


    李默愣了愣,随即点头:


    “我这就去准备,只是…………之前查过他生母的娘家,都没线索,这些旧人怕是更难找。”


    “难找也得找。”


    沈狱的声音沉了些,指尖点在人脉图上“李守成”的名字旁,


    “柳氏当年打压守成,肯定会清理他身边的人,但未必能斩草除根,说不定有老仆念旧情,藏了他留下的东西,或是知道他没说出口的事,咱们现在没别的路,只能死磕这条线。”


    他顿了顿,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大张旗鼓的查,让所有人都知道,然后再让人盯着那些有异动的李家人,看他们有什么动作。”


    李默应下:“我明白了。”


    沈狱看着他收拾东西,心里又掠过一丝隐忧。


    这条线索像根细弦,说不定一扯就断,可除此之外,他没别的办法。


    掌柜要等,扬州要等,他不能坐在驿馆里耗着,总得做点什么,才能让心里的慌劲少些。


    “对了,要是查到守成之前常去的地方,比如茶馆、书铺,也去问问。”


    沈狱又叮嘱了一句,


    李默点头记下,背上包袱就要走,沈狱却又叫住他:


    “注意安全,要是遇到江彬的人,别硬拼,先回来。”


    “知道了沈哥。”


    李默应着,转身出了门。


    驿馆书房的晨光透过窗纸,落在海正案头的一叠纸册上,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淮安府通判私收盐商银三百两”“漕运司主事包庇伪盐船”的条目,墨迹还带着几分湿润。


    沈狱站在桌前,将自己梳理的三条查案方向一一禀报,从李守成旧人的难寻,到掌柜的迟迟不松口,再到扬州缺乏人手的困境,每一句都条理清晰,却也透着几分无奈。


    海正听完,手指在案头轻轻敲击,目光落在纸册上的“盐商官府勾结”标注上,沉吟片刻才开口:


    “你做得已经周全了,眼下这局面,盐商与官府盘根错节,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你盯着盐商这条线,我查官府这边,双管齐下,总能找到突破口。”


    沈狱心里一动。


    他只专注于盐商,倒忘了海正这些天也没闲着。


    之前只知道海正常出去,却不知他竟已摸清了不少官府的底细。


    “这几日我乔装成布商,在城里转了转。”


    海正拿起案头的纸册,递给沈狱,


    “淮安府的几位官员,明着是管漕运、盐务,暗地里都收着盐商的好处,就说那个通判王怀安,上个月还从李家拿了两箱绸缎,说是‘节礼’,实则是为李家的盐船开绿灯。”


    沈狱翻看着纸册,上面连官员收礼的时间、地点、物件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几个小吏的签字画押。


    显然是海正暗中找了人证。


    他心里暗暗佩服,海正看似温和,查起案来却比谁都细致,连这些暗处的勾当都摸得明明白白。


    “大人这般查访,就不怕有人对您不利?”


    沈狱忍不住问。


    他们在淮安势力不小,官府里也多是他的人,海正这么查,难免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


    海正闻言笑了笑,指尖点了点自己的官袍:


    “我是圣上亲点的钦差,持的是尚方宝剑,查的是地方吏治,他们敢动我?动我就是抗旨,就是造反,别说他们这样的人,就是白莲教那样的狂徒,也不敢轻易沾‘钦差’的名头----一旦沾了,朝廷的军队下一刻就能围了淮安,谁也担不起这个罪名。”


    这话让沈狱彻底放下心来。


    海正的安全,靠的不是护卫,而是“朝廷命官”这层身份,是皇权赋予的威慑力。


    那些贪官污吏、盐商劣绅,就算恨得牙痒痒,也只能在暗处使绊子,绝不敢明着对海正下手。


    “有大人在官府这边牵制,属下查盐商也能更放心。”


    沈狱松了口气,语气也轻快了些,


    “刚才李默已经去查李守成的旧人了,若是能找到知情人,说不定能知道李守成藏的其他证据,王二牛那边还在柳树湾盯着,账册应该快有消息了,至于掌柜…………属下再等两日,他迟早会想通。”


    海正点头,目光锐利起来:


    “你这边若是需要官府的线索,随时跟我说,比如那个王怀安,他跟李家走得近,说不定知道李万山在扬州的落脚点,等你拿到盐商的实据,咱们就先拿王怀安开刀,顺藤摸瓜,把官府里的蛀虫一个个揪出来。”


    沈狱心里一振,这正是他需要的。


    盐商与官府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要揪出一个官员,就能牵扯出更多盐商的秘密。


    他想起之前查李家盐铺时,掌柜提到“江彬每月派人对账”,若是能从王怀安嘴里问出江彬与李家勾结的细节,就能给江彬定个“通敌贪腐”的罪名,彻底拔掉这颗钉子。


    “属下明白!”


    沈狱躬身应道,心里的迷茫渐渐散去。


    之前觉得三条路都难走,可现在有了海正的支持,有了官府这条线的联动,查案的方向突然清晰起。


    盐商这条线找证据,官府这条线挖勾结,两条线一汇合,就能织成一张网,把所有涉案的人都网进来。


    海正看着他的神色,知道他已想通,便拿起案头的茶杯,递给沈狱:


    “先喝口茶,缓一缓,查案急不得,咱们得稳扎稳打,别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


    沈狱接过茶杯,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晨间的凉意。


    他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驿馆庭院,心里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


    有海正坐镇官府线,他只管专心查盐商,就算遇到困难,也有人能并肩应对。


    “对了,”


    海正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


    “江彬昨天又派人来打听查案进度,我没给他好脸色,你那边也要留意,他肯定会盯着你,别让他抓到你的把柄。”


    “属下谨记!”


    沈狱点头,心里清楚,江彬这是急了。


    越是急,越容易露出马脚。


    只要他们稳住节奏,迟早能等到反击的机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