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找到你了

作者:灼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崔显到家时还未宵禁,女儿已经睡熟了。


    他隔窗望了眼女儿,便轻手轻脚地回了隔壁寝房。


    丽娘正在为他倒洗脚水,招呼他坐下脱鞋,好泡泡脚解乏。


    “我自己来,你先坐下,瞧瞧我给你带了什么。”崔显眉目含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露出几个金黄的酥儿印。


    酥儿印个个都还泛着热气儿,上面撒着的细白糖在烛火下亮晶晶的,看着就知道是崔显揣怀里好生护着才带回来的。


    “好端端的买这个做什么?”丽娘嘴上抱怨着,眉梢眼角却满是笑意。


    崔显知道自家娘子嘴硬心软,乐呵呵地道:“知道你爱吃这个,回来的时候看摊子上还剩下几个,便索性全买了,也好叫老板早些回家。”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远处传来几声隐约的狗吠,夜色安宁,屋内灯火如豆,欢快地跳跃着,盈满一室温馨。


    丽娘和崔显分着吃了一个酥印儿,剩下几个放到橱柜里,留给崔蘅明天当零嘴儿。


    夫妻俩漱完口躺下,刚说几句体己话的功夫,便听见隔壁传来房门被推开的声音。


    二人对视一眼,忙掀开被子下床去查看情况。


    原以为是进了贼,出了门才发现,是女儿睡醒了。


    崔显怕吓着女儿,声音放得极轻:“阿蘅做噩梦了?”


    崔蘅梦到前世,身临其境的濒死感让她猛地惊醒了过来,她不敢再睡,便想出来透透气,却惊扰到阿爹阿娘。


    崔蘅怕崔家夫妇细问做了什么梦,便摇了摇头,挽住自家老爹的胳膊晃了晃:“没有做噩梦,是阿蘅饿了,阿爹今日有没有给阿蘅带回来什么好吃的?”


    丽娘给她裹上大氅,把酥印儿端出来,打趣道:“隔着一堵墙还能闻到味儿,果真是小馋猫。”


    崔蘅咬了一口酥脆的酥印儿,又把手心里掉的碎渣一口闷了,连吃两个,才慢吞吞地开了口:“阿爹回来时可曾见过谢哥哥?”


    崔显披着外衣,正对着蜡烛看书,闻言没反应过来,反问道:“你哪个谢哥哥?”


    丽娘替崔蘅作了答:“就是谢秋娘家的那个,前些天都说那孩子偷了宋老三家的狗食,宋老三找上门提了个醒,原是怕孩子吃坏,那谢秋娘大约是觉得丢面儿,非赶着令闻去给宋老三家当狗,阿蘅跟着去找了几圈,想给他送点吃的,没找到人影。”


    “我路过谢家院子时瞧了一眼,门上挂着锁,屋里头不像有人的样子。”崔显皱起眉,也露出几分担忧。


    丽娘一听崔显说谢家院子锁着门便怒上心头,骂道:“谢秋娘定是又和男人鬼混去了!这个没脸没皮黑心肝的……”


    话没说完,就被崔显握住手打断:“娘子消消气,左右还没宵禁,等阿蘅吃饱了咱们一起出去找找令闻就是。”


    丽娘这才想起来崔蘅还在,便压着火气住了口,转身去准备灯笼。


    崔蘅听阿爹说谢家没人时就开始着急了,慌里慌张地咽下嘴里的酥印儿,便跑回房间穿好衣裳,要跟着去找谢令闻。


    天色还不算太晚,街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几个铺子没闭店,崔显看女儿满脸焦急的模样,怕她自己在家偷偷跑出去,便松了口,同意她一起出门。


    夜色微凉,繁星点点,崔蘅和丽娘一起向宋家铺子周围找,崔显则去别的街打探有没有人见过谢令闻。


    宵禁时间越来越近了,丽娘开始着急,“这孩子藏哪去了?莫不是伤透了心,自己偷偷跑出城了吧?”


    她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能性极大,便叮嘱崔蘅站在原地不要乱跑,自己去城门附近打听打听。


    崔蘅乖乖应了,蹲在地上数星星。


    她想起和谢令闻的初遇。


    那时她刚十七岁,随赵檐受召回京,在离京不远的汾县驿站暂时休整。


    赵檐在屋内更衣,她去给膳食试毒,却看见八宝桌上的盘子皆绘制着杨贵妃马嵬坡赴死图。


    绘制典故没什么大碍,唯一的问题便是盘子上画的杨贵妃不仅衣衫不整,还是跪地自缢。


    正应照先长宣王妃和德成皇后。


    崔蘅怒火中烧,又怕惊动赵檐,便命人将桌子移到院外,传唤奉命来迎接他们的人。


    来人是一个身着绯红色官袍的青年,眉骨挺立,瞳若点漆,唇色极淡。


    不像来办差的,倒像哪个花楼出来的小白脸儿。


    因为盘子的事,崔蘅对此人的第一印象极差。


    青年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的,缓步走过来,还有心思朝她作揖行礼。


    “下官谢令闻见过……”


    “你们是怎么办差的!”崔蘅没等他把话说完,抬手便将盘子狠狠掷到地上。


    瓷片四溅,不慎划破青年的手背,血珠溢出,鲜红刺目,这个叫谢令闻的青年仿佛察觉不到痛,垂着眼,慢慢行完了礼:“长史有何吩咐。”


    话音平缓,嗓音淡然,并未生怒。


    崔蘅拿起另一个盘子,瞧着上面凄哀悲艳的杨贵妃,冷笑道:“知道的明白谢大人是奉命迎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特地戳我们殿下心窝子的!”


