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泯小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鸡叫了三声,天还黑的浓厚。


    肖玉桃悉悉索索摸着衣服坐了起来,寒气丝丝缕缕的透过门缝挤进来。


    等她穿戴好出去,堂屋里早已热气蒸腾,一家人都坐在桌前了。


    何田田做饭的手艺好,三天两头被人请去帮忙做水席,长则七八天,短则一两天。剩下的时间就要下田里帮忙,这阵子正是种粟谷的时候,一家老小天不亮就下地了,天黑了才回来。


    肖玉桃也想去帮忙,但由于她曾敲断锄头两根,在休息时想摸牛却被邻居家的牛追着田边跑等壮举,还是在家帮的忙多些。


    吃过简单的早饭,众人扛着犁耙,提着水和干粮陆续出了门。


    屋里静了下来,只剩肖玉桃一个人,空气里还留着一丝饭香。


    肖玉桃顿了顿,站起来收碗。


    喂了一遍鸡,浇了门口石砌的小菜圃,肖玉桃搬了个小板凳,靠着墙坐下,拿起炭笔在纸上描线。


    自从昨天她画过几只碗之后,就有有些手痒,又琢磨出了好几种纹样,有团团圆圆的圆子,事事如意的柿子,招财进宝的元宝,可谓是全方位覆盖客户群体,只是不知道陈济川卖的怎么样。


    中午送过饭,肖玉桃又出门捡柴了。


    路上的每家都门户紧闭,家里能走的小孩也都下地了。


    肖玉桃捏紧了胸前的背带,加快了步伐。


    山风清凉,树影摇曳,枯叶和着湿泥铺了厚厚一层,踩着软绵绵的。


    山里宝贝多,成片的树林,柏木、榆木、松木、银杏,各有各的好处。


    大树脚下是成片的菌类和药材,光她认识的就有松菇、羊肚菌,还有可能捡到灵芝。只是要到深处去,她不敢,曾经跟小伙伴结伴去过一次,差点没命。


    最近农忙,她想在近处碰碰运气,说不定有些细辛、附子之类的药材。曾经有几家药材商联合来收药材,细细给大家讲过,她牢牢记住了。


    只不过大家都去捡,能卖的上价的,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下午,她在山脚一带拾拾拣拣,整整一个下午,腰都没直起来过,也没遇上一个人。


    等日头西斜,凉风四起,筐里柴堆得满满,还真叫她捡到了一把细辛,几颗附子,少说能卖五十文,算是满载而归了。


    她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一个人笑得眼睛弯弯的,正想站起来,结果整个人差点儿直不起身,一屁股坐倒在地,背篓跌在身后。


    索性就那样坐着歇口气。


    忽然眼前一动,一只雪白的小兔子从草丛里蹦了出来,竖着耳朵看她。


    她怔了怔,忍不住笑了,想起小时候养的那只白兔。


    她管它叫通宝,大家笑是个小财迷。可她就是觉得,“通宝”这个名字吉利,招人喜欢。


    “怎么坐在地上?”


    周围忽然暗下来,陈济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肖玉桃抬眼去看,夕阳罩在陈济川的头上,细细的发丝裹着橙色的暖光,美极了。对上那双关切的眼睛,她连忙低下了头。


    兔子早被吓跑了,山风带着青草的味道,掠过她发烫的脸。


    肖玉桃连忙站了起来,拍了拍裙上的泥土:“你碗卖的如何?”


    “托你的福,卖得好极了。"陈济川指了指鼓囊的钱袋子,“原本一只碗只能卖五文,刨去木料钱能赚两文。靠你的妙笔,如今一只碗卖到了十文,净赚八文。并且五十只碗全卖了出去。一日就赚了两百文。”


    肖玉桃默默换算了一下,这钱少说能买四斗米,大约有八十斤,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好一阵了。


    陈济川见她没接话,顿了顿,又认真开口:“玉桃姑娘,你愿意同我一起吗?”


    肖玉桃还在算两百文能买多少烧饼、糖葫芦,一时没反应过来:“一起什么?”


    “一起卖木碗。赚的钱我们五五分成,这是昨日你的工钱。”陈济川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钱袋子,鼓鼓囊囊的。


    他见她仍愣着不动,便握住她的手,将钱袋轻轻塞进去。


    “你不必立刻答复,但这些请姑娘务必收下。”


    肖玉桃怔怔看着掌心,这才如梦初醒,他请她合伙做生意!


    肖玉桃指半信半疑道:“你是说……你要跟我合伙卖木碗?还五五分成?你不怕被我克得走霉运吗?”


    陈济川笑意盈盈的圆眯缝起来,她竟是担心这个:“八字再差的人,遇上流年也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八字再好的人,遇上天灾**,也是身首异处,一命呜呼。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他的声音清润昂扬,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与从前她听过的任何人的都不同。


    “那些人口口声声说你霉运缠身,克亲克长,克夫克子,不过是嫉妒罢了。为了满足自己阴私的想法,不惜伤害他人,能是什么好东西。”陈济川温柔的脸上露出愤恨之色,一闪而过。


    他微微一顿,眼神落在她被阳光照亮的侧脸上:“你聪明善良,又有这样好的本事。你若愿意,别说是卖碗,就是汴京城里的掌柜也做得。”


    粗粝的麻布摩擦着她的手,她感受着布包中沉甸甸的铜板,看着陈济川温柔的眼神,像是在梦中似的,点了点头。


    陈济川紧绷的面色缓和下来,又换上了那一副温润的笑容,捡起肖玉桃落在一旁的背篓。


    “你做什么?”肖玉桃下意识摁住自己的背篓。


    “我的背篓都空了,我帮你背,你现在可是我们的重要人才,可得保护好了。”他说得理直气壮。


    不由分说,便把她的背篓顺势套在自己背上。


    “哎——”肖玉桃刚要阻止,那人已经大步往前走。


    她只好跟上,脚下的步子轻得像是踩在云上。


    “陈济川。”她咬着的嘴唇扁来扁去,终于问,“你不会过两天跑了吧?”


    “不会。”


    “那……不会最后不给我钱吧?”


    “不会。”


    “那要是你遇上倒霉事,也不会怪我?”


    “不会,只会想自己哪儿做得不好。”陈济川一本正经。


    肖玉桃仍不放心,还想再问。


    忽听他叹了口气,摇头道:“我前几日提亲时,你可没问我这么多问题。看来比起我,你更爱钱啊。”


    肖玉桃一愣,脸“唰”地红了:“你不会是想娶我,就是为了不给我工钱吧?”


    陈济川笑得几乎弯了腰,伸手替她理了理肩上的衣带:“不会。你若不放心,明日我便去找村长签契书。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来:“我娶你,是真心爱慕你,与其他无关。”


    肖玉桃慌忙别开脸跑,小声嘀咕:“我有什么好喜欢的?”


    陈济川落在了后面,握紧身上的背带,追了上去。


    路上到处都是放出散养的鸡,正咕咕咯咯的往家里走,偶有一两只晕头乱走的,也跟着同伴走上了正路。


    肖玉桃躲着脚下的鸡,走的磕磕绊绊,肖玉桃一个劲的跟鸡说对不起,陈济川看的直笑。


    在肖家放下柴筐,陈济川请肖玉桃去帮忙画碗,肖玉桃这才知道原来他家就在自己家后面,不过烧锅水的功夫就到了。


    这是肖玉桃第二次进入这座陈家大宅,这曾是村里最豪华的地方了。


    上次来,还是陈家大哥成亲那日。


    陈伯伯请了全村的人,也并未嫌弃她这个“不详”之人,肖玉桃心里感激,真心祝福陈家大哥和新娘子百年好合。肖玉桃心里感激,真心祝福陈家大哥和新娘子百年好合。


    谁料短短几年,竟发生了这么多事。


    那时,陈家门外的菜圃里种满了红花,开的极好。


    院中铺着青石板,一大早就洒过了水,干干净净的。


    陈家摆下十几桌酒席,院里少说有百来人。


    院子里的孩子们追着大黄狗疯跑,也有摔跤、捉蛐蛐的,还有排着队要打院里的秋千的。


    各家的男人举着酒杯互相恭维,桌子大的够不着,都站在圆凳上光着膀子拼酒。


    屋里的女人们抓着饴糖揣进兜里,陈大娘瞧见了也不生气,走的时候还给孩子们一人包了一袋。


    何田田回到家还直夸陈伯伯如何会办事,厨房里猪牛羊鸡堆得像小山,比过年祭祖排场还大,工钱结的也爽快,是少见的好东家。


    只是如今。


    门口的花圃破了口子,黄土像泄开的水,顺着门槛流向外头的土路。


    野草早已抢占了这座无主的院子,从石板缝隙里挤了出来,长得高高的,偶尔有一朵小黄花。


    青石板被厚土掩住,只在偶尔的角落露出一点残色。


    肖玉桃抬眼,只能瞧见一个深青色的肩膀,高高的,在前面稳稳的走着。


    里面要整齐许多,陈济川清理过石板,拔了杂草,修缮了水井和灶台。


    这座房子像是个只换了轮子的破板车,吭哧吭哧的,又渐渐走了起来。


    肖玉桃跟着进入了堂屋。


    屋里空荡荡的,一览无余,铺盖卷蜷在角落,曾经的高桌矮凳早已不见,只剩一张旋车,几根堆在墙边的柳木。


    “这些行吗?”陈济川拿出准备的画具、颜料、牛胶和桐油。他今日在大集上买的,青红蓝绿都买了些。


    肖玉桃眼睛先是一亮,随后又垂下去:“这些……要从我的工钱里扣吗?”


    “怎么会。”陈济川笑着摇头,“从明日的盈利里扣,我们一人一半。”


    他眨了眨眼,盯着肖玉桃。


    知道自己要出钱,肖玉桃心疼地看着那几盒颜料:“你这碗是柳木做的,绿色画上去不显。这笔也太粗了,你要真想上色,得用刷子才行。”


    “原来如此。”陈济川略一沉吟,爽快道:“那就听你的。用不上的都归你吧,我留着也没用。钱也不必摊了,这次算我的,下次再平摊。”


    陈济川已经坐在了旋车上,准备削碗。


    这老板倒也大方。


    肖玉桃不再推辞,卷起袖子,调好了颜色,开始专心画碗。


    屋里只剩刻刀刮木头的沙沙声,一阵一阵的规律的响起。


    等陈济川削够了一百只碗,肖玉桃准备跟他讲讲自己的柿柿如意的创意。


    却见他在一旁坐下,往剩下的碗上写字,写的什么:福寿康宁、万事如意、金榜题名、朱衣点头、官运亨通、招财进宝、家门昌盛等等。


    这比她考虑的还全面,她吞吞口水,缩了回去。


    两人你画我写,比赛似的。不到半个时辰,一百只碗俱都上了色。


    肖玉桃端起桐油,细细涂抹,她瞧见陈济川画的那些,碗底也有一个小小的桃子标记,忽然问:“陈济川,你既然能往上写字,为什么还要跟我合作啊?”


    “农人识字的并不多。识字的,也不见得愿意买我这个无名之辈的字。还是你画的好卖些。”陈济川又温柔一笑,想打消她所有的顾虑。


    肖玉桃点点头。


    原本萧条的院子里,被陈济川打扫出一块空地,摆满了等待风干的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