    谢令闻接过盘子,看清上面的图案后,眉头微蹙,“此事确实是下官的疏忽,下官会给长史一个交代。”


    态度谦逊,却不卑不亢,既不谄媚也不惊惧,倒是个经得住事的。


    崔蘅高看了这人几分,便不再为难,坐在堂前等他们探查。


    李白桃红,柳亸莺娇,杏花团团簇簇地挤在枝头之上,恍若一片烟霞。


    谢令闻站在树下同她一起等着,容色不输那满树杏花半分,只是他面上没什么表情,眉眼低垂,便瞧上去冷冰冰的,这灼灼春光都捂不热似的。


    一个文臣,反倒锐意逼人,似嶙峋的冰锥,看起来易碎,却尖硬锐利,冰冷刺骨。


    不多时,送盘子的人便找到了。


    是一个**岁的小男孩,身上脏污不堪,手上脸上还都沾着各色绘彩,吓得浑身都在发抖。


    询问的人道:“这孩子说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定的图,价钱给的不低,他们便接了,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人。”


    左右不过是京中那几位来恶心人的,崔蘅本就没想过要查清,只是赵檐现在刚回京,不能有半点闪失。


    “这些盘子寻个地方埋了,再给这孩子些银两,凡是涉及此事的全都送出京。”


    崔蘅吩咐好后,便起身回去服侍赵檐用晚膳,等她再出屋子,发现谢令闻还在院子里审问男孩那神秘人的长相。


    他生得清冷,专注时眉头又总轻皱着,没有半点亲和力可言,孩子怕得话都说不清了,嗓音也带了些呜咽。


    谢令闻既没有不耐,也不出声催促,只是观察着他的神色,时不时垂眼记录一下。


    崔蘅愕然。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明白此事是赵檐那几位皇叔的手笔,往上查便是自讨苦吃,这人莫不是想问罪皇子?


    “谢大人,不必查了,此人来去无踪,定有帮手,是查不到的。”


    她自认为提醒的已经十分直白,可谢令闻只是掀起眼帘看了她一眼,随即便又专注于手中的纸笔,嗓音浅淡:


    “谢某办事疏忽,本就该担责查清。”


    整整一夜,谢令闻屋子里的灯都亮着,崔蘅巡查时,能隔着窗户看到他伏案的身影,像被风压弯却始终不折的竹,坚毅挺拔。


    第二天一早,到了要上路的时候,人群中依旧没有谢令闻,崔蘅去问了才知道,他坚持留在汾县问清线索。


    崔蘅无言。


    她从未见过如此冥顽不灵且直板固执的人。


    直到很久以后,他们已经分为不同阵营,崔蘅早已忘却这件事。


    谢令闻在某一天早朝拿出盘子当作证据弹劾四皇子不敬德成皇后,引得皇上震怒,一举将其踢出皇位备选人之列,让崔蘅震惊不已。


    他竟然真的查了那么多年,崔蘅惊讶之余,又不禁感叹,谢令闻这类人惹不得,若要被缠上,那真是到阴曹地府也难以摆脱。


    这种难缠固执的人,应是连阎王爷也头疼的。


    崔蘅正在心里祈祷谢令闻平安无事,耳边忽然响起隐隐约约的犬吠声。


    她想起来谢秋娘说谢令闻偷狗食的话,便站起来循着声音往宋家铺子后头走,透过门缝,看见一只黄狗卧在地上,而谢令闻躺在白霜一般的月亮地里,双眼紧闭,脸上毫无血色。


    “谢令闻!”


    崔蘅忙推开门进去,把谢令闻扶起来,却触到一片滚烫。


    她忙把自己的大氅脱下来给谢令闻裹着,半蹲下来,把他放到自己背上。


    崔蘅原本做足了要用很大力气的准备,却没想到谢令闻那么轻,让她一个不满八岁的女孩那么轻松地背了起来。


    大黄狗在她脚边打着转,急切地叫了几声,仿佛是催促她快些救谢令闻。


    崔蘅不敢耽误,忙背着谢令闻出了宋家仓房。


    她一个小女孩力气再大,背着一个人也走不太快,便只好一边走一边喊着救命。


    恰巧遇到刚从城门处无功而返的丽娘,她见崔蘅跌跌撞撞地背着个比自家大一圈的人向前走,赶紧扶稳女儿,将谢令闻接过来。


    “阿娘,谢哥哥身上好烫,快救救谢哥哥!”


    崔蘅急得满头大汗,她身边的黄狗也配合地叫了两声。


    丽娘不敢耽搁,一手拦腰抱起崔蘅,一手扶稳背后的谢令闻,风风火火地往家赶。


    崔显看到自家娘子一拖二,身后还跟着只狂奔的狗,吓得心脏都要骤停,“娘子!慢点!慢点!”


    丽娘一脚踹开门,先放下崔蘅,又将谢令闻放到告假的店小二的床上,扯开被子将其裹紧,“夫君快去请大夫,阿蘅帮阿娘把炉子烧起来。”


    一家人脚不沾地地忙到后半夜,蜡烛已经快燃尽,灯火只余一丝生息,竭力散发着最后一点光亮,炉子上的药罐热腾腾地冒着烟,屋子里飘满苦涩的药香。


    丽娘手里拿着蒲扇,倚在门框上睡着了,崔显坐在她身边的小板凳上,手里还攥着一卷书,打着轻微的鼾声。


    而崔蘅趴在谢令闻身边,枕在自己胳膊上,只露出一半被压出睡痕的脸。


    谢令闻被噩梦惊醒